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黛玉和寶釵,到底誰更適合做妻子?難怪寶玉婚後要出家

《紅樓夢》裡,雖然後四十回是續書,並非出自原著作者之筆。但有一個情節還是很耐人尋味的,那就是黛玉死後,寶釵順利嫁給寶玉,金玉良緣成為現實。然後柳暗花明,寶玉參加科舉就一去不回,拋家棄妻而去,留下寶釵一人獨守空闈。

黛玉和寶釵,到底誰更適合做妻子?難怪寶玉婚後要出家

​從結局來看,我們都難免為寶釵的結局而唏噓。然而,就原著作者的本意來分析,這個結局,似乎也是意料之中。原因無他,最深層次的原因,也就是寶釵骨子裡的性格所決定。

說到性格的問題,我們常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在《紅樓夢》裡,寶玉、黛玉、寶釵三個主角,都有其鮮明的個性特點,也由此滋生了一個至死方休的愛情悲劇。

那麼,從我們現代人的角度來看,黛玉和寶釵,到底誰更適合做妻子呢?

黛玉和寶釵,到底誰更適合做妻子?難怪寶玉婚後要出家

​首先,客觀地說,無論黛玉還是寶釵,都不是我們普通的凡夫俗子所能染指的。之所以說到這個問題,當然需要制定一個“參照物”,姑且用賈寶玉來作為衡量吧。

那就先說說寶玉這個“參照物”。榮國府少主人,別人只是銜著金鑰匙出生,他可是真正的銜著“寶玉”出生。無論人品還是家世,都可謂顯赫一時。更何況,還有一個皇帝姐夫——姐姐元春是當朝貴妃娘娘。這份榮耀,在封建社會里就足可以讓其享用一生。

黛玉和寶釵,到底誰更適合做妻子?難怪寶玉婚後要出家

更何況,寶玉這個人,骨子裡就根本無意於任何的功名利祿,是一個純粹的“糞土當年萬戶侯”的人。在他心裡,唯一在意的,就是身邊那些可親可敬的女子、尤其是天上掉下來的林妹妹。

寶玉的不喜歡功名,我們不能簡單地以“不求上進”來判斷。甚至可以說,生在那樣的年代,那樣的出生,人家本身就有不勞而獲的資本。甚至可以說,賈寶玉即使再不學無術(主流正統觀點),只要他真能保持住那份初心、善待身邊所有女性的初心,他依然是一個炙手可熱的香餑餑。

黛玉和寶釵,到底誰更適合做妻子?難怪寶玉婚後要出家

​雖然從榮國府的世襲來說,賈璉或許才是註定的爵位繼承者。可架不住元春是寶玉的親姐姐、更是亦母亦姐的親姐姐啊。

雖然元春不是皇后,但有點和楊貴妃的身份相當吧,楊國忠大家都很熟悉,只要賈寶玉願意,一切順風順水的話,他就是名正言順的國舅爺。這等身世,對他而言讀書何益?

有了寶玉這個參照,我們先說說黛玉的性格特點。

黛玉和寶釵,到底誰更適合做妻子?難怪寶玉婚後要出家

​從身世背景來說,黛玉所在的姑蘇林家,也是五代列侯之家。從爵位上說,或許比不上榮國公之尊,但黛玉之父林如海卻是當朝探花、兩淮巡鹽實職。這份讀書人的清貴,是榮國府乃至整個賈府百念而不及的。

從黛玉自身的資源來說,作為林家獨女,坐擁林家萬貫家財。自己又生得花容月貌、蕙質蘭心。即使來到賈府住到大觀園裡,其文學才華也是一騎絕塵獨領風騷。

黛玉和寶釵,到底誰更適合做妻子?難怪寶玉婚後要出家

有人說,寶釵的文學水平也不低,幾回詩社,黛玉寶釵都是平分秋色。此言不假,但我們仔細回顧一下,寶釵的詩文,其實只是“業餘愛好”,而黛玉才是真正的讀書人的習慣。即使沒有詩社,她也經常自己習作。僅此一點,就是寶釵所遠遠不及的。

因此,正是黛玉骨子裡的文人氣息,才陶冶出那種讓寶玉痴迷的醉人風姿。

當然,在我看來,賈寶玉最痴迷黛玉的,其實還是她的“真”。因為有了身世的支撐,有了才華的底氣,黛玉就有了“率真”的本錢。黛玉的真,是不造作的,你可以說她自私,也可以說她小氣,但絕對無法否認她的坦誠。

黛玉和寶釵,到底誰更適合做妻子?難怪寶玉婚後要出家

也正是這種坦誠,黛玉身邊的人,才會緊緊團結在她的身邊,回報給她的就是加倍的呵護與照顧。抄檢大觀園,其她姑娘房裡都有或大或小的問題,唯獨瀟湘館安然無事,這也是黛玉真誠待人的結果。

這種真誠與坦誠,令生在權貴世家的賈寶玉、有種如沐春風的感覺。畢竟,當自己的親姐姐元春,看上去無比高貴,回家省親時還不是哭著喊著“當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見人的去處”?唯有在黛玉這裡,才能讓他哭其所傷、笑其所樂。而這一點,才是不喜功名的賈寶玉最注重的。

但是,黛玉的這份“真”,真的就適合做妻子嗎?

黛玉和寶釵,到底誰更適合做妻子?難怪寶玉婚後要出家

如果賈府不倒,依然還是那個四大家族之首,元春依然還是那個貴妃娘娘,寶黛之配,絕對就是真正的天作之合。寶玉也依然可以保持住自己的那份初心,黛玉也依然是那個率真而不失幽默的黛玉。兩人花前月下、吟風弄月,必然會成為所有人、也是他們兩人心中的神仙眷侶。

那麼,寶釵是什麼樣子的呢?

相信大多數人、甚至喜歡寶釵的人都明白一點:黛玉出塵,寶釵世俗。這是大家都公認的觀點。

一直以來,寶釵就用這種世俗中完美的標準來打造自己。當然,為了達到這個自己認定的標準,寶釵的付出不可謂不大。

黛玉和寶釵,到底誰更適合做妻子?難怪寶玉婚後要出家

首先,寶釵必須努力壓制自己的情感,包括任何的喜怒哀樂。在整個《紅樓夢》裡,我們很少發現她有明顯的哀樂傾向。唯一的大怒,也就是寶玉說她像楊貴妃的那一次。

當然,原著作者更是指出,寶釵生稟熱毒,唯有冷香丸才可壓制住。而壓制的“熱毒”,何嘗不是寶釵這個年齡本該具有的熱血?

也正是冷香丸的緣故,寶釵才能表現得那麼“冷”。當然,就人情世故來說,冷漠或許就是最簡單易行的方法。但對寶釵而言,她的真性情是不能流露的。在率真和世俗之間,她選擇了閹割自己的真,屈從了世俗“完美”的評價。

黛玉和寶釵,到底誰更適合做妻子?難怪寶玉婚後要出家

這樣做最直觀的結果,就是連趙姨娘這個賈府沒人喜歡的人,也對寶釵另眼相看。有時候,我們不得不佩服寶釵,年紀輕輕就有這份世俗的成就,這一點,是整個《紅樓夢》裡的獨一味。

正因為寶釵無處不在的“冷”,才更容易得到男人的“尊重”。一如寶玉在見到她白花花的胳膊時,第一反應就是遺憾,遺憾的是“不是生在黛玉身上或許還有機會摸上一摸”。

黛玉和寶釵,到底誰更適合做妻子?難怪寶玉婚後要出家

然後,這樣的寶釵就是男人最好的妻子嗎?對於一個妻子來說,只能得到丈夫的敬重而不是愛,這是什麼樣的悲哀?

這內中因由,我們當然可以歸咎於寶釵的世俗與現實,在她眼裡,看到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利益,然後才是親情乃至其它情感。

也正是如此,寶釵明明有了剋制夏金桂的竅門,卻並沒有告知母親,導致薛姨媽經常受夏金桂的氣。這之中,能說寶釵不是顧忌“法多不靈”嗎?

黛玉和寶釵,到底誰更適合做妻子?難怪寶玉婚後要出家

​但是,不得不說,寶釵的這種“冷”,對處於初創階段的男人來說,絕對是難得的賢內助。

和黛玉比起來,寶釵這樣冷靜的妻子,必然會幫助丈夫在初創階段避免很多的麻煩。就以人際關係來說,丈夫儘可以在外打拼,完全沒有後顧之憂。同時,寶釵這樣的妻子,還可以時刻督促、監督丈伕力求上進,不敢稍有鬆懈。

但是,智商情商都不低的寶釵,就因為這份“冷”,才表現得非常之無情。金釧兒受屈而死,在她口裡也就是“不過是個糊塗人”;尤三姐自刎,柳湘蓮遁跡空門,薛蟠這樣的渾人都難免一哭,寶釵都能無動於衷。這一切的一切,都足以讓人望而生畏。

黛玉和寶釵,到底誰更適合做妻子?難怪寶玉婚後要出家

因此,即使寶釵是男人成功之前最好的助手,然而,隨著她的男人日益成熟乃至成功,其眼界、見識都會水漲船高,必定也會對這個身邊人重新審視。

此時,功成名就的男人,驀然回首,必定也就會發現,原來自己的枕邊人,竟然是一個自己望而生畏的女人!試問,有哪一個男人、尤其是成功的男人能繼續忍受?

黛玉和寶釵,到底誰更適合做妻子?難怪寶玉婚後要出家

​​這也難怪,黛玉死後,賈寶玉能接受金玉良緣和寶釵結婚。然而婚後不久,參加科舉考試後就一去不回。或許,這一切都是賈寶玉逐漸成熟的結果。也是金玉良緣並非吉兆的最好詮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