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一部《金甌缺》:講不盡900餘年前的靖康之恥

一部《金甌缺》:講不盡900餘年前的靖康之恥

我們之所以希望回到過去是因為過去回不去了;我們之所以不願意回到過去則是因為過去的結局還是最終失去。


如果可以穿越,你願意回到哪個朝代?當初我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毫無疑問選擇了宋朝。可當我花了3個多月時間讀完了這部《金甌缺》時,一切的虛幻的憧憬徹底灰飛煙滅,這個王朝的死亡過程始終讓我們不能直視。

我們之所以希望回到過去是因為過去回不去了;我們之所以不願意回到過去則是因為過去的結局還是最終失去。

成立於公元960年的北宋王朝是我國古代經濟最為發達的一個朝代,曾經看到一個數據,這個半統一的王朝巔峰時期的GDP是明朝的10倍,人口規模巔峰時期也達到了1億以上。人均糧食產量也是歷來封建王朝中最高的。

同時宋朝也是一個尊重知識分子的朝代,儒家思想中的刑不上大夫在宋朝得到了實現。一個知識分子一旦受到打壓也不會有生命危險,最多是被流放。著名的蘇東坡就是如此,一生不得志,不是在流放地就是在流放的路上。王安石和司馬光因為變法爭鬥得不可開交,但是在一方得勢後並沒有對另一方趕盡殺絕,雙方都得到善終。

一部《金甌缺》:講不盡900餘年前的靖康之恥

東京夢華傾滅也只在一瞬間


我們歷史教科書上對宋朝最為詬病的就是積貧積弱。這主要表現為宋朝官員軍隊數量龐大,增長迅速,財政入不敷出。地方軍隊將不識兵,兵不識將,戰鬥力低下。這一切的根源就來自於宋太祖趙匡胤的那句著名的: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也許正因為這樣的“臥榻情結”才促使宋太祖通過杯酒釋兵權,集中了中央的權力。這種情結使宋朝保證了百餘年的穩定,但也許正因為這樣的情結才造成了1127年靖康之難。

回到這部《金甌缺》上來,故事從宋金海上之盟開始,打算南北夾擊搖搖欲墜的遼王朝。此時的宋朝統治者就是歷史著名的宋徽宗趙佶,也就是《水滸傳》裡李逵嘴中嚷嚷道的鳥皇帝。他是中國歷史上書法家、畫家,他創立的瘦金體現在可是傳世珍寶,可惜他不是個好皇帝,從一開始他就不應該從事皇帝這個職業。

北宋王朝一直有一個心病,那就是被遼國控制的燕雲十六州。後晉的兒皇帝石敬塘為了當上皇帝,將這塊具有天然屏障的燕雲十六州割讓給了遼國。從此,南方的王朝失去了對北方遊牧民族的天然防線,在與對方作戰中屢屢吃虧失利。宋朝成立也曾多次設法收復這塊失地,宋太宗趙光義曾經率10萬大軍北伐遼國,可惜在高粱河一戰中幾乎全軍覆沒,趙光義本人也因此中箭險些被俘。公元1004年的澶淵之盟結束了宋遼之間數十年的戰爭,自此宋遼邊境沒有大的戰事,但是燕雲十六州卻成了每個宋朝皇帝的心病。

作為藝術家的宋徽宗趙佶,同樣以藝術家的方式來治國理政。為人浮躁輕佻的他,可能在繼位之初並沒有收復燕雲十六州的雄心壯志。他皇帝生涯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藝術創作,建造艮嶽,以及博名妓李師師一笑。他治下的蔡京、王黼、童貫、梁師成、朱勔等六賊在朝堂上結黨營私、貪贓枉法、荒淫無度、排除異己,在私下濫使職權以魚肉百姓為樂。

一部《金甌缺》:講不盡900餘年前的靖康之恥

歷時三個多月讀完的《金甌缺》


原本積貧積弱的北宋王朝此時國內已經矛盾重重,《水滸傳》中的宋江起義也就發生在這一時期,而更大規模的方臘起義更是讓這個王朝風雨飄搖。而此時的趙佶並沒有看到王朝風光無限好的背後隱藏著重大的危機,他依舊我行我素,並在權臣的慫恿下與金朝聯合對同樣搖搖欲墜的遼國發動了夾擊。

然而,主動出擊的宋軍面對遼軍的殘兵敗將竟然一觸即潰,不得不請金兵攻佔了燕京,收復燕雲十六州。而宋軍的表現讓金兵看到了南下滅宋的可能。後來的故事說起來讓人痛心:1125年,金兵一路南下,宋徽宗趙佶將皇位傳給了兒子宋欽宗倉皇出逃。金兵經過兩次汴京之圍,搶掠了大量的財富,並最終擄走了徽欽二帝,這就是歷史上屈辱的“靖康之難”。隨後的南宋王朝在多年的抗金之戰中與金王朝達成了合議,曾經的故土再也收不回來了。

以上就是整部《金甌缺》講述的故事大背景。從海上之盟到北宋覆滅,不過數年之間,一代看似繁華的世界,頃刻灰飛煙滅。

正如作者徐興業所說:歷史上有兩種情況都會使人們產生末日感:一種是長期積弱,到後來只剩得奄奄一息,人們普遍存在的脆薄衰竭的心理狀態禁不起一點外來刺激而產生的末日感,這是慢性的末日感;另一種是表面上繁榮富強,枝葉茂盛,實際上卻早已蛀空爛光,一旦受到強大的外來壓力,便堤決防潰,禍水橫流,一發不可收拾,人們從長期欺騙著自己的假象中醒悟過來,已經來不及了。他們驚慌失措,也會產生急性“末日感”。而北宋的滅亡那一段時間就是這種急性的“末日感”瀰漫的時刻。

從金兵入侵到最終的兩次汴京之圍,北宋朝堂上下的驚慌失措加劇了他們末日的降臨。宋徽宗的傳位,六賊的誅滅,投降派與主戰派的鬥爭,宋欽宗本人的優柔寡斷猶豫不決讓原本還有一線生機的王朝墜入深淵。看到這一處,我總有一種氣不打一處來的感覺,對於王朝覆滅徽欽二帝以及朝堂上下官員的命運有著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感覺。明明可以聚集各方力量與金兵周旋,卻選擇了屈辱的投降,把自己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一部《金甌缺》:講不盡900餘年前的靖康之恥

靖康恥,何時雪


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集權統治,將一個王朝的命運都集中在統治者一人手中,政權平穩的階段還沒有太多問題,一旦遇到動盪和外敵入侵,統治者個人的素質將決定整個王朝的命運。而北宋末年的徽欽二帝並不具有力挽狂瀾的政治才能,甚至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的他們連應對困難的能力都沒有。

從表面上來看,《金甌缺》的主角是北宋青年軍官馬擴,他歷經的海上之盟、兩次伐遼和後來的抗金戰爭。整個戰爭改變了他和整個家族的命運,因為這場戰爭,他的父親殞命沙場,侄子不知所蹤,母親和妻子在敵佔區淪為家奴,自己的女兒也不幸夭折。書的最後是馬擴來到敵佔區見到了奄奄一息的妻子嚲娘,並最終帶著她的骨灰回到了南方。而妻子臨終前所期盼的:“日月重光,金甌無缺的好日子”卻再也沒有來過。

但是從本質上來看,《金甌缺》真正的主角則是對立雙方的統治集團,他們主導了整個戰爭的走向,造成了三大王朝的最終命運。我們都說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但是關鍵人的關鍵動作,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歷史的走勢。

這部《金甌缺》曾經獲得過第三屆茅盾文學獎榮譽獎,這樣的歷史小說我看完前後花了3個多月的時間,也許我再也沒有勇氣去看第二遍。作為一部歷史小說,我認為最應該做到的就是介紹歷史變遷背後的經驗和教訓。正如作家馬伯庸在一檔節目中所說:

“大事不虛,小事不拘”。我認為《金甌缺》就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

我們在整部小說中看到戰爭前夕東京的繁華,這就是清明上河圖裡的東京鏡像。我們親歷了整個戰爭的激烈與殘酷。我們還見證了烽火過後,百姓的痛苦與悲慘。正所謂:“兵火有餘燼,貧村才數家。 無人爭曉渡,殘月下寒沙。”

戰爭是殘酷的,戰爭也是可怕的。描寫戰爭的可怕,因為它是真實的。真實的東西就應該記錄下來,成為歷史的文獻,成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經驗教訓。

四卷百萬字的《金甌缺》已經讀完,將近九百年前的靖康之難已經煙消雲散。但是歷史的沉重感,歷史深處的恥辱和教訓依舊存在,他們不應該被我們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