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项羽《鸿门宴》中为何不杀刘邦?隐性政治环境决定了他不能杀而已


项羽《鸿门宴》中为何不杀刘邦?隐性政治环境决定了他不能杀而已

鸿门宴成了项羽的政治黑点

如果说历史上哪一位英雄的功败垂成最让人惋惜,西楚霸王项羽一定是名列前茅的。其睥睨天下的盖世豪情和纵横四海的英雄气概,一直为后世人所推崇和敬佩。但大多数人阅读历史总也摆脱不了“成王败寇”的窠臼,所以很多人都把项羽当作失败的反面典型,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尤其是鸿门宴时项羽错失诛杀刘邦的最好时机,更是成为了典型中的典型,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并反复引申,从而成了项羽妇人之仁、目光短线、盲目自大、刚愎自用的代名词。

鸿门宴,按照现在的理解就是一场项羽对刘邦不怀好意的宴会,这在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中有关于刘邦、项羽和范增等历史人物的心理活动、情节场面的精彩描述。这个事情的主要背景就是当时名义上的反秦最高统帅“共主”楚怀王熊心和各路诸侯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而刘邦因缘际会以2万兵马捷足先登、率先攻入咸阳,俘获了秦王子婴,抢了项羽的功劳,项羽因而心生不平。

项羽《鸿门宴》中为何不杀刘邦?隐性政治环境决定了他不能杀而已

鸿门宴就是没有那么阴暗

从历史的表象上来看,当时的项羽要杀刘邦的动机是成立的,而且项羽英雄盖世、天下无敌,杀刘邦的实力上也充足的,而且最后项羽恰恰是败在刘邦手中而失去了天下。这就使得历史以来人们对于项羽总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把鸿门宴当作项羽的命运的转折点和政治的失误点。

追求完美主义的历史情怀固然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唯“成败论”来看待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史学观却不可取。要想客观地了解鸿门宴中项羽“反常”的决定,我们还需要更系统地来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或许,我们会发现我们很多时候只是片面地自以为是地阅读历史。

鸿门宴时的项羽只是表面风光

项羽《鸿门宴》中为何不杀刘邦?隐性政治环境决定了他不能杀而已

纵横天下也有无奈时

巨鹿之战时,项羽率领五万楚军,大战大秦帝国合计四十万人的长城军团(王离部)关中军团(章邯部),先击退章邯所部,夺占粮道,再歼灭的王离军团近二十万人。他惊人的战斗力把当时作壁上观的各国诸侯联军都惊呆了,一时间举国上下都把他敬若神明,诸侯们一致推选他为首领,即所谓统领四十万联军的“诸侯上将军”。

之后他又历时半年,先迫降后坑杀了二十万人的章邯军团,摧毁了秦帝国的主要军事力量,也实际意义地敲响了秦朝灭亡的丧钟。而与此同时,得益于项羽牵制了秦军主要战力,刘邦以两万偏师攻破武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招降八万秦军留守部队,扩军至十万,欲占据关中称王,封锁函谷关。刘邦独占关中平原膏腴之地,也招致诸侯联军的强烈不满,但当时的共主熊心却以一纸“如约”的诏令表明了态度。

项羽《鸿门宴》中为何不杀刘邦?隐性政治环境决定了他不能杀而已

鸿门宴时的项羽其实很冷静

项羽因势利导,挟四十万联军之兵威,以势压之,通过鸿门宴,兵不血刃迫使刘邦拱手归降,并裁军至三万,实力大损,更取得了分封天下的权力。此时的项羽无疑是风头正盛、无限风光。

但是,这里有几个细节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

1、从巨鹿之战到入关之前,诸侯联军明确的增兵记载仅为新安时的“三十余万”和鸿门宴前的“四十万”,可见诸侯联军增兵数量只有数万,其中属于项羽的份额即使最多,也可以推算出项羽入关时的兵力不会超过7万(巨鹿之战时5万)。

2、巨鹿之战时,项羽5万兵力对战秦军40万,当时的诸侯们选择的是作壁上观。诸侯们承认项羽的领导地位是因为被项羽的战斗力震慑住了。

3、鸿门宴时,诸侯联军能够一致势逼刘邦,是因为刘邦吃了独食,犯了众怒,诸侯们和项羽都对刘邦有意见,但是这种意见的原因和性质是不一样的。

4、共主熊心为什么会不惜触怒项羽,也要支持“无名小卒”刘邦?

项羽《鸿门宴》中为何不杀刘邦?隐性政治环境决定了他不能杀而已

项羽还需要继续征战天下

通过上述这些细节,我们不难发现,当时的项羽虽然风光无限、一时无两,但实际上当时的项羽至少还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亟需解决:一是实力不够;二是权威不够,三是隐患太多。那些诸侯们表面上对项羽服服帖帖的,但是只有遇到了伤筋动骨的利益侵犯时,会毫不犹豫地调转枪头来对付项羽的。而共主熊心因为对他猜忌已久,一有机会更会毫不犹豫地对其釜底抽薪。

英雄盖世的项羽为何如此举步维艰?

项羽《鸿门宴》中为何不杀刘邦?隐性政治环境决定了他不能杀而已

项羽出身豪门?其实没那么豪门

项家本是项国人,春秋时被鲁灭后,当了几百年鲁国人,直到战国末年楚灭鲁才成为楚人。一非楚王同宗同姓,二不是楚旧贵族,一直也没出过什么著名人物,直到项燕在亡国之际,才临危受命、掌握军权。由此可见,项羽虽然是出身楚国贵族,但是也只是一个新兴贵族,和楚国八百年历史沿袭下来的各种源远流长的旧贵族相比,底蕴和影响力不可同日而语。

《左传》:鲁僖公十七年师灭项,子孙以国为氏,项橐八岁服孔子,燕下相人,为楚将,子梁,梁兄子籍,号‘西楚霸王’,项他、项伯、项襄之族也,汉初并封侯赐姓刘氏。

这种出身上的缺陷是在政治斗争中是致命的,对于革命的组织者来说尤其重要。刘邦出身同样不好,但是他不是反秦运动的号召者和组织者,他是一个只是一个参与者和投机者。所以项梁在号召天下反抗暴秦的时候,出于名义、法理上的需要,也不得不把楚王后代熊心推出来作为旗帜。

项羽《鸿门宴》中为何不杀刘邦?隐性政治环境决定了他不能杀而已

范增当初建议立熊心为共主就是一个坑

据史籍记载,楚王(熊心)为战国楚怀王(熊槐)之孙,楚怀王熊槐死于前296年,距离鸿门宴已经整整九十年,那么以此推断,熊心当时的年龄最低估计也有五十岁了,正是和刘邦一样饱经世故、历经沧桑的时候,而且熊心也是一个政治强人,而非无知牧童。后世对他评价也甚高,认为其是

“有帝王之英略”,“独运大柄,挥置诸将若素君臣然”是知人善任,勇智兼备的一代英主。

英主手下的权臣处境是可想而知的。项梁死后,熊心为了排挤项羽,夺其兵权,不许其西进发展;北上救巨鹿时,又派亲信宋义和范增做主将、末将来压制他;项羽在安阳绝地反击,征得范增反水支持,杀掉宋义。后熊心担心项羽回师彭城攻打自己,无奈下只得封其为上将军,让他去和巨鹿秦军死拼。

项羽《鸿门宴》中为何不杀刘邦?隐性政治环境决定了他不能杀而已

巨鹿之战让项羽喘了口气

没想到巨鹿之战项羽大获全胜,并且成了“诸侯上将军”熊心逐渐失去对项羽的控制,但制约甚至除掉他的决心也更加迫切,所以才会以“如约”的诏令来支持刘邦为王。

而且,鸿门宴前的诸侯割据势力分布情况大致如此:共主熊心占据楚地,田荣田横据齐,赵王歇据赵、魏王豹据魏、韩王成据韩,除韩广据燕为新兴豪杰,其余五国皆为复辟旧王族项羽军虽有天下第一的战斗力和战功,实际法理上属于自己的地盘仅有被封为“鲁公”的鲁县一地。

所以表面上无敌于天下的项羽其实正身处困境,亟需破局重生。这种困境是当时的时代环境所决定的,反对强大的秦朝不是一己之力可以完成的,为了拉拢和团结诸侯力量,高举的旗帜正是战国时期的“分封制”,那些诸侯们几乎都是六国贵族的利益代表,

注定他们与项羽是各自为政的。而且出于政治需要还不得不抬出楚王熊心来作为共主,无形中又给了项羽加了一道枷锁。

项羽既要与名义上的君主熊心为敌,还要时刻提防着各国旧王族的反扑,既无名分,家世亦不敌,地盘也不广。所以他即便联合了诸侯联军的一些将领,以裂土封王的许诺赢得了他们的支持,但终究不敢在鸿门宴那个关口轻举妄动。

鸿门宴时的刘邦为什么不能死?

项羽《鸿门宴》中为何不杀刘邦?隐性政治环境决定了他不能杀而已

刘邦当时的威胁并没有那么大

从项羽对秦始皇“彼可取而代之”的宣言中,我们就可以看出,项羽是绝不满足于做一个虚君名下的天下霸主的,他想成为如秦始皇嬴政一样统一帝国的集权帝皇。所以消灭秦朝只是项羽实现人生理想的第一步,接下来的路还是长,他还要要消灭义帝熊心,还要逐步消灭那些已经复国且根深蒂固的六国诸侯。

按照传统史学观点,认为项羽当时在咸阳本可以凭所谓的四十万大军,去直接继承秦始皇的帝业,虎踞关中,君临天下,但是项羽偏偏要选择去开历史的倒车,大搞什么分封诸侯,然后尽灭秦王室宗族、摧毁其贵族世家,最后火烧阿房宫、扬长而去,无疑是自掘坟墓、鼠目寸光甚至还有人用“锦衣夜行”、“沐猴而冠”的典故来编排项羽,这无疑简直是典型的“站着说话”

项羽《鸿门宴》中为何不杀刘邦?隐性政治环境决定了他不能杀而已

项羽要思考如何走好下一步

1、当时所谓的四十万大军,究竟有多少是项羽的人马,前文已经说得清清楚楚了

2、项羽亲手覆灭大秦帝国,斩杀秦军将士超过四十万人,为了彻底断绝秦国死灰复燃可能,就非得尽灭秦王室宗族,摧毁其贵族世家。而血海深仇导致故秦遗民对其恨之入骨,也没有任何可能收得秦人拥戴,也难收己用;阿房宫是秦朝皇权的一种象征,项羽一把火烧了它虽然有点过激,但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项羽当时在关中立足是没有根基的,而且当时形势也不允许他在关中立足。

3、批判项羽分封是开历史倒车、对抗大一统历史洪流,更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胡搅蛮缠。试想在当时的情况下,项羽不分封诸侯,那些六国军政集团会善罢甘休吗?提前翻脸会给当时的项羽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

4、项羽部几万楚军战力精良,冠绝天下,那是项羽争霸的根本。军心思归人情之常,身为主帅的项羽也不得不俯仰麾下将士的意志,所以这也是项羽离开关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可以参考一下“四面楚歌”的典故)。此外,关羽匆匆赶回去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要完成,那就是清除义帝熊心。

所以,鸿门宴时,项羽头号大敌并非刘邦,而是义帝为首的已经恢复六国的旧王族们。刘邦占据关中为王肯定是损害了项羽的利益,同时也损害了六国诸侯的利益。项羽必须带领诸侯联军对其进行胁迫。刘邦很快就转过弯了,亲赴鸿门参加宴会,主动向项羽低头示好,放弃关中王的封赏。关羽也就失去对刘邦动杀手的理由。而且,就当时情况来看,项羽甚至还不能杀刘邦。

项羽《鸿门宴》中为何不杀刘邦?隐性政治环境决定了他不能杀而已

刘邦一直很幸运

项羽在鸿门宴时不能杀刘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杀了刘邦等于提前宣布和名义上的“中央”义帝彻底决裂。在没有拿到分封权、没有满足联军诸侯们的利益之前,项羽对于自己会不会马上成为众矢之的并没有把握。不能排除为了得到分封的利益,在义帝的号召下来对付他。

2、刘邦毕竟是有功之人,是反秦阵营里的战士,大局刚定,立马就把刘邦杀了,宣告了曾经的政治同盟正式解体,这对当时实力还不够强大的项羽来说是有害无利的。

3、站在项羽当时的角度来看,刘邦非但不是敌人,其作为新兴诸侯之一的代表,甚至可以拉拢作为一定程度的盟友。而且两人还曾结为异姓兄弟,虽然说这种“政治结拜”的关系并不纯粹,但聊胜于无。至少可以证明两者是有表面相安无事的基础的。

综上所述,对于鸿门宴时的项羽来说,刘邦其实没有那么重要,并不是日后那样的生死大敌,当时的形势也不容许项羽在刘邦身上去意气用事,非要致他于死地,相反,为了稳定或者争取那些立场不鲜明的势力,项羽还需要适当地拉拢刘邦。

鸿门宴里那些狗血的说法和逻辑

项羽《鸿门宴》中为何不杀刘邦?隐性政治环境决定了他不能杀而已

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说不是就不是

通过前文的描述,基本上已经把鸿门宴的前因后果说清楚了。原因就是刘邦动了项羽的“蛋糕”,结果就是项羽杀不得刘邦。至于史书里关于其过程那些“精彩”的描述,我们很多时候只能当作故事看看就罢了,而很多故事情节或者描写手法纯粹就是为了烘托人物形象,其逻辑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鸿门宴》的故事里,先是刘邦的手下跑到项羽告状,说刘邦想自立为帝,所以项羽对刘邦恨得牙痒痒,决定立马发兵攻打刘邦。然后项羽的叔叔项伯因感念张良的恩情又派人去通风报信。于是张亮趁机买通项伯,并劝刘邦“登门认错”。项羽的“亚父”范增一见机不可失,于是力劝项羽趁机诛杀刘邦,并在宴会中安排项庄舞剑,意欲一举击杀刘邦,而被项伯借机破坏。刘邦见势不妙,借口上厕所逃走了。当然还有樊哙威震军帐、张良断后的故事。

项羽《鸿门宴》中为何不杀刘邦?隐性政治环境决定了他不能杀而已

鸿门宴成了一个大舞台

然而正是这样逻辑上漏洞百出的故事却引得人们津津乐道,并用此来讽刺项羽的妇人之仁、鼠目寸光,真不知道是项羽的悲哀还读史人的悲哀。

1、刘邦当时只有2万人马,即便收编了秦军8万,也只有10万之众、关中一地,刘邦能称帝吗?即便刘邦利欲熏心,想过把瘾就死。但是刘邦是有个贼胆的人吗?他手下的谋士会允许他这么做吗?

2、当时刘邦独占关中,以关中王自居,封锁函谷关,已经成了项羽和其他诸侯的眼中钉了,双方也已经形成军事对峙了。难道没人向项羽告密说刘邦想称帝,项羽就会善罢甘休?

3、刘邦不向项羽低头,那么战争就会在所难免。那么为什么非得是在项伯向张良通风报信,张良才劝刘邦赴鸿门宴认怂?

4、项伯想报恩,想保全张良可以理解,但是作为项羽的叔叔,那么容易为了一点钱财就不惜出卖项羽的政治利益去救刘邦,则有点经不起推敲了。

难道项羽成功了,项伯还会少了荣华富贵?

项羽《鸿门宴》中为何不杀刘邦?隐性政治环境决定了他不能杀而已

范增被神化得很厉害

5、范增既然那么有远见,那么坚定地要杀刘邦,且他贵为项羽“亚父”之尊,即便项羽下不了决心,他也有一百种办法要了刘邦的命。说明范增和项羽的关系并没有表面上那么好,项羽也根本就没想杀刘邦。

6、樊哙的故事就更不可思议了,别的不说,两个樊哙也不一定打得过项羽,所以在项羽面前来渲染那种震慑气氛简直就搞笑。

7、刘邦来赴宴的时候就没有觉察到危险,宴会到一半的时候才福至心灵想要逃跑了,而且项羽的军营是他可以进出自如的?

8、项羽明明答应了范增要杀刘邦,为何改变了主意?刘邦有什么举动打动了他?

项羽《鸿门宴》中为何不杀刘邦?隐性政治环境决定了他不能杀而已

鸿门宴的时候这两兄弟还可以好好谈的

前文也分析过了,鸿门宴的时候,项羽根本就不想杀刘邦,也不愿意杀刘邦。否则,就是一百个刘邦也不够死的。项羽叫刘邦来参加鸿门宴,只不过是顺理成章地接受刘邦的低头,从而树立其“诸侯之王”的地位,进而获得分封诸侯的权力而已。至于为什么演绎出故事《鸿门宴》的版本,大多数原因还是“事后诸葛亮”的历史思维在发挥作用。假设最后“楚汉之争”赢的是项羽,会有这么漏洞百出的故事吗?

人们总是习惯从历史结局去牵强附会地反推历史人物的行为失误,而不能从历史人物本身的处境和条件去分析原因和总结逻辑,这其实是本末倒置的历史观。

一点感想

项羽《鸿门宴》中为何不杀刘邦?隐性政治环境决定了他不能杀而已

历史再乱,逻辑不能乱

项羽这个历史人物引起的争议足够多,归根到底是因为大多数人习惯把他放到“成王败寇”的框架里不断审视,而关键是大多数对于历史的思考习惯于道听途说、随波逐流,断章取义、妄自揣测,而没有严谨科学、客观求是的态度。

事实上,项羽能够从一个落魄贵族——一个亡国贵族,一步一步走到了无限接近时代顶峰的位置,绝非我们表面上所看到的那么容易和简单;项羽一生没有称帝,却能被司马迁列入《史记. 本纪》也不是没有道理的;项羽能够以“失败者”的身份被人千古称颂、万世流芳也是深有渊源的

项羽《鸿门宴》中为何不杀刘邦?隐性政治环境决定了他不能杀而已

鸿门宴重来一次,项羽也不会杀刘邦

项羽一生的功绩和成就,我就不作赘述了。但就《鸿门宴》这个故事来说,个人认为项羽并没有什么失策的地方,我们不能在预知结果的前提下去反推决策,判断一个人的决策是否妥当,主要还是要结合他的环境条件、实力性格等因素来客观、理智地分析。一味地假设没有意义,假设秦始皇杀掉赵高、假设后来的曹操杀掉刘备、假设隋炀帝杀掉李渊……这样假设下去,历史根本就变得无法讨论,也就失去了其现实指导意义。

同时,通过这篇文章的分析,我也希望爱好历史的朋友要努力去探求历史本来的样子或者应该的样子,也就是说我们更应该以重逻辑、重思维的方式解读历史,而不是仅仅把历史当作一池托起自己快感的春水,只顾着欣赏别人投射在水面上的倒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