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鸿沟是一条怎样的河流?为什么除了楚汉战争时期,中国历史上对它均很少再提及?

jamie1987


秦汉之交,项羽和刘邦划鸿沟为界,中分天下,达成楚河汉界的休战协议的。我们今日形容两个人对某件事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也可以用“鸿沟”来表达,鸿沟这条在历史上用了几百年的运河,后来随着黄河改道不复存在,但是其历史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那么鸿沟是谁修的,是什么时候修的呢?这要追溯到战国时期。

公元前364年,秦国入侵魏国,在河东地区,也就是魏国都城安邑附近的石门,大败魏军,斩首魏军六万。

六万颗人头,冷冰冰的数字,创造秦与三晋交战的斩首记录(后来数字不断刷新),对魏国上下的心理震撼不言而喻。

魏惠王并非一个打江山的宗主,而是一个继承了上辈庞大国力的守成之主,为规避风险,当年便下令迁都。

迁都是个复杂的过程,尤其是魏国这种霸主的迁都,距离又那么远,相当于将一座大都市,从河东地区,跨越太行山,搬迁到大梁。

一直到公元前361年,跨越四个年度,魏国迁都才算初步完成。

图-战国前期三晋的疆域\t

魏国重心东迁之后,战略重点也在转移,由于济水以南不远处便是楚国边境,魏国必须将国境线再次向南推进,以确保都城大梁以南有足够的纵深。

魏国在大梁附近的济水,修了两条运河,鸿沟(魏楚之间)和深沟(宋国境内)。

鸿沟,连接济水和颍水,水流方向为从北往南。由于济水是黄河的一支分流,颍水又是最终流入淮河的,因此鸿沟实际上是沟通黄河与淮河两大河流的一条运河。

鸿沟的战略意义,在于魏国若顺运河南下,很快能够攻击楚国城邑,楚国反向逆流而上,难度则非常大。有了这条运河,魏国与楚国的地缘平衡,又一次被打破,魏国明显是占据地利的优势。

后来的几十年,魏国也果然南进,攻占楚国更多的城邑,很难说魏国将士的作战能力,就一定比楚国强多少,魏国开挖的这条运河,的确也是魏国占优的原因之一。

深沟,又称菏水,连接济水和泗水,水流方向为从西往东,水流速度比较快。

图-魏国东部疆域

深沟最初是春秋战国之间,吴王夫差修筑的一条运河,当时夫差为了让吴国庞大的水军能够开赴与晋国会盟之地黄池(今河南封丘),开挖这条运河。吴国修筑深沟,是临时性的,因此河道不宽,经过一百多年河道已多处阻塞。

现在魏宋两国重新修筑深沟,将济水和泗水打通,这样宋国境内出现一条横贯东西的运河,魏国也可以从大梁走水路直达泗水流域的鲁国,这对魏宋两国的经济,都有很大提振作用。

深沟与济水交汇处以西,催生一个大都邑陶(又称陶丘或定陶)。陶本来是曹国都城,城不算大,人口也不算多,但随着深沟的拓宽和贯通,陶城的经济战略地位凸显,迅速从战国之世脱颖而出,成为可以与洛邑、大梁、邯郸、新郑、临淄等并驾齐驱的大都邑。

以陶城为中心的宋国陶郡,后来发展成战国时期最富裕的一个郡,齐、秦、魏都曾攻占过这块富甲天下之地。

深沟的战略意义,与鸿沟类似,也是从魏国顺流而下,进入宋国乃至鲁国腹地。战国中期和后期,魏国先后从齐国和秦国手中夺取陶郡,深沟功不可没。

当然这个过程比较复杂,先是齐国灭亡宋国,接着五国伐齐,魏国取得宋国旧地三郡当中的两郡方与、大宋,秦国占领其中一郡陶郡,最后魏国又从秦国虎口拔牙夺取陶郡。

到了战国后期,宋国旧地大部分为魏国所有,这其中魏国抓住天时的机遇,也利用地利的优势,更有将士众志成城的决心。深沟在魏国并宋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

大梁附近的码头船坞,泊满载货的大船小艇,昼夜灯火不息,夜间以千百计的脚夫忙于装卸货物,白天更是车马喧哗,舟船川流不息,大梁作为中原最大的中转站,这些码头船坞比任何其他地方更繁忙紧张。

图-魏国东部疆域

两条运河的开通,在没有战争的和平年代,商业沟通变得更为顺畅,魏国富国强兵的步伐又更进一步。

魏国东部发展得如火如荼,那么魏国迁都就提上日程,离开经营几百年的安邑,到东部的新兴商业中心大梁。

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扩建翻新,大梁城已经是中原屈指可数的大都市。


地图帝


两山之间的就是著名的鸿沟!对面是汉王城,近处是霸王城。定位点,河南郑州荥阳广武镇。



田田向上


关于这件事情我们必须得搞清楚的,便是这个鸿沟,事实上是一条人工河流,在战国时期有多条人工运河起到了灌溉运输等很多重要的作用,比如说秦国哇的灵渠以及郑国渠,而这个鸿沟则是魏国为了满足自己的军事作战需要,开挖出来的一条连通黄河,淮河的人工渠道。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造就了鸿沟,在这之后悲剧一般的命运,我们知道黄河这条河流它其中的泥沙含量特别大,无歧视到了现在黄河,每年他的河床都在不断的抬高,这是因为黄河的河水里面携带的大量泥沙沉淀以后抬高了河床,而在黄河里面水流的作用比较明显,冲刷的力度明显偏大,而在运河和人工河流里面黄河水则会面临较小的水的阻力和冲刷力,这些河水中的泥沙会更加有机会沉淀于河床之上,阻塞河床。

这一点在历史上面的多条著名的人工河流里面都有体现,比如说北宋的汴京就有一条专门的人工河流,也就是《清明上河图》上面的那一条河,这条河是人工挖的,每年由于黄河带来大量泥沙以及这条河本身比较微弱的水流,所以每年到了冬季河流结冰的时候,都必须得花大量的资金派人到水面上去吧,河底的泥沙清淤!

等到了北宋灭亡之后,便经被女真人践踏的破破烂烂之后,汴京这条河流就开始逐渐被荒废了起来。

楚汉相争时期鸿沟由于刚刚经历战国乱世,而且再加上其独有的作用,所以鸿沟的地位特别稳固,其他的一些地方势力也知道,每年都得花一定的心思去替这条鸿沟清淤。

但是楚汉战争结束之后,我们知道函谷关东迁了,函谷关的冬天并不是因为某个人自己的意志主导,而是当时老的函谷关,确实由于黄河改道的问题失去了独一无二的军事防御能力,本来函谷关后面的黄土塬,你靠着黄河利用黄河独一无二的防御优势,(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可以做到天下第一险关,但是在这之后黄河改道留下了大量的河滩平原,敌人的部队完全可以沿着这些河滩平原攻入你的关中腹地。

所以在这之后函谷关东迁了不仅函谷关受到影响,就连潼关也受到影响,只不过潼关更多依靠的是中条山的防御,所以对于黄河的依赖并不太大,一直沿用到了抗日战争。

但我们得说的就是对于这些险要的关卡来讲,一半儿靠河流一半儿靠山地,但对于这些人工的河道来讲,他们对于河流的依赖更加的深。

而且在这之后更加严重的问题,开始诞生也就是整个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和粮食中心,从关中地区不断的向东迁移。

都可以看到,在这之前隋炀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和在这之后的京杭大运河相比二者有着天差地别,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经济中心东迁的问题。

经济中心的东迁再加上黄河改道造成的河流不稳定,所以鸿沟的知名度越来越低,再加上在这之后直接把名字都给改了,所以这条鸿沟所起到的历史作用仿佛在楚汉战争时期就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既然如此,鸿沟仍然还是在这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面继续执行着自己沟通黄淮两条流域的重要使命,但是随着在这上面的船只越来越少,随着这条河流越来越荒废,鸿沟也离开了历史。


漩涡鸣人yy


首先鸿沟是一条人工开凿的运河,其声名源于楚汉战争时期的楚河汉界,楚汉双方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

鸿沟最先开凿的说法

  • 战国时期魏国开凿

1、《水经注》卷二十二引《竹书纪年》称:“梁惠成王十年,入河水于甫田,又为大沟而引甫水者也。”

2、《史记·苏秦列传》记载苏秦游说魏襄王,称魏国“南有鸿沟”。

3、《水经》称:“(河水)又东过荥阳县北,浪荡渠出焉。”郦道元注曰:“大禹塞荥泽,开之以通淮、泗。即《经》所谓浪荡渠也。”浪荡渠即鸿沟,此处又有附会大禹开凿鸿沟之说。

  • 徐偃王开凿

同样是《水经注》中《徐州地理志》有“(徐)偃王治国,仁义著闻,欲舟行上国,乃通沟陈蔡之间。”清人全祖望认为徐偃王所开运河即鸿沟,则鸿沟最早是为徐偃王所开。

  • 宋王偃开掘鸿沟

有学者认为徐偃王是周穆王时期的东夷首领,大约处于春秋末年,但西周的生产力难以开掘这样的运河工程。钱穆先生认为“徐偃王”为“宋王偃”之误,宋王偃在魏惠王之后,也有宋国开凿运河与魏国鸿沟相沟连的可能性。

鸿沟的历史变迁

鸿沟的主干道北起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其水源为黄河,大体为西北至东南流向。

历史时期鸿沟的具体名称不一,各个时期的叫法比较繁杂,此处文字不表,具体内容如下图示:

这是鸿沟主干道的通常认知。

秦国时的鸿沟与此图一致。

到了西汉,鸿沟水系依然存在,但主干道名称变为狼汤渠,如下

西汉末年到新莽时期,黄河泛滥六十年,源于济水的鸿沟也因大量河水的浸灌而淤塞。东汉政权稳定后,王景奉命疏浚黄河下游和汴渠水道,汴渠即鸿沟的支流汳水。经过疏浚,黄河不再泛滥,汴渠恢复通航能力。但鸿沟水系其他河流或部分断流,或干脆湮灭无闻。

因此东汉以后鸿沟的名称就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而汴渠则为我们熟知,也正是之后南北大运河的通济河。

鸿沟的历史作用

鸿沟的开凿将黄淮平原的水系连为一体,构成了中原地区的水路网。鸿沟的分支众多,流经范围广,促进了沿途的经济发展。《史记·河渠书》云:

“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

沿着鸿沟的支流黄河连通了淮河,由此可通过邗沟达于江水,复经堰渎、胥浦、古江南河和百尺渎,东南抵达太湖、东海以及钱塘江。沿济水东流经滋济运河可同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由河水西行入洛水,又可及洛阳。

交通便利带来的必然是经济繁荣,大大促进了黄淮地区的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以鸿沟为体系的水路网为大运河的贯通奠定了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