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華:連結這兩個時代的紐帶就是這兄弟兩人,他們的生活在裂變中

這本書我看了兩遍,也斷斷續續地想過一些東西。不過由於知識水平有限,當然還受知識結構以及文化氛圍的侷限,使這篇躺在床上想到什麼就寫什麼的隨筆缺乏必要邏輯性以及嚴謹性。

不過也算是我的一點看書小見解吧,在這貼出來希望能和大家相互交流共同進步。

餘華:連結這兩個時代的紐帶就是這兄弟兩人,他們的生活在裂變中

先說作者餘華,我認為餘華殘忍,他又用自己的筆,用自己的話,寫完了一些人的一生。是完整的一生,即使他把它結束在列車的呼嘯之中,那也是完整的。完整,但不完滿,所以他很殘忍。從《一九八六》開始,他就這樣,像個殘酷的劊子手,像把刀子,這樣把本該回歸平淡的生活劃得亂七八糟,支離破碎。

他從不會平鋪直敘的給你講一個故事,而是像一個痴人一樣天馬行空的說夢,你可以說那些都是胡言亂語,你可以說他是個精神病。沒有誰熱衷於悲劇,沒有人喜歡看美麗的花瓶在自己面前砸碎。他並不是膽小如鼠,他很勇敢,像是魯迅說的那種猛士,敢於直麵人生的慘淡。

餘華:連結這兩個時代的紐帶就是這兄弟兩人,他們的生活在裂變中

然後他在你看到撕心裂肺的時候,又若無其事的對你說,我沒有別的意思,只是給你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就在時時刻刻的發生著,在你周圍的世界,甚至發生在你的身上。 你看他們一個個都像跳樑小醜,各自上演著悲歡離合,因果善報。

這本書是《兄弟》,而全程都是兄弟兩個人的故事,差距很大的兩個兄弟吧。

李光頭十五歲那年在廁所裡偷看過的女人蹁躚而來,帶著無意但是宿命般的報復,劃出來一道兄弟兩人一輩子也難以逾越的天塹。因為這個女人,宋鋼和李光頭斷絕了關係,李光頭也和宋鋼斷絕了關係。她既是紅顏禍水,又是悲哀命運的女神。

餘華:連結這兩個時代的紐帶就是這兄弟兩人,他們的生活在裂變中

李光頭的發跡和宋鋼的艱難在餘華這裡變成了一部滑稽戲,連同把控不住的過火敘述和抖機靈式的連珠妙語,使得整個下部都有一種小醜跳樑之感。這裡毫無真實可言,有的只有荒誕童話般的簡單脈絡,我當然很為討厭這些描述,但你若說這個時代也同下部一樣荒誕不經,那我也無話可說。

荒誕過後,宋鋼終於返家,以死來結束這場荒誕,與他唯唯諾諾的一生形成極大反差。當然他什麼也沒有結束,他死後,荒誕依然在劉鎮上演,甚至比三十年前更甚。而他的兄弟,在他死去的這一天,也終於如願以償地破了他妻子的人造處,這一天,遲了二十年。而這場儀式之後,所以虧欠的或是被虧欠都隨著他的死一筆勾銷。李光頭回到了整部小說開頭,想抱著他兄弟的骨灰爬上太空,每天看十六次日出。

聽我說沒什麼,但是看過就知道,全程都是壓抑還有一種悲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