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曹魏有40多万军队,蜀汉只有9万,诸葛亮为何还要北伐?

用户69290716


这个问题想必问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我们都知道魏蜀吴三分天下,以魏国实力最为雄厚。

可以说天下十分之六都在曹操手里,疆域广阔、土地肥沃、发展潜力也大。东吴虽然不如魏国强盛,但是身处富饶之土,水米之地,况且人家孙坚、孙策、孙权几代人苦心经营,所以无论人口还是物产也不容小觑。反观蜀国,山岭险峻、交通阻塞、多数土地贫瘠,根据历史记载,蜀国仅仅只有二十万户,人口九十万左右,能上战场打仗的将士也就十万人。

那么为什么诸葛亮要大举兵伐,接连北上叫阵曹操呢?

夷陵战败以后,刘备没多久就郁郁而终了,白帝城托孤时,诸葛亮接手的蜀国可以说是千疮百孔。国内反叛势力此起彼伏,政治环境极度恶劣,朝廷内部各派别矛盾重重,剑拔弩张。这种环境下的蜀国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北伐,如果你不理解,且听我慢慢道来。

我们上文说了三国之中以蜀国领地最为贫瘠,发展潜力最低。大家偃旗息鼓、休养生息的最终结果就是,魏吴越来越强大,而蜀国越来越弱小。刘备拿下汉中马不停歇的又转头攻吴并不是单单因为要给关羽报仇,因为荆州对于蜀国的重要性远远高于其他地方。荆州是刘备起家的大本营,一旦丢失不但损失大批心腹人才,还让蜀国门户大开,暴露在东吴枪口之下。刘备要想匡扶汉室决战曹魏,东吴是必须要吞并的,于情于理这场战争必然要打。

但是刘备败了,败给了一把大火,当年与诸葛亮隆中对,诸葛亮一再强调荆州、益州之重。现在荆州丢失、益州不服,撤军固守又发展不过隔壁两家,只会让统一的难度越来越大。自古偏安者不能久存,少主刘禅烂泥扶不上墙,诸葛亮如果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无所作为那么自己死后,无论是外贼入侵还是内患篡位,汉脉必断。

诸葛亮在这种局势下不得不放弃荆州做出行动:

第一步,主动与东吴修好,联合抗曹。荆州已丢要确保东吴不会西伐灭蜀。(东吴也不傻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加上曹操现在一家独大,自然接受了蜀国的建议。)

第二步,镇压南中诸郡的反叛势力,解决后顾之忧。

第三步,缓解派别矛盾保全益州、积极发展国内经济,为北伐提供支持。

第四步,率领大军进驻汉中,练兵屯粮开始准备北伐。

自此诸葛亮一连五次挥师北上,直到病死在五丈原,最终还是没有完成刘备的遗愿,含恨而终。

所以问题的理由如下:

一、诸葛亮本来就不打算于这乱世出山,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来匡扶汉室,刘备大业未成郁郁而终,诸葛亮是继承刘备兴复汉室的夙愿。

二、蜀国权弱力薄,人口稀少,发展潜力不如魏吴,拖沓下去必然是被吞并。

三、朝廷内部党派繁多,矛盾重重,北伐可以转移国内矛盾,让大家一致对外,不至于大业未成,后院先乱。

四、刘禅羸弱窝囊,难成大气,国内青黄不接,人才断层。诸葛亮如果在有生之年无法替他打下基础,蜀国必然在他死后迅速灭亡。

五、曹操死后,曹丕称帝,魏国内部也有点自乱阵脚,汉朝旧臣反叛不断, 曹丕四处派兵镇压,兵力吃紧,蜀国要趁此机会尽可能抢夺更多的领地资源。

诸葛亮以攻为守,其实并非下下策,反而是给蜀国续命的唯一办法,可惜逆天而为终不可为。诸葛亮死后,奸臣当政,魏国趁虚而入,刘禅束手就擒。蜀国最终在内忧外患、上下糜烂的生态环境中,走向了灭亡。


杨角风发作


先看一下当时蜀汉与曹魏的实力对比:

天下13州,魏国独占九州半;总兵力50万,包括骑兵10万;位于北方经济发达的中原之地,人口近600万;北边少数民族侵扰,东边,辽东尚未平定,陇西也不深安定,但总体情况比较安定。

蜀国只占有益州一处;原有兵力9万,在平定南蛮之后至少扩充了3万蛮族士兵;位于边远的益州,经济不如中原发达,人口100万;第一次北伐前南蛮已经被平定,只有东边的东吴需要防范,外部环境也比较安定。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蜀国的国力是明显不敌魏国的,这一点,诸葛亮不可能不知道,总结起来,诸葛亮执意推动北伐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一、遵先帝遗诏,恢复汉室。

出师表中说得好: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刘备对诸葛亮有知遇之恩,再加之临终前托孤于诸葛亮等人,作为蜀汉忠臣,国家丞相,诸葛亮必须严格遵从先帝刘备的遗诏,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是诸葛亮无可推卸的使命。

诸葛亮不可能不知道蜀汉国力不及曹魏,即使这样,他仍然推动北伐,六出祁山,姜维继承他的遗志,九伐中原。尽管国力衰弱,后方不稳,他们依然矢志不渝,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最为珍贵!

二、利用人才优势,防止后期人才不足。

在刘备托孤之后,蜀汉老将相继去世,原来随着先帝打天下的精兵也即将消耗殆尽,以至于在第一次北伐之前,蜀汉只有9万军队,等到平定南蛮之后,才有所补充。诸葛亮也看到了这一点,因此,他必须利用仅存的人才优势,快速进行北伐,速战速决,拖得越久,对蜀汉越不利,北伐成功的希望越渺茫。

尽管诸葛亮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由于北伐屡次失败,时过境迁,人才优势也逐渐消失,人才匮乏的结果难以避免。第一次北伐时,蜀国还有赵云,邓芝以及一批蜀汉老将,这时是北伐成功几率最大的一次。而第二次北伐之后,老将先后去世,大将明显不足。

蜀汉本来人口就少,再加之处于边远地区,远离中原,可用的人才资源就更少了。以至于到后期,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正是蜀汉人才不足的真实写照。

三、以攻为守,积极进取。

后世的李白曾在《蜀道难》中写道: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正是蜀地的地形特点——奇险。在历史进程中,这既是蜀地的优点,同时也是其缺点。

说它是优点,是因为蜀地易守难攻。蜀地道路崎岖险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评价可不是浪得虚名的!当然,后主刘禅被邓艾一支长途跋涉的偏军吓得立马投降是个例外。

说它是缺点,是因为,蜀地的地形主要是四川盆地,易守难攻,物产比较丰饶,外敌难以侵入,容易让人产生安逸,不思进取的心态,这就是它易于固守而难以进取的弊端。当时项羽就是为了将刘邦封锁在蜀地才将蜀地赏赐给他,多亏被张良识破,为刘邦要下了汉中。

本来后主刘禅就是一个好逸恶劳的主,试想,如果蜀国一直安于蜀地的天险,不思进取,人人安于现状,岂不是会衰败得更快!因此,诸葛亮只能采取以攻为守的策略,增加君臣上下的忧患意识,这样,国家才能长久,只可惜后主无能啊!

四、进图凉州或汉中,扩展战略纵深。

蜀地就相当于一个细口瓶,内部很大,出口却很小。要想进取中原,必须扩展前线,增加战略纵深。而从蜀地向北出汉中,要么向东进取关中,要么向西进图凉州。

如果向东攻取关中成功,那么就可以一马平川,直取长安。如果不行,至少可以获得关中平原的一部分,相当于深入了魏国的战略要地。如果向西攻取凉州成功,那么就可以大大拓展战略纵深,有更多回旋的余地,再加之凉州多良将如汉朝的飞将军李广等,也可以大大补充人才的不足,至少比整天困在蜀地强得多。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诸葛亮才执意推动北伐。

以上四点,就是我所认为的在悬殊的国力面前,诸葛亮还执意推动北伐的原因。如果你有更多的想法,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哦!


无笔


东汉时期,天下分为十三州。三国鼎立时期,魏国占了九个,吴国、蜀国分别占了两个。而且,魏国所占的九个州,大都是中原富庶、繁荣之地,而吴国和蜀国分别所占的两个州,还有一个是未开化的蛮夷之地。

所以,不论从地盘、兵力还是经济任何一个方面来看,即便吴国和蜀国联合起来,也不可能是魏国的对手。

那么,为何诸葛亮还要哭着喊着北伐呢?

这源于诸葛亮的一个执念:匡扶汉室。

三国之中,只有刘备姓刘,号称皇族后裔,比汉献帝还高了一辈,人称刘皇叔。

刘皇叔和诸葛亮相遇后,好比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明明干的是抢地盘的勾当,却一直觉得自己与曹操、孙权等人不同,觉得自己比他们高尚许多。为何?因为他们为自己找了一个伟大的理由:匡扶汉室。

刘备称帝后,国号仍然为汉。他把自己当成了汉朝的正统。可惜,刘备不是刘秀,没能匡扶汉室,就死了。

既然是汉室正统,那就当然不能偏安于西南一隅,更不能看着“曹贼”在中原坐大。于是,诸葛亮便要三番五次地北伐。

其实,这就像“反清复明”的口号一样,喊一下就罢了,真要当真,就成了笑话。你的实力,根本难以支撑嘛。

可诸葛亮还真就当真了,六出祁山,次次无功而返。掏空国库,劳民伤财,最倒霉的是蜀国百姓。

此外,诸葛亮这么做,也有现实考虑。只要一直北伐,蜀国的兵权就一直在他手里,蜀国的朝臣就只能惟他马首是瞻,谁也斗不过他。一旦不打仗了,他的地位会日渐衰落。


趣谈国史


首先纠正问题中的一个错误,蜀汉拥有军队十万两千人,并不是题目中的9万人。数字来源于《三国志》记载:又遣尚书郎李虎送士民簿,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米四十馀万斛,金银各二千斤。曹魏有40多万军队,这个数字差不多。东吴呢?东吴拥有军队20多万。那么既然蜀国的兵最少,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呢?

首先我们看地理,蜀汉辖管益州、汉中两地,益州地处东南一隅,辖区内少数民族众多,民众多喜服从当地人统治,厌烦朝廷委派的官员。汉中稍微好一点,当年刘邦出汉中平定天下,靠的就是汉中的人物、物力。

如果诸葛亮不思进取,不采取北上伐魏的举动,那么偏安一隅也是可行的,只不过刘禅就会变成下一个刘璋。或许在魏国或者吴国没有攻打之前,早就被内部势力颠覆了。这样说并不是没有道理,为什么这样说呢?

刘备死后,蜀汉朝廷分为两派势力,一派是以诸葛亮为首的丞相府人员,组成成员多为荆州人事及早期跟随刘备的武将,例如赵云、魏延、蒋琬等等。另一派是以李严为首的益州本地派势力,组成成员为黄权、刘巴、吴懿等等。

荆州派属于外来派,喜战。众人当年跟随刘备的初衷就是平定天下,封疆封侯。而一旦蜗居蜀地,则再无希望与天下英雄争锋。益州派喜守,益州人士对当地地形和风俗人情很熟悉,百姓厌战,喜欢安宁。因此,李严极力劝说诸葛亮称王,想用荣华富贵压制住诸葛亮征伐的意愿。而诸葛亮很清醒,只有北伐才能求生,放弃北伐,也许能暂时偏安,但是迟早都会被吞并。于是诸葛亮打出旗帜:国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第二个原因就是将领及士兵的战斗能力问题,刘备死后,可用于北伐的大将已经很少了。关羽、张飞、黄忠、马超已经死去,只有魏延、赵云、王平还勉强可用,其中王平还是魏国投降过来的。然后就是士兵的战斗力问题了。

蜀国士兵的战斗力很差,要不然也不会被刘备以区区几千人马长驱直入,直逼成都。诸葛亮为了征调到勇猛的士兵,迁南中四郡2万户山地居民入蜀,从其中精挑细选了一只劲旅,名为无当飞军。如果不趁着这只队伍尚有战斗力进行北伐,时间一长,蜀军又会变得懒懒散散,毫无战斗力可言。

第三个原因是北伐乃刘备的遗志。刘备为了北伐成功,恢复汉室,甚至说出了这样的话:我儿刘禅,可辅则辅之,不可辅,君可取而代。目的是什么?还是那句话,国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在这一点上,诸葛亮和刘备的目标是一致的。

第四个原因是诸葛亮相信自己的军事能力。虽然魏国有40多万的军队,但是魏国需要在淮南防止吴军进攻合肥,在荆州防止吴军进攻襄、樊,在北方防止乌桓、鲜卑人叛乱,在关中防止蜀军进攻祁山、大散关等等。因此,虽然魏军兵力众多,但是在局部不一定在兵力上占优势。

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孙权十万兵攻占合肥,诸葛亮十万兵出祁山,寇天水。诸葛亮采取的政策是蚕食,先拿下关中,然后出关中进兵中原,占据黄河以南的魏国领土,继而平定天下。在局部关中的争夺战中,诸葛亮相信自己是能够胜利的,只是经过实践,诸葛亮最终没有成功罢了。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诸葛亮时期,蜀国只有军队十万两千人,而魏国则有军队40多万人。虽然魏国人数众多,但是诸葛亮秉承刘备意志,不愿偏安一隅,坐以待毙。诸葛亮深信,在关中的局部战争中,蜀国兵力多于魏国,可以一战。凭借自己优秀的指挥能力,定然能够轻松拿下关中。因此,诸葛亮才一意孤行的用尽一生的才华和力气数次出祁山北伐,可惜最后累死在五丈原!可悲可叹!


每日趣评


诸葛亮执意北伐,实际上是为了以进为退,以攻为守。

益州疲弊,这是大家的共识。虽然益州有天府之国,还有群山之险,但是人口减少,经济潜力也比较小。偏安一隅是可以的,一旦在帝国的统一战争中,国力不足便会成为最大的软肋。

关羽大意失荆州和街亭之战中,三国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隆中对》中跨有荆益,联合攻曹的战略态势已经不存在了。三国之中,蜀国最小,这个时候打吴国是不现实的,所以只能打曹魏。凭借诸葛亮的治兵奇谋保证全身而退,这样主动权反而在蜀国手中,吴国也可以开展配套攻势,蜀国君臣也可以在后方安心从事生产。

诸葛亮的谋略产生了成效,纵观整个蜀汉时期的诸葛亮时代,曹魏始终不敢南下西向攻蜀,而吴国也有了喘息之机。三国的形势得以均衡延续。只是诸葛亮一死,蜀汉的人口、地盘和财力还是其次,主要是人才不足的劣势显现出来,最终也是在三国中第一个灭亡。


青年史学家


打仗有的时候,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当年诸葛亮面对的应该就是这种情况。虽说当时蜀汉政权只有十万之众的兵力,和北边强大的曹魏根本不能相比,但,打仗并不是说,拥有的士兵越多,取得胜利的概率就越大,兵法上不是有云嘛“兵不在多,而在精”。

还有一个就是,当年刘邦就是从汉中打出去,然后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和项羽逐鹿天下,最终取得天下的。

那时候的刘邦,不是也不如项羽兵力多吗?

可以说,此刻诸葛亮面临的情况和刘邦当年是差不多的。要说诸葛亮缺一点东西的话,那就是缺少了韩信。

但是,诸葛亮在当时也是少用的英才呀。

这时候对于诸葛亮来说,只要他北伐,一旦有机会突破曹魏的阻击,占据了中原之地,再和曹魏逐鹿中原,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这就是诸葛亮选择北伐的主要原因。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是,当时的天下是三分,蜀国的北面是强大曹魏,东边是富庶的东吴政权。

当时东吴的兵力有二十万之众,虽说,此刻诸葛亮不用担心东吴对自己造成威胁,因为在刘备死后,诸葛亮又重新和东吴的孙权结交与好了。

两国结成了联盟,一直对抗北方的曹魏政权。

但是,也不能否认,东吴会趁机打劫蜀国,若是蜀国太过于弱小的话,东吴肯定会来趁机来得点好处的。

原来蜀地的刘璋不就吃了这个亏了吗,不敢发动战争,只知道防守,最后很轻松的被别人给吃掉了。

通过刘璋事件,诸葛亮得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有不断的战争,才能扩大自己的地盘,才能让自己的对手或者同盟畏惧于自己。

再说了诸葛亮若是不北伐的话,曹魏也会主动出击来攻打他们的,因为曹魏的野心是统一天下。与其那样被动挨打,还不如早出手,占尽先机,给敌人一顿痛打呢?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时候,是想让诸葛亮辅佐自己,成就一番霸业的,诸葛亮也想做一个开国功臣,扬名后世。

谁知,路直走了一半,刘备就撒手人寰了。

这时候诸葛亮掌握了重权,对于他来说,此刻正是他建功立业,以及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机会。这时候诸葛亮肯定会选择北伐,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的。

更何况曹魏政权远没有外人想象的那么强大,他们是有四十万的大军,但是,也不要忘记,曹魏政权需要防守的敌人也是最多的,他南边要防守蜀国,东南防守吴国,北面防守乌桓,鲜卑......。

这都大大减少了曹魏能用于战争上兵力的投入。

最后,选择北伐有利于化解蜀国内部的矛盾,树立诸葛亮的威望。

要知道在刘备死后包括生前,蜀国的内部并不团结,地方以李严为首的土著派势力和以诸葛亮为首的外来派,是有很深的矛盾的,诸葛亮只有不断的壮大蜀国的力量,树立自己的威望,才能平衡各方的力量,把蜀国治理的更和谐一些。

以上,就是诸葛亮不得不北伐的原因。


史学达人


这个问题包括3个方面:

1、曹魏40万军,蜀汉9万军;

2、诸葛亮北伐导致蜀汉衰败;

3、诸葛亮坚持北伐的原因.

下面就这3个方面进行分析。


曹魏和蜀汉的军队数量

曹魏在260年的总人口数是432万2881人(数字来自:邹纪万《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史》,1992年)。曹魏军队数量,在曹操死前是30到45万;曹丕时由于战损和工程建筑,兵力为13到16万;曹叡时,因为大力推广生育,兵力大增至40到47万;司马家族主政后,兵力为60到65万;灭蜀汉后一年,兵力破百万——应该计算投降的蜀汉兵力。

蜀汉总人口,在221年刘备称帝时为90万人,263年蜀汉灭亡时为108万2千人。(数字同样来自邹纪万《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史》,1992年。)蜀汉军队数量,在刘备即位时(荆州没有丢失)为16到20万之间;蜀汉灭国时,为10.2万。

现在来看曹魏和蜀汉的兵民比例:曹魏是4.33(即4.33人出1个兵),蜀汉是4.5(即4.5个人出1个兵。两国的兵民比例差不多。

因此题主所谓的蜀汉9万兵,不知从何而来。蜀汉投降时还有10万兵,诸葛亮时蜀汉不可能只有10万兵。


蜀汉衰落是因为诸葛亮数次北伐吗?

首先要承认,诸葛亮数次北伐,确实造成蜀汉国内经济压力过大,自然没有北伐前如此轻松。但曹魏和孙吴也都各有各的问题,并非一帆风顺。

根据史书记录,蜀汉灭亡时蜀汉的资产如下:

金子2000斤,银2000斤,40万斛粮食。

另外,从诸葛亮死后的权力架构来看,诸葛亮对未来蜀汉的设想和计划。诸葛亮最初的接班人计划是:朝廷治理归属杨仪,率军领兵归属魏延。《三国志 杨仪传》:

“亮深惜仪之才幹,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

但由于杨仪和魏延无法和平共处,诸葛亮才改为让蒋琬接任丞相一职。魏延被杨仪所杀,这才有军权归于姜维的结果。

从文治来看,诸葛亮死后的接班人蔣琬、費禕、董允三人都是继承诸葛亮的政策,专心致力蜀汉,并且蒋琬还有能力压制姜维北伐的冲动,而让蜀汉得以休养生息:

《三国志》

“维自以练西方风俗,兼负其才武,欲诱诸羌、胡以为羽翼,谓自陇以西可断而有也。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汉晋春秋曰:费祎谓维曰:"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且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以为希冀徼幸而决成败於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

从234年诸葛亮去世,到247年姜维开始北伐,蜀汉有了13年的休养生息时间。

蜀汉灭亡时充裕的资产和诸葛亮去世后蜀汉有13年充足的休养生息时间,都足以说明诸葛亮的北伐虽然导致蜀汉经济有一定回落,但凭着诸葛亮对继承人的选择安排,让蜀汉有13年的休养生息时间,重新让蜀汉继续兴盛。


诸葛亮为什么坚持北伐

1、诸葛亮是儒家、法家、兵家三家的集成者,具有高效率和坚忍的毅力,不会轻易放弃既定目标。诸葛亮是儒家,似乎没有人反对。前后出师表就足以说明诸葛亮忠心的儒家特性。诸葛亮治蜀,就是法家治蜀。

“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於亮。”
“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

上面是诸葛亮是法家治蜀的旁证。具有高效的执行力,和注意细节,都是法家的传统。诸葛亮“政事无巨细,咸决於亮”的工作方式,和秦始皇的勤政非常类似,而且也和秦始皇一样都是劳累死:诸葛亮是死在战争前线,秦始皇是死在出差路上。诸葛亮53岁死,秦始皇是49岁死。二人都是差不多的年纪死。

诸葛亮的兵家,主要是从诸葛亮的著作来看。诸葛亮的著作中的目录如下:

“开府作牧第一  权制第二    南征第三 北出第四    计算第五 训厉第六 综覈上第七    综覈下第八  杂言上第九   杂言下第十   贵和第十一    兵要第十二     传运第十三 与孙权书第十四 与诸葛瑾书第十五 与孟达书第十六  废李平第十七  法检上第十八  法检下第十九   科令上第二十  科令下第二十一 军令上第二十二 军令中第二十三  军令下第二十四  右二十四篇,凡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

都是法家和兵家的内容,追求实效。从目录来看,如果没有出师表,真看不出诸葛亮有儒家价值观。

2、诸葛亮报刘备的知遇之恩。这就是前后出师表中诸葛亮的话语,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3、关中对于诸葛亮一统天下大业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不能轻易放弃。关中的价值,从战国时的秦国、刘邦据关中而一统、董卓据长安而对抗袁绍等事件都可以看出来。诸葛亮从隆中对开始,到五次北伐,目的只有一个:占据关中,再现秦国和西汉天下一统的历史。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首先,诸葛亮的主观能动性很强,他一生的愿望就是要匡扶汉室一统天下,所以在条件具备的时候,是一定会选择北伐的。

下面着重说一下客观因素是怎么给诸葛亮提供帮助的:

这个时候就不能只盯住魏国和蜀国了,而是应该有更大的国际视野!

当时蜀汉虽然只有9万多军队,但是这支军队的绝大部分可以用来北伐,而曹魏虽然有40万军队,这40万军队却要分兵各地,真正用来抵挡诸葛亮北伐的军队数量并不多。

相对于吴国和蜀国偏居一隅,魏国占据了华夏的精华之地中原,但中原可不是那么容易拥有的,因为这里自古就是四战之地。

当年汉武帝先后征服了西南夷和东南沿海一带的闽越国、南越国,才放心大胆的北上与匈奴人大战。

(西汉早期地图)

曹魏时期魏国的处境比汉武帝时期更加凶险,魏国和汉武帝时期相比却少了江东、荆州和四川等地,远不如那个时候强大。他的国防压力比汉武帝时期却小不了多少!

(三国时期东亚形势图)


下面说一下魏国的国防压力到底有多大

北方威胁

北方的游牧民族虽然在汉朝的时候被打服了,但也经常会南下劫掠,实力较汉朝已经严重缩水的曹魏,在面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时候并不轻松。当时由于中原地区发生战乱,游牧民族的势力已经逐渐有恢复的趋势。比如,公元233年鲜卑十几万大军南下击败并州军,威胁到中原腹地,魏明帝曹叡只好派秦朗率领魏军主力北上抵御。

东北方威胁

除了鲜卑人的威胁,东北地区的高句丽同样威胁着曹魏政权,而且高句丽由于汉化程度较深,在外交上也比那些传统游牧民族娴熟,这个国家曾派出使节前往东吴和蜀国,相约一起攻打魏国。

以上两个方向,分散了魏国相当一部分兵力。


再说东南

除了来自北方的压力,曹魏对东吴地区也不敢掉以轻心。虽然东吴在大多数时间对曹魏表现的恭顺有加,但只要有机会也会趁机北上攻城略地。比如公元266年,东吴趁曹丕去世,曹魏内部政权不稳定的时候派出大军北上攻打江夏,虽没有取胜,也把新继位的魏明帝吓一身冷汗。所以,东南地区也要派出足够的军队驻守,而且越是内忧外患的时候越不能大意。

西部威胁

众所周知东汉年间除了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对西部地区的羌族也是战争不断。到了汉末,甚至这里的羌人一度切断了西域和中原的联系。所以,为了包围河西走廊和西部边疆安全,这一带也需要大量驻军。

西南地区威胁

西南地区的蜀国一直以正统自居,无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亮都希望有朝一日恢复中原,统一天下。所以,蜀国9万大军随时准备出祁山北伐关中一带。


总之,曹魏的国防压力远超蜀国和吴国!再加上还要减去地方驻军,真正能和诸葛亮作战的军队并不多!而且,只要败给诸葛亮,不仅西南地区危急,东北、北方、东南等方向的国防压力也会骤然加大。使曹魏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诸葛亮北伐并不是蛮干,他充分利用了魏国国际国内局势。

比如公元228年,陇右三郡反叛魏国,诸葛亮乘机北上,但被魏军击退。同年东吴与魏国爆发战争,10几万曹军南下宛城。诸葛亮趁魏军主力在东南交战的时候出大散关包围陈仓,可惜由于粮草不济被迫回师。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在公元233年到公元234年,公元233年鲜卑十几万大军南下攻打魏国,秦朗率领魏军主力北上抵御鲜卑人,战争一直持续到10月。同时,吴国在攻打合肥。诸葛亮于是率军北上出五丈原。

总结:

  1. 魏军虽然军队数量远超蜀国,但由于特殊的地缘因素,让他在与蜀国交战的时候并没有优势。
  2. 诸葛亮北伐不是以蜀国一己之力硬怼魏国,其实是诸葛亮和其他国家在一起围殴魏国!
以上!

历史风暴


不请自来。

诸葛亮六出祁山,九伐中原,是三国时期的重要事件。

在赤壁之战后,曹魏不断扩充,基本统一北方。而蜀汉和孙吴各自割据一方,这时三方力量基本处于一个平衡状态。这种三分天下的状态,是诸葛亮在隆中对时就已经提出来的,是在他的战略规划之中。但是在虢亭之战后,刘备病死白帝城,三方平衡已经开始逐渐打破。

诸葛亮主政之后,按照他政治抱负,是要在蜀汉内部进行改革,强军强国。但是,他的改革进展其实并不顺利。这时候,他提出北伐。

诸葛亮不是不知道魏蜀两个的实力差距,也不是不知道这个任务基本不可能完成。但是他还是执意要北伐,其实是有两重目的的,有明面上的,也有暗地里的。

明面上的是,是继承先皇遗志,消灭国贼,匡扶汉室。这是刘备曾经提出来的,但一直没做的。但这其实只是一个幌子。真正驱使诸葛亮北伐的,是暗地里的原因。

诸葛亮追随刘备,入川夺了刘璋的势力范围,他们属于外来势力。而刘焉刘璋父子经营西川数十年,已经在当地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形成了益州地主集团。这个集团本来就不欢迎刘备他们的到来,只不过是屈服于刘备的武力。刘备死后,诸葛亮开始改革,重用马良马谡等从荆州带过来的人,更加引起益州本地地主的不满,在这个时候,像李严、谯周、黄权这些人,其实已经开始反抗。(所以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明面上是严明军纪,其实也是为了平息益州地主集团的不满,不得已而为之)

在朝廷内部处处受制,诸葛亮也只能通过对外战争,来凝聚力量,让蜀汉长期处于战争状态中,可以集结力量对外,缓解内部矛盾。所以,从诸葛亮主政的公元223年开始,到他去世的公元234年的这12年间,蜀汉基本都是处在战争状态。先是平定南中孟获之乱,然后就是北伐中原,直到病死五丈原。

诸葛亮死后,蜀汉其实就失控了。益州本地集团开始占据政治军事上的主动,所以诸葛亮的继承者姜维没有得到有力的支撑。而后来邓艾入川,谯周等人力劝后主投降,其实也是因为他们这种益州本地人,觉得刘备他们和曹操他们其实没两样,都是外来侵略者,投降谁都一样。


掩耳盗铃的铃


234年的冬天,对于蜀汉来说,显得格外寒冷。从五丈原传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丞相诸葛亮病逝。自此,丞相一生未竟的北伐事业就此付诸东流。

对于诸葛亮的北伐,无论是后人还是当时的人态度都不尽相同,有的人认为北伐是正义之举,有的人认为这是穷兵黩武,加速了蜀汉的灭亡。田余庆对此的评价是“积年无成”。三国当时的人也有过“空劳师旅”的评价。当然也有着“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 ”的高度评价。

先不管评价如何,先看看诸葛亮北伐的主要过程。受小说影响,后人认为他六出祁山,但实际上北伐中只有两次是从祁山出兵的。从228年到234年的北伐中,主要过程如下:第一次从斜谷埋下伏兵,自己进攻祁山,由于街亭的失守,不得不退回汉中;第二次当年冬天,从散关出兵围陈仓,一直没攻破,魏国又增兵,蜀军只好再一次退兵;第三次则是进攻武都、阴平等地,这一次则是魏军先行退出;第四次诸葛亮再一次包围祁山,由于后主听信谗言,蜀军粮草又不够,只好退兵。第五次诸葛亮屯兵五丈原,准备与司马懿作持久战,无奈,天不遂人愿,同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蜀军尽数退回汉中,北伐自此结束。

纵观整个过程,我们都可以看到皆是无功而返。既然如此诸葛亮为何还要一意孤行,将北伐事业进行到死方休呢?或许,以下几方面的考虑才是诸葛亮北伐的目的。

首先是为了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正像他自己说的:“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由此可知,北伐是为了完成先皇的遗志;其次,诸葛亮对于蜀国和魏国的局势有深刻的认识,魏国加强了内政的建设,自己坐以待毙的话,只能自取灭亡,所以不妨先发制人,尚有一线生机,一来可以获得军马,另外也可以占据土地,为日后发动战争作准备。蜀地虽然好,割据一方尚可,但要一统天下的话,蜀地则是一个死地,必须出蜀才可以,所谓“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是也。所以北伐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与其等敌人强大了再北伐,不如趁现在敌人还在发展时期北伐,“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正是这个道理。北伐,一定程度上可以消耗魏国的国力,减缓魏国的生产恢复速度,延缓蜀国的灭亡时间。北伐其实也是一种消耗战术,给对方造成军事压力,对方被迫防御,会消耗掉国力。

其次,蜀国的势力集团也存在着矛盾,北伐正是为了转移矛盾。蜀汉里面有着几大集团势力,当年刘备巧取豪夺益州之后,益州原班人马地位不高,到了此时矛盾已逐渐激化,诸葛亮想通过战争转移矛盾,奉行的是“安内必先攘外”的政策。

最后,有种原因就是人们猜测说诸葛亮是权臣,拥兵自重,通过北伐可以将皇帝玩转于掌中,建立功勋,从而取而代之。虽说北伐是为了“兴复汉室”,但难道一点私心也没有吗?据说,一次李严建议诸葛亮加九锡,诸葛亮不仅不生气,还说如果北伐成功,加十锡又如何。大家都知道九锡意味着什么,而诸葛亮说出这样的话,完全一个忠臣该说的话。从给刘禅的上奏——《出师表》中也可以看出态度,完全就是事事都得听命于自己一样,对皇帝颐指气使,言语里充满了指责。北伐正好是个机会,自己能独揽军政大权,为下一步篡位建立足够的威望。

大家认为诸葛亮北伐是基于什么考虑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