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0 秦一统六国本能提前,曾祖父错杀此人,名垂千古机会留给秦始皇

倘若今天我们说起秦国在中国历史上功绩最多的人是谁,不容分说,想必大家第一个联想倒的,肯定就是秦始皇嬴政了,在这里我们说他是“王”,这个称呼其实已经不够准确了,因为在秦始皇赢政之后就开始称“皇帝”,而不是“王”了,从诸侯王过渡到了后来的皇帝,这是中国皇帝的开端,所以历史上称呼秦始皇为“始皇帝”。

秦一统六国本能提前,曾祖父错杀此人,名垂千古机会留给秦始皇

战国末期,秦始皇赢政统一了六国,先后按照顺序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开创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在未来历史中的第一个君主中央集权国家,这就是秦朝了,秦始皇的这一举措不仅在秦国历史上,甚至在中国历史上,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力量,秦始皇赢政后来被明代思想家李贽称之为“千古一帝”,秦始皇奠定了以后封建2000多年的政治格局。

秦一统六国本能提前,曾祖父错杀此人,名垂千古机会留给秦始皇

都知道书同文,车同轨,这是很重要的,反观历史,秦始皇嬴政之所以能实现一统六国的这项重大任务,其实归功于原因,不仅仅因为赢政是一位有眼界和有谋略的伟大皇帝,更是因为赢政有着背后的祖先们,世世辈辈助力,为了完成这项大业而共同努力。

站在父辈的肩膀上的赢政,正是因为先前多代的秦王,为嬴政后续发展做了铺垫,奠定了发达稳固,让秦国的军队力量拥有强大的基础,嬴政才能在自己的能力之下顺利实现大一统。

对秦国贡献最大的君王

秦一统六国本能提前,曾祖父错杀此人,名垂千古机会留给秦始皇

其实早在秦始皇的先祖当中,有这么一位秦王,为之后秦始皇的统一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这个人就是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差点就能统一中国,那么秦昭襄王做了那么成绩,又是为什么没有统一中国呢?

第一点:秦昭襄王的丰功伟绩

秦昭襄王,也称秦昭王,真名叫做嬴稷,赢稷是秦惠文王的儿子,在秦武王举鼎去世之后,战胜了其弟成为后来的秦王,秦昭襄王是秦始皇赢政的曾祖父。

秦昭襄王在继承王位的初期,没有实权,是由宣太后当权,魏冉为宰相,后来宰相推荐了一名将领,此人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著名将领——白起。

秦一统六国本能提前,曾祖父错杀此人,名垂千古机会留给秦始皇

秦昭襄王可以说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统治者之一了,从公元前325年,到公元前251年,都是秦昭襄王的在位时间,,同时,也是当时秦国时期在位最久的统治者了。秦昭襄王在位期间,不仅扩张了国土面积还修建道路,还实行了独特的外交政策“远交近攻,近交远攻”,这使得秦国在不同诸侯国之间来回游转,从中取得了大量的利益,这一切举得使得秦国一时之间叱咤其他的诸侯国家。后来在秦昭襄王的带领下秦国还破解了其他六国的合纵政策,后来组成了连横联盟。

这时候的秦国已经十分强大,所以东周王朝的周天子几乎成为摆设,已经没有了掌控天下的能力,俨然一个空架子,但是秦国不敢夺周天子的位置,这意味着造反,谋逆,其实秦昭襄王已经有了取代周天子的念头。

秦一统六国本能提前,曾祖父错杀此人,名垂千古机会留给秦始皇

第二点:秦昭襄王杀死了大将白起

白起在公元前294年,白起就率军攻打了韩国的新城,那时候的白起率军的头衔是左庶长。可以倒推的是根据秦国的军功爵制度,左庶长为二十等爵中的第十级。商鞅变法规定:秦兵在战场上每斩获一个军官首级,可升一级爵位,由此可以知道的是,白起在这之前至少已经斩杀了10名敌军大将。

公元前296年的时候,齐国、魏国、韩国三个国家曾出兵攻打秦国,秦国形式严峻,一时无法抵抗,所以割地求和,这时的白起突然间横空出世,一时间攻城略地、领兵杀人,这才唤醒了秦国军队中想要横扫六国的雄心壮志,白起每次出兵,都威震天下,让六国真正的患上了“恐秦症”。

秦一统六国本能提前,曾祖父错杀此人,名垂千古机会留给秦始皇

白起一生之中,最著名的就是指挥了长平之战,这场战役可以说对秦国十分的至关重要。在长平之战以后,赵国差一点点就要灭亡了,本来秦国要灭了赵,由于范雎收赵国的贿赂,让赵留下。

秦昭襄王想到白起,白起因为和宰相范雎不和,一直谎称抱恙,秦昭襄王不信白起,认为白起是假话,让白起带病上战场打仗。

宰相范雎与秦王觐见,觉得白起没有奉命行事,所以之后秦昭襄王派出催命使者,赐剑命白起自刎,催命使者见到白起,白起接过剑说道:“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吾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说完自刎,从此一代大将白起陨落,否则秦昭襄王本有机会一统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