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曹魏有40多萬軍隊,蜀漢只有9萬,諸葛亮為何還要北伐?

用戶69290716


這個問題想必問出了很多人的心聲,我們都知道魏蜀吳三分天下,以魏國實力最為雄厚。

可以說天下十分之六都在曹操手裡,疆域廣闊、土地肥沃、發展潛力也大。東吳雖然不如魏國強盛,但是身處富饒之土,水米之地,況且人家孫堅、孫策、孫權幾代人苦心經營,所以無論人口還是物產也不容小覷。反觀蜀國,山嶺險峻、交通阻塞、多數土地貧瘠,根據歷史記載,蜀國僅僅只有二十萬戶,人口九十萬左右,能上戰場打仗的將士也就十萬人。

那麼為什麼諸葛亮要大舉兵伐,接連北上叫陣曹操呢?

夷陵戰敗以後,劉備沒多久就鬱鬱而終了,白帝城託孤時,諸葛亮接手的蜀國可以說是千瘡百孔。國內反叛勢力此起彼伏,政治環境極度惡劣,朝廷內部各派別矛盾重重,劍拔弩張。這種環境下的蜀國只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北伐,如果你不理解,且聽我慢慢道來。

我們上文說了三國之中以蜀國領地最為貧瘠,發展潛力最低。大家偃旗息鼓、休養生息的最終結果就是,魏吳越來越強大,而蜀國越來越弱小。劉備拿下漢中馬不停歇的又轉頭攻吳並不是單單因為要給關羽報仇,因為荊州對於蜀國的重要性遠遠高於其他地方。荊州是劉備起家的大本營,一旦丟失不但損失大批心腹人才,還讓蜀國門戶大開,暴露在東吳槍口之下。劉備要想匡扶漢室決戰曹魏,東吳是必須要吞併的,於情於理這場戰爭必然要打。

但是劉備敗了,敗給了一把大火,當年與諸葛亮隆中對,諸葛亮一再強調荊州、益州之重。現在荊州丟失、益州不服,撤軍固守又發展不過隔壁兩家,只會讓統一的難度越來越大。自古偏安者不能久存,少主劉禪爛泥扶不上牆,諸葛亮如果在自己還活著的時候無所作為那麼自己死後,無論是外賊入侵還是內患篡位,漢脈必斷。

諸葛亮在這種局勢下不得不放棄荊州做出行動:

第一步,主動與東吳修好,聯合抗曹。荊州已丟要確保東吳不會西伐滅蜀。(東吳也不傻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加上曹操現在一家獨大,自然接受了蜀國的建議。)

第二步,鎮壓南中諸郡的反叛勢力,解決後顧之憂。

第三步,緩解派別矛盾保全益州、積極發展國內經濟,為北伐提供支持。

第四步,率領大軍進駐漢中,練兵屯糧開始準備北伐。

自此諸葛亮一連五次揮師北上,直到病死在五丈原,最終還是沒有完成劉備的遺願,含恨而終。

所以問題的理由如下:

一、諸葛亮本來就不打算於這亂世出山,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來匡扶漢室,劉備大業未成鬱鬱而終,諸葛亮是繼承劉備興復漢室的夙願。

二、蜀國權弱力薄,人口稀少,發展潛力不如魏吳,拖沓下去必然是被吞併。

三、朝廷內部黨派繁多,矛盾重重,北伐可以轉移國內矛盾,讓大家一致對外,不至於大業未成,後院先亂。

四、劉禪羸弱窩囊,難成大氣,國內青黃不接,人才斷層。諸葛亮如果在有生之年無法替他打下基礎,蜀國必然在他死後迅速滅亡。

五、曹操死後,曹丕稱帝,魏國內部也有點自亂陣腳,漢朝舊臣反叛不斷, 曹丕四處派兵鎮壓,兵力吃緊,蜀國要趁此機會盡可能搶奪更多的領地資源。

諸葛亮以攻為守,其實並非下下策,反而是給蜀國續命的唯一辦法,可惜逆天而為終不可為。諸葛亮死後,奸臣當政,魏國趁虛而入,劉禪束手就擒。蜀國最終在內憂外患、上下糜爛的生態環境中,走向了滅亡。


楊角風發作


先看一下當時蜀漢與曹魏的實力對比:

天下13州,魏國獨佔九州半;總兵力50萬,包括騎兵10萬;位於北方經濟發達的中原之地,人口近600萬;北邊少數民族侵擾,東邊,遼東尚未平定,隴西也不深安定,但總體情況比較安定。

蜀國只佔有益州一處;原有兵力9萬,在平定南蠻之後至少擴充了3萬蠻族士兵;位於邊遠的益州,經濟不如中原發達,人口100萬;第一次北伐前南蠻已經被平定,只有東邊的東吳需要防範,外部環境也比較安定。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蜀國的國力是明顯不敵魏國的,這一點,諸葛亮不可能不知道,總結起來,諸葛亮執意推動北伐主要有以下四個原因。

一、遵先帝遺詔,恢復漢室。

出師表中說得好: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付託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劉備對諸葛亮有知遇之恩,再加之臨終前託孤於諸葛亮等人,作為蜀漢忠臣,國家丞相,諸葛亮必須嚴格遵從先帝劉備的遺詔,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是諸葛亮無可推卸的使命。

諸葛亮不可能不知道蜀漢國力不及曹魏,即使這樣,他仍然推動北伐,六出祁山,姜維繼承他的遺志,九伐中原。儘管國力衰弱,後方不穩,他們依然矢志不渝,這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最為珍貴!

二、利用人才優勢,防止後期人才不足。

在劉備託孤之後,蜀漢老將相繼去世,原來隨著先帝打天下的精兵也即將消耗殆盡,以至於在第一次北伐之前,蜀漢只有9萬軍隊,等到平定南蠻之後,才有所補充。諸葛亮也看到了這一點,因此,他必須利用僅存的人才優勢,快速進行北伐,速戰速決,拖得越久,對蜀漢越不利,北伐成功的希望越渺茫。

儘管諸葛亮意識到了這一點,但是由於北伐屢次失敗,時過境遷,人才優勢也逐漸消失,人才匱乏的結果難以避免。第一次北伐時,蜀國還有趙雲,鄧芝以及一批蜀漢老將,這時是北伐成功幾率最大的一次。而第二次北伐之後,老將先後去世,大將明顯不足。

蜀漢本來人口就少,再加之處於邊遠地區,遠離中原,可用的人才資源就更少了。以至於到後期,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正是蜀漢人才不足的真實寫照。

三、以攻為守,積極進取。

後世的李白曾在《蜀道難》中寫道: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這正是蜀地的地形特點——奇險。在歷史進程中,這既是蜀地的優點,同時也是其缺點。

說它是優點,是因為蜀地易守難攻。蜀地道路崎嶇險阻,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評價可不是浪得虛名的!當然,後主劉禪被鄧艾一支長途跋涉的偏軍嚇得立馬投降是個例外。

說它是缺點,是因為,蜀地的地形主要是四川盆地,易守難攻,物產比較豐饒,外敵難以侵入,容易讓人產生安逸,不思進取的心態,這就是它易於固守而難以進取的弊端。當時項羽就是為了將劉邦封鎖在蜀地才將蜀地賞賜給他,多虧被張良識破,為劉邦要下了漢中。

本來後主劉禪就是一個好逸惡勞的主,試想,如果蜀國一直安於蜀地的天險,不思進取,人人安於現狀,豈不是會衰敗得更快!因此,諸葛亮只能採取以攻為守的策略,增加君臣上下的憂患意識,這樣,國家才能長久,只可惜後主無能啊!

四、進圖涼州或漢中,擴展戰略縱深。

蜀地就相當於一個細口瓶,內部很大,出口卻很小。要想進取中原,必須擴展前線,增加戰略縱深。而從蜀地向北出漢中,要麼向東進取關中,要麼向西進圖涼州。

如果向東攻取關中成功,那麼就可以一馬平川,直取長安。如果不行,至少可以獲得關中平原的一部分,相當於深入了魏國的戰略要地。如果向西攻取涼州成功,那麼就可以大大拓展戰略縱深,有更多回旋的餘地,再加之涼州多良將如漢朝的飛將軍李廣等,也可以大大補充人才的不足,至少比整天困在蜀地強得多。正是基於這樣的考量,諸葛亮才執意推動北伐。

以上四點,就是我所認為的在懸殊的國力面前,諸葛亮還執意推動北伐的原因。如果你有更多的想法,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哦!


無筆


東漢時期,天下分為十三州。三國鼎立時期,魏國佔了九個,吳國、蜀國分別佔了兩個。而且,魏國所佔的九個州,大都是中原富庶、繁榮之地,而吳國和蜀國分別所佔的兩個州,還有一個是未開化的蠻夷之地。

所以,不論從地盤、兵力還是經濟任何一個方面來看,即便吳國和蜀國聯合起來,也不可能是魏國的對手。

那麼,為何諸葛亮還要哭著喊著北伐呢?

這源於諸葛亮的一個執念:匡扶漢室。

三國之中,只有劉備姓劉,號稱皇族後裔,比漢獻帝還高了一輩,人稱劉皇叔。

劉皇叔和諸葛亮相遇後,好比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明明乾的是搶地盤的勾當,卻一直覺得自己與曹操、孫權等人不同,覺得自己比他們高尚許多。為何?因為他們為自己找了一個偉大的理由:匡扶漢室。

劉備稱帝后,國號仍然為漢。他把自己當成了漢朝的正統。可惜,劉備不是劉秀,沒能匡扶漢室,就死了。

既然是漢室正統,那就當然不能偏安於西南一隅,更不能看著“曹賊”在中原坐大。於是,諸葛亮便要三番五次地北伐。

其實,這就像“反清復明”的口號一樣,喊一下就罷了,真要當真,就成了笑話。你的實力,根本難以支撐嘛。

可諸葛亮還真就當真了,六出祁山,次次無功而返。掏空國庫,勞民傷財,最倒黴的是蜀國百姓。

此外,諸葛亮這麼做,也有現實考慮。只要一直北伐,蜀國的兵權就一直在他手裡,蜀國的朝臣就只能惟他馬首是瞻,誰也鬥不過他。一旦不打仗了,他的地位會日漸衰落。


趣談國史


首先糾正問題中的一個錯誤,蜀漢擁有軍隊十萬兩千人,並不是題目中的9萬人。數字來源於《三國志》記載:又遣尚書郎李虎送士民簿,領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米四十餘萬斛,金銀各二千斤。曹魏有40多萬軍隊,這個數字差不多。東吳呢?東吳擁有軍隊20多萬。那麼既然蜀國的兵最少,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呢?

首先我們看地理,蜀漢轄管益州、漢中兩地,益州地處東南一隅,轄區內少數民族眾多,民眾多喜服從當地人統治,厭煩朝廷委派的官員。漢中稍微好一點,當年劉邦出漢中平定天下,靠的就是漢中的人物、物力。

如果諸葛亮不思進取,不採取北上伐魏的舉動,那麼偏安一隅也是可行的,只不過劉禪就會變成下一個劉璋。或許在魏國或者吳國沒有攻打之前,早就被內部勢力顛覆了。這樣說並不是沒有道理,為什麼這樣說呢?

劉備死後,蜀漢朝廷分為兩派勢力,一派是以諸葛亮為首的丞相府人員,組成成員多為荊州人事及早期跟隨劉備的武將,例如趙雲、魏延、蔣琬等等。另一派是以李嚴為首的益州本地派勢力,組成成員為黃權、劉巴、吳懿等等。

荊州派屬於外來派,喜戰。眾人當年跟隨劉備的初衷就是平定天下,封疆封侯。而一旦蝸居蜀地,則再無希望與天下英雄爭鋒。益州派喜守,益州人士對當地地形和風俗人情很熟悉,百姓厭戰,喜歡安寧。因此,李嚴極力勸說諸葛亮稱王,想用榮華富貴壓制住諸葛亮征伐的意願。而諸葛亮很清醒,只有北伐才能求生,放棄北伐,也許能暫時偏安,但是遲早都會被吞併。於是諸葛亮打出旗幟:國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第二個原因就是將領及士兵的戰鬥能力問題,劉備死後,可用於北伐的大將已經很少了。關羽、張飛、黃忠、馬超已經死去,只有魏延、趙雲、王平還勉強可用,其中王平還是魏國投降過來的。然後就是士兵的戰鬥力問題了。

蜀國士兵的戰鬥力很差,要不然也不會被劉備以區區幾千人馬長驅直入,直逼成都。諸葛亮為了徵調到勇猛的士兵,遷南中四郡2萬戶山地居民入蜀,從其中精挑細選了一隻勁旅,名為無當飛軍。如果不趁著這隻隊伍尚有戰鬥力進行北伐,時間一長,蜀軍又會變得懶懶散散,毫無戰鬥力可言。

第三個原因是北伐乃劉備的遺志。劉備為了北伐成功,恢復漢室,甚至說出了這樣的話:我兒劉禪,可輔則輔之,不可輔,君可取而代。目的是什麼?還是那句話,國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在這一點上,諸葛亮和劉備的目標是一致的。

第四個原因是諸葛亮相信自己的軍事能力。雖然魏國有40多萬的軍隊,但是魏國需要在淮南防止吳軍進攻合肥,在荊州防止吳軍進攻襄、樊,在北方防止烏桓、鮮卑人叛亂,在關中防止蜀軍進攻祁山、大散關等等。因此,雖然魏軍兵力眾多,但是在局部不一定在兵力上佔優勢。

所以才有了後來的孫權十萬兵攻佔合肥,諸葛亮十萬兵出祁山,寇天水。諸葛亮採取的政策是蠶食,先拿下關中,然後出關中進兵中原,佔據黃河以南的魏國領土,繼而平定天下。在局部關中的爭奪戰中,諸葛亮相信自己是能夠勝利的,只是經過實踐,諸葛亮最終沒有成功罷了。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諸葛亮時期,蜀國只有軍隊十萬兩千人,而魏國則有軍隊40多萬人。雖然魏國人數眾多,但是諸葛亮秉承劉備意志,不願偏安一隅,坐以待斃。諸葛亮深信,在關中的局部戰爭中,蜀國兵力多於魏國,可以一戰。憑藉自己優秀的指揮能力,定然能夠輕鬆拿下關中。因此,諸葛亮才一意孤行的用盡一生的才華和力氣數次出祁山北伐,可惜最後累死在五丈原!可悲可嘆!


每日趣評


諸葛亮執意北伐,實際上是為了以進為退,以攻為守。

益州疲弊,這是大家的共識。雖然益州有天府之國,還有群山之險,但是人口減少,經濟潛力也比較小。偏安一隅是可以的,一旦在帝國的統一戰爭中,國力不足便會成為最大的軟肋。

關羽大意失荊州和街亭之戰中,三國形勢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隆中對》中跨有荊益,聯合攻曹的戰略態勢已經不存在了。三國之中,蜀國最小,這個時候打吳國是不現實的,所以只能打曹魏。憑藉諸葛亮的治兵奇謀保證全身而退,這樣主動權反而在蜀國手中,吳國也可以開展配套攻勢,蜀國君臣也可以在後方安心從事生產。

諸葛亮的謀略產生了成效,縱觀整個蜀漢時期的諸葛亮時代,曹魏始終不敢南下西向攻蜀,而吳國也有了喘息之機。三國的形勢得以均衡延續。只是諸葛亮一死,蜀漢的人口、地盤和財力還是其次,主要是人才不足的劣勢顯現出來,最終也是在三國中第一個滅亡。


青年史學家


打仗有的時候,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當年諸葛亮面對的應該就是這種情況。雖說當時蜀漢政權只有十萬之眾的兵力,和北邊強大的曹魏根本不能相比,但,打仗並不是說,擁有的士兵越多,取得勝利的概率就越大,兵法上不是有云嘛“兵不在多,而在精”。

還有一個就是,當年劉邦就是從漢中打出去,然後開闢了一片新的天地,和項羽逐鹿天下,最終取得天下的。

那時候的劉邦,不是也不如項羽兵力多嗎?

可以說,此刻諸葛亮面臨的情況和劉邦當年是差不多的。要說諸葛亮缺一點東西的話,那就是缺少了韓信。

但是,諸葛亮在當時也是少用的英才呀。

這時候對於諸葛亮來說,只要他北伐,一旦有機會突破曹魏的阻擊,佔據了中原之地,再和曹魏逐鹿中原,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這就是諸葛亮選擇北伐的主要原因。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是,當時的天下是三分,蜀國的北面是強大曹魏,東邊是富庶的東吳政權。

當時東吳的兵力有二十萬之眾,雖說,此刻諸葛亮不用擔心東吳對自己造成威脅,因為在劉備死後,諸葛亮又重新和東吳的孫權結交與好了。

兩國結成了聯盟,一直對抗北方的曹魏政權。

但是,也不能否認,東吳會趁機打劫蜀國,若是蜀國太過於弱小的話,東吳肯定會來趁機來得點好處的。

原來蜀地的劉璋不就吃了這個虧了嗎,不敢發動戰爭,只知道防守,最後很輕鬆的被別人給吃掉了。

通過劉璋事件,諸葛亮得出了一個道理,那就是隻有不斷的戰爭,才能擴大自己的地盤,才能讓自己的對手或者同盟畏懼於自己。

再說了諸葛亮若是不北伐的話,曹魏也會主動出擊來攻打他們的,因為曹魏的野心是統一天下。與其那樣被動挨打,還不如早出手,佔盡先機,給敵人一頓痛打呢?

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的時候,是想讓諸葛亮輔佐自己,成就一番霸業的,諸葛亮也想做一個開國功臣,揚名後世。

誰知,路直走了一半,劉備就撒手人寰了。

這時候諸葛亮掌握了重權,對於他來說,此刻正是他建功立業,以及實現自己遠大抱負的機會。這時候諸葛亮肯定會選擇北伐,來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的。

更何況曹魏政權遠沒有外人想象的那麼強大,他們是有四十萬的大軍,但是,也不要忘記,曹魏政權需要防守的敵人也是最多的,他南邊要防守蜀國,東南防守吳國,北面防守烏桓,鮮卑......。

這都大大減少了曹魏能用於戰爭上兵力的投入。

最後,選擇北伐有利於化解蜀國內部的矛盾,樹立諸葛亮的威望。

要知道在劉備死後包括生前,蜀國的內部並不團結,地方以李嚴為首的土著派勢力和以諸葛亮為首的外來派,是有很深的矛盾的,諸葛亮只有不斷的壯大蜀國的力量,樹立自己的威望,才能平衡各方的力量,把蜀國治理的更和諧一些。

以上,就是諸葛亮不得不北伐的原因。


史學達人


這個問題包括3個方面:

1、曹魏40萬軍,蜀漢9萬軍;

2、諸葛亮北伐導致蜀漢衰敗;

3、諸葛亮堅持北伐的原因.

下面就這3個方面進行分析。


曹魏和蜀漢的軍隊數量

曹魏在260年的總人口數是432萬2881人(數字來自:鄒紀萬《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1992年)。曹魏軍隊數量,在曹操死前是30到45萬;曹丕時由於戰損和工程建築,兵力為13到16萬;曹叡時,因為大力推廣生育,兵力大增至40到47萬;司馬家族主政後,兵力為60到65萬;滅蜀漢後一年,兵力破百萬——應該計算投降的蜀漢兵力。

蜀漢總人口,在221年劉備稱帝時為90萬人,263年蜀漢滅亡時為108萬2千人。(數字同樣來自鄒紀萬《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1992年。)蜀漢軍隊數量,在劉備即位時(荊州沒有丟失)為16到20萬之間;蜀漢滅國時,為10.2萬。

現在來看曹魏和蜀漢的兵民比例:曹魏是4.33(即4.33人出1個兵),蜀漢是4.5(即4.5個人出1個兵。兩國的兵民比例差不多。

因此題主所謂的蜀漢9萬兵,不知從何而來。蜀漢投降時還有10萬兵,諸葛亮時蜀漢不可能只有10萬兵。


蜀漢衰落是因為諸葛亮數次北伐嗎?

首先要承認,諸葛亮數次北伐,確實造成蜀漢國內經濟壓力過大,自然沒有北伐前如此輕鬆。但曹魏和孫吳也都各有各的問題,並非一帆風順。

根據史書記錄,蜀漢滅亡時蜀漢的資產如下:

金子2000斤,銀2000斤,40萬斛糧食。

另外,從諸葛亮死後的權力架構來看,諸葛亮對未來蜀漢的設想和計劃。諸葛亮最初的接班人計劃是:朝廷治理歸屬楊儀,率軍領兵歸屬魏延。《三國志 楊儀傳》:

“亮深惜儀之才幹,憑魏延之驍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廢也。”

但由於楊儀和魏延無法和平共處,諸葛亮才改為讓蔣琬接任丞相一職。魏延被楊儀所殺,這才有軍權歸於姜維的結果。

從文治來看,諸葛亮死後的接班人蔣琬、費禕、董允三人都是繼承諸葛亮的政策,專心致力蜀漢,並且蔣琬還有能力壓制姜維北伐的衝動,而讓蜀漢得以休養生息:

《三國志》

“維自以練西方風俗,兼負其才武,欲誘諸羌、胡以為羽翼,謂自隴以西可斷而有也。每欲興軍大舉,費禕常裁製不從,與其兵不過萬人。【漢晉春秋曰:費禕謂維曰:"吾等不如丞相亦已遠矣;丞相猶不能定中夏,況吾等乎!且不如保國治民,敬守社稷,如其功業,以俟能者,無以為希冀徼倖而決成敗於一舉。若不如志,悔之無及。"】”

從234年諸葛亮去世,到247年姜維開始北伐,蜀漢有了13年的休養生息時間。

蜀漢滅亡時充裕的資產和諸葛亮去世後蜀漢有13年充足的休養生息時間,都足以說明諸葛亮的北伐雖然導致蜀漢經濟有一定回落,但憑著諸葛亮對繼承人的選擇安排,讓蜀漢有13年的休養生息時間,重新讓蜀漢繼續興盛。


諸葛亮為什麼堅持北伐

1、諸葛亮是儒家、法家、兵家三家的集成者,具有高效率和堅忍的毅力,不會輕易放棄既定目標。諸葛亮是儒家,似乎沒有人反對。前後出師表就足以說明諸葛亮忠心的儒家特性。諸葛亮治蜀,就是法家治蜀。

“建興元年,封亮武鄉侯,開府治事。頃之,又領益州牧。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
“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國,其戰士人民,蓋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貢贄大吳,抗對北敵,至使耕戰有伍,刑法整齊,提步卒數萬,長驅祁山,慨然有飲馬河、洛之志。”

上面是諸葛亮是法家治蜀的旁證。具有高效的執行力,和注意細節,都是法家的傳統。諸葛亮“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的工作方式,和秦始皇的勤政非常類似,而且也和秦始皇一樣都是勞累死:諸葛亮是死在戰爭前線,秦始皇是死在出差路上。諸葛亮53歲死,秦始皇是49歲死。二人都是差不多的年紀死。

諸葛亮的兵家,主要是從諸葛亮的著作來看。諸葛亮的著作中的目錄如下:

“開府作牧第一  權制第二    南征第三 北出第四    計算第五 訓厲第六 綜核上第七    綜核下第八  雜言上第九   雜言下第十   貴和第十一    兵要第十二     傳運第十三 與孫權書第十四 與諸葛瑾書第十五 與孟達書第十六  廢李平第十七  法檢上第十八  法檢下第十九   科令上第二十  科令下第二十一 軍令上第二十二 軍令中第二十三  軍令下第二十四  右二十四篇,凡十萬四千一百一十二字。”

都是法家和兵家的內容,追求實效。從目錄來看,如果沒有出師表,真看不出諸葛亮有儒家價值觀。

2、諸葛亮報劉備的知遇之恩。這就是前後出師表中諸葛亮的話語,這裡就不展開說了。

3、關中對於諸葛亮一統天下大業具有至關重要的戰略地位,不能輕易放棄。關中的價值,從戰國時的秦國、劉邦據關中而一統、董卓據長安而對抗袁紹等事件都可以看出來。諸葛亮從隆中對開始,到五次北伐,目的只有一個:佔據關中,再現秦國和西漢天下一統的歷史。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
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首先,諸葛亮的主觀能動性很強,他一生的願望就是要匡扶漢室一統天下,所以在條件具備的時候,是一定會選擇北伐的。

下面著重說一下客觀因素是怎麼給諸葛亮提供幫助的:

這個時候就不能只盯住魏國和蜀國了,而是應該有更大的國際視野!

當時蜀漢雖然只有9萬多軍隊,但是這支軍隊的絕大部分可以用來北伐,而曹魏雖然有40萬軍隊,這40萬軍隊卻要分兵各地,真正用來抵擋諸葛亮北伐的軍隊數量並不多。

相對於吳國和蜀國偏居一隅,魏國佔據了華夏的精華之地中原,但中原可不是那麼容易擁有的,因為這裡自古就是四戰之地。

當年漢武帝先後征服了西南夷和東南沿海一帶的閩越國、南越國,才放心大膽的北上與匈奴人大戰。

(西漢早期地圖)

曹魏時期魏國的處境比漢武帝時期更加兇險,魏國和漢武帝時期相比卻少了江東、荊州和四川等地,遠不如那個時候強大。他的國防壓力比漢武帝時期卻小不了多少!

(三國時期東亞形勢圖)


下面說一下魏國的國防壓力到底有多大

北方威脅

北方的遊牧民族雖然在漢朝的時候被打服了,但也經常會南下劫掠,實力較漢朝已經嚴重縮水的曹魏,在面對北方遊牧民族的時候並不輕鬆。當時由於中原地區發生戰亂,遊牧民族的勢力已經逐漸有恢復的趨勢。比如,公元233年鮮卑十幾萬大軍南下擊敗幷州軍,威脅到中原腹地,魏明帝曹叡只好派秦朗率領魏軍主力北上抵禦。

東北方威脅

除了鮮卑人的威脅,東北地區的高句麗同樣威脅著曹魏政權,而且高句麗由於漢化程度較深,在外交上也比那些傳統遊牧民族嫻熟,這個國家曾派出使節前往東吳和蜀國,相約一起攻打魏國。

以上兩個方向,分散了魏國相當一部分兵力。


再說東南

除了來自北方的壓力,曹魏對東吳地區也不敢掉以輕心。雖然東吳在大多數時間對曹魏表現的恭順有加,但只要有機會也會趁機北上攻城略地。比如公元266年,東吳趁曹丕去世,曹魏內部政權不穩定的時候派出大軍北上攻打江夏,雖沒有取勝,也把新繼位的魏明帝嚇一身冷汗。所以,東南地區也要派出足夠的軍隊駐守,而且越是內憂外患的時候越不能大意。

西部威脅

眾所周知東漢年間除了對北方遊牧民族的戰爭,對西部地區的羌族也是戰爭不斷。到了漢末,甚至這裡的羌人一度切斷了西域和中原的聯繫。所以,為了包圍河西走廊和西部邊疆安全,這一帶也需要大量駐軍。

西南地區威脅

西南地區的蜀國一直以正統自居,無論是劉備還是諸葛亮都希望有朝一日恢復中原,統一天下。所以,蜀國9萬大軍隨時準備出祁山北伐關中一帶。


總之,曹魏的國防壓力遠超蜀國和吳國!再加上還要減去地方駐軍,真正能和諸葛亮作戰的軍隊並不多!而且,只要敗給諸葛亮,不僅西南地區危急,東北、北方、東南等方向的國防壓力也會驟然加大。使曹魏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

諸葛亮北伐並不是蠻幹,他充分利用了魏國國際國內局勢。

比如公元228年,隴右三郡反叛魏國,諸葛亮乘機北上,但被魏軍擊退。同年東吳與魏國爆發戰爭,10幾萬曹軍南下宛城。諸葛亮趁魏軍主力在東南交戰的時候出大散關包圍陳倉,可惜由於糧草不濟被迫回師。

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在公元233年到公元234年,公元233年鮮卑十幾萬大軍南下攻打魏國,秦朗率領魏軍主力北上抵禦鮮卑人,戰爭一直持續到10月。同時,吳國在攻打合肥。諸葛亮於是率軍北上出五丈原。

總結:

  1. 魏軍雖然軍隊數量遠超蜀國,但由於特殊的地緣因素,讓他在與蜀國交戰的時候並沒有優勢。
  2. 諸葛亮北伐不是以蜀國一己之力硬懟魏國,其實是諸葛亮和其他國家在一起圍毆魏國!
以上!

歷史風暴


不請自來。

諸葛亮六出祁山,九伐中原,是三國時期的重要事件。

在赤壁之戰後,曹魏不斷擴充,基本統一北方。而蜀漢和孫吳各自割據一方,這時三方力量基本處於一個平衡狀態。這種三分天下的狀態,是諸葛亮在隆中對時就已經提出來的,是在他的戰略規劃之中。但是在虢亭之戰後,劉備病死白帝城,三方平衡已經開始逐漸打破。

諸葛亮主政之後,按照他政治抱負,是要在蜀漢內部進行改革,強軍強國。但是,他的改革進展其實並不順利。這時候,他提出北伐。

諸葛亮不是不知道魏蜀兩個的實力差距,也不是不知道這個任務基本不可能完成。但是他還是執意要北伐,其實是有兩重目的的,有明面上的,也有暗地裡的。

明面上的是,是繼承先皇遺志,消滅國賊,匡扶漢室。這是劉備曾經提出來的,但一直沒做的。但這其實只是一個幌子。真正驅使諸葛亮北伐的,是暗地裡的原因。

諸葛亮追隨劉備,入川奪了劉璋的勢力範圍,他們屬於外來勢力。而劉焉劉璋父子經營西川數十年,已經在當地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形成了益州地主集團。這個集團本來就不歡迎劉備他們的到來,只不過是屈服於劉備的武力。劉備死後,諸葛亮開始改革,重用馬良馬謖等從荊州帶過來的人,更加引起益州本地地主的不滿,在這個時候,像李嚴、譙周、黃權這些人,其實已經開始反抗。(所以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明面上是嚴明軍紀,其實也是為了平息益州地主集團的不滿,不得已而為之)

在朝廷內部處處受制,諸葛亮也只能通過對外戰爭,來凝聚力量,讓蜀漢長期處於戰爭狀態中,可以集結力量對外,緩解內部矛盾。所以,從諸葛亮主政的公元223年開始,到他去世的公元234年的這12年間,蜀漢基本都是處在戰爭狀態。先是平定南中孟獲之亂,然後就是北伐中原,直到病死五丈原。

諸葛亮死後,蜀漢其實就失控了。益州本地集團開始佔據政治軍事上的主動,所以諸葛亮的繼承者姜維沒有得到有力的支撐。而後來鄧艾入川,譙周等人力勸後主投降,其實也是因為他們這種益州本地人,覺得劉備他們和曹操他們其實沒兩樣,都是外來侵略者,投降誰都一樣。


掩耳盜鈴的鈴


234年的冬天,對於蜀漢來說,顯得格外寒冷。從五丈原傳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丞相諸葛亮病逝。自此,丞相一生未竟的北伐事業就此付諸東流。

對於諸葛亮的北伐,無論是後人還是當時的人態度都不盡相同,有的人認為北伐是正義之舉,有的人認為這是窮兵黷武,加速了蜀漢的滅亡。田餘慶對此的評價是“積年無成”。三國當時的人也有過“空勞師旅”的評價。當然也有著“終其志意,連年運思,刻日興謀,則涼、雍不解甲,中國不釋鞍,勝負之勢,亦已決矣。 ”的高度評價。

先不管評價如何,先看看諸葛亮北伐的主要過程。受小說影響,後人認為他六出祁山,但實際上北伐中只有兩次是從祁山出兵的。從228年到234年的北伐中,主要過程如下:第一次從斜谷埋下伏兵,自己進攻祁山,由於街亭的失守,不得不退回漢中;第二次當年冬天,從散關出兵圍陳倉,一直沒攻破,魏國又增兵,蜀軍只好再一次退兵;第三次則是進攻武都、陰平等地,這一次則是魏軍先行退出;第四次諸葛亮再一次包圍祁山,由於後主聽信讒言,蜀軍糧草又不夠,只好退兵。第五次諸葛亮屯兵五丈原,準備與司馬懿作持久戰,無奈,天不遂人願,同年,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蜀軍盡數退回漢中,北伐自此結束。

縱觀整個過程,我們都可以看到皆是無功而返。既然如此諸葛亮為何還要一意孤行,將北伐事業進行到死方休呢?或許,以下幾方面的考慮才是諸葛亮北伐的目的。

首先是為了報答先帝的知遇之恩。正像他自己說的:“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由此可知,北伐是為了完成先皇的遺志;其次,諸葛亮對於蜀國和魏國的局勢有深刻的認識,魏國加強了內政的建設,自己坐以待斃的話,只能自取滅亡,所以不妨先發制人,尚有一線生機,一來可以獲得軍馬,另外也可以佔據土地,為日後發動戰爭作準備。蜀地雖然好,割據一方尚可,但要一統天下的話,蜀地則是一個死地,必須出蜀才可以,所謂“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未治”是也。所以北伐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與其等敵人強大了再北伐,不如趁現在敵人還在發展時期北伐,“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正是這個道理。北伐,一定程度上可以消耗魏國的國力,減緩魏國的生產恢復速度,延緩蜀國的滅亡時間。北伐其實也是一種消耗戰術,給對方造成軍事壓力,對方被迫防禦,會消耗掉國力。

其次,蜀國的勢力集團也存在著矛盾,北伐正是為了轉移矛盾。蜀漢裡面有著幾大集團勢力,當年劉備巧取豪奪益州之後,益州原班人馬地位不高,到了此時矛盾已逐漸激化,諸葛亮想通過戰爭轉移矛盾,奉行的是“安內必先攘外”的政策。

最後,有種原因就是人們猜測說諸葛亮是權臣,擁兵自重,通過北伐可以將皇帝玩轉於掌中,建立功勳,從而取而代之。雖說北伐是為了“興復漢室”,但難道一點私心也沒有嗎?據說,一次李嚴建議諸葛亮加九錫,諸葛亮不僅不生氣,還說如果北伐成功,加十錫又如何。大家都知道九錫意味著什麼,而諸葛亮說出這樣的話,完全一個忠臣該說的話。從給劉禪的上奏——《出師表》中也可以看出態度,完全就是事事都得聽命於自己一樣,對皇帝頤指氣使,言語裡充滿了指責。北伐正好是個機會,自己能獨攬軍政大權,為下一步篡位建立足夠的威望。

大家認為諸葛亮北伐是基於什麼考慮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