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清朝八旗是哪八旗?

王朝兴替


旗人,即隶属于八旗的人,俗称八旗子弟。雍正帝一再说:"八旗为本朝根本,国家莫有要于此者。八旗满洲 ,乃我朝之根本,根本不可不固。八旗兵丁,乃国家之根本。"

八旗最初源于满洲(女真)人的狩猎组织,是清代旗人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结伴而行的狩猎活动,因人数增多而需统一指挥,其指挥者称为牛录额真,这个多人集体即称为牛录。女真人在对外防御与征伐过程中采取了以牛录额真统领牛录的组织形式,从而使牛录组织具有了军事职能。

为便于统一指挥大规模的围猎或作战,女真人将若干个牛录组成一个更大的单位,以旗帜为标志,做导引而避免方位错乱。旗帜在满语中称为"固山",因而这个高于牛录的最大的单位即称为固山,汉语称"旗"。

明神宗万历十二年(1584),出身建州左卫的努尔哈赤兴兵,以黑旗为帜。明神宗万历十七年(1589),随着建州三卫的统一,努尔哈赤统治的人丁也不断增多。因而随后努尔哈赤另设红旗军亲领,将黑旗军交由胞弟舒尔哈齐指挥。

明万历二十一年(1601)前后,努尔哈赤对牛录组织首次进行大规模改造与重建。他参照女真人的猛安谋克制,规定300人为一牛录,5牛录为一甲喇,5甲喇为一固山,分别以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为首领。改编后的牛录分别隶属于黄、白、红、蓝四旗,以纯色为辨。

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建州已经吞并除叶赫之外的所有女真部落,而且蒙古也多有归附。努尔哈赤麾下的牛录已有百倍于起兵之初的规模,军队已不下五六万人。因此,努尔哈赤于该年将红白黑三旗及所领牛录析设为八个旗。原红旗分为正黄、镶黄二旗;原白旗分为正白、镶白、正蓝三旗;原黑旗分为正红、镶红、镶蓝三旗。

正四旗旗帜为纯色四方形,龙首朝后。镶四旗旗帜为五边形,黄、白、蓝三旗镶红边,红旗镶白边,龙首朝前。当时各旗的旗主分别是:正黄旗主和镶黄旗主努尔哈赤、正红旗主和镶红旗主代善、正白旗主皇太极、镶白旗主杜度、正蓝旗主莽古尔泰、镶蓝旗主阿敏。八旗自此始,亦即为满洲八旗的源起。

努尔哈赤、皇太极在势力壮大后,把征服的蒙古族人也编入旗内。蒙古人统归八旗管辖,被称为八旗蒙古。后金天命九年(1624),努尔哈赤把征服的蒙古族人编成五个"牛录",隶属于八旗满洲。清皇太极天聪三年(1629),已有蒙古二旗的记载,当时称为左右二营。清皇太极天聪八年(1634),左右二营改称左翼兵和右翼兵。清皇太极天聪九年(1635),后金在征服察哈尔蒙古后,对众多的蒙古壮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编审,将其正式编组为若干蒙古牛录,分属八旗。至此,八旗蒙古确立。

努尔哈赤进入辽沈地区后,大量汉人被掠为奴,编入八旗满洲之内,成为家内奴或拖克索(农庄)内从事生产的奴仆。同时,为扩大兵源,努尔哈赤又从为奴的汉人中抽出一些壮丁(规定每20人抽一人当兵),其所需马匹器械由20名汉人共同出钱购买。

皇太极即汗位后,改变努尔哈赤对汉人的政策,不再把被征服地区的汉人编入满洲八旗人家为奴,而是将汉人编庄别居,减少了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

这些汉人由投降过来的原明朝官员或后金提拔的汉人官员来管理。清皇太极天聪五年(1631),汉军被单独编为一旗。清皇太极崇德二年(1637),皇太极分汉军为二旗,旗色玄青,两年后又分二旗官兵为四旗。清皇太极崇德七年(1642),汉军被扩为八旗。至此,八旗汉军正式出现,成为清朝三军之一,所使用的旗帜和满洲、蒙古一致。至此,满洲、蒙古、汉军各为八旗的制度臻于完善。

此后皇太极与福临两朝因权力斗争而更改八旗颜色与旗主,不过到了顺治五年后又趋于稳定。清顺治七年(1650),摄政王多尔衮去世,清世祖顺治开始亲政。他为了加强对八旗的掌控,亲自统领了原属多尔衮的正白旗。这样,由皇帝控制的正黄、镶黄、正白三旗,称为上三旗;由诸王、贝勒掌控的镶白、正蓝、镶蓝、正红、镶红五旗,称为下五旗,此后终清未改。上三旗较下五旗为崇,是皇帝的亲兵,担任禁卫皇宫等任务,下五旗驻守京师及各地。

满洲(女真)与清初社会实行八旗制度,丁壮战时皆兵,平时皆民,使其军队具有极强的战斗力。清政府赋予八旗子弟种种特权,入关伊始,清廷即采取了大规模的"圈地"活动,圈占民人的大批良田,将其划归旗人;豁免旗人的税赋与劳役。优惠政策造成了旗人的颓废和寄生性,致使其后代骑射荒废,甚至出现"生计"问题。

在清朝中后期及末期,八旗几乎毫无战斗力,朝廷不得不依靠绿营军以及汉族地方军队。而旗人也成为了把持特权、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代名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