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9 美方扣了钱学森近5年,为什么后来又愿意用11名战俘交换他回国?

钱学森是一名天才,这毋庸置疑,他的专业能力得到的不仅是顶级科学家冯卡门的认可,更是美国军方亲眼所见。所以在1950年,当钱学森提出想要返回中国时,美军部各组织相互配合,共同罗织罪名,甚至不惜凭空捏造,强行将其扣留于美国。这一留就是5年。

美方扣了钱学森近5年,为什么后来又愿意用11名战俘交换他回国?

其间美国和中国,双方就钱学森和其他留美学生的去留问题,曾反复进行过博弈,但事情一直未出结果,直到1955年,双方在日内瓦的一次会议上,经过磋商,中方决定释放11名美被捕飞行员,条件是钱学森等一批中国资深专家可以返回祖国。

美方扣了钱学森近5年,为什么后来又愿意用11名战俘交换他回国?

说道这里,许多人不免疑惑,美方将人押在手里5年都不放,美国媒体甚至还调侃,这场交换就像用11个平民去换4个装甲师,怎么看都对美方不怎么有利,为什么美方还会同意呢?

美方扣了钱学森近5年,为什么后来又愿意用11名战俘交换他回国?

我们来瞅一瞅钱学森的这场回家之路究竟有多艰难。1950年8月22日,钱学森向美海军部长官金波尔表达了自己想要回国的意思。

金波尔一开始进行挽留,但是他很快发现,他的挽留毫无效果,因为钱学森去意已绝。让钱老没想到的是,在他拒绝留下的同时,一场大规模的拉锯战正式启动,涉及部门之广,历时之久,在后续看来,都是惊人的。

美方扣了钱学森近5年,为什么后来又愿意用11名战俘交换他回国?

金波尔将钱学森回国的这条消息告知了美国司法部,司法部门紧急启动程序,先是让移民局局长亲自在机场堵住了钱学森的去路,紧接着,不久,钱学森便被捕了。他被指控为参加了一个反美小组,用武力和知识煽动人们颠覆本国统治。

他们的根据是,当初推荐钱学森去加州学校任教的一名科学家就是这个小组的成员,另外钱学森预备打包回国的资料中也有大量涉及到美方利益的绝密资料。

美方扣了钱学森近5年,为什么后来又愿意用11名战俘交换他回国?

钱学森这段期间就一直被关押在监狱里,大概在里面待了快一个月左右,终于在学生们的斡旋下,以高额保释金给营救了出来。但事情仍然只是个开始。

司法部门和移民局坚持对其罪名的指控,而国家航空顾问委员会也参与了进来,历经反复调查发现,对钱学森的指控,都是捕风捉影,并没有切实的证据做支撑。以钱学森当时在美国的知名度,他的案子引起了几乎全体民众的关注。

美方扣了钱学森近5年,为什么后来又愿意用11名战俘交换他回国?

不得已,移民局只得硬着头皮继续圆谎称他只是曾经参加过反动小组,但是这样一来,就违反了移民局的规定,按照律法,钱学森理应被驱逐出境。这就尴尬了,如果真的把钱学森逐出去,他们费了这么老大劲兜的圈子不是都回到原点,做了无用功嘛。于是干脆硬挺着,索性耍赖不放人。

美方扣了钱学森近5年,为什么后来又愿意用11名战俘交换他回国?

钱学森在美军方的一切工作都被停止了,而他自己也被变相的软禁了,只能在洛杉矶活动,所有与外界的通信都被严密监控,连出个门都有人紧跟着。

美方扣了钱学森近5年,为什么后来又愿意用11名战俘交换他回国?

国内当时都有听闻钱学森的遭遇,但是一直拿不出有效的策略,许多团体都进行抗议,但美国一律都无视了。正值中美关系并不和缓,中国手中又没有其他把柄和筹码可供谈判,所以事情一直悬在了那里。

美方扣了钱学森近5年,为什么后来又愿意用11名战俘交换他回国?

1954年,双方进行谈判,1955年8月,正式达成协议。中方释放战俘飞行员,而钱学森也得以回国。以美国当时对钱学森的态度,为什么这场交换能成功呢?

这背后应该还有这样的两个原因。美国飞行员的亲属急于让自己的亲人回国,不断向美当局施压,而钱学森事件,历经这么久,早已引起了全国民众的关注。美方倘若不同意交换,便会造成一种舆论: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兵士,为国家拼尽全力,如今本可以回来,却被政府基于利益给放弃,势必会让民心浮动。

美方扣了钱学森近5年,为什么后来又愿意用11名战俘交换他回国?

而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艾森豪威尔和美军部都认为,钱学森脱离美国尖端领域将近5年的时间,即便他是一个数年难遇的天才,他当时所熟知的信息,经过5年的更新换代也早已被更新的知识所超越和替代。

美方扣了钱学森近5年,为什么后来又愿意用11名战俘交换他回国?

苏联在高端武器方面也在飞速进步,钱学森当初所掌握的那些信息,5年前可能是绝密的,不过5年后可能连苏联也已经研究发现了,变成了一种基本知识。他们深信,5年的隔离,足以让钱学森的知识体系从金字塔的最上层降下来,对美国的威胁大打折扣。这个考量可能才是让美政府最终松口的最根本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