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有人说如果你行善后因为别人没感恩心理不平衡,那就不是真善,你认同吗?为什么?

农在天涯


行善之举,如果是为了得到回报,就不能称之为行善,那只是一种利益的交换。

真正的行善,应该是出于为人处事的本能,是爱心所为,至于是否能让别人感恩,得到别人的认可,那只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方式。

大多数接受善举的人,会存有感恩之情,这同样是人之本能,当然不可否认社会上存有恩将仇报的小人,这样的人极少,不能因为这种人的存在,感到心理不平衡,这样的话,就违被了行善的本能。


如意125025957


前天武汉又下了雨,天空阴冷阴冷的,站在我家阳台看到院子里那个熟悉的身影,拎着猫粮,喂完了东门就猫又去四棟的花园边喂另外几只猫,看到一只白猫跟着她跑,我心里真是对她产生敬意,她的善良是发自内心的,是不求回报的,只是用自己的方式维持差弱小的生存,维持着大自然的和谐,因为爱,所以爱。我微信给她:下这么大雨,你还在喂猫,我在楼上看到你了,还有一只白猫跟着你。她回信:喂习惯了,买不到猫粮,我用鸡肉煮饭它们吃,别的猫都吃,小白不吃,跟着我要猫粮吃……。人群中,其实有很多善良的人,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爱。


苏姐884


我有一个毛病,就是行善之后需要别人的肯定和表扬,而不需要金钱的回报,这算不算假善呢?因为我从小到大都没有得到过我妈妈芝麻大点表扬,所以我无比渴望别人的肯定和表扬。每当我做了好事以后,别人对我说声“谢谢”时,我的心情就变得无比愉悦,觉得自己非常有价值,是一个有用之才😁假如我帮助了别人之后(一般都是替人指路、扶人过马路等举手之劳,因为我没钱,所以只有出力),别人漠然视之,一副心安理得的样子,我就会失落😭所以我不知道自己是真善还是假善😔


凤146983974


你行不行善那是你的事,他感不感恩是他的事。

当他被你的善良解救得以平安后,他并不一定会感恩,因为牵连他的自尊,他背后会说,就凭你那点施舍我就能好起来吗?

我那时候处困境与现在顺风顺水归根结底是运气。

所以行善不必望回报,望回报就不必行善。


思维287751999


行善,是本人发至内心,心甘情愿,不求回报的一种行为。

如果行善是为了得到回报,那就不叫行善,而叫交易。行了善,因为没有感恩而心理不平衡 者,还叫真善吗 ?打个比方,你把迷路的老人送回家,老人的家人,千恩万谢,感激不尽,说你学雷锋做好事,是个好人。结果,你却要收好处费 ,给了你“劳务费”,你心里美滋滋的,今天又做成了一项买卖,不给你,心里愤愤不平,甚至说以后碰到,再也不干这种事了。违背了初心,当初做的时候,动机就不纯。你说别人会说你是在行善吗?

人之初性本善。人生性善良,帮助,扶持他人是人特有的品质,只不过受社会的影响,环境的变化,使有些人的个性也发生了变化,渐渐对行善行为观念淡泊,扭曲行善之根本,感觉付出就要回报。

纵观天下 ,各种善举成出不穷 ,做慈善成了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捐款捐物给贫困山区,建学校,修路等,哪里有难哪里就有慈善,做自己想做的事,谁又求回报呢?广积善缘,陶冶情操,这才是行善积德的根本。

行了善,不求回馈。受了善 ,感恩图报,让我们都来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杨柳依依7485


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

善人者,人亦善之。——管仲

这个世界上有因果定律,地藏经里有一段琢磨起来很有意思的文字:

尔时佛告地藏菩萨:是大鬼王主命者,已曾经百千生,作大鬼王,于生死中,拥护众生。是大士慈悲愿故,现大鬼身,实非鬼也。却后过一百七十劫,当得成佛,号曰无相如来,劫名安乐,世界名净住,其佛寿命不可计劫。

通俗说。主命鬼王,170劫后成佛,佛号无相如来。

然后有人就会问,那这170劫咱们玩儿点儿啥。似乎啥都不用干。等着,等着170劫后。成佛了。

如同题主的问题,如果一切都是注定的,干嘛要行善,甚至于,干嘛要修行,干嘛要布施,干嘛要学佛……

其实这里有一个很严重的逻辑漏洞:

在认为一切都是注定的时候,把“行善”排除在了一切注定之外!

既然一切都是注定的,那么行善也是注定的。既然行善是注定的。那干嘛又要问为什么还要行善?——因为是注定的!

佛的无上智看到了主命鬼王的因果,看到了他170劫后的因果,成佛无相如来。这是无上的智慧引发的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这是三明,不是五通六通。一定是般若智慧引发的,而非单靠外道禅定。

那么170劫后成佛的事儿确定了,这170劫里的事儿也同样是确定的。换言之,佛家说的因缘果报,俗话说的一切注定,不是仅仅注定了一个结果,而且还包含了一整个过程。其实过程中的每一个当下,都是一个结果。

听说170劫后可以成佛,所以不用修了。难道“修不修”这件事不在因果而在“我们的妄念”里么?更直白说,170劫后成佛是注定的,难道你想不修就能不修么?

170劫后,主命鬼王成佛的事儿是必然了,如果这事儿被改变了,那佛就是妄语者。那么这170劫内的每一天也是必然,就是这么每一个因果循环,每一个即因即果联系起来,才有了170劫后成佛这个果报现前。

至于行善能不能改变命运?你行善,他们接受行善。本就都是彼此的命运。不能单拿一个结果来讨论命运,也不能单说一个现象来讨论因果,因为真的一切一切都在因果里。

结果在,过程也在。


宋献南


如果一个人选择了善良,那么他们会带着这种教养,去感化别人去温暖旁人。如果别人有难,他们必定伸出援助之手,不为求得回报,只为给这个世界增添阳光。

善良的人是最有福气的,我们每个人的头顶都有一本功德簿,上面记录了我们一生的功德。佛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个善良的人终究会收到好的回报,因为当他们的功德不圆满时,上天自然给他们分发福气。





学习做人


不认同。行善就是行善,行善的事实本身之后所产生的与之有关的任何影响都不能否定其善。若得到了回报或更多,则其会鼓励行善者进一步的善行,若反之,则可能使原行善者改变一一不再行善,但也不作恶一一或者使之从此变恶,借以达到所谓的心理平衡。人的善恶可以改变。善即使是善,恶即是恶。即使恶者改邪归正后行了很多的善,也不能说其先前未作过恶。


67郝刘起


善,是发自内心的自然本性,真正的善良,不会因外因的变化而变化。

有人帮助一位乞丐,反而被对方骂,他依然不改初心去帮助。而有的人,去帮助别人却得不到感谢便不舒服而终止行善。可见,前者是本性驱动,而后者的行为是做给别人看的。若两者换位,当做给别人看的人如果被对方骂,他必然打人,这是肯定的。直到得知该乞丐为精神病患者时才会停手。

所以说,真正的善心,是发自内心的行为,不会因外因的变化而变化。


怪才高手


不赞同。这里我把所有的行善行为用“帮助”一词来代替。

我想只要是凡人,帮助了别人都希望别人能道一声谢。就像《诗经》所歌"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行善的人希望别人感恩,不是要求你回报,而是希望你能珍惜我对你的好!

我认为真善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让受到帮助的人心有感恩,因为人性最大的恶,就是不懂得感恩;二是行善的人也要感谢接受你帮助的人,因为有他的需要帮助,才成就了有行善的机会,互相感恩,这才是真善。

帮助别人不求感谢的,可能只有圣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