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我孩子上三年級,數學成績很差,怎麼提高孩子數學成績?

我要當老師


我們先來看看三年級下冊都學習了哪些內容,在各個章節的學習中應該注意些什麼問題,以北師大版本教材為例,我們來做一簡單的分析和思考;

三年級下冊教材簡單分析:

北師大版本三年級下冊有七個單元:

第一單元是除法,主要學習三位數除以一位數;

第二單元主要學習圖形的變化,包含軸對稱圖形,圖形的平移和旋轉;

第三單元主要學習乘法,兩位數與兩位數的乘法;

第四單元主要學習質量單位,克、千克和噸;

第五單元主要學習面積,包含面積的認識,面積單位以及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第六單元主要學習分數,主要包括分數的認識、大小比較和同分母分數加減計算;

第七單元主要學習數據的統計和表示。


重點章節是乘法、除法、面積和分數,在考試中佔據了絕多數分值,質量單位、圖形的變化和數據的統計和表示比較簡單,在考試中所佔比重不大,難度比較大一些的是圖形的面積章節,所考察的題目難度會大一些。


計算模塊是重點

再小學的考試中,計算佔據著非常大的比重,三年級下冊的計算包含包括乘法運算、除法運算、混合運算以及分數的簡單運算。如果孩子的成績不理想,想要提升成績就必須從計算抓起。


一、除法:

1、首先是除法運算的計算法則,這是除法學習的基礎和重點內容,所有的學習都建立在計算法則的基礎之上.

在計算中一定要注意,當除法計算結果有餘數時,一定要保證餘數比除數小。


2、商的位數的判斷,這是對除法運算法則的理解。

①被除數最高位上的數字≥除數,商的位數跟被除數相同;     

如864÷4=(商是3位數),312÷3=(商是3位數) 

②被除數最高位上的數字<除數時,商的位數比被除數少一位;     

如246÷6=(商是2位數) 。 


3、商中的0的問題是除法運算的重點和難點內容,需要熟練掌握和靈活運用除法運算法則。

三位數除以一位數,除到哪一位不夠商1時,則添0,分為兩種情況:

【注意】商中間、末尾的0起著佔位的作用,不能隨便少去! 


4、在除法運算中要養成估算和驗算的習慣。

①計算時我們要養成先估算,再計算

除法的估算:在實際生活中有時候不必算出準確的結果,而是把一些數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然後進行計算,這樣的計算就叫做估算。 

除法估算舉例:312÷3≈300÷3=100 。 

②計算結束後,要驗算,通過驗算來判斷計算是否正確。

沒有餘數:被除數=商×除數 

有餘數:被除數=商×除數+餘數

在除法運算中必須要理解和掌握以上知識要點,尤其需要注意商的中間有0和末尾有0的除法,這是本章的難點所在。


二、乘法

1、乘法運算法則:

①整十、整百的數相乘,只需把前面數字相乘,再看兩個乘數一共有幾個0,就在結果後面添上幾個0。 

②兩位數乘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直接用兩位數乘以整十數十位上的數,然後在乘積末尾加0即可。 

例如:23×50=? 先用23×5=115,再在115後面添0,得到23×50=1150。

③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豎式計算方法

2、積的位數的判定:

兩位數乘兩位數,積可能是(三)位數,也可能是(四)位數。


3、乘法估算

在實際生活中有時候不必算出準確的結果,而是把一些數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然後進行計算,這樣的計算就叫做估算。估算時,橫式要寫“≈”(約等號),答句中要加上“大約”。

如: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數看成整十、整百的數,再去計算。 (可以把一個乘數看成近似數,也可以把兩個乘數都同時看成近似數。)


4、混合運算:

先乘除,再算加減; 

同級運算,應按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計算; 

如果有括號,要先算括號內的運算。 


5、應用:

在應用題中需要讀題理清題意,先確定到底是運用哪一種運算,再列式計算並解答。

凡是問夠不夠,能不能等的題目,都要三大步: 

①計算、

②比較、

③答題。 

【別忘了比較這一步】。 


6、積的變化:

這屬於本章節比較難的知識點,在考試中涉及不多,但需要有一定的瞭解,偶爾會在選擇、判斷和填空中出現。

一個乘數不變,另一個乘數擴大若干倍,積也擴大相同的倍數。 

例如:23×4=92,若23這個乘數不變,另一個乘數4擴大10倍,則積也擴大10倍,為920。 


乘法的學習關鍵還是計算,要通過不斷的練習來提升計算的速度和準確率,在應用題中要理解乘法與除法的區別,到底是求總量還是求分量,要注意區分。


三、分數

1、分數的意義

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幾份就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所分的份數作分母,所佔的份數作分子。 

認識幾分之一: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 

認識幾分之幾: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取其中的幾份,就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 

分數的意義關鍵在理解,一定要注意“平均”,在很多的概念題中會考察。


2、分數大小比較

①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小的分數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數反而小。 

②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數就大,分子小的分數就小。


3、分數加減法運算:

① 同分母分數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

② 1減幾分之幾的計算方法:計算1減幾分之幾時,先把1寫成與減數分母相同的分數(1可以看作是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數),再計算。


三年級教材中分數章節所涉及的知識點都是比較基礎的,理解分數的意義是關鍵,掌握兩種方法,大小比較方法和加減計算方法,經常考察的就是那幾種題型,完全可以通過短時間的複習強化得到提升。


四、質量單位

1、質量單位的認識

克:稱比較輕的物品的質量用克作單位。用g表示; 

千克:稱一般物品的質量或稱比較重的物品的質量用千克作單位。用kg表示; 

噸:稱很重的或大型的物品通常用噸作單位。噸可以用字母“t”表示。  

在學習中一定要通過讓孩子通過實際感受來體會不同質量單位的差異,可以找到可以代表1g的物品,1kg的物品來讓孩子實際體會,1t的物體是很難直接感受,可以舉例,通過形象來感受,在考試中一般會出現選填單位的題目。


2、單位選擇:

稱比較輕的物品,常用克作單位,

稱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單位,

稱較重物品用噸作單位。 

常見物體的質量:

小朋友的體重 30千克 

一本書重50克 

一頭大象重12噸 

一個書包重12千克 

一個西瓜重5千克 

一個蘋果重200克 

一袋大米的重為50千克 

一張紙重1克 


3 、千克、克、噸之間關係: 

單位轉化在考試中經常考察,首先對單位要有清晰的認識,其次要掌握單位之間的轉化進率及轉化方法。

【1千克=1000克,1噸=1000千克】 

噸可記作“t”,千克可記作“kg”,克可以記作“g”。 

公式可以記作1kg=1000g  ,1t=1000kg。 


換算方法: 複合單位的換算是難點,在複習中要多加練習。

①把千克換算成克,就是在克數末尾添上3個0;

8千克==8000克 

3千克120克=3×1000+120=3120克  


②把克換算成千克,就是在克數末尾去掉3個0。 

21000克=21÷1000=21千克 

4123克=4千克123克  


③把噸換算成千克,就在數字的末尾加上3個0; 

13噸=13000千克  

8噸60千克=8060千克


④把千克換算成噸,就在數字的末尾去掉3個0。 

14000千克=14000÷1000=14噸 

15600千克=15噸600千克  


圖形與幾何模塊是難點

1、軸對稱圖形

主要包含以下知識要點:

①軸對稱圖形:對摺後兩邊能完全重合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 

②對稱軸: 對摺後能使兩邊重合的線叫做對稱軸。 

③軸對稱圖形特點: 對稱軸是一條直線,對稱軸兩側的對應點到對稱軸兩側的距離相等,沿對稱軸將它對摺,左右兩邊完全重合。 

④軸對稱圖形的有: 角、五角星、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等腰梯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和正多邊形等都是軸對稱圖形等. 

⑤有的軸對稱圖形有不止一條對稱軸. 圓有無數條對稱軸,每條圓的直徑所在的直線都是圓的對稱軸.

⑥既不是軸對稱圖形又不是中心對稱圖形有: 不等邊三角形,非等腰梯形等.

考察的題目一般會涉及軸對稱圖形的判斷以及根據軸對稱的性質作圖,都屬於基礎題。


2、圖形的平移和旋轉 

①平移:平移就是物體或圖形沿著某個方向移動了一定的距離。確定平移需要兩個要素:方向和距離。

平移的特徵:物體本身的方向、大小、形狀都沒有發生改變,只是位置發生了變化。物體做直線運動。

②旋轉:物體或圖形繞著一個點或一條軸運動的現象叫旋轉。確定旋轉需要兩個要素:旋轉中心、旋轉角。

旋轉的特徵:物體的大小、形狀不變,只是物體本身的方向、位置發生改變。物體做圓弧或圓周運動。


在考試中一般會考察平移和旋轉的判定,根據要求畫出平移後的圖像,根據平移前後的圖像判斷平移的方向和距離,難度不大,都屬於基礎題。


3、面積

這是本學期幾何學習的重點,包含面積的認識、面積單位和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①面積

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注意與周長區分:封閉圖形一週的長度叫周長。 

長度單位和麵積單位的單位不同,所以無法比較。 


②面積單位:

認識:

平方釐米(cm²) :邊長為1釐米的正方形的面積。

平方分米(dm²)  :邊長為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積。

平方米  (m²):邊長為1米的正方形的面積。

對於面積單位的認識,可以讓同學自己在紙片上畫出邊長為1cm的正方形和邊長為1分米的正方形,通過直接觀察體會到1平方釐米和1平方分米所表示的大小,可以在地面上畫出邊長為1米的正方形,來認識和理解面積單位。

在生活中找出接近於1平方釐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例子。

例如1平方釐米(指甲蓋)、

1平方分米(電腦A盤或電線插座)、

1平方米(教室側面的小展板)。 



面積單位的換算 

1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釐米 

【相鄰兩個常用的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0】 


面積單位中一般會考察選擇合適的單位以及面積單位之間的相互轉化。


③面積的計算:

長方形: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已知面積求長:長=長方形面積÷寬  求寬:寬=長方形面積÷長 

已知周長求長: 長=長方形周長÷2-寬 

已知周長求寬: 寬=長方形周長÷2-長 

正方形: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求邊長:邊長=正方形面積÷邊長 

已知周長求邊長:邊長=正方形周長÷4


計算公式必須要理解和熟記,在計算時先想公式,在找相應的數值,最後代入計算即可。


一般的題目只需要帶公式計算即可,對於拼接和切割以及裁剪的題目,需要根據題目已知條件和要求合理作圖,根據圖形來分析和計算。


注意下面的幾個易錯點:

面積和周長無法比較,即便是數值相同,還要考慮單位。

周長相等的兩個長方形,面積不一定相等。 

面積相等的兩個長方形,周長也不一定相等。 


三年級數學學習的幾條建議


1、首先必須先要去理解和掌握知識要點,這是學習和解題的依據和關鍵,能在見到題目後快速而準確的想到對應的知識點和方法是解題的關鍵。


2、重視計算,最好能天天練習,計算的練習多多益善,首先去掌握運算法則和順序,然後去練習,在不斷的練習中提升速度和準確率。


3、積累錯題,雖然三年級的數學難點不多,但是由於學生的理解能力欠缺,還是會經常出現一些錯誤,有必要在平時的學習中不斷積累錯題,作為自己複習備考的重要資料。


4、重視讀題習慣和能力的培養,很多同學在做題時不認真讀題,錯讀、漏讀題目已知條件的情況時有發生,遇到不容易理解的題目多去讀幾遍,理解題意是解題的第一步,看條件,找問題是讀題的的關鍵。


5、期末考試已經不遠了,在考試前去找幾套往年的期末考試卷,嚴格按照考試的標準和要求讓孩子去練習,做完後對照答案批改,再去分析試卷和改錯,對做錯的題目重點學習和鞏固,多找一些相關的題目去練習。


6、對孩子多些耐心,在補基礎的階段會很吃力,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效果還不一定很顯著,但要堅持,否則就會越落越多,到了最後真的是無可奈何了。


胡老師數學教育


這位家長,你先彆著急,我來給你說一下這個問題。我家孩子今年五年級了,雖然比你家孩子大一點,但是他當時數學成績也一直不好,我們也很沒辦法,但是自己也輔導不了,一給她講題就著急上火的,所以在同事的建議下,直接給他報了課外輔導班北京新東方中小學1對1數學課,上了一陣子之後發現孩子的數學成績有了不小的進步,跟老師溝通了之後才知道原來都是習慣的問題,小時候對他的學習習慣不好,很多時候應該注意的重點習慣控制的不好,所以導致成績一直不是特別好,所以上了補習班之後,老師經常給控制,然後又帶著做思維訓練,現在的成績已經好了很多,我們現在也在繼續上準備應對馬上要到來的小升初很信任這裡的老師,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手機用戶98512354404


在你眼裡,三年級數學考試不好,在你心裡,對孩子考的好的標準是多少?作為父母的我,談談我眼裡孩子的成績。

我兒子三年級時是住校生。每次回家跟孩子嘮家常,孩子總會說考了多少?數學91分,全班三十幾名,數學66分,全班17名,我總會跟孩子說,我不管你多少名,只問你什麼方面的題不會?為什麼錯了,有什麼好方法能幫你,學得好還容易學,時間還快?孩子十歲左右正是玩的天性。我從不要求孩子去補課,因為我覺得孩子上課認真學,用心努力學遠勝補習班。希望孩子自己能夠正確對待,學會權衡。
結果,兒子學習成績很優秀,活波開朗,如今,順利上縣重點高中。因為我清楚記得,小時課本上李大釗教孩子的一句話.學習時就認認真真學,玩兒時就痛痛快快地玩。


伊從塔山來


三年級的數學說難不難,說不難對於有些孩子來說的確有難度。不知道你家孩子是上三年級之後數學成績變差還是一直不好,找到原因對症處理。我就我自己的經驗給你幾點建議。

第一,對於數學成績從一年級開始一直不好的孩子,我們不能要求太高。可能孩子的接受能力不好,導致基礎知識學的不夠好,如果考試只能考二三十分,建議讓孩子留個級,在學習一遍好多孩子就跟上了。我朋友家孩子,一年級數學考試只能考二三十分,老師建議家長讓孩子留級,不然上二年級更加一竅不通。我認為大部分孩子智力是沒有問題的,可能是天性好玩,沒有認真聽,所以考試考不上。



我認為三年級的數學,還是以計算為主,相比一二年級簡單的加減乘除稍微複雜了些,但是我們一方面讓孩子認真學習三年級的知識,一方面要加強鍛鍊孩子的計算能力,加減不會就從加減開始練習,如果乘除法算的不好,那就背乘法口訣,另外就是計算公式,整理在一張紙上,貼在書桌上,方便孩子記。我們還要告訴孩子,要對自己有信心,我們基礎學的不好,就要比別的同學更努力的學習。


第二,還有一部分孩子,一二年級成績很好,三年級開始下滑,我們要問問孩子是不是在學習上遇到什麼困難,或者說孩子大了,上課注意力不集中,開始愛玩導致成績下降,家長最好去學校瞭解一下情況,再鼓勵孩子好好學習。


陪讀媽媽談教育


這位家長,你先彆著急,我來給你說一下這個問題。我家孩子今年五年級了,雖然比你家孩子大一點,但是他當時數學成績也一直不好,我們也很沒辦法,但是自己也輔導不了,一給她講題就著急上火的,所以在同事的建議下,直接給他報了課外輔導班北京新東方中小學1對1的數學課,上了一陣子之後發現孩子的數學成績有了不小的進步,跟老師溝通了之後才知道原來都是習慣的問題,小時候對他的學習習慣不好,很多時候應該注意的重點習慣控制的不好,所以導致成績一直不是特別好,所以上了補習班之後,老師經常給控制,然後又帶著做思維訓練,現在的成績已經好了很多,我們現在也在繼續上準備應對馬上要到來的初中升學考試,我很信任這裡的老師,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手機用戶96457301387


我小時候數學是我的哥哥我輔導的。每到考試前我就在那兒做題目,哥哥說考試前不要多做題,要看教材,把每一個例題都做一遍,把每個概念搞懂,我小學的數學一直不錯。現在我自己輔導我兒子,想起哥哥的話,還是覺得頗為受益。所謂萬變不離其宗,一定要把肯本的基礎知識學透,然後再多做點習題,成績一定不會太差。


斐然英語


我小學是數學就不好,因為有的題不管怎麼讀都理解不了,建議你下一個數學學習的軟件,我為了自己的數學下了一個洋蔥數學,這次考試成績比以前好多了。你可以試試。


探索科學的奧秘


我是小學數學教師,現在針對您提出的問題,我來談談應該怎麼辦。

根據您孩子(三年級)數學成績不太理想這個情況,首先告訴您不要太著急,按照我說的辦法,您孩子的數學成績一定能夠提上來。

為什麼呢?

1、三年級這個學段屬於小學中年級,在這個時間切點上來說,補數學,還不晚。

2、如果自己能夠輔導,就幫助孩子找出存在的問題,然後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補缺補差。切不可操之過急,拔苗助長。

3、如果自己不能親自輔導,就請您和孩子信得過的老師——可以請退休的老師或者補習班的老師給孩子輔導。

4、在此時間裡還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多陪伴孩子,也要多鼓勵孩子(最好是精神鼓勵,儘量不要用物質刺激)。

下面我分兩種情況來告訴您然後具體操作:

1、數學成績在班級或者在整個年級屬於中等的。

(1)這種情況,且如果您自己能夠輔導孩子,就和孩子一道找出存在的問題。

怎麼找存在的問題呢?

①讓孩子說說自己哪些地方存在不足。

②向授課老師諮詢孩子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

③買一些輔導資料(比如測試卷)給孩子獨立完成,看看哪些(哪一類)題目不會做。

等問題找到後,然後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補缺補差。切不可操之過急,拔苗助長。讓孩子多做數學練習題,以便見識更多的題型,多練了還能熟能生巧。

(2)如果自己不能親自輔導,就請您和孩子信得過的退休的老師或者補習班的老師給孩子輔導。就由老師和孩子一道找出存在的問題,然後補缺補差。

2、數學成績在班級或者在整個年級屬於不太理想的。

(1)建議您備齊1-3年級所有的數學課本,讓孩子閱讀並完成課本上的各項練習,遇到不能完成的,家長(或者老師)應針對存在的問題及時加以輔導。

(2)準備與課本配套的全部的1-3年級試卷,讓孩子閱讀並獨立完成試卷上的各項練習,遇到不能完成的,家長(或者老師)應針對存在的問題及時加以輔導。

(3)讓孩子多做數學練習題,以便見識更多的題型來豐富孩子的數學知識。

數學成績不太好,往往是孩子對數學知識的認知處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境地。在給孩子補缺補差的時候,不管是家長,還是所請的老師,切不可操之過急,拔苗助長。要做到讓孩子吃透所學的知識點以達到理解記憶,不能草草了事。

以上是本人針對您的提出的問題的一些意見和建議,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6月視頻


我不是教育方面的專家,作為過來人,就談下我家小孩的真實過程吧!

我家小孩現在是初三,數學成績在班級裡是較靠前的。

在小學一或二年級時,也沒發現有數學的優勢,成績中等,一些很簡單的題目,常常會做錯,孩子也一直用~不小心~三個字回答我。因為平時在家的作業,也會常發生這種情況,一說到這題錯了,孩子能立馬改正,這事就沒重視。後來,聽老師說了一個情況,比如:1+1的正確答案是2,如果孩子做成3,知道錯後能說出正確的答案2。這時可以看出,孩子對課堂上的內容沒有撐握,在小孩的思想裡,答案不是3就是2。這時的內容我自己還能做,就用最笨的方法:多讀兩次題目,再讓孩子告訴我題目的意思,接下來就用畫圖的方法來解答。碰到單位不會換算時,就拿家裡的實際物件來打比方。有時感覺孩子內容還沒全部熟悉,就挑一或兩個點,讓他當小老師教我,後來,孩子發現我的意圖後,有點不想說的時候,我就拿各種辦法去激他,不明顯的誇獎是最常用的一種。到三年級時,學校老師說有些同學可以去學學奧數,當時我家小孩不在 有些同學 當中,我也抱著試一下的態度,發現孩子後來做題目的效率和準確率都有所提高,奧數一直學到小學畢業。在4年級時,無意中接觸到魔方,很快就學會,魔方有利於思維。這一年,數學老師也剛好調換,新老師抓的很緊,小孩的牴觸心裡也有,就單從成績方面和他分析,孩子最終知道高分是因為老師,他懂得了感恩。

在後來的學習中,他懂的怎麼抓重點詞去做題目。

當然,有時打幾下屁股還是需要的,男孩子大多調皮點。

我家的一家三口的關係就像朋友,

三年級的內容並不難,多點耐心和時間,我想小孩都能熟練的。

自家的實際情況,不知是否適用你家小孩。

加油(ง •̀_•́)ง


家有寶貝2857


我就是三年級的數學教師。

雖然採用的教材不同,但是基本的知識應該差不多。


三年級數學與一二年級有較大的不同,學生的學習成績會在三年級形成第一次較大的分化。而這種成績的差距在一二年級不明顯,故有一種孩子在一二年級成績都很好,三年級成績下滑的感覺。

孩子的教育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努力。


  • 在家裡要留意孩子的家庭作業情況,督促孩子高效認真的完成作業。在關注孩子作業的時候關注學習欠缺的地方。
  • 多與代課教師保持良好的溝通,針對孩子薄弱的環節,加強輔導與練習。實際教學中家長與教師的良好溝通對孩子學習成績提升有巨大作用。

在學習過程中務必不要貪多,要深入理解課本例題。同一個單元都有不同的窗口例題,代表不同的類型,他們之間既有區別也有聯繫。課後習題很重要,要做到滾瓜爛熟。

提問中提到輔導機構,如果家長時間足夠,多關注孩子學習輔導孩子,也容易提高成績。不必糾結一定要找輔導機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