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二战时期德国如何把士兵数从20万扩充到1700万?

官儿迷


这个提法并不准确,因为按照1919年的《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德国只能拥有10万人的陆军,海军只能保留少数舰艇,空军则不允许保留,所以德军在二战扩军前军队数量绝对没有20万。

而且在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兵力在1943年德国进入全国总动员时达到顶峰,而此时的兵力虽然达到了空前的1100万人,但仍未达到1700万的数量。

不过,短短几年时间,从10万人急速扩张至1100万军队,其膨胀110倍的恐怖扩张速度,放在任何国家任何时期都可以称得上叹为观止了。

那么,德国是如何实现这一奇迹的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几点:

1、兵员素质好

在凡尔赛体系严酷的桎梏中,德国陆军纸面上能保留的数量只有10万人,但协约国没有规定保留怎样的10万人,所以聪明的德国人保留了德军最精锐的部分。

这部分所谓的士兵实际上大部分是军官,这些带有普鲁士血统的军官不仅素质高,而且有着强烈的民族荣誉感。每个人不说独当一面,起码也是精明强干。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和平间隙,这些军官和英法美苏等都进行过广泛交流,时刻吸收先进军事技术,极大提升了这些军官的综合素质。在祖国需要时,将这些军队的种子撒出去,瞬间就能拥有成千上万的精锐武装。

因为凡尔赛体系的残酷压制,德国上下同仇敌忾,想方设法避开协约国设置的红线。虽然只能有10万人的陆军,但没有规定德国不可以拥有武装警察等非军事力量,而这些人员在战争爆发时,能迅速转化为强悍的武装力量。另外,德国民间还保留着大量的航空俱乐部、射击俱乐部等,这是训练准军队的重要平台。

再者,德国在一战后对退役军人实施了高福利,保持随时被征召的状态,这是数百万德军迅速成军的重要条件。

2、国际环境佳

在凡尔赛体系中,对德国惩罚最重的是德国的世仇法国,但法国唯恐德国不死的做法遭到了英国及美国的反对。

在英国看来,如果德国倒下,法国在西欧将失去控制,对英国的大陆均衡政策有害无益,且无法阻挡苏联的“西进”;而一战后的美国,考虑更多的是德国遏制苏联向西推进的战略价值,所以在美英的反对下,法国对德国的严重惩罚很多都打了折扣。

不仅如此,德国还和英法一样,收到了美国在战后的贷款,这使得本就经济损失较小的德国迅速恢复了实力,再度成为欧洲强国。

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德国开始一步步突破凡尔赛体系的束缚。特别是东部的苏联日益膨胀的背景下,无论英国还是法国都对德国军队的“增肥”视而不见,是为绥靖政策。

1929年的经济危机几乎摧毁了德国,但也为德国送来了希特勒。在希特勒的带领下,德国被充分调动起来,不仅恢复了经济,还极大地扩充了军备。

更扩张的是,希特勒在英法和苏联之间左右逢源,特别是和斯大林眉来眼去,为二战前的德国带来海量的资源,这是德国能迅速武装数百万军队的重要物质基础。

3、领导能力强

希特勒最大的魅力在于它能够将个人的欲望与德意志民族愤怒的民族情结紧密结合在一起,然后几乎所有德国人都被希特勒绑上了战车。

在希特勒1923年啤酒馆暴动失败后,痛定思痛的希特勒除改组纳粹党,就是组建了一支隶属于自己的武装,这就是冲锋队。后来,冲锋队改为党卫队,二战后改为党卫军。

党卫军和德国正规军国防军不一样,这支军队是希特勒的私人武装。虽然不属于德国正规军序列,但党卫军在二战时期发挥的作用和国防军并无二致,而这支山寨军队在二战前就已经膨胀到数百万人!

在希特勒的煽动下,特别是英姿飒爽的军服,大量被洗脑的德国青年人以参军为荣,为德军的迅速扩张打下了坚实基础。

而在二战爆发,德国横扫西欧后,亡国的法国政府留下了超过100万的法奸军队,这些军队被希特勒收编,成为德军兵员的重要来源。

除了法国,在1941年6月22日德军闪击苏联后,兵败如山倒的苏联军队大批量被俘,很多俘虏也在二战后期也被补充到德军中充当炮灰。

所以德军在二战前的迅速膨胀绝非偶然。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二战时期,德国扩充军队的一个基础,就是希特勒青年团。希特勒青年团是纳粹党于1922年成立的准军事组织,其任务是对13-18岁的德国男性青少年进行军事训练。

希特勒青年团也会发放制服,军靴,也有自己的勋章和等级军衔。主要进行身体素质训练和军事训练。这些青少年要进行射击,匍匐前进,野营,穿越铁丝网,攀登等等严酷的训练。到1933年,希特勒青年已经有233万队员。

到了1930年以后,德国又成立了德国女青年联盟和德国少年团,对全体14-18岁女性和10-14岁男性少年进行军事和纪律训练,训练内容甚至还包括了戴着钢盔和防毒面具进行拔河比赛,这种等级很高的军事训练。

到二战爆发前夕的1938年,希特勒青年团等组织现役人员,已经有700万人。到1939年,所有的10-19岁德国青少年都接受过各级青年团和少年团队军事训练。战争爆发以后,青年团成员就开始进入德意志帝国铁路、消防局、邮局、情报局、防空炮部队等部门工作。

到18岁时,再被征收到德国军队当中服役。而这个时候,很多青少年已经经历了8年,军事训练,体育锻炼,野外行军野营训练,还有纪律训练,完全是一名合格的士兵。

正是这种组织和训练,让德国在二战可以拥有超过千万合格兵源。苏联其实也有异曲同工的地方,苏联在当时有数万个青少年射击,无线电,航空等等俱乐部和相关组织,在二战也为苏军提供了上千万兵源。


深度军事


这个问题就要说到一战结束后凡尔赛条约对德国能保存军队限制的问题了,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一战德国战败后,《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军取消总参谋部,不得拥有坦克这类重武器,军队常备保持在十万人,但是不要小瞧了这精简的十万人,尽管常备军队相比一战前的七十八万人只有十分之一左右,但是军队的限制使得保留下来的军队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他们就是将来扩编军队中的骨干,事实证明后来也确确实实是这样。

德军的扩军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德军最多的时候军队也没有一千七百万人,德军常备从当时的十万精锐到1937年时,常备军和预备役已经扩编到了一百六十万人,而到1939年波兰战役时,德军参加作战的部队就有八十八万多人,加上预备队都已经达到一百六十万了。而到了1943年时,德军的总兵力是最多的,达到了一千三百五十五万人,相比1935年的十万人扩编了一百多倍。

那么为什么会扩编的如此之快呢?那十万人再怎么稀释在军队里,也不可能有这么多人,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纳粹的一些政策。

纳粹在上台后不久就开始着手组建所谓“希特勒青年团”,表面上是一个青少年团体性质的组织,但实际上实施的却是秘密的军事训练,借以所谓户外探险或户外求生之名义来训练部队。然后就是在1935年成立“国家劳动奉献团”,在青少年在“希特勒青年团”的训练之后,包括成年人和这些青少年在内,都要在这里度过约一年时间,实际上也是打着劳动奉献的幌子训练军队,实施军事化管理并且还有体能训练。并且希特勒还将征兵年龄下调到了二十岁,从而更多的青壮年可以被编入国防军或武装党卫队,而一些退役的老兵也不放过,希特勒在各地组建“乡土防卫队”(东普鲁士为“乡土突击队”即LandSturm)这样的军事组织来容纳退役老兵和大部分一战老兵,于是德国就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现役军队有20岁到22岁的青壮年士兵,还有23岁到45岁的预备役军队。

纳粹在上台后不久就开始着手组建所谓“希特勒青年团”,表面上是一个青少年团体性质的组织,但实际上实施的却是秘密的军事训练,借以所谓户外探险或户外求生之名义来训练部队。然后就是在1935年成立“国家劳动奉献团”,在青少年在“希特勒青年团”的训练之后,包括成年人和这些青少年在内,都要在这里度过约一年时间,实际上也是打着劳动奉献的幌子训练军队,实施军事化管理并且还有体能训练。并且希特勒还将征兵年龄下调到了二十岁,从而更多的青壮年可以被编入国防军或武装党卫队,而一些退役的老兵也不放过,希特勒在各地组建“乡土防卫队”(东普鲁士为“乡土突击队”即LandSturm)这样的军事组织来容纳退役老兵和大部分一战老兵,于是德国就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现役军队有20岁到22岁的青壮年士兵,还有23岁到45岁的预备役军队。


战斗机解说家


首先我得说这个问题是不严谨的,从一战结束一直到1935年德国部队数量仅仅为《凡尔赛条约》所限制的10万人而已,1943年在库尔茨克战役前夕,德军数量达到了历史最高峰1355万人,足足是二战爆发前的130倍。根据魏玛政府时期的统计数字,1933年德国人口为6603万人,这意味着德国每5个人中就有1个人参军作战,反观二战日本7千万人口,军队数量最高也不到900万,刨去老弱妇孺和工农业生产人员,德国在二战真正做到了历史上少有的“全民皆兵”,那么德国是怎么在短短的8年时间完成了如此庞大的扩军计划呢?

凡尔赛条约下的“曲线救国”战略

凡尔赛条约对一战后失败的德国无疑是残酷无情的,它不仅规定了德国武器装备的数量,更是限制了德国的部队数量只能有10万人,尤其釜底抽薪的是,规定了德国的士兵服役期长达12年,这也就意味着德国需要12年才能拥有10万人的接受过军事训练的预备役,这对战时动员体制无疑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而希特勒上台后采取了“曲线救国”的策略,1922年成立了“希特勒青少年团(Hitler-Jugend)”以提高青少年野外生存既能为幌子的变相对13岁到18岁青年进行严格军事训练的组织,1935年成立“国家劳动奉献团”,美其名曰是一个公路建设组织,实际上是一个以铲子代替枪支训练的准军事化训练组织。这些组织的成立和运作为德国培养了大批接受过准军事化训练的后背力量,也为扩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凡尔赛条约废除后不受制约的数十轮扩编

1935年,希特勒向全世界宣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废除凡尔赛条约并且重新恢复义务兵役制,从此德国的军事发展不再受到桎梏,从此走上了疯狂的扩军之路。在整个二战期间,德国一共发布了35梯次动员令,军事人数急剧膨胀直到一发不可收拾,1939年为了闪击波兰,陆军发布了4批次动员令,扩编和满编了将近了90个师接近一百万人,而在进攻法国前,更是发布了10批次动员令,扩军了接近300万人,到进攻苏联前夕,德国军队数量已经达到接近1000万人,即使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失利,兵力损失接近100万人的情况下,德国依旧通过高效的动员令扩军了120万人。

(纳粹德国征兵海报)

将占领地纳入扩编体系,服役人员要求和年龄不断降低

二战后由于战线的拉长和士兵的损失不断增加,德国将占领地的外国人纳入扩军体系,比如在著名的“巴巴罗萨计划中”就有29个罗马尼亚师和芬兰师参与,人数接近35万人,而在后期,从法国到波兰到匈牙利、乌克兰,几乎大半个欧洲的国家都有不少人被征调进入了德国的纳粹部队之中。而在国内,希特勒为了进一步发掘潜力,将征兵年龄由原本的20到45岁扩大成17到61岁,这也导致了柏林战役时出现了大批的娃娃兵和老头兵。而以前一些因为身体有缺陷惨遭淘汰的人士也有幸进入了部队服役,甚至于出现了完全依靠手语交流的聋哑人部队。

(德国儿童兵战场被吓哭)

强大的军事工业保证了扩编后武器装备的持续供应

要扩军,除了有人,还得有装备,一战中由于主战场在法国,德国本土几乎没有受到战火璀璨,因而损失较小,虽然在战后惨遭各国掠夺,但是由于英法美各怀鬼胎,立场不一,德国借此获得了大量外援并成功的实现了经济的起飞,德国军事工业也在各种掩护下不断的发展,不仅实现了对英法的追赶甚至完成了超越。也正是在强大的军事工业支撑下,纳粹德国才能完成如此迅速而庞大的扩军计划!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赞关注,不同观点欢迎讨论,我会一一回复的,谢谢!

(二战德国坦克生产厂)

(纳粹德国飞机生产)


军武吐槽君


所谓预备役,就是让服完兵役的士兵必要时再重新征召。使国家在和平时期维持一支相对小规模的常备军,战时可以在短时间内组建出大规模的军团。现代军队的预备役概念源自德国,将其发挥到极致的也是德国。因此德军在二战一开战就拥有了大批训练有素的部队。

一战后凡尔赛和约解散了德国参谋部并限制制造武器,德国只能保有10万现役部队,现役军人役期长达12年。也就是说在12年内德国都不能再训练新兵,同时要等到12年后才能有10万的预备役军人!德国在1935年重新武装时,只有10万现役军人加10万预备役军人。

但德国秘密做出了对策:一、成立“希特勒青年团”,让青少年以野外求生技能为名实施军事训练。二、1935年成立“国家劳动奉献团”,规定青少年必须参加一年以上义务劳动。实则实行军事管理和体能训练,所谓的“用铲子代步枪”。

1935年3月德国开始实施征兵制,年满20岁的男子接受征兵体检,无重大身心障碍者立刻入伍,服役期从一年延长为两年,这样新兵训练时间为半年,两年兵役期保证了德军中随时都有至少一半是受完训的现役军人。

士兵退伍之后即列入预备役,45岁以前有义务再度入伍。在此制度下德20-22岁的为现役士兵,23-45岁的为预备役军人,从而使得德军有了源源不绝的补充兵力。二战德国鼎盛时期,德国动员的总兵力为17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1.5%


爱历史的三井寿


一战结束后为了遏制德国实力,战胜国强制德国签署了《凡尔赛条约》。因德国受次条约限制,国家参谋部解散 武器装备限制生产 军事力量也只能维持十万左右。希特勒上台后他把退伍军人重新招募,设立了一个预备役。这样一来德国就多了一只很强战斗力的军队。一九三五年时候希特勒已经拥有十万现役军和十万左右预备役 总数20多万。但这不足以让德国称霸世界,于是希特勒定制了一个秘密扩军计划。首先希特勒在德国成立了“青年团”就是以青少年接受训练的名义从而达到扩军目的。然后又成立“国家劳动奉献团”参加义务劳动的名义进而扩大军事力量。同年希特勒在德国境内大量招兵,只要年满20,身体没有疾病的男子都可以参加。除了这些措施以外,只要在45周岁以下的德国男子都有义务参军,这样一来德国军事力量不断增长,而且是源源不断的。所以在二战中德国以区区几千万的人口,组成了一个拥有一千多万人的庞大军队。


硬核战争




众所周知,希特勒在二战发展出来闪电战这种集中优势于一点,快速推进的全新战法,一时打蒙了所有对手,横扫欧洲。


德国的扩军也有闪电战的味道,在希特勒的民粹主义煽动下,整个德国陷入疯狂。经过多次全面动员,加上不断取得的胜利的刺激,在一战后限制德国发展军备的凡尔赛和约已经成为一张废纸。德国从开初的十万常备军迅速扩军到百万,三百万,一千万。

要知道现代战争仅仅有规模庞大的军队规模是没有用的,还要有强大的军工体系,支撑德国迅速扩军的就是德国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德国在占领了几乎整个西欧后,西欧这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制造能力全部为德国所用,这就形成了德国本土扩军和占领区、盟军扩军的基础条件。这也是为什么小小的德国敢于跟庞大的苏联叫板开战的底气,他实际上是拿整个西欧的力量在对抗苏联。



希特勒作为一名做皮鞋的手工业者从政,还遭遇挫折坐牢,出狱后迅速在政坛崛起并当选为德国元首,又在短短的时间了让一战战胜国们一个个低下高昂的头颅,将欧洲政治版图分而化之。最后再逐个击破,统一欧洲14国,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极富政治思维和军事天赋并具有优秀表达能力的人。


他能够被德国选民一致选中担任德国元首,其动员能力自然不要说了。在他的民粹动员之下,德国基本上是20%的人加入了军队,这在人类历史上都是一个恐怖的比例。而且他这个人不但充满了激情,为达目的也充满了欺骗性,在跟苏联全面开战前夕,他还跟斯大林打电话表达德苏友好、互不侵犯云云,以至于德国全面推进斯大林都不愿意相信。

这样一个政治天才要快速扩军原本也不是什么难事。


谢金澎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当时为了更好的削弱德国的势力,所以战胜国与德国就签订了《凡尔赛和约》。所以德国的参谋部后来被解散,武器制造也遭到了限制,当时的德国仅仅只有十万的现役部队,而且这支部队的服役时间也有整整12年之久的时间。在这12年里,德国也无法再去训练新的士兵。到了1935年,德国一共只拥有二十万军队,十万现役军与十万预备军。但是到了二战爆发期间,德国却拥有了将数千万的部队,并且战斗力都不弱,希特勒是如何做到如此快速又高质量的扩充部队的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高度重视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士兵的综合素质锻炼


因为德国加上战役部队也只有二十万人,这些部队对于希特勒来说实在太少,为此德国人高度重视现役部队和预备役人员的综合素质发展,我们都知道,军队中最重要的作战力量就是基层的士官力量,因此德国就将每一名士兵都当做士官来培养,国内遍地开办射击俱乐部和飞行俱乐部,如此一来,德国在短时期内就有了将近二十万名班长,以及一大批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希特勒就可以有恃无恐的快速扩充部队了,同时又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

德国成立了“希特勒青年团”,以野外求生的名义接受训练,以此来达到训练士兵的目的


希特勒青年团也会发放制服,军靴,也有自己的勋章和等级军衔。主要进行身体素质训练和军事训练。这些青少年要进行射击,匍匐前进,野营,穿越铁丝网,攀登等等严酷的训练。到1933年,希特勒青年已经有233万队员。 到了1930年以后,德国又成立了德国女青年联盟和德国少年团,对全体14-18岁女性和10-14岁男性少年进行军事和纪律训练,训练内容甚至还包括了戴着钢盔和防毒面具进行拔河比赛,这种等级很高的军事训练。 到二战爆发前夕的1938年,希特勒青年团等组织现役人员,已经有700万人。到1939年,所有的10-19岁德国青少年都接受过各级青年团和少年团队军事训练。战争爆发以后,青年团成员就开始进入德意志帝国铁路、消防局、邮局、情报局、防空炮部队等部门工作。 到18岁时,再被征收到德国军队当中服役。而这个时候,很多青少年已经经历了8年,军事训练,体育锻炼,野外行军野营训练,还有纪律训练,完全是一名合格的士兵。 正是这种组织和训练,让德国在二战可以拥有超过千万合格兵源。

德国还成立了“国家劳动奉献团”,说是参加义务劳动,其实就是进行军事训练


德国让每一位符合条件的公民定期参加义务劳动,实则就是对公民进行全民军事训练,让大多数公民都能够熟练掌握军事技能,做到战时能够随时为部队补充兵源。


1935年3月,希特勒在德国大量招兵,只要是年纪满了20岁的,没有疾病的,都可以来参军。服役时间也从之前的一年变为了两年。这些新来的士兵训练时间大都在半年左右,这样一来,德国也可以保证军队中永远都存在一半是经过训练的高素质士兵。 除此之外,所有的士兵在退伍的时候都被列入了预备军人的名单,只要是年龄不超45岁的,就有义务再次入伍。

因此,在短短的数年内,德国的士兵数量就得到极速的增长。在二战中,德国士兵的总数已经达到了1700多万,国内平均每五个人中,就要一位是军人。


米曹说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战败。作为战败国的德国自然少不了受那些战胜国的欺辱,除了赔偿海量的钱财外,德国国内的土地被割据,工厂被拆除后运走,就连矿产都被战胜国抢走,整个德国被英法等战胜国抽干了。


除了对德国进行报复性的掠夺之外,英法为了限制德国军事方面的发展,签订了《凡赛尔和约》,严格规定了战后德国能拥有的军队规模,包括常备军只能有十万人,不能拥有重武器等等。

德国由于战败,不仅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经济水平也直线下滑,带来的是德国国内失业率的剧增。工厂大量破产,人民收入锐减,导致了近乎一半的人口在贫困和饥饿的条件下挣扎。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一战后倒霉的不仅是德国,整个世界都陷入了困境。在一战结束十年后,还没有恢复过来的德国就迎来了1929~1933年的全球经济大危机。魏玛共和国应对不利,德国出现了恶性的经济膨胀,德国马克成为了孩子手里的玩具,无数德国家庭的积蓄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巨大的落差使德国陷入了一阵黑暗时期,社会秩序极为混乱,大量的失业人群涌上街头。在德国经济最困难的时候,也是德国人对政治最热衷的时候。

而希特勒就是在这个时期上台的,这场德国的噩梦,却是纳粹的春天。

希特勒就是在德国经济最困难的时期上台并掌权的,事实上,希特勒的确对德国克服经济危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怎么做的呢?

希特勒找到了解决经济危机的法宝——扩军。

经济危机嘛,无非就是社会萧条,失业率激增,老百姓养不活自己。既然在家里没饭吃,可以去军队里吃饭啊!而且一时之间,大量的失业人群被吸纳进了军队,社会上游手好闲的人少了,社会矛盾当时就缓和了。

可是凡尔赛合约明确规定,德国的军队人数不能超过十万,希特勒怎么扩军呢?

简单,钻空子就行。

合约上说的是“军队”不能超过十万,可是军队是一个很狭隘的定义。英法限制了德国的军队,可是没有限制德国的准军事组织啊!

希特勒在德国国内组织了人数高达数百万的“冲锋队”,大量吸纳德国青年。冲锋队与国防军在组织架构和训练上完全一样,只不过它不属于德国而属于纳粹党。希特勒用这个方法钻了空子,在英法的眼皮子底下扩军数百万。





除了冲锋队外,德国还在全国各地建立了“武装警察”组织。与中国的武警不同,德国的武警可是全套拥有陆军的装备,从坦克到牵引式火炮一样不少,实际上就是军队。

除了陆军之外,海空军也有空子可钻。合约严格限制了德国的空军,但是希特勒却在全国各地组织“航空俱乐部”,培养飞行员。那个年代的战斗机驾驶很简单,这些人在二战爆发后就直接入伍了,甚至不需要进行专门的训练。

海军方面,由于英法限制了德国的船只总吨位和型号,德国就干脆不发展水面舰艇,转而发展潜艇。二战中德国潜艇的“狼群战术”之所以让盟军闻风丧胆,就是这时候打下的基础。



果然,在二战开启后,希特勒在面具下藏着掖着的“准军事组织”直接成为了德国国防军。一个被合约明确规定只能拥有十万军队的国家,在英法眼皮子底下训练了几百万人,不能不说是一种耻辱。如果当初英法严格执行了凡尔赛条约,限制德国的话,二战是不会爆发的。


小约翰


其实1700万这个数字就有些过于夸大了,其中加上了外籍部队、仆从国等这些力量,而实际上二战德军从开战到战败的总兵力应该是1300万左右。

在纳粹政权刚上台时,受制于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德国国防军还是一支只有10万人的军队,兵力不足,而且武器装备水平也很差,但是纳粹本身就有意扩军备战,所以这10万人几乎就是按照士官标准培养的,对后来德军的迅速扩充起到了很大的帮助。经验丰富的优秀士官能帮助培养合格的士兵,是训练体系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纳粹德国最初主要是征召年轻人参军入伍,在战争初期基本能满足作战需要。但是二战中期之后,德军开始陷入困局,兵力损失极为惨重,因此开始不断放开年龄限制,很多少年人、中年人都开始被强制参军入伍。在战争后期甚至不少儿童、老年人也被强迫参军,因此这才有了这高达千万的惊人数字,毕竟德国总人口也不过6000万人。

而实际上德军之所以能够迅速迅速扩充兵力,和其之前的很多举措也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开战之前德国就建立有很多组织,比如帝国劳工组织、各种体育运动组织等等,就意在锻炼青少年的体能等,为未来可能的需要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