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 司马懿发动政变时,夏侯玄明明手握10万重兵,却为何会选择等死?

三国后期最大的政变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高平陵政变”,而政变的导火线是魏国大将军曹爽与太傅司马懿争权。当时主要分为两大阵营,一个是以曹爽为代表的曹氏宗亲,一个是以司马懿为代表的满朝文武。

那有这样一位曹氏宗亲,他博学多识,才华出众,颇为朝廷看重,将他一路提拔,这个人就是征南大将军夏侯尚之子、右将军夏侯霸之侄、大将军曹爽的表弟夏侯玄!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夏侯玄已经是征西大将军、都雍、凉二州军事,可以说是手握重兵,但此时的他却并未出兵帮他表哥,那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司马懿发动政变时,夏侯玄明明手握10万重兵,却为何会选择等死?

咱们要从魏明帝曹叡托孤,亲指两位辅政大臣,一个是曹爽,一个是司马懿开始说起。少帝曹芳即位后,曹爽由于掌控兵权,于是大权独揽,将同为辅政大臣的司马懿排挤到一边,与司马懿一同遭到排挤的还有满朝的大部分非曹氏文武官员,取而代之的是曹爽的亲信以及曹家子弟,而夏侯玄差不多也是这时候被提拔成了手握重兵的将军。

随着两大集团的矛盾不断尖锐,司马懿一直在密谋推翻曹爽,最后司马懿趁着曹爽兄弟及其亲信们随同少帝曹芳拜谒位于高平陵的魏明帝之墓时,在满朝文武官员的支持下,发动了政变。

司马懿发动政变时,夏侯玄明明手握10万重兵,却为何会选择等死?

司马懿以郭太后名义下令,关闭了各个城门,率兵占据了武库以及曹爽大军的营地,并宣告免除曹爽了的兵权。面对这一突发情况,平日里不可一世的曹爽此时却不知所措,即使手中依然握有重兵以及天子,但最终他还是投降了。自此曹爽倒台,大权落到了司马懿手中。

那这个时候问题来了,夏侯玄为何不出兵支援曹爽呢?毕竟他手握重兵,若是出兵搏一搏这结果还真是不好说。

司马懿发动政变时,夏侯玄明明手握10万重兵,却为何会选择等死?

这就又要说到在此之前,夏侯玄曾和曹爽策划骆谷之战,但是最终的失败导致人心大失。那以夏侯玄的威望肯定震不住魏军,而且夏侯玄虽然官至将军,但其本身是个文人,在为官之余他还是魏国杰出的玄学家、文学家,领兵打仗并不是他的长处。

大家可想而知,面对司马懿的政变,连大将军曹爽都没有抵抗便认输,夏侯玄更不可能去与朝廷对抗,何况他虽名为征西将军,但其实几斤几两,司马懿也是心知肚明的。

司马懿发动政变时,夏侯玄明明手握10万重兵,却为何会选择等死?

当时夏侯玄任征西将军,督雍凉军事,但雍凉是谁的大本营?为何让夏侯玄出任呢?说到这您可能明白了,雍凉其实是司马懿多年领兵之地,并且司马懿在此迎战诸葛亮,保卫魏国,深得军心,副都督郭淮,将军邓艾等人均为司马氏心腹。

夏侯玄虽然号称拥兵10万,但是这支部队等于是司马懿的部队,里面很多人还是被司马懿提拔任用,常年跟着司马懿打天下,夏侯玄就算是想反抗,也不一定调得动这支军队,搞不好还会被下属抓起来送给司马懿,偷鸡不成蚀把米。

司马懿发动政变时,夏侯玄明明手握10万重兵,却为何会选择等死?

再加上司马懿推翻曹爽乃是众望所归,顺了满朝文武的心意,得到了有力的支持,夏侯玄就算有能力带领军队前来勤王,也是出师无名,是名不正言不顺的。

因此,夏侯玄有自知之明,看清了当时的形势,没有选择出兵跟司马懿斗。

司马懿发动政变时,夏侯玄明明手握10万重兵,却为何会选择等死?

但很快,朝廷一纸令下,征召夏侯玄与叔叔夏侯霸入京,夏侯霸一看大势不妙,认为此时留在军队恐怕没有好果子吃,便劝说侄子夏侯玄与他一同投奔蜀汉,可夏侯玄平时以名士自居,自然不会做有辱先人的事,拒绝了叔叔,还说了句:“吾岂苟存自客於寇虏乎?遂还京师!”结果夏侯霸无奈只得孤身入蜀。

果然,夏侯玄回去之后,就被夺了兵权,之后一直让他担任虚职,形同软禁,几年后司马师接替司马懿,夏侯玄被卷入张缉之乱,以谋反罪遭到了夷灭三族的悲惨下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