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历史上他和康熙很像,智斗权臣平定四方,还把太子给养废了

历史上他和康熙很像,智斗权臣平定四方,还把太子给养废了

大图模式

最近最火的电视剧莫过于《庆余年》,剧中一众小鲜肉令人垂涎欲滴,老戏骨陈道明则再凭实力“称帝”。因为陈道明演过康熙,康熙和庆帝一样的霸气四溢,但也为了继承人的问题大伤脑筋,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庆帝和康熙很像。骆驼不光看了电视剧,还看了几遍猫腻大人的原著,窃以为在历史中真有一位皇帝和康熙很像,但不是汉武帝,而是周武帝宇文邕。为什么骆驼会这么说呢,骆驼下面就一一道来。

历史上他和康熙很像,智斗权臣平定四方,还把太子给养废了

北周政权是一个鲜卑族统治的政权,奠基人是西魏的宇文泰(在西魏的地位和曹操不多),北周第一位称帝的是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他能坐上皇位,靠的一是宇文家的嫡亲血脉,二是北周的“曹操”,他的堂兄宇文护。宇文护曾跟随宇文泰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北周甚至西魏都是声名显赫。宇文护虽然扶植宇文觉上位,其实只是把他当作傀儡,在他成年后就给毒杀了。

历史上他和康熙很像,智斗权臣平定四方,还把太子给养废了

后来又扶植宇文觉的哥哥宇文毓当皇帝,因为宇文毓已经成年,所以第二年就一杯毒酒送他见弟弟去了,宇文护接着又扶植了宇文觉的弟弟宇文邕为帝。有人会问,宇文护既然不想让别人当皇帝,为什么不自己去做那把椅子呢?一个字,名不正言不顺。在那个年代你可以掌权,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你不能去做那个位置,否则你会面临百姓离心、群臣背德各地势力纷纷造反的危险。

历史上他和康熙很像,智斗权臣平定四方,还把太子给养废了

当然你要是实力足够强大,又有非常合适的借口,比如皇帝昏庸无道,横征暴敛什么的,那你可以取而代之,比如朱重八等开国皇帝。这是一条潜规则,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谁也不敢轻易触碰,曹操那么牛,司马懿那么能,但也只能忍着。这就像后世的一句话,旅游可以,定居那就是另一个概念了。所以宇文护打算先把宇文泰的嫡亲都给折腾死,然后自己再勉为其难(顺理成章)的上位。

历史上他和康熙很像,智斗权臣平定四方,还把太子给养废了

新上位的宇文邕可不像他的两位哥哥,《周书》中说他“幼而孝敬,聪敏有器质”“沉毅有智谋”,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他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而且能明辨是非,性格不乖张反叛(小时候的孝敬是主观接受和被动教育的合力,二者缺一不可),而且聪明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的小聪明,而是既聪明又有见识的聪明,除了聪明还能耐得住性子,能深入思考问题。所以他老爹宇文泰对他期望很高,曾说:“成吾志者,此儿也”。

历史上他和康熙很像,智斗权臣平定四方,还把太子给养废了

后来的经历证明,宇文泰没有看错人。宇文邕心里很清楚宇文护的想法,知道自己坐在这个位置上,一个不留神就要下去和父亲、兄弟团聚,所以他一直保持两个凡是原则,凡是对宇文护不利的事情,他坚决反对,凡是和宇文护无关的事情,他坚决听从宇文护安排。《周书》中曾记载他这时的生活状态,“深自晦匿,无所关预,人不测其浅深”,“非因顾问,终不辄言”。宇文护一看他比自己的儿子都听话,对自己不亲爹都尊重,于是迟迟不好意思下毒手。

历史上他和康熙很像,智斗权臣平定四方,还把太子给养废了

隐忍了整整十三年的宇文邕,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后,将宇文护骗入后宫,趁其不备用玉质的手板(玉笏)将他撂倒,然后和暗处埋伏的宦官何泉,还有胞弟于文直一起手刃了仇人,和康熙诛杀鳌拜是不是很像。康熙诛杀鳌拜后开始亲政,一手征战四方、平定叛乱,一手深耕易耨、励精图治,两手都抓两手都不软,而宇文邕也是不逞多让。

历史上他和康熙很像,智斗权臣平定四方,还把太子给养废了

先平北齐后灭南陈,然后一统中原的战略就是他亲自己制定的。当时北齐的实力要比北周更强,北齐人口是北周的数倍,兵力也是北周的倍数,而且是在自家门口以逸待劳,结果宇文邕御驾亲征,三战就把北齐给改性了。本来他打算下一步直接踏平南唐,但是感觉南唐太弱了,于是决定先把崛起的突厥先给平了再说。周书上清楚地记载了他这一方略“一、二年间,平突厥,定江南,又使天下统一”而后“混同文轨”(同秦始皇的书同文,车同轨)。

历史上他和康熙很像,智斗权臣平定四方,还把太子给养废了

在内政上他也和康熙一样,锐意改革而不故步自封。《北史》中记载他“克己励精,听览不怠”,“劳谦接下,自强不息”。为了休养生息,节约民力,宇文邕和康熙都有不同程度的打压宗教,他们在重视武备的同时,也都很注重农业的发展,都把儒学当作治国之本。但是因为他们的强势,也都对自己的太子产生了负面影响,康熙的太子胤礽曾两次被废,如果不是兄弟多,大清可能提前就废了;而宇文邕的太子即位后,因为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直接就被杨坚取而代之了。

历史上他和康熙很像,智斗权臣平定四方,还把太子给养废了

所以骆驼认为,宇文邕要不是北征时病故,可能也会成为和康熙比肩的一代明主,因为他们的经历十分相似。

参考文献:《北史》《周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