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解讀名著背後事實,玄奘西行的祕密

對於《西遊記》的大名,每一個國人從小都通讀過多遍,再加上眾多的影視劇、動畫片的渲染,對於師徒四人一馬的故事,我們可謂是知道的清清楚楚。當然了,畢竟只是小說神話,所以其中很多的描寫敘述,都只是作者的想象罷了。對於歷史上真實存在的這段事實,還是非常有趣,值得一談。

玄奘確確實實是一個僧人,而且他對於佛法的痴迷程度,也的的確確超出了所有人。說來也是有趣,當年我們華夏接受到的佛法,全部都是從遙遠的印度慢慢流傳過來的,所以在傳播過程之中,可謂是磨難多多,不管是受到了溝通困難,亦或者是翻譯出現錯誤等等,讓大唐的僧人們得以傳閱的佛經,很多都是錯誤的,再或者就是充滿了矛盾的。

解讀名著背後事實,玄奘西行的秘密

而玄奘這個人,是發自內心的喜歡佛教群傳播的思想理念,所以經常喜歡到各地的寺廟之中,去和那裡的人相互學習探討。久而久之,他也發現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因為翻譯錯誤,讓相離比較遠的寺廟之中,同樣的禪語卻有著完全不同的解釋。

再加上這個人比較較真,於是自己就決定到印度去,將正確的佛法經書通通帶回來,然後再在我國傳播發揚。

解讀名著背後事實,玄奘西行的秘密

這個想法肯定是沒有錯誤的,可以說如果真的實現了,那麼他對於我們古文化的巨大促進作用絕對是不可磨滅的。

但是問題就出現在這裡了。當時的唐朝,因為戰事的原因,徹底關閉了和南方國家的溝通道路。所以玄奘想要西行是絕對不可能的,他根本沒有辦法走出自己的國家。於是為了自己心中的大道理,和自己的目標,他選擇上朝去和皇帝談一談。

這國家安全大事,怎麼可能因為他一個當時非常不出名的小和尚,而打開邊關大門呢?所以玄奘的說法,完全沒有打動朝廷,讓他走出國門。

解讀名著背後事實,玄奘西行的秘密

但是這可是他的夢想,而且在他看來,這樣的做法絕對是非常有利於當時國內佛教的發展,所以即使被拒絕了,也完全沒有熄滅自己心中的火花。然後他偷偷來到了邊關,準備想辦法偷跑出去。

他的運氣非常好,正巧所處的關隘發生了戰爭,大量的百姓為了活命,選擇出逃。玄奘就把自己打扮一番,穿上破舊的衣服,跟隨著百姓一起逃了出來。

雖說自己已經成功的逃出了大唐,但是他的旅程才剛剛開始。一路往西走,開始時還有很多漢族人,說的話也能聽懂,看見他是個和尚,也願意給他點吃的喝的。隨著逐漸深入,他也再也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待遇。

解讀名著背後事實,玄奘西行的秘密

別的不說,光是被打劫的次數就多的數不清,這一路之上,更是受到了太多次的生命威脅。

發生的一個轉折就是當他來到了大理國之後,這裡的國王發現他通讀經書,對於佛法有著極深的自我理解。所以誠摯的發出邀請,希望他可以成為自己國家寺廟的主持,在國內宣揚佛法。

可這並不是玄奘最終的目的,所以三番五次的拒絕了國王的好意,表明自己一定要去印度,求得真經。

解讀名著背後事實,玄奘西行的秘密

就這樣呆了幾天之後,國王深知自己沒有辦法挽留他,只好放他離去。而為了他之後的道路可以更加順暢,派遣了很多僕人跟隨,希望可以幫助到他。

就這樣,原本孤單一人的玄奘,終於有了自己的隊伍。一時之間也是顯得意氣風發,對自己的目標有了更多的自信。

解讀名著背後事實,玄奘西行的秘密

可是西行之路的困難,絕對不是當時的他可以想象的到的。眾多的天險,數不清的強盜,讓當時的這支隊伍受到了眾多的傷害。而跟隨著他的僕人們,也是死的死逃的逃,最後還是隻剩下了他一個人。

就算如此,玄奘一點都沒有放棄,憑藉著自己的智慧和毅力,終於在多年之後到達了印度。在一家正規的寺廟之中學習佛法,直到徹底解開了自己這麼多年來所有的迷惑之後,帶著大量的經書從印度出發,返回唐朝。

解讀名著背後事實,玄奘西行的秘密

在他回到唐朝之後,那可不是一般的神氣啊,趕緊去告訴皇上,說自己帶回來了正宗的佛經。這皇上也顧不上怪他偷偷逃跑,在長安直接為他建立了大雁塔,讓他可以在裡面安安靜靜的翻譯經書。同時門前的廣場之上,也嚐嚐坐滿了傾聽他答疑解惑的僧人。

解讀名著背後事實,玄奘西行的秘密

這個傳奇的人物,就這樣西行成功,完成了自己的夢想,也為我國燦爛的文化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