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俗語“除夕夜裡關財門,大年初一迎財神”,啥意思?古人春節習俗

俗語“除夕夜裡關財門,大年初一迎財神”,啥意思?古人春節習俗

在以往農村,一年裡最重要的兩個日子,莫過於除夕和春節。並且,在這兩天乃至整個臘月和正月裡,有著許許多多的規矩和禁忌。當然這些規矩和禁忌對於我們來說,已經讓人感到十分陌生了,不過,這些禁忌和規矩,可以從一些民間俗語裡瞭解一二。老一輩人關於除夕和春節的俗語裡,有這樣的一句話:除夕夜裡關財門,大年初一迎財神。

俗語“除夕夜裡關財門,大年初一迎財神”,啥意思?古人春節習俗

早在西周時代,華夏先民就習慣在冬日裡休息,養精蓄銳,為來年開春幹農活攢夠力氣,積累勢能。而西周時代的先民,就有了在臘月裡祭祖的傳統。甚至古人認為,對於一個朝廷來說,最重要的兩件事:一件事是祭祀,另一件事是軍事。軍事是一個政權能否立足的關鍵因素,沒有軍事力量支持,或者軍事力量衰弱,都會導致一個政權垮臺。而祭祀能和軍事相提並論,足見祭祀的重要性。而由於祭祀很重要,很多關於祭祀的規矩也隨之產生,並且隨著古代社會的緩慢進步,這類規矩也越來越多。甚至在古代的大戶人家,其祭祀時候所涉及的繁文縟節,還要專門請司儀人員來主持,才能進行下去。上文說的俗語,就屬於關於祭祀方面的規矩。

俗語“除夕夜裡關財門,大年初一迎財神”,啥意思?古人春節習俗

先說“除夕夜裡關財門”。古人認為,除夕之夜,祖先和神靈都會來到人間,享受來自人間的祭祀。除了祖先和神靈以外,包括財氣和福氣也是如此降臨在人間的每一戶人家。而如果在除夕之夜,不及時把大門關好,古人認為,這會讓已經來到的財氣離開自己家,去別人家。因此,傳統習俗認為,在吃完年夜飯以後,就要及時把大門關閉,把財氣留下來。這就是所謂的“關財門”。

俗語“除夕夜裡關財門,大年初一迎財神”,啥意思?古人春節習俗

再說“大年初一迎財神”。大年初一,一年的開始,所謂萬象更新。古人認為,大年初一來臨的時候,財神也會降臨。不過,財神是否留下,要看是否及時“迎接”,並且,按照傳統說法,不同年份的“財神方位”也是截然不同的。比如2020年,財神方位是在正北方。而一般認為,迎接財神最好的時間,從子時(最好是凌晨以後)到卯時(早上七點之前)這段時間都可以。一般來說大多數人家“迎接財神”,都是在卯時左右。而後開始新年當天的各種拜年活動。

俗語“除夕夜裡關財門,大年初一迎財神”,啥意思?古人春節習俗

古人如此重視除夕和春節,除了華夏血脈傳承外,也是由於古代生產技術條件落後,民眾應對風險的能力太弱,因此寄希望於祭祀祈福,認為祭祀能夠幫助自己交上好運,避免損失和厄運。不過隨著歷史的進步以及知識的普及,我們已然知道自己的雙手和辛勤的勞動才是真正的“財門”和“財神”。倘若一個人不寄希望於辛勤的汗水而將一年的收益寄希望於虛無的“關財門”和“迎財神”,那無疑是在掩耳盜鈴。雖然俗語已然失去了實用價值,但仍舊不失為感受傳統年味的又一途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