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测血压该量几次?

小桥流水8040


你好,三诺讲糖很高兴为你解答!

测血压的次数应该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来决定,比如患病年龄、病程、血压控制情况以及并发症等情况。

对于平日里血压正常的患者,一般来讲一个月测1到2次即可,可以在任意时间段测量。当有头晕发作时,应当及时测量一下血压,首先要排除头晕是否是由于血压升高或者是血压降低所导致的。

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建议每天至少测量一次血压,可以在晨起服用降压药物之前测量一次。如血压平日控制较为平稳,那么每日测量一次即可。

如果患者近日血压存在一定的波动,那一般建议晨起醒来时测第一次血压,上午8点到10点之间测血压,午后2点到6点之间测血压,睡觉之前测血压;在血压波动及调整降压药物时需要多次测血压,一般在4次以上,有助于评估一天当中血压整体的情况,必要时应当行动态血压监测。

无高血压者,建议定期测量。如果有头晕,心慌,胸闷的时候要立即测血压。首次测血压的时候建议要测双上肢的血压,以测得血压偏高的一侧为主。必要的时候要准确测量三位血压,分别为卧位,坐位和立位。

总的来说,测血压的时间可以用下面几句话概括:

1、血压高峰时测早6-8点和晚6-8点,强调将高峰时血压降到正常;

2、有症状时测血压,判断血压和心血管病的关系;

3、有事情时测血压,如着急生气时可以判断此时血压;

5、改善生活方式后测血压,鼓舞信心;

6、休息时测血压,知道工作辛苦对血压的影响。

高血压患者要进行生活方式的改善,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会有助于血压的下降。如果血压持续不下降,需要规律的使用降压药物治疗,定期复查。

纯手打,码字不易。若您赞同文中观点,就赏个赞、点个关注呗,如有疑问可留言或邀请“三诺讲糖”回答!


三诺讲糖


很多高血压的朋友,总提出这个问题,问一天测几次血压?多久测一次血压?

其实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没法统一回答,没有统一标准。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比如一个人血压220/120,这时候我们可能需要3-5分钟就测量一次,直到血压恢复到相对安全的水平。比如一个人低血压,都休克了,那么我们可能需要每分钟都需要监测血压,直到脱离危险。


当然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我们简单分为两类:

第一、目前没有高血压的人也就是平时并没有发现血压高。

有人会问了,没有高血压,干嘛还测量血压。我会反问您,您不坚持测量血压,您怎么知道您没有发生高血压。在医院很多脑出血、脑梗死、心衰患者都是高血压,可是平时都不知道,结果都要命了,才知道。

您说没有高血压该不该测量血压,对于没有高血压的人,也要养成过一阵测量一次血压的习惯,因为每四个成年人就有一个高血压,我们怎么能保证我们不是1/4。

对于每一个成年人,都建议最少半年到一年测量一次血压,其实测量血压很简单,也不用去医院,花不了几分钟,大家何必纠结测量血压呢?

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有心脑血管疾病、有高血脂糖尿病、肥胖者、长期抽烟酗酒者更每三个月查一次血压,因为您根本不知道哪一天血压就高了,因为高血压来的时候根本不打招呼。

对于出现头疼头晕脸红心慌的人,随时测量血压,虽然大部分高血压没有症状,但仍有少部分高血压人会出现头疼头晕心慌脸红等等不舒服。



第二、已经发现自己血压高,或确诊高血压的人

这种情况,也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血压控制比较理想,也比较平稳,那么建议最少一周1-2次。虽然血压相对平稳,但血压受很多因素影响,您根本不知道哪一天它就调皮的高了,所以即使血压平稳,也需要长期监测。

一种就是血压没有达标,那么就需要多测量,如果有条件做一个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当然自己如果能多测量也不用做,自己每次测量下来记录一下时间和血压值,效果一样。血压不稳,最少每天测量三次,早中晚各一次,详细记录。拿着记录的血压去找医生看,医生会给出更详细准确的建议。



第三、每次测量血压测几次

如果长期稳定,那么在测量血压前休息5-10分钟,测量一次就行。如果怀疑高血压,但还没有确诊高血压,那么在正确的测量方法下,选择准确的血压计,每次测量两次到三次,取平均值来判断,有没有高血压。当然大部分人中,我们的血压上午6~10时上升,午后2~3时下降,4~6时又上升,以后缓慢下降直至凌晨2~3时的最低谷值。 所以建议在峰值测量血压,这样我们能抓到高值,自然不用担心低值了。当然更为准确的是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总之,测量一个血压,没那么复杂,没事测量一次没坏处,高了我们想办法控制,不高我们也就放心了。


心血管王医生


测量两次,取平均值,如果两次差大于5毫米汞柱,再测一次,取三次平均值。

下面,介绍测量血压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家用血压计,推荐使用电子血压计,因为我们不是专业医师,且电子血压计使用方便,使用前可以校正,第一次,用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记下数值;第二次,用电子血压计测量数,记下数值;第三次,再用水银血压计测量,记下数值。记住,第一和第三比水银血压计的两次平均值,与第二次电子血压计测量的数值比较,小于5毫米汞柱,可判定电子血压计准确。

二、使用臂式血压计还是腕式血压计:建议臂式血压计,相对准确度高。

二、测量时间:建议早晨起床后测量,相对准确,一是血压有早高峰,对服用高血压药物有指导意义;二是血压时刻变动,早晨起床时,受其他因素影响较少,可以反应你的真实血压。如果血压稳定,每周测两到三次。

三、侧左手还是右手:有的人左手高,有的人右手高,以高的一侧为准,测量时测量高的一侧,所以,左手右手根据个人情况定。

四、测量是取坐姿还是卧姿:血压的标准就是按坐姿设定的,建议坐着测量。当然,客观条件不允许的条件下,卧姿也是可以的。

五、测量前,排光尿液,静息10到15分钟,测量前半小时,不要饮酒和咖啡。

六、把血压计袖带缠在裸漏的上臂上,袖带与心脏平齐,袖带下沿高于肘部1到2㎝,松紧以能放进一个手指为准,脚平放,不能翘二郎腿。

七、测量几次:测量两次,间隔两分钟,取平均值,如果两次测量数值差大于5毫米汞柱,再测量一次,取三次平均值。



庄德生


  • 研究发现,家庭自测血压对控制高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在家测血压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测血压的频率:不同的人需要检测血压的频率不同。

  • 首先,初诊患者、正在调药或血压处于波动期的高血压患者,每天早晚各测一回血压,连续测5~7天即可,这能为医生调整方案提供帮助;

  • 其次,血压控制较平稳的患者,一周只需测量其中一天的早晚血压值;

  • 再次,健康人群一年测1~2次血压即可。

  • 此外,当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时,也建议增加测量次数,以便知道到底是高血压还是低血压引起的。


测血压的时间

  • 血压在一天之内会有所波动,一般早上较高,晚上较低,因此早晚各测一回能对血压有较全面的了解。

  • 早上测时,应选择在起床后30~60分钟,此时已上完厕所排空膀胱,简单活动后,人也从睡眠中逐渐清醒。  

  • 需要提醒的是,一定要在吃降压药前测,这样才能真实反映药物疗效,甚至比吃完药去医院测更准确。

  • 早上血压的监测,对清晨高血压控制尤为重要。晚上测时,建议在吃完饭、服完药,快入睡时进行。

测血压的体位

  • 测血压时,无行动障碍者应坐着,最好选有靠背的椅子,在椅子上放松休息至少5分钟后再测血压。测量的关键是,要将捆绑袖带的上臂放在桌子上,捆绑袖带处与心脏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两腿放松,自然落地。  

  • 需要提醒的是,在给卧床患者测血压时,要么让他们坐在床上,要么让他们平躺着,不能半躺着。平躺着测血压时,要注意胳膊放平,外展成45度角,保证和心脏平行。

  • 有体位性高血压或低血压的人,应分别测量坐位血压和卧位血压,但不能将坐位血压跟卧位血压比,应分别比较。

一般建议,测血压时,每回测3次,每次间隔1~2分钟。由于第一次的血压值多数情况下偏高,建议去掉,取后两次的平均值。

  • 如果同时测量了两个胳膊的血压,且血压值不一样,建议记录较高的血压值。

  •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活动较少,不存在“白大褂”高血压(在医生诊室测量时血压升高)现象等原因,在家自测血压的标准值应为135/85毫米汞柱,比诊室标准低5毫米汞柱。家庭血压测量持续高于135/85毫米汞柱,提示有高血压。



参考文献

[1]孙宁玲.家庭自测血压指南[J].农家之友,2014(12):45.


子乐健康科普


【专业医生为您做解答】

这是很多有高血压的人在自测血压时经常会问到的问题,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准确测量血压才能评判血压控制效果,是必须要做到的;其次就是要尽可能确保血压测量的准确性,如何做到呢?通常的建议是每次测量至少应测量两遍。

家用血压测量工具绝大多数都是血子血压计,这是一种通过将上臂肱动脉搏动产生的脉冲波转化为血压读数的一种方法。也正因如此,能影响脉冲信号的因素都可能导致血压读数出现偏差,比如测量时是否安静休息了5分钟,否则大口喘气都可能对脉冲信号产生影响;再比如测量时说话了、周围开着电视或有人讲话、用手触摸捆绑的袖带等等,都会影响最终的测量结果。

因此,用家用电子血压仪测量血压时通常要求测两遍,中间间隔2分钟,取两次的平均值做记录。如果前两次的结果相差较大,差值超过了5mmHg,则还应当测量第三次,舍去第一次的结果,取后两次的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尽可能去除影响脉冲信号的因素。

此外,还有很多细节也需要引起注意,比如测量前要排空小便,否则可能导致结果偏高;比如测量时两脚平放于地面,不能跷二郎腿;上臂的中点要与乳头平齐;袖带捆绑既不能过松也不能过紧,以能平伸进两根手指为度;袖带的下缘要在肘窝上2厘米等等,对结果的准确性都会造成影响。

需要提醒的是:测量血压还有时间上的要求,测量早晨起床后、未做任何运动、未进早餐、未服降压药时的血压最为重要,称为晨峰血压,它不仅是全天最高的血压,还是独立于全天其它时间血压之外的血压,即白天血压可以不高,但晨峰血压可以很高,这样的血压危害最大,也是造成心脑血管意外发生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另外就是测量睡前血压,因为人的血压在夜间最低,可以比白天血压低10-20mmHg,测量睡前血压有助于了解是否存在这种变化。要知道,测量这两个时间的血压最有意义,最有助于评判血压控制效果的优劣。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天天听健康


血压一般指动脉血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通过血压计来间接测量出我们的血压水平。正常情况下,我们血压的正常范围为:①收缩压:≥90mmHg且<140mmHg;和/或②舒张压:≥60mmHg且<90mmHg。


对于血压的测量,我们推荐大家使用臂式血压计,要选择合适宽度的袖带,并在血压测量前需安静休息至少五分钟,避免饮茶、饮咖啡,同时也要注意排空膀胱。血压测量时应取坐位或平卧位,血压测量时应避免剧烈咳嗽或大幅度体力活动。


我们在首次血压测量应测量双侧,以后每次测量高的一侧,一般我们测量血压时应至少测量两次,每次间隔两分钟以上,如果两次血压差值超过5mmHg,建议加测第三次,并取读数想进两次的平均值。

希望大家正确认识,如果大家在未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三次安静休息下测得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高血压,高血压一经诊断,应积极就医诊治,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并注意规律服药,以稳定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本文由全科扫地僧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不足之处,敬请指正,文章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疗建议。

全科扫地僧


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成为血压。血压通常指动脉血压或体循环血压,是重要的生命 体征。血压测量是评估血压水平、诊断高血压及观察降压疗效的主要手段。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心室收缩,血液从心室流入动脉,此时血液对动脉的压力最高,称为收缩压。心室舒张,动脉血管弹性回缩,血液仍慢慢继续向前流动,但血压下降,此时的压力称为舒张压。

人体的循环器官包括心脏、血管和淋巴系统,它们之间相互连接,构成一个基本上封闭的“管道系统”。正常的心脏是一个强有力的肌肉器官,就像一个水泵,它日夜不停地、有节律地搏动着。心脏一张一缩,使血液在循环器官内川流不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无论心脏收缩或舒张,都对血管壁产生一定的压力。当心脏收缩时大动脉里的压力最高,这时的血液称为“高压”;左心室舒张时,大动脉里的压力最低,故称为“低压”。平时我们所说的“血压”实际上是指上臂肱动脉,即胳膊窝血管的血压测定,是大动脉血压的间接测定。通常我们测血压右侧与左侧的血压不一样,最高可相差10毫米汞柱,最低相差不到5毫米汞柱。

正常的血压是血液循环流动的前提,血压在多种因素调节下保持正常,从而提供各组织器官以足够的血量,藉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血压过低过高(低血压、高血压)都会造成严重后果,血压消失是死亡的前兆,这都说明血压有极其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为什么同样是一台血压计,测量几次会有比较大的差别?

这可能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患者测量血压时的状态,例如紧张、运动后、体力活动后都可能出现血压的升高,在我们休息一段时间后,血压则可能恢复,还有两次测量血压之间患者有没有服用什么药物?

2. 测量误差,所有的血压计,无论时电子的血压计,还是水银的血压计,都可能存在一定的测量误差,即使时同一个人、相差即使不到一分钟,两侧都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别,但是这种差别一般不会太大;

3. 您两次测量的血压是不是同一侧上肢,如果不是,张大夫可以告诉大家,有些人两侧的血压值可能会相差20mmHg;

4. 测量血压的技术,例如我们测量血压的时候,要求上肢与心脏等水平,不知道您是不是规范操作;

测量血压时的注意事项:

1.血压计要定期检查,以保持其准确性,并应放置平稳,切勿倒置或震荡。

2.打气不可过高、过猛,用后驱尽袖带内的空气,卷好。橡胶球须放于盒内固定位置,以防玻璃压断,凡水银柱下有开关者,用毕应将开关关闭。如水银柱里出现气泡,应调节或检修,不可带着气泡测量。

3.如发现血压计听不清或异常时,应重测。使汞柱降至“0”点再测,必要时测双上臂以资对照。

4.须密切观察血压者,应尽量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5.对偏瘫病人,应在健侧手臂上测量。

6.防止血压计本身造成的误差:水银不足,则测得血压偏低。水银柱上端通气小孔被阻塞,空气进出有困难,可造成收缩压偏低、舒张压力偏高现象。

7.为了避免血液流动作用的影响,在测量血压时,血压计“0”点应和肱动脉、心脏处在同一水平,坐位时,肱动脉平第四肋软骨;卧位时,和腋中线平。如果肢体过高,测出的血压常偏低,位置过低,则测得的血压偏高。


张药师说健康


高血压患者合理监测血压有利于检测降压治疗效果,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但是,高血压患者每周测量几天血压,每天测量几次血压,每次测量几遍血压,可能依然让部分高血压感到困惑。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惑。

初次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随着降压治疗的进行,血压会逐渐下降并趋于平稳,血压监测频率也会随之变化。在开始治疗的第一周,随着降压药血药浓度逐渐趋于稳定,血压会逐渐下降,每一天的血压值可能都会产生变化,因此建议每日监测血压;在一周以后,若血压趋于平稳可调整为每周监测1-2天血压,若血压波动依然较大,依然建议每日监测直至平稳。每日监测血压时,建议早晚各测一次血压,测量时间可选择在血压的早高峰(6-10点)与晚高峰(4-8点),高血压的并发症通常发生与这两个时间段,该时间段血压稳定达标意味着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将显著降低。每一次测量血压时应对比左右两侧血压,以血压较高侧作为参考值,每一侧建议测量2次,若前后血压差值不足5mmHg,取两次平均值作为测量值,如果相差大于5mmHg应测量第三次,并取三次测量平均值。



需要注意的是:

  • 高血压患者通常在4-12周内逐渐将血压降至目标范围,如140/90mmHg以下,前后两天或前后两周的血压变化幅度可能较小时,属于正常现象。在无高血压急症或高血压亚急症的情况下,即血压低于180/110mmHg且无进行性靶器官损害时,暂时无需调整治疗方案,治疗的同时,监测血压,前后对比治疗效果。
  • 测量血压前应静坐休息5分钟,避免在吸烟、饮用浓茶或咖啡、饮酒后测量血压,以减少测量误差。测量血压的同时,应记录心率快慢,因为心率过快也会增加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静息心率每分钟高于80次时,应给予药物控制心率,降至80次/分以下为宜。

  • 家庭电子血压计应每年校正一次,以减少测量误差;建议选择上臂式电子血压计,获得的血压数值更具有参考价值。由于家庭血压监测仅为即时血压,不能了解全天血压变化情况,高度怀疑夜间高血压、餐后低血压以及体位性低血压的患者,建议行动态血压监测,可获得更全面、更准确的血压数据。

综上,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稳定前,应每日监测血压;血压达标稳定后可每周监测1-2次血压。每天应监测早晚血压,每次应测量2-3遍血压并取平均值。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医学莘


测血压该量几次?

测量血压可是一门大学问。

所有血压指南都强调,准确地测量血压是进行血压分类,确定与血压相关的心血管病风险,以及管理高血压的基础。

而包括经过培训的医生在内几乎所有人都会血压测量中犯这样那样错误,导致血压测量产生系统性误差。

比如,题图是最被广泛引用的一个图片,这个图片演示的血压测量至少就存在三个错误:

第一,衬衣袖子没有脱掉,而是卷曲在上臂上段,上臂没有完全裸露;

第二,与第一存在相关性,由于上臂没有完全裸露,袖带放置偏下,下端没有在肘窝1到2厘米以上,因而,听诊器也没有放在正确的位置;

第三,患者似乎没有坐有直立靠背的椅子,上身没有依靠,就会造成肌肉张力,会影响血压读数。

因此,在回答本问题之前,我们全面介绍一下如何正确地测量血压。

而在此之前,还首先介绍一下血压的两种测量方法。

血压测量的听诊法和示波法

目前,测量血压可以使用几种不同的设备和方法,但是,这些都可以归纳为两种方法:

听诊法

不管使用水银血压计,还是如题图所示的压力表式血压计,只要是使用听诊器听袖带加压和释放过程动脉被阻断和再次开放发出的搏动声音,都属于听诊法。

袖带放松过程听到的第一个声音对应的就是收缩压,通常也叫高压;声音消失时对应的读数是舒张压,或叫低压。

示波法

凡是不需要使用听诊器的自动测量设备都属于示波法。

示波法的原理是,袖带内置传感器,该传感器可在袖带充气和放气期间检测动脉的搏动。根据基于大样本人口动脉波动最大振幅与血压之间转换的算法来间接计算得出血压读数。

因此,自动血压检测设备本质上是基于一种协议算法的设备,不同品牌的协议不同,可能存在系统性偏差。

这样,不同品牌设备的准确性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所采取的算法协议,只有经过国家标准部门验证的协议的设备才会被批准上市,并经过校准的才被认为是准确的。

凡是采用经过验证的协议,和经过校准的血压计也就是准确的,可以放心使用——如果还不放心,那就是度国家标准的不放心,那就没法玩了。

医院内血压测量,动态血压监测,和家庭(自我)血压监测

根据血压测量场所和测量者的不同,血压测量或监测又可以分为医院内血压测量,动态血压监测,和家庭(自我)血压监测三种。

虽然,目前认为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最能准确反应血压实际情况和心血管病危险性,但是,鉴于设备昂贵且医疗机构专用,因而对于一般人来说,血压测量主要涉及剩余的两种。

医院内血压测量和家庭(自我)血压监测的具体方法,包括本问题涉及的测量次数不同。

综合目前美国、欧洲,以及我国在内的三大血压指南,医院内血压测量可以分为以下步骤:

第1步:正确的患者准备

1. 让患者坐在有直立靠背的椅子上,双脚平踏在地面上,背部靠在椅子靠背上,放松至少5分钟;

2. 患者在测量前至少30分钟内避免摄入咖啡因、运动和吸烟;

3. 确保患者排空膀胱;

4. 在休息或测量期间,患者和测量者都不能说话——这是最常见的错误之一;

5. 脱掉覆盖上臂的衣服,上臂应该完全裸露;

第2步:使用适当血压测量设备和技术


1. 使用经过验证的血压测量设备,并确保经过了定期校准;

2. 患者手臂必须获得完全的支撑(不能悬空,产生机头张力);

3. 袖带中间位置需要与右心房水平齐平(胸骨中点);

4. 使用大小适合的袖带,袖带气囊应该包绕患者上臂80%;

5. 听诊器应该放在肘窝可触及肱动脉搏动的位置。

第3步:正确地测量

1. 第一次测量需要测量和记录双侧上臂的血压读数。后续应该测量读数较高的上臂;

2. 至少测量两次,每次测量间隔1-2分钟;

3. 使用听诊法,应该将听诊器放置在触摸到动脉搏动的位置,袖带充气压力应该打到动脉完全闭锁20~30 mm Hg水平以上;

4. 使用听诊法,袖带压力释放速度不宜过快,宜每秒2mm Hg,并听取动脉搏动的声音。

第4步:正确记录准确的血压读数


1. 血压读数规范地记录为收缩压/舒张压。如果采用听诊法,读数的读取应该使用动脉搏动声音最接近的偶数;

2.注意记录测量前服用血压药物的时间。

第5步:获得平均读数

至少使用在两个单独的场所,分别获得的两个以上的读数计算得到的平均值来评估一个人的血压水平。

第6步:向患者提供血压读数

以口头和书面形式向患者提供收缩压/舒张压读数。


这样,在医院内血压测量,需要测量的次数就很清楚了:

至少在两个不同场所,各自至少测量2次,也就是,至少需要测量4次。


家庭(自我)血压监测

家庭(自我)血压监测之前血药接受医生较为系统的指导,包括设备选用,测量方法和信息解读等多个方面。

比如,家庭血压测量不能使用水银血压计,不要使用听诊法,而是需要使用经过验证和校准的自动血压测量设备。

并且应该了解到,不同血压读数之间可以存在较大差异,比如可以差到20mm Hg甚至更高。

具体测量步骤包括:

•准备:

在测量血压之前30分钟内,避免吸烟,含咖啡因的饮料或运动;

在血压测量前,确保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

•正确坐姿:

上身坐直在有靠背的椅子上,背部靠在椅背上;

双脚平放在地板上,避免双腿交叉;

手臂支撑在平坦的表面上,并使上臂处于心脏水平;

袖带的下端应在肘窝上方。

•采集多次读数

常规状态下,每天在早晨服药前,和夜间睡前分别测量,每次至少测量2次,间隔2分钟。最好每天连续测量,并记录下所有测量值。最理想的情况是,在改变治疗方案后2周,和需要看医生之前1周时间内每天连续测量。

•准确记录所有读数:

应该准确记录所测量的血压读数;

最好使用有记忆内存的显示器,将显示器带给医生进行全面阅读(医生得有这份闲心和闲工夫——说国内);

需要根据至少两个不同场所至少两次血压的平均值来确定血压水平。


可见,家庭(自我)血压监测测量血压的次数,至少是医院测量标准,即4次。

最好是,每天早晚至少各2次,并每天连续测量和记录。

能连续测量1到2周,更为理想。


挣脱枷锁的囚徒


血压一般指动脉血压,是血液流动中对单位血管壁的测压力,准确的血压测量能够很好的了解我们机体的健康状况,以确定有无高血压的存在,便于我们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对于血压的测量,我们可以选择水银柱血压计、臂式血压计、腕式血压计等,推荐大家选择臂式血压计在家中进行血压测量。一般情况下,初次血压测量应测量双侧,以后每次选择血压高的一侧进行测量。

血压一般应测量两次,而后取平均值,但如果两次血压测量值超过5mmHg,应测量第三次,而后取两次差值最小的取平均值。我们正常收缩压应小于140mmHg,舒张压则应小于90mmHg,当我们在未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三次测得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高血压。

如您有任何疑问,欢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讨。关注作者,每日持续性更新健康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