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憶江南》詩詞39篇大全集 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憶江南,本為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又名“望江南”、“夢江南”、“江南好”、“望江梅”、“春去也”、“夢遊仙”、“安陽好”、“步虛聲”、“壺山好”、“望蓬萊”、“江南柳”等。《金奩集》入“南呂宮”。原為單調,二十七字,三平韻,中間七言兩句,以對偶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襯字者。宋人多用雙調。

憶江南,本為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名。又名“望江南”“夢江南”“江南好”“望江梅”“春去也”“夢遊仙”“安陽好”“步虛聲”“壺山好”“望蓬萊”“江南柳”等。《金奩集》入“南呂宮”。單調二十七字,三平韻。中間七言兩句,以對偶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襯字者。至宋人多將其疊為雙調。

“憶江南”詞調自創調之初就十分流行,在被人傳唱、欣賞、接受的過程中得以流傳到後世併產生了多種多樣 的別名。與此同時,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之中,此詞調也在不斷地發展變化。

晚唐段安節《樂府雜錄》中記載:“《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鎮浙日,為謝秋娘所撰,本名《謝秋娘》,後改此名。”大多數學者同意此種觀點。李德裕(787—849)為中晚唐人,然盛唐玄宗(685—762)時教坊已有此調名,玄宗末年崔令欽所著《教坊記》“曲名”下錄有《望江南》。王國維曾據此以辯此調不始於李德裕,《樂府雜錄》所言不確。任二北《教坊記箋訂》認為盛唐就已有此調,體式相同,《敦煌曲初探·後記》則說明盛唐時已有《望江南》調作“三、五、七、七、五”者,並舉天寶十三載崔懷寶贈薛瓊瓊一首為例,崔懷寶《憶江南》詞雲:“平生願,願作樂中箏。得近玉人纖手子,砑羅裙上放嬌聲。便死也為榮。”其平仄、叶韻、句法均與中唐白居易所作的三首《憶江南》詞同。明·楊慎《詞品》卷一雲:“《望江南》,即唐法曲《獻仙音》也。但法曲凡三疊,《望江南》止兩疊爾。白樂天改法曲為《憶江南》。”陳暘《樂書》雲:“法曲興於唐,其聲始出清商部,比正律差四律,有鐃、鈸、鍾、磬之音。”

據以上諸說,《望江南》之名始自盛唐開元天寶年間,且既關法曲,又關教坊曲。後白居易依此調作《憶江南》三首,因第一首首句雲“江南好”,故又名《江南好》。此外,因劉禹錫詞有“春去也,多謝洛城人”句,故又名《春去也》。溫庭筠詞有“梳洗罷,獨倚望江樓”句,故又名“望江樓”,皇甫松詞有“閒夢江南梅熟日”句,故又名“夢江南”“夢江口”;李煜詞名《望江梅》。此皆唐詞單調。至宋詞始為雙調。

宋代常有將兩首《憶江南》分作上下闋,成為一雙調者。如王安中詞九首,每首第一句均為“安陽好”,見《全宋詞》卷九十八,故此調亦名“安陽好”。張鎡則以此調作《夢遊仙》多首,見《全宋詞》卷二百八十一。其《紀夢》一首有“飛夢去,閒到玉京遊”之句,故此調又名“夢仙遊”蔡真人詞有“鏗鐵板,閒引步虛聲”句,名《步虛聲》等。還有,張先詞名《南柳》;歐陽修詞名《望江南》;仇遠詞名《江南》;仲殊詞名《南徐好》;戴復古詞名《山南好》;劉克莊詞名《駕導引》;劉辰翁詞名《法曲憶江南》;趙師俠詞名《江南好》;侯善淵詞名《步歸來》;丘長春詞名《望蓬萊》;高道寬詞名《逍遙令》;《太平樂府》名《歸塞北》,注“大石調”;等等。

《憶江南》詩詞39篇大全集 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憶江南·江南好

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憶江南詞三首

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憶江南·多少恨

五代:李煜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婉約、思國、記夢

憶江南·春去也

唐代:劉禹錫

春去也,多謝洛城人。弱柳從風疑舉袂,叢蘭裛露似沾巾。獨坐亦含嚬。

春去也,共惜豔陽年。猶有桃花流水上,無辭竹葉醉尊前。惟待見青天。

憶江南·銜泥燕

唐代:牛嶠

銜泥燕,飛到畫堂前。佔得杏梁安穩處,體輕唯有主人憐,堪羨好因緣。

憶江南·多少淚

五代:李煜

多少淚,沾袖復橫頤。心事莫將和淚滴,鳳笙休向月明吹,腸斷更無疑。

憶江南

唐代:崔懷寶

平生願,願作樂中箏。得近玉人纖手子,

砑羅裙上放嬌聲。便死也為榮。

憶江南·歌起處

明代:王世貞

歌起處,斜日半江紅。柔綠篙添梅子雨,淡黃衫耐藕絲風。家在五湖東。

憶江南

宋代:劉辰翁

花幾許,已報八分催。卻問主人何處去,且容老子箇中來。花外主人回。

年時客,如今安在哉。正喜錦官城爛漫,忽驚花鳥使摧頹。世事只添杯。時有稱宣使折花者,蓋詐也,託以肆陵慢。

《憶江南》詩詞39篇大全集 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憶江南

唐代:皇甫松

蘭燼落,屏上暗紅蕉。閒夢江南梅熟日,

夜船吹笛雨瀟瀟。人語驛邊橋。

樓上寢,殘月下簾旌。夢見秣陵惆悵事,

桃花柳絮滿江城。雙髻坐吹笙。

憶江南·紅繡被

唐代:牛嶠

紅繡被,兩兩間鴛鴦。不是鳥中偏愛爾,為緣交頸睡南塘。全勝薄情郎。

婉約、閨怨

憶江南

唐代:呂岩

淮南法,秋石最堪誇。位應乾坤白露節,

象移寅卯紫河車。子午結朝霞。

王陽術,得秘是黃牙。萬蕊初生將此類,

黃鐘應律始歸家。十月定君誇。

黃帝術,玄妙美金花。玉液初凝紅粉見,

乾坤覆載暗交加。龍虎變成砂。

長生術,玄要補泥丸。彭祖得之年八百,

世人因此轉傷殘。誰是識陰丹。

陰丹訣,三五合玄圖。二八應機堪採運,

玉瓊回首免榮枯。顏貌勝凡姝。

長生術,初九秘潛龍。慎勿從高宜作客,

丹田流注氣交通。耆老反嬰童。

修身客,莫誤入迷津。氣術金丹傳在世,

象天象地象人身。不用問東鄰。

還丹訣,九九最幽玄。三性本同一體內,

要燒靈藥切尋鉛。尋得是神仙。

長生藥,不用問他人。八卦九宮看掌上,

五行四象在人身。明瞭自通神。

學道客,修養莫遲遲。光景斯須如夢裡,

還丹粟粒變金姿。死去莫迴歸。

治生客,審細察微言。百歲夢中看即過,

勸君修煉保尊年。不久是神仙。

瑤池上,瑞霧靄群仙。素練金童鏘鳳板,

青衣玉女嘯鸞弦。身在大羅天¤

沉醉處,縹渺玉京山。唱徹步虛清燕罷,

不知今夕是何年。海水又桑田。

憶江南(二首,與本調不同)

唐代:馮延巳

去歲迎春樓上月,正是西窗,夜涼時節。

玉人貪睡墜釵雲,粉消妝薄見天真¤

人非風月長依舊,破鏡塵箏一夢經年瘦。

今宵簾幕揚花陰,空餘枕淚獨傷心。

今日相逢花未發,正是去年,別離時節。

東風次第有花開,恁時須約卻重來¤

重來不怕花堪折,只恐明年花發人離別。

別離若向百花時,東風彈淚有誰知?

憶江南

唐代:伊用昌

江南鼓,梭肚兩頭欒。釘著不知侵骨髓,

打來只是沒心肝。空腹被人謾。

憶江南·宿雙林禪院有感

清代:納蘭性德

心灰盡、有發未全僧。風雨消磨生死別,似曾相識只孤檠,情在不能醒。

搖落後,清吹那堪聽。淅瀝暗飄金井葉,乍聞風定又鐘聲,薄福薦傾城。

亡妻、懷人、抒情

憶江南舊遊二首

唐代:羊士諤

山陰道上桂花初,王謝風流滿晉書。

曾作江南步從事,秋來還復憶鱸魚。

曲水三春弄彩毫,樟亭八月又觀濤。

金罍幾醉烏程酒,鶴舫閒吟把蟹螯。

憶江南

唐代:許棠

南楚西秦遠,名遲別歲深。欲歸難遂去,閒憶自成吟。

雷電閒傾雨,猿猱鬥墮林。眠雲機尚在,未忍負初心。

憶江南·(一名望江南

唐代:李煜

(一名望江南、夢江南、江南好、夢江口、望江梅、歸塞北、謝秋娘、春去也)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多少淚,沾袖復橫頤。心事莫將和淚滴,鳳笙休向月明吹。腸斷更無疑。閒夢遠,南國正芳春。船上管絃江面綠,滿城飛絮混輕塵。愁殺看花人。閒夢遠,南國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暮,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

憶江南·平生願

唐代:崔懷寶

平生願,願作樂中箏。得近玉人纖手子,砑羅裙上放嬌聲。便死也為榮。

《憶江南》詩詞39篇大全集 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憶江南舊居

唐代:雍陶

閒思往事在湖亭,亭上秋燈照月明。

宿客盡眠眠不得,半窗殘月帶潮聲。

憶江南·天上月

隋代:

天上月,遙望似一團銀。夜久更闌風漸緊,為奴吹散月邊雲,照見負心人。

憶江南·今日相逢花未發

唐代:馮延巳

今日相逢花未發,正是去年,別離時節。東風次第有花開,恁時須約卻重來。重來不怕花堪折,只怕明年,花發人離別。別離若向百花時,東風彈淚有誰知。

憶江南·淮南法

唐代:呂岩

淮南法,秋石最堪誇。位應乾坤白露節,象移寅卯紫河車。子午結朝霞。王陽術,得秘是黃牙。萬蕊初生將此類,黃鐘應律始歸家。十月定君誇。黃帝術,玄妙美金花。玉液初凝紅粉見,乾坤覆載暗交加。龍虎變成砂。長生術,玄要補泥丸。彭祖得之年八百,世人因此轉傷殘。誰是識陰丹。陰丹訣,三五合玄圖。二八應機堪採運,玉瓊回首免榮枯。顏貌勝凡姝。長生術,初九秘潛龍。慎勿從高宜作客,丹田流注氣交通。耆老反嬰童。修身客,莫誤入迷津。氣術金丹傳在世,象天象地象人身。不用問東鄰。還丹訣,九九最幽玄。三性本同一體內,要燒靈藥切尋鉛。尋得是神仙。長生藥,不用問他人。八卦九宮看掌上,五行四象在人身。明瞭自通神。學道客,修養莫遲遲。光景斯須如夢裡,還丹粟粒變金姿。死去莫迴歸。治生客,審細察微言。百歲夢中看即過,勸君修煉保尊年。不久是神仙。瑤池上,瑞霧靄群仙。素練金童鏘鳳板,青衣玉女嘯鸞弦。身在大羅天。沉醉處,縹渺玉京山。唱徹步虛清燕罷,不知今夕是何年。海水又桑田。

憶江南弟

唐代:孟郊

白首眼垂血,望爾唯夢中。筋力強起時,魂魄猶在東。

眼光寄明星,起來東望空。望空不見人,江海波無窮。

衰老無氣力,呼叫不成風。孑然憶憶言,落地何由通。

常師共被教,竟作生離翁。生離不可訴,上天何曾聰。

未忍對松柏,自鞭殘朽躬。自鞭亦何益,知教非所崇。

努力拄杖來,餘活與爾同。不然死後恥,遺死亦有終。

憶江南

明代:王微

寒沙日午霧猶含,蕭瑟風光三月三。撲地柳花新燕子,不由人不憶江南。

憶江南·梳洗罷

唐代:溫庭筠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憶江南寄純如五首

宋代:蘇軾

生計曾無聚沫,孤蹤謾有清風。治產猶嫌范蠡,攜孥頗笑梁鴻。

憶江南·江南憶

唐代:白居易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憶江南 宿雙林禪院有感

清代:納蘭性德

心灰盡,有發未全僧。風雨消磨生死別,似曾相識只孤檠,情在不能醒。搖落後,清吹那堪聽。淅瀝暗飄金井葉,乍聞風定又鐘聲,薄福薦傾城。

《憶江南》詩詞39篇大全集 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憶江南·江南憶

唐代:白居易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憶江南·雲歲迎春樓上月

唐代:馮延巳

雲歲迎春樓上月,正是西窗,夜涼時節。玉人貪睡墜釵雲,粉消香薄風天真。人非風月長依舊,破鏡塵箏,一夢經年瘦。今宵簾幕揚花陰,空餘枕淚獨傷心。

憶江南寄純如五首

宋代:蘇軾

人在畫屏中住,客依明月邊遊。未卜柴桑舊宅,須乘五湖扁舟。

憶江南·花幾許

宋代:劉辰翁

花幾許,已報八分催。卻問主人何處去,且容老子箇中來。花外主人回。年時客,如今安在哉。正喜錦宮城爛漫,忽驚花鳥使摧頹。世事只添杯。

憶江南寄純如五首

宋代:蘇軾

楚水別來十載,蜀山望斷千重。畢竟擬為傖父,憑君說與吳儂。

憶江南寄純如五首

宋代:蘇軾

弱累已償俗盡,老身將伴僧居。未許季鷹高潔,秋風直為鱸魚。

憶江南贈通叟年兄

宋代:晁說之

北客而南征,蹇產非所志。問津人尚絕,後來狂避世。流離竄斥者,其數非一二。風流稱南朝,文物始佳麗。要途在荊揚,僻左處吳會。吳會興國來,乃以丹漆貴。若其大才豪,終是江南最。君家住江南,豫章生次第。非但吾言逼,正爾百憂似。易見巖下電,難識鬥間氣。結綬三十年,膽策未一試。譬如瑚與璉,詎落日中市。飄然渡浙江,式慰此憔悴。我屋粱園久,近卜嵩峰邃。海蟲難下箸,粟漿有賤嗜。不讀非聖書,忍更增疣贅。又不求甚解,未肯爭破碎。排悶亦呤哦,清潦誰滋味。自從住囚籍,一語不敢謂。豈惟要絕言,自憎生此喙。因君發吾狂,明當保嚴誓。

憶江南

宋代:王安石

城南城北萬株花,池面冰消水見沙。回首江南春更好,夢為蝴蝶亦還家。

憶江南寄純如五首

宋代:蘇軾

湖目也堪供眼,木奴自足為生。若話三吳勝事,不惟千里蓴羹。

《憶江南》詩詞39篇大全集 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憶江南》詩詞39篇大全集 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憶江南》詩詞39篇大全集 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憶江南》詩詞39篇大全集 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憶江南》詩詞39篇大全集 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憶江南》詩詞39篇大全集 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憶江南》詩詞39篇大全集 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憶江南》詩詞39篇大全集 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憶江南》詩詞39篇大全集 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憶江南》詩詞39篇大全集 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