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當代作家餘華“活著”讓我懂得了活著的含義-致正在迷茫的你

<code>無意之中接觸到這本書是在2017年工地的上,忘記是從哪裡看到了“活著”的作者-餘華/<code> 

網上購買了這本書,知道讀到停不下來

空閒之餘在網上無意中翻看到了關於“活著”這本書,之所以讓我有興趣去購買這本書的原因是對作者的好奇。網上搜索了這本書的作者簡介之後真的讓我對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位60年代出生的作家,代表作和獲獎作品看到我驚訝。1998年獲意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2002年獲澳大利亞懸念句子文學獎。2004年10月,餘華因心臟早搏,被迫休息了一個多月。《兄弟》上下兩冊基本消耗了作家兩年的時間。2004年獲法國文學與藝術騎士勳章。2005年獲得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2008年憑藉作品《兄弟》,獲得第一屆法國《國際信使》外國小說獎,等等還有別的就不列舉了。看到這些類似於營銷廣告似的名聲,我決定在網上購買這本書,看看這個人到底有多牛,書寫的到底有多“好”。帶著那份好奇何激動的心情購買了這本書。

當代作家餘華“活著”讓我懂得了活著的含義-致正在迷茫的你

這張圖片是我在淘寶購買成功這個書的交易信息


初識餘華不識華,後識餘華是才華

《活著》講述的是主人公福貴的一生,一個歷盡滄桑與磨難的老人的回憶歷程。《活著》之所以能夠引起共鳴,是因為福貴坎坷的一生折射出了一代人的艱辛與苦楚,反映出上世紀中國的困頓與變遷,福貴個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更令人感到人性的寬廣與豐富。福貴這個人物是當時整個底層社會的縮影。字裡行間沒有多麼華麗的詞彙,單間的描述了當時社會與百姓之間的關係。那個年代有很多“富貴”一般的貧困農民,他們日復一日地辛勤勞作,卻仍舊無法活得體面,他們的生命被一場病或是飢餓便能輕易奪去。他們在那個不成熟的時代潮流中漂泊、到處碰壁,但他們用堅強、樂觀去承受那些苦難。看著餘老師寫的這本小說,我就在想我如果生活在那個時代,我會是怎樣,我能堅持下去麼。因此對餘老師肅然起敬。

當代作家餘華“活著”讓我懂得了活著的含義-致正在迷茫的你

餘華老師的本人圖片,60年代的大叔,你懂他麼?

生活生活,生下來活下去

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每一個被播種的苦難都會長成為一個希望,他們就是我們的雙手。不管身上承受著什麼,不管脖子上套著什麼,不管肩上負載著什麼!-《活著》

  所以或者是一種幸福也是一種煎熬!但不管怎樣,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寶貴的!我們要像富貴一樣,不管發生什麼,都要堅強的-《活著》

一次次的死亡,都是主人公老福貴不緊不滿、平靜寧和的敘述出來的,該長哭當哭時,他無動於衷,該唏噓感慨時,他不肯多談半點。老福貴把所有洶湧的情感都潛進了冷漠的敘述之中,我的心中卻引起的最強烈的震撼。我不敢想象,誰也不敢想象,如果故事裡的主人公換作是我們,我們是否還有活下去的勇氣!但老福貴卻活了下來,而且心裡感到無比的踏實。-《活著》

往後的日子我只能一個人過了,我總想著自己日子也不長了,誰知一過又過了這些年。我還是老樣子,腰還是常常疼,眼睛還是花,我耳朵倒是很靈,村裡人說話,我不看也能知道是誰在說。我是有時候想想傷心,有時候想想又很踏實,家裡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親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擔心誰了。我也想通了,輪到自己死時,安安心心死就是,不用盼著收屍的人,村裡肯定會有人來埋我的,要不我人一臭,那氣味誰也受不了。-《活著》

不管你是億萬富翁還是露宿街頭,只要你活著,就有生的希望。出生在90年代的我雖然懂得60年代的父母的艱辛不容易,但是你懂得父母內心的艱辛麼?現在的我有房有車有飯吃,有工作,但是當你讀完這本書之後,最觸動你心靈的是隻要能活著就是最美的事情。

活著才是最美的事情

多餘的我不寫了,活著這本書的精華就是“活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