11.20 明式傢俱|美到極致是平常

| 道與器 |

朱熹格物致知論中說:“道”的動靜變化必然引起“器”的變化,而人們通過“器”來認識“道”也是通過變化來得到的。

所以在中國傳統哲學中,“道”與“器”既對立,也統一。

何為美物?明朝宋應星在古籍《天工開物》中說古人在做一件器物時,會把情感和自然相融入,這樣做出來的器物方可稱之為美物。

明式傢俱,可以說是“天人合一”的完美典範。

明式傢俱|美到極致是平常

明式傢俱的設計者大多是文化氣息甚濃的文人雅士。文人才子們寄情藝術,把人生藝術化,以“適情”出入於雅俗,創造出了才子式的典雅。

在傢俱設計之時,設計者往往會將自己的奇思妙想融於設計之中,使傢俱的造型優美、穩重、簡樸,各組件的比例講求實用與審美的一致,裝飾講究少而精,淡而雅。

相比“乍見之歡”,明式傢俱所追求的更多是“久處不厭”。乍看之下,也許會感覺毫不起眼,但細品之下,卻散發出獨特的魅力,每一個細節都值得欣賞、推敲。明式傢俱好比一杯好茶,入口味淡,再三品嚐則回味無窮。

明式傢俱注重委婉含蓄,乾淨簡樸之曲線,若有若無、若虛若實,給人留下廣闊的想象空間,體現了虛無空靈的禪意。

明式傢俱|美到極致是平常

| 平常之美 |

傢俱是實用品與藝術品相結合的產物,使用性是其首要功能,由於傢俱和人們的生產、生活緊密相連,所以不同時期的傢俱,都反映了不同時期人們的生活習慣和審美情趣。明式傢俱用藝術的手法,用詩情畫意的語言來表達它的形式。是把兩者成功結合起來的典範。

明式傢俱在選材時追求天然美,凡紋理清晰、美觀的“美材”,總是被放在傢俱的顯著部位,並常呈對稱狀,巧妙地運用木材天生的色澤和紋理之美,而不做過多的雕琢,在不影響整體效果的前提下,只在局部作小面積的雕飾,這與現代人返璞歸真的審美時尚是完全契合的。

明式傢俱|美到極致是平常

結構簡單、合理,連接牢固,極具工巧美。明式傢俱的結構源於建築學的樑架結構,橫者為梁,豎者為架,結構嚴謹,用材合理,絕無多餘與浪費,各部件間採用榫卯連接,膠粘輔助牢固,顯示出高超的製作工藝。

明式傢俱體現了簡練質樸的藝術風格,飽含了工匠的精湛技藝,浸潤了明代文人的審美情趣,用四個字來概括,則是古、雅、精、麗。

明式傢俱|美到極致是平常

古是指明式傢俱崇尚先人的質樸之風,追求大自然本身的樸素無華,不加裝飾,注意材料美,充分運用木材的本色和紋理不加遮飾,利用木質肌理本色特有的材料美,來顯示傢俱木材本身的自然質樸特色。

雅是指明式古典紅木傢俱的材料、工藝、造型、裝飾所形成的總體風格具有典雅質樸、大方端莊的審美趣味,如注重傢俱線型變化,邊框券口接觸柔和適用,形成直線和曲線的對比,方和圓的對比,橫與直的對比,具有很強的形式美。

明式傢俱|美到極致是平常

精是指明式古典紅木傢俱其做工精益求精,嚴謹準確,一絲不苟,合理利用多種適用的榫卯結構,既符合功能要求和力學結構,又使之牢固,美觀耐用,即便不上膠水也能讓傢俱堅固泰然。

明式傢俱|美到極致是平常

麗是說明式傢俱體態秀麗、造型洗練、形象淳樸、不善繁縟。特別注意意匠美,注重面的處理,比例掌握合度,線腳運用適當。並運用中國傳統建築框架結構,使傢俱造型方圓立腳如柱、橫檔棖子似梁,變化適宜,從而形成了以框架為主的、以造型美取勝的明式傢俱特色,使得明式傢俱具有造型簡潔利落、淳樸勁挺、柔婉秀麗的工藝美。

| 精雕細琢 |

藝術的再創造,是一種生命與生活之間適意的轉移,包括在大自然中的意象延伸,或是重現在微小的文房器用的具體設計之間。明式傢俱之美,盡在形、材、藝、韻之間。

觀座製作明式傢俱,始終追隨明式傢俱線條之乾淨素雅,結構美感簡約,渾然天成,純粹寧然之美。它們有古樸之風,又具典雅之質,適用於風格各異的空間。

明式傢俱|美到極致是平常

觀座的傢俱,以酸枝為主,只選取優質之材,充分展現其色澤光潤、質地純淨、手感細膩及紋理之美。為達成此目的,觀座將每一個流程按精品品質標準,以純粹質樸的匠心精神,和腳踏實地的態度把每道工序做到極致,這便是觀座對傢俱製作工藝所賦予的“簡”之精神。選料、開料、乾燥、斬博、裝配、刮磨、上漆……不偷懶、不走捷徑,以最“笨”的方式達到精工細作。這,才是贏得使用者喜愛的最有效的方法。最終在保證品質及美感之餘,更合理地利用每一寸珍貴資源,以專注的精神將這來之不易的自然精華髮揮到最大效用。

明式傢俱|美到極致是平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