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战疫背后|走近滕州公安的CIB队伍

在香港警匪片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一支战斗力超强的部门-CIB,即刑事情报科,简称情报科。CIB隶属于香港警务处刑事及保安处刑事部,主要责任为警务处搜集情报,加以分析及研究再发放情报,根据情报筹划采取行动打击非法活动。队员在破案后往往实时功成身退,把案件交给其它部门跟进调查,故建立了“无名英雄”的可敬形象。

战疫背后|走近滕州公安的CIB队伍

在滕州公安里,也同样有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近年来,他们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在侦查破案和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抗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他们同样为全市疫情防控、社会面管控以及涉疫情违法犯罪打击等工作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大数据支撑。


这支特殊的队伍就是滕州市公安局合成作战中心。

战疫背后|走近滕州公安的CIB队伍

这支队伍到底是做什么的呢?

在疫情防控处置工作中又发挥了哪些作用?


情报产品的“加工厂”

走进合成作战中心的作战室,一块密布各种数据表格和态势展示的大屏映入眼帘,四个“一体化”作战席位、蓝色的星光背景灯光让这个180平米的空间充满科技感,盾牌加利剑组成的徽标,预示着这是滕州市公安局一支攻防一体的特殊队伍。

“这里是滕州市公安局的大数据研判中心, 打破警种壁垒,建立数据侦查体系,实现人员、数据、资源、手段的全要素合成,通过多警种合成作战开展综合研判,最终形成情报产品,支撑一线打、防、管、控等工作。”滕州市公安局合成作战中心主任王成峰介绍说,“大年初二,合成作战中心接到市局党委命令,整建制并入滕州市公安局疫控专班,组建了疫情监测核查组,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之中。”

战“疫”期间,合成作战中心通过大数据汇集研判,对动态的人、车、物等目标进行全时空、全维度关联融合分析,及时掌握重点地区旅居史、停留史、居住史对象的活动轨迹,分析密切接触者范围,实现对可疑人、车、物的精准发现、精准摸排和精准核查,在对外来入滕人员随访、涉疫可疑病例人员及密切接触者的动态追踪上,布下了一张无形的精密网络,使防控指挥更加科学高效、措施落地更加实时到位、防范宣传更加明确深入。

战疫背后|走近滕州公安的CIB队伍

战疫背后|走近滕州公安的CIB队伍

敢担当的“宽肩膀”

大事难事看担当。合成作战中心的民警们,用其厚重的“宽肩膀”,克服人少、活多、连轴转的实际困难,把初心和使命担在肩上,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合成作战中心的民警已经连续三十多天奋战在岗位上,他们把行军床搬到了办公室,在各自的作战席位上眼睛紧盯电脑屏幕,时刻准备接收和处理此起彼伏的指令铃声和数据查询需求,以便能在接到指令后迅速整理研判、流转下达,工作到凌晨三四点钟成了工作常态。民警李长岭说:“必须守住眼前的‘阵地’,为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抢占时间的先机。”

战疫背后|走近滕州公安的CIB队伍

能成事的“真本领”

鉴于合成作战中心“大脑和中枢”的工作定位,这就要求每一个民警不仅要有敢担当的“宽肩膀”,更要有能成事的“真本领”。如何能每天快速准确地推送给基层单位实用数据,真正做到大浪淘沙,淘出“数据真金”,是每个民警亟待攻克的难关。他们一面在工作中不断摸索、不断适应一线单位的实战需求,挖掘更贴地气的研判产品;一方面利用工作之余,不断通过学习充电,克服存在的本领不足、本领恐慌等问题,以过硬的业务水平,为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提供强力保障。3分钟准确定位目标车辆,5分钟研判出详细轨迹,10分钟形成一份完整的研判报告……这是他们在疫情防控中的表现,充分展示了战“疫”中的滕州速度和滕州力量。

战疫背后|走近滕州公安的CIB队伍

战疫背后|走近滕州公安的CIB队伍

合成作战中心强有力的大数据分析处理,极大地提高了一线民警的工作效率,成为疫情防控的“硬核”担当。战“疫”至今,合成作战中心共处理各类数据100余万条,向基层一线提供核查数据4000余条,下达研判指令1000余条,为有效阻止新冠病毒的输入、蔓延和扩散,为全市公安机关圆满完成疫情防控处置工作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