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美術視野——曾德新工筆山水畫

2019-12-28

美術視野——曾德新工筆山水畫

美術視野——曾德新工筆山水畫

曾德新 1959年生,廣東梅縣人。山石、野逸齋主。先後就讀於中央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家協會山水畫高研班、北京大學中國畫導師(李翔)工作室、中國人民大學畫院。擅長中國畫山水、工筆畫、雕塑。天津榮寶齋重點推薦畫家,榮寶齋畫院專職畫家。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重彩畫研究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國畫家協會理事、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梅州市美術家協會主席團成員、廣東省梅州市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美術家協會主席、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林風眠畫院院長、“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美術家”通訊主編。

出版專著:《曾德新畫集》(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曾德新寫實雕塑作品集》(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主編有《梅縣美術家名錄》《梅縣美術作品集》《葉帥故里·美麗梅縣——大型美術作品展作品集》。

個展:由廣東省美協、中共梅縣縣委、梅縣人民政府主辦“‘在路上’——曾德新藝術作品展”,在中國北京、天津、山東、河北、廣東、香港、臺灣等地以及馬來西亞、加拿大、新加坡等國家舉行聯展。

收藏:被中國文聯、中國美術家協會培訓中心、天安門城樓、中國客家博物館、蘇州美術館、煙臺美術博物館、廣東科學館、孔子藝術博物館,以及新加坡新神州藝術院等眾多國內外藝術機構收藏。

美術視野——曾德新工筆山水畫

書籍封面

BEAUTIFUL SCENERIES


美術視野——曾德新工筆山水畫

夢裡故園 2017年 紙本設色 183cm×153cm


美術視野——曾德新工筆山水畫

圍龍印象·曦 2013年 紙本設色 194cm×181cm


美術視野——曾德新工筆山水畫

蘇區記憶 2017年 紙本設色 240cm×135cm


美術視野——曾德新工筆山水畫

夢裡人家 2017年 紙本設色 242cm×192cm


格物有新知
——嶺南山水畫家曾德新

李 翔

20世紀,嶺南畫派是中國三大畫派之一,其提出的“折衷中西,融匯古今”的藝術主張影響了嶺南大地和全國許多地區的畫家。嶺南畫派重視寫生,倡導面向生活的新國畫,直接影響20世紀中國美術發展的走向,展現出中國畫巨大的生命力。改革開放以來,許多畫家自覺面向生活,在大自然中找尋屬於自己的筆墨語言,而曾德新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美術視野——曾德新工筆山水畫

寧靜的故園 2017年 紙本設色 203cm×198cm

曾德新是梅州林風眠畫院的發起人,是固守本土的中國畫畫家,也是梅州地區少有的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這個成就歸功於他的勤奮,為了學習繪畫,他先後就讀於中央美術學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廣州美術學院。他畫過水彩、油畫、國畫,又長期從事雕塑創作,還擅木雕。尤其在北京的這十多年,在各位導師的指導下,使其格物致知,對於山水畫有了更好的認識,既借鑑傳統筆法,又不拘泥於傳統色彩。對於當代的山水畫創作,尤其是嶺南地區的山川、樹木、房子等環境都發生了變化,如何“筆墨當隨時代”,把握時代的嶺南山水畫氣息,他有自己的主張:堅持寫生,走遍嶺南的山山水水,閉上眼睛也能默畫出一幅幅生機勃勃的新農村景觀,這就是“行萬里路”。另外,從他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一種樸素的真實,與石濤提倡的“搜盡奇峰打草稿”不同,他的作品通俗易懂,不需要高深的學問就能看明白這就是身邊的山水。但是細細品味,其筆墨、線條、構圖、色彩都有出彩的地方。

美術視野——曾德新工筆山水畫

和諧家園 2019年 紙本設色 110cm×365cm

林風眠是用西方色彩改造中國畫的實踐者和探索者,其用彩墨來表現中國畫的韻味,也加入西畫水彩的調子。曾德新把這種嘗試引入到山水畫的創作上,通過大量觀察芭蕉、石屋、圍龍屋等嶺南山水的代表元素,採用傳統中國畫的以線造型的方式,再加上層層渲染的重彩,使畫面既寫實,又富有詩意,這種既能寫實,又能抒發情感的創作方式一直是中國畫創作的主流方向。

畫如其人,曾德新樸素、真誠,又沉得下心來畫畫,他始終以研究的心態調整自我,相信他會給嶺南畫派山水畫的創作帶來新氣象,相信他作為客家文化的使者創作的嶺南山水畫不僅可以走向全國,在“一帶一路”的國家文化戰略引領下,也走向世界!

(作者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美術系主任、教授,中國美協中國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


詩意的家園
霞 子
有一種情節叫鄉情,夢迴故鄉,魂牽夢縈。房屋、瓦舍、樹木、小溪,都會演化成一種詩意的畫面。

美術視野——曾德新工筆山水畫

桃源村民居 2013年 紙本設色 68cm×68cm


美術視野——曾德新工筆山水畫

水上人家 2013年 紙本設色 68cm×68cm

曾德新的客家山水,好似當代畫壇的一股拂面清風。他用色十分清雅秀麗,淡淡的石青、石綠,白屋青瓦構成一幅幅非常清新又有詩意的畫面。客家特有的建築和自然風光,芭蕉、樹木,構成了他的家園系列。他的作品中有詩意,也有煙火氣,我們彷彿看到這片世外桃源裡的燭光、煙火、聽到農家的歡笑聲,感受到農家慢時光裡的怡然自得。

美術視野——曾德新工筆山水畫

南國秋情 2013年 紙本設色 172cm×93cm

石屋青瓦掩映在綠水青山之中,掛著的紅燈籠和對聯,都在訴說著這裡的時光和美好歲月。曾德新筆下的山秀麗蜿蜒,有的崎嶇,有的圓潤,煙波浩渺中呈現一派生機。可是他的畫作中,山水從來不是主角,即使在畫作中呈現大篇幅佔比,可仍是他鄉村家園作品的背景點綴。他的畫面傳達的是情,是韻,是那片世外桃源美景裡的樸素生活。不管是隻在那裡輕輕一點,或是大面積鋪排,總能使這種生活的氣息撲面而來。他的畫作中雖沒有人物生活場景,卻讓我們展開無限想象,這裡的清晨炊煙裊裊,這裡的田耕日落而息,這裡的人和諧滿足,都在曾德新的用情用色中傳達出來。

美術視野——曾德新工筆山水畫

客家尋夢 2015年 紙本設色 175cm×93cm


美術視野——曾德新工筆山水畫

客家春色·童年的記憶 2018年 紙本設色 243cm×192cm


美術視野——曾德新工筆山水畫

家 2018年 紙本設色 180cm×117cm

與其說曾德新的作品是客家山水,不如說是客家生活。這種獨樹一幟的自然與人文景觀的相互輝映、相映成趣,構成了他的家園,他的鄉情。這種鄉情經過時間的沉澱,經過情感的累積,轉化成一種詩意的嚮往和讚頌,他的世外桃源不在別處,而在魂牽夢縈的故鄉。故鄉越遙遠,時間越久遠,這種情感越濃烈。一花一草皆有情,一磚一瓦皆有意。畫家用濃濃的鄉情和幻化的詩意還原客家自然風光和建築面貌。青山綠水,白壁青瓦石牆,潺潺溪流,都跳動著詩意的音符,好似沈從文筆下的《邊城》景緻,又似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客家風貌成為一種美好情感的回憶和寄託。故鄉的深情流淌於他的血液,以一種詩的筆墨描繪還原,形成畫家這種獨特鮮明的風格。

(作者原名吳愛霞,媒體人,文藝評論家、北京語言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碩士)

美術視野——曾德新工筆山水畫

和諧故園 2010年 紙本設色 237cm×181cm


美術視野——曾德新工筆山水畫

古韻·僑溪民居 2014年 紙本設色 173cm×92cm


美術視野——曾德新工筆山水畫

馥馥惠芳 2015年 紙本設色 242cm×117cm


美術視野——曾德新工筆山水畫

春靜 2013年 紙本設色 68cm×68cm


美術視野——曾德新工筆山水畫

春風送暖入農家 2017年 紙本設色 138cm×68cm


美術視野——曾德新工筆山水畫

碧翠濃香 2013年 紙本設色 68cm×68cm

北京書林藝印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竭誠為畫家服務,編輯出版畫家滿意的高水平、高質量圖書和平臺宣傳推廣, 旨在書林中綻放出藝術圖書的精彩。

圖書出版,平臺推廣電話:010-87360216/13718966466或掃下方二維碼有優惠.

美術視野——曾德新工筆山水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