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果三国时期关羽没有失荆州、败走麦城,蜀国的命运会怎样?

月下0郁金香


如果三国时期关羽没有失荆州、败走麦城,我认为三国的大结局可能并不会改变,但是三国相持、对峙的时间会大幅度拉长。

建安24年(219年),被刘备派驻留守荆州的关羽率军进攻襄阳、樊城。接着就是围襄阳,困樊城,又有天时相助,连绵暴雨导致汉水水位暴涨。

“于禁等七军皆没”。

曹操的大军全都是不识水战的北兵,而关羽带领的却是几万经过一段时间训练的水军,此消彼长下,关羽大军利用水势大获全胜,庞德战死,于禁投降,俘虏曹军三万余人。

经此一战,关羽更是蜚声内外,“羽威震华夏”。

曹操甚至一度有了把此时身在许都的汉献帝迁到邺城的打算。

关羽的作战目标是什么?

是占据能够直指中原的战略要地襄阳,樊城,顺流(汉水)而上,威逼到曹操的中心许昌,与夺取汉中后,又占据上庸的刘备主力形成倚角之势。

总的来说,战略目标还是清晰的,但是过分高估了自身的武力,低估了曹魏的实力,更不要说后面还有一个黄雀在后的孙吴。

实际上,即便没有孙吴在背后的偷袭,关羽也不能达成自己的战略目标,甚至因为其轻率躁动,能不能保住现有的荆州地盘也未可知。

因为到了襄樊之战的后期,关羽已经有了败相。

曹操对襄樊之战极其重视,做了四重准备:

1、先是派了于禁过去解围,结果为天时所败;

2、在派遣于禁解围的同时,还派了徐晃驻扎宛城以呼应于禁;

3、在征调了于禁、徐晃大军的同时,还召集了正屯驻居巢的张辽驰援;

4、曹操已经打算亲自领军从洛阳南下解襄阳之围,大军屯驻摩陂,同时又派朱盖等十二营大军赶赴襄樊增援徐晃。

而实际上,这四重准备仅到了第二重,关羽就已经被打败了。

关羽战线拉得太长,围头、四冢等都分兵驻扎,又有几万俘虏粮草供应已经紧张,此时徐晃几次疑兵,伪攻围头实打四冢,让关羽大军疲于奔命,之后就是樊城之围被解,关羽麾下的将领傅方、胡修都曹军斩杀。

关羽只能撤掉了包围樊城的大军,继续屯兵据守汉水,围困襄阳,最终,迎来的是孙吴大军的抄后。

而此时,张辽的大军也已经赶到,与曹操会和于摩陂,观望着孙吴与蜀汉的这一场战争。

至此,关羽发起襄樊之战的战略目标已经无法实现。

如果此前樊城之围被解时,关羽能够清醒一点,立刻回军固守,荆州不会失,有了荆州这个战略要地,进可攻退可守,蜀汉这盘棋就有了更多的活子。就给了诸葛亮更大的发挥余地。

诸葛亮的《隆中对》开篇就说了要据有荆、益两州,“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而失荆州则使得《隆中对》的战略谋划全然成空。

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此后诸葛亮的一生都在与八百里秦川较劲,终其一生不得其志,归根结底也就是荆州一败,荆州不败,棋盘是活的,荆州一败,棋局就死了。


闲话说历史


关羽若不失荆州,就不存在走麦城一说,问题就自相矛盾。

关羽若不失荆州,蜀汉集团肯定在鼎立中举足轻重,用诸葛亮定下的计划,在形势发生变化时再谋打算,有荆州在进退自如,经营好大西南,安抚好百姓,蜀汉人口可增加一倍,农民安居乐业,闭门搞建设,与富裕的东吴保持良好的关系,农富产品的外贸,友好往来,强化军队,随时准备消灭来犯之敌,曹魏对东吴,蜀汉两股势力根本无可奈何,三国鼎立还不知延长到什么年代。

荆州失了,看蜀汉的损失,损失了关羽本部将士三万多,还俘虏了于禁将士三万多,为报仇张飞凶酒鞭打部下,被部下所杀,后引起的夷陵之战刘备损失将士五万多,这都是蜀汉的种子,有多少人家妻离子散,多少女人受寡,留下的都是老人,妇女,儿童,别说诸葛亮有什么本事,怎么了,还会造人呀?蜀汉的子民过的什么日子可想而知。

若不失荆州,刘备会病死白帝城这么快吗?孙权即使讨要荆州也不会用这种方式,活人总会想出办法来的,说来说去刘备就不该用关羽来守荆州,蜀汉的悲哀就在于此。

若不失荆州蜀国会保持当时的顶盛时期若干年,谁想灭了蜀汉没那么简单,以蜀汉的地理位置最少在东吴灭了以后才能灭蜀,若两家团结一致三国可传承几百年,若干个朝代!


9紫气東来


赤壁之战后,荆州七个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刘备入蜀(四川),留关羽镇守占据的荆州五郡(南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其中南郡是刘备向东吴借的。刘备得到蜀川后,将长沙、桂阳两郡还给了孙权。此时关羽还有南郡、武陵、零陵三郡,这三郡是出川的桥头堡。后来关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区,孙权派吕蒙乘虚偷袭荆州三郡失陷,导致荆州三郡失陷。

荆州陷落带来了三个问题:

第一是孙刘联盟的破裂:孙刘联盟是刘备伐曹操的重要依靠,一旦孙刘联盟破裂,刘备单独的北伐曹操将会无比困难。

第二是诸葛亮隆中对战略破产,分兵北伐,将曹操主力引入中原的计划破产,蜀汉北出的道路将变得异常艰难。

第三是蜀汉荆州力量被消灭,关羽败亡的同时,也是荆州军队败亡,这大大有损蜀汉实力,给强盛蜀汉当头一棒。

所以如果关羽没有失去荆州,蜀汉将会有更多的选择,关羽若不失荆州,蜀汉集团肯定在鼎立中举足轻重,用诸葛亮定下的计划,在形势发生变化时再谋打算。在等个一两年曹操病死,曹魏失去主心骨,正式北伐的时机。

关羽走麦城失荆州之时,正是蜀国全盛时期,当时刘备刚自封汉中王后不久,西川因道路险要,易守难攻,本来少有战事,这造就了其丰馀富庶,钱粮丰厚,刘备入川后将官士兵尽皆收复,可谓人强马壮,兵精粮足。等到曹操去世,关羽刘备分兵北伐,则完全有可能改变时局。

此后诸葛亮的一生都在与八百里秦川较劲,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荆州不在手中,北伐不能开辟第二战场。


帝国烽火


襄樊战役已经发动,不外三个结局。胜,平,败。历史的现实是关羽败了。丢了荆州走了麦城。蜀汉伤了元气,失去一统天下的可能性。

现在,要翻案。说关羽没有丢荆州走麦城。关羽没有败。

那是什么情况?

平或者胜。

平。怎么是平?说朝鲜战争起于三八线终于三八线是个平局。那么,关羽退回荆州,曹操守住了襄樊,孙权没有用兵(注,孙权一旦对关羽用兵就是背盟,不能夺城占地就是失败。)这个平局会怎么样?

第一,刘备保存了实力,保留了统一天下的可能性。

第二,曹孙受到震动,提高警惕,加强战备。增加曹孙的互动合作。

第三,二者抵消,刘备不能统一天下。三国鼎立。

胜。关羽击退徐晃,拿下襄樊。回镇荆州。关羽雄风震动华夏。曹操损失惨重,曹军胆寒。东吴迫于形势,转而全力支持刘备北伐。5-10年,刘备统一天下。

这里,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关羽的胜利对曹魏军心民气的沉重打击,所谓“气为之夺”,这是致命的。第二,孙权既然可以向曹魏称臣,也可以向妹夫称臣,只要刘备实力足够强大。所以,面对能及时拿下襄樊,威震华夏的关羽,孙权会撤换吕蒙,向鼎盛期的妹夫刘备输诚,一起北伐。所以说,五年时间,刘备可以打垮曹操势力统一全国。


恬然滋味


即使关羽不失荆州,刘备也不会所作为。

一是汉中之战胜后,就地称王,然后大封群臣。而不是象当年曹操官渡之战击败袁绍以后,盯着袁绍穷追猛打,直到彻底消灭袁氏集团。刘备自称汉中王显示了织席卖履的刘备格局不高,限制了发展。法正就一小人,只想着自己高官厚禄,不是谋天下之大才。诸葛亮村夫,目光短浅,只想天下三分。

二是刘备称王后的作法就是做死。封关张马黄四方将军,只论亲疏名望,后论军功。关羽守荆州,数年间寸功未立,反而丢失了桂阳零陵长沙三郡,却封为前将军,张飞先有下辨之败,后在巴西屡战张颌不胜,得魏延之助才能胜张郃,入川之战及汉中之战有功封右将军假节合适。封左将军的马超严重不符合军功。马超初附,先有下辨之战败给曹洪,而且是不顾及还在交战的张飞就私自退回成都,造成张飞大败,这种交战不胜私自退军的行为,换了别人不斩了算马超祖上烧了高香,后有汉中之战时追击曹操时,被断后的曹彰击败,副将吴兰被杀,面对杀父灭族仇人的儿子又副将被杀,刘备大军追赶在后,马超不是选择拼命死一战,等刘备大军追到,曹彰就算有三头六臂,在自己及张飞赵云黄忠魏延等围殴下都可能砍成无头无臂,而马超却选择败走,使曹操曹彰安然退走。马超不但无功,还有大过,更无斗志,却因为名望而封左将军。黄忠入川是第一功,汉中之战又是第一功,封为后将军,却又是虚名,无兵无地。魏延入川之功排黄忠之后,汉中之战助战张飞击败张郃,助战黄忠斩夏侯渊,汉中之战箭射曹操,封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被刘备手下大为吃惊。因为魏延名望不高,家族不显,诸葛亮法正根本不是看军功如何,只看名望和家族。这样封官不可能再有作为。

三是刘备称王后刘备及其手下迅速腐化堕落,贪图享乐。刘备汉中称王后,回到成都,立即新娶吴氏,马上起造宫殿,纵情声色。法正滥杀,张飞纵酒无度,骄兵悍将多有在成都抢夺财物甚至杀人。刘备都不制止。民心渐失。

四是封赏不公,群臣争权夺利。彭漾因未获封赏试图谋反,还试图策反马超而被杀,开了刘备集团叛反降逃先例。

五是交恶东吴孙权。刘备称王不去接回孙夫人,而是在成都另娶吴氏小寡妇,更不还荆州,孙刘联盟被刘备做尽做绝,联盟已没有存在必要。而刘备诸葛亮却不知道不成亲就成仇的道理,死搬联抗曹教条主义不放,还不防东吴,坑人坑己坑死关羽。


逍遥1906


关羽走麦城失荆州之时,正是蜀国全盛时期,当时刘备刚自封汉中王后不久,西川因道路险要,易守难攻,本来少有战事,这造就了其丰馀富庶,钱粮丰厚,刘备入川后将官士兵尽皆收复,可谓人强马壮,兵精粮足。

就在此时荆州大后方丢失,张飞盛怒之下鞭笞了办事不力的手下,结果手下被逼反,张飞睡觉时首级被手下砍掉献给了孙权。刘关张桃园结义,情深义厚,刘备看到二弟三弟皆因孙权而死,不顾劝阻,倾全国之兵攻击吴国,蜀路难行,川兵将领舟车劳顿奔赴东吴。


没曾想出师不利,一交战黄忠就中箭身亡,五虎上将仅剩赵云和远在西凉的马超。战事开始,前方没有诸葛亮排兵布阵,又加上川兵水土不服,而刘玄德报仇心切,连营八百里,被陆逊用火攻之计击溃,川兵死伤惨重,余下尽数投降,蜀营一应粮草器仗,尺寸未剩。赵云拼死救驾,刘备狼狈而归,一病不起,至此,蜀国元气大伤,过了不到一年,刘备在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后驾崩。

倘若关羽没有被杀,张飞刘备黄忠都不会这么快死,失去荆州,本来就导致了军力不足,钱粮减少,刘备又倾西川之力强行进攻,基本上是原有的和现有的都失去了,这才走向了衰败。如果荆州没丢,蜀国以川为大后方,以荆州为仰仗,休养生息,届时,曹操已死,刘备尚存,五虎上将齐在,联吴伐魏,历史很大程度上会被改写。


书影漫行


刘关张基本上都是一类人,毫无大局观念,格局太小,很少从国家的层面上去考虑一些战略得失,关羽在攻打襄阳之时,是逞强!在决定攻打襄阳之前,由谁来接应,如何收尾?荆州如何防守?派谁来守城?毫无章法!襄阳之战打胜了,那跟天时有很大的关系,碰到大雨连绵是运气,非战略战术的成功!

刘备也是如此!举蜀汉倾国之兵只为报私仇,岂不幼稚至极!


沉寂的金牛


别拿演义说事,蜀汉国力最弱,土地,人口均为劣势。人才构成也复杂,矛盾重重。刘备身为皇叔,手拿衣带诏。可惜这两点亦是疑点颇多。

刘备夺了汉中,自封汉中王。后又称帝,造成士人离心,合法性存疑。毕竟献帝还在。

所以,关羽丢不丢荆州,于大局没有多大影响。只是蜀汉实力大损。夷陵之战后,彻底丧失争霸的实力,最后落得个勉强维持。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


冉闵天王


历史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没法用如果来设想后来。那么就从如果来分析的话,当时的荆州,可以说是蜀国的命脉,以至于后来诸葛亮一直念念不忘荆州,为何当时一心想要荆州。从地盘上来说,荆州面积庞大,从经济上来说,经济富饶,资源丰富,从战略上来说,可以北拒曹操,东拒孙吴,是当时三国时期的一个核心交叉点。对于后来的诸葛亮的北伐,如果荆州没有丢,也不至于诸葛亮每次都因为粮草问题而伤脑筋了,荆州在,富饶的物资可以供养军队,并且可以将荆州作为中转。所以,如果荆州没有丢,凭借当时蜀国的国力,是有较大的希望北伐成功。当然,一切都没有如果,如果曹操赤壁没有败,曹操的军事实力不是任何一个可以抗衡的,如果刘备没有伐吴,那么当时蜀国的军力与国力也没有人可以抗衡。


指南者77777


荆州早晚必失,蜀国没有一个人能守得住荆州,关羽刚愎自用,远远没有全局意识,东吴联姻不成就埋下伏笔,赵云,马超,黄忠等远非方面之才,属二圈人物。三圈人物更不可信,蜀国核心是刘关张诸葛亮,四川本土人士更不能用,荆襄北上,而西川未动,总体战略失误,关羽出征后续无人,。因此,荆襄未动局面可控,一动全盘必输,曹不动是怕孙刘再次联手,吴自不会动,孙权深知这局面不可乱动,谁动谁倒霉,所以蜀国等不及必动,就算蜀当时不动,刘备在四川也是待不长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