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4 雨花台决战:太平军除了兵力优势外,几乎没有其他优势可言

1862年3月,湘军曾国荃部离开安庆东下,拉开进攻天京的序幕。5月湘军攻占当涂、芜湖、板桥、秣陵关、大胜关、三汊河。5月30日,彭玉麟率水师进泊金陵护城河口,曾国荃部直逼雨花台,曾贞干也率军赶到,天京处在湘军直接威胁之下。

雨花台决战:太平军除了兵力优势外,几乎没有其他优势可言

湘军突然进抵天京城下,使洪秀全非常吃惊,虽估计到湘军“必顺流东下进攻天京,但从未准备彼等能突如其来如是之速”。

而太平军苏南李秀成兵团,浙江李世贤兵团,皖南杨辅清兵团三大主力各自为战,远离了天京上游两岸长江防线,从而坐视湘军长驱直入逼近天京。

面对湘军的兵临城下,洪秀全赶紧给李秀成一日三诏催促他迅速回援天前来救驾。李秀成不得不停止进攻上海,回到苏州。他先派一部分兵力赶回天京加强防务,自己则仍留苏州,并召集各将领分析形势,商讨救京之策。

雨花台决战:太平军除了兵力优势外,几乎没有其他优势可言

而此时,湘军曾国荃部其实只有三万多人,而且军队中因为突发瘟疫而大多染病。而太平军在城外一共集结有20多万大军,天京城内还有十多万人马,且装备精良,粮草充足。

如果李秀成早点从上海回师,联合天京守军,完全可以击退湘军,此时湘军立足未稳,硬寨未成,破围的难度要小很多,可他整整晚了几个月。

1862年8月,李秀成终于制定好救援方案,太平军城外主力由李秀成亲自率领,大军到达后准备与曾国荃在雨花台进行决战。

雨花台决战:太平军除了兵力优势外,几乎没有其他优势可言

太平军主力到达雨花台外时,全军连营五、六十里,扎营数百座,东至方山,西至板桥镇,旗帜遮天蔽日,刀枪如林似海,与天京城内的太平军遥相呼应,湘军看到这样的场景相顾失色。

凭借强大的兵力优势,李秀成用全面进攻让曾国荃顾此失彼,一举摧毁了天京城外的湘军。 1862年10月13日,李秀成发动了第一次全面攻击,打击曾国荃的东西两翼。

但雨花台大战开始前,湘军已经利用水师优势自三汊、上新河至雨花台水陆联营,占据了地利。而且与后方的安庆大本营保持着畅通无阻的联系。面对此时固若金汤的湘军防线,太平军虽然兵力占绝对优势,但战斗难度极大。

雨花台决战:太平军除了兵力优势外,几乎没有其他优势可言

湘军凭借着自己的装备火力优势,还有各种花样百出的防御手段,让太平军一直无法全线突破湘军阵地。太平军全面进攻打六天后,曾国荃营垒竟丝毫未动,湘军的防守能力非同小可。曾国荃还命令湘军日夜开工,修筑了十几座营垒,与太平军在洲上对峙,确保粮道通畅。

太平军因为没有水师,不像湘军那样可以从水上及时运输,天京附近又无粮,因粮食接济不上,太平军开始闹粮荒,加上气温逐渐寒冷,各军却都未带寒衣。1862年11月26日,雨花台大战开始后的第46天,李秀成向曾国荃发动了最后一次强攻,无奈命令部队全部撤出战斗。

雨花台决战:太平军除了兵力优势外,几乎没有其他优势可言

雨花台之战太平军20万人没能突破2万人的湘军阵地,这也让太平天国的前景处于危难边缘。对于这场决战中太平军的惜败,后世讨论也颇多,诚如是李秀成如将主力放在西路,先断清军水陆联系,断其粮源,进而集中优势兵力攻歼西路之敌,动摇雨花台大营等等。

因为在战争中,占据地利的一方具有巨大的优势。孙子说,五则攻之!太平天国在水师不济的情况下,单靠陆军想把湘军赶下长江去已经是不可能的。而且在雨花台之战中,湘军水师可不仅仅是只起到了保护粮道的作用。

其实在攻打雨花台的同时,太平军也对金柱关发起了进攻,结果湘军陆师倚水为险,苦守苦战,幸得水师各船结阵迎战,炮火猛烈,挡住太平军攻势。

雨花台决战:太平军除了兵力优势外,几乎没有其他优势可言

看过太平天国战争全史的人,也许都会说:李秀成完全可以攻占三汊河,阻截长江水师进入天京护城河的入口”,却全然不顾三汊河也紧贴长江,地理位置类似金柱关。

相比雨花台,太平军如果主攻三汊河,虽然那里湘军守军只有千余人,但也会像在金柱关那样遭到湘军水陆火力的立体打击,不仅攻不下三汊河,还有可能被湘军水陆并进,大举反击。

另外在双方装备方面,太平军虽然在江浙上海缴获和购买了大量洋枪和部分炮火,但枪多炮少,且枪支型号庞杂,质量低劣参差太平军的洋枪洋炮既有走私的,也有缴获的,是地地道道的“万国牌”。

雨花台决战:太平军除了兵力优势外,几乎没有其他优势可言

这批武器质量到底如何?1860年访问天京的英国吴士礼船长曾检查过太平军装备的一些洋枪,认为质量很不稳定,有些“给使用者制造的危险要比给敌人的更大”。使用的弹药多为土造,“有硝无磺”等问题。

而反观湘军洋枪虽少但都是制式装备,洋炮充足且质量高,战役期间又从水路补充了许多火炮和弹药,无论在是装备的制式化还是质量上,湘军的枪炮要高出太平军一大截。

雨花台决战:太平军除了兵力优势外,几乎没有其他优势可言

因此可以说湘军在雨花台水陆联防中,他们占据地利、装备和后勤的全方位优势。而太平军方面,其实除了人数众多外,几乎没有其他优势。昔日的太平军数千可敌数万,此时的太平军数十万却不能胜数万,完全是将骄兵疲的结果,从而导致了雨花台大战的凄凉结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