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談個判都能把對方給凍死的大唐名將

談個判都能把對方給凍死的大唐名將

“塞外虜塵飛,頻年出武威。死生隨玉劍,辛苦向金微。久戍人將老,長征馬不肥。仍聞酒泉郡,已合數重圍。”這首名為《塞上》的五言律詩,描繪了作者駐紮邊關的切身感受,詩中的蘊含的慷慨激昂之情呼之欲出,真可謂唐代“邊塞詩”中的一首佳作,而寫出這首詩的人可不是人們印象中的文弱書生,而是一位唐代名將,他就是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郭元振

談個判都能把對方給凍死的大唐名將

出生於公元655年的郭元振,在年少時就顯出了“雄邁”的性格特點,在《新唐書》中就記載了這樣的一件事,當時年僅十六歲的郭元振,正在長安的太學讀書,有一天一位因為家裡貧窮而無法處理親人喪事的人向他借錢,儘管素味平生。

談個判都能把對方給凍死的大唐名將

郭元振還是慷慨的將自己的學費生活費全部都給了他,甚至連這個借錢人的姓名都沒有問一句,這件事情可是把他身邊的小夥伴都驚呆了。十八歲時郭元振就通過科舉高中進士,少年英才被當時不少人所看好,當時唐代整個官場的風氣是重視內官而輕視外官,也就是說很多人更願意留在長安做官而不願意去外地任職。

談個判都能把對方給凍死的大唐名將

可是郭元振偏偏要不走尋常路,主動上書朝廷要求去外地做官,結果被任命為梓州通泉(今四川省射洪市)尉。到了任上之後,郭元振也一直沒有得到提拔,直到他做出了一些“大事”之後,朝廷這才想起來還有這麼個人,史書記載“任俠使氣,撥去小節,嘗盜鑄及掠賣部中口千餘,以餉遺賓客,百姓厭苦。”翻譯過來就是郭元振覺得自己是個俠客,一些小事情也不在意,自己不但私鑄銅錢,還幹起了販賣人口的事情,當地百姓都很討厭他呀。

談個判都能把對方給凍死的大唐名將

這件事傳到了武則天的耳朵裡武則天把他召回了長安,想要治他的罪。結果峰迴路轉,武則天跟他聊聊了,覺得這人是個人才呀,就讓郭元振把他寫的文章呈上來一篇,結果送上去一篇名為《寶劍篇》的詩,武則天一看不但以前的事情既往不咎,還升了官任命他做右武衛鎧曹參軍沒過多久又做了奉宸監丞。

談個判都能把對方給凍死的大唐名將

時間到了公元696年也就是萬歲通天元年,那時候武則天早已臨朝稱帝,當時的吐蕃一直都在和之前的唐朝以及武則天的大周朝進行戰爭,結果那一年吐蕃突然請求停戰,當然是有條件的,武則天為了打探虛實就安排郭元振出使吐蕃。

談個判都能把對方給凍死的大唐名將

這一趟出使,郭元振帶回來很多有用的情報,他上書武則天說到:“求罷兵割地,此乃利害之機,誠不可輕舉措也”。同時郭元振在吐蕃也看出了他們內部存在著百姓生活困苦,君臣不合的問題並斷言,不出數年吐蕃一定會內亂,結果一語中的。幾年後吐蕃的權臣也是名將欽陵被殺,欽陵的弟弟投降了武周,吐蕃內部也因此元氣大傷,一時間已經無力再挑起戰爭。

談個判都能把對方給凍死的大唐名將

公元701年,郭元振被武則天冊封為涼州都督、隴右諸軍大使來到了當時的邊關 前線,涼州也就是現在甘肅省武威市一帶北抵突厥、南臨吐蕃真可謂是四戰之地,就在郭元振赴任之前,涼州剛剛遭遇突厥和吐蕃的聯合進犯城內外都受到了很大的破壞。在到任之後,郭元振首先選擇加強涼州的防禦力量,他在進入涼州的硤口修築工事防禦吐蕃,又在涼州北部的沙漠之中安排了白亭軍時刻盯著突厥的一舉一動。同時郭元振明白,單純靠軍事上的準備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讓涼州變的經濟發達,糧草充足才是根本之道。

談個判都能把對方給凍死的大唐名將

於是他命令手下官員和士兵進行屯田,一下就解決了涼州糧食緊缺的問題,軍糧更是可以支撐數年之久。經過郭元振幾年的治理《資治通鑑》記載涼州“夷夏畏慕,令行禁止,牛羊被野,路不拾遺”,突厥和吐蕃再也不敢輕易進軍涼州。

談個判都能把對方給凍死的大唐名將

由於在涼州施政有方郭元振被朝廷安排了一個更加艱鉅的任務,擔任安西大都督,安西大都督一職所需治理的區域除了疏勒、于闐、龜茲、碎葉四鎮和西突厥十姓之地外,還包括西域十六附屬國。這裡不但地域廣大,各方勢力更是犬牙交錯複雜異常。當時西突厥一個強大的部落表示願意和唐朝交好,郭元振知道以後就決定跟這個部落的首領烏質勒聊聊,結果發生了一件“奇葩事”,這件事在《新唐書》中是這樣記載的“會大雨雪,元振立不動,至夕凍冽;烏質勒已老,數拜伏,不勝寒,會罷即死。”

談個判都能把對方給凍死的大唐名將

翻譯過來就是,在談判的當天下著大雪,但是郭元振冒著嚴寒是一動不動,到了第二天早上身上很多地方都給凍爛了,但是對面的老酋長年齡大了,再加上來回跪拜了好機會,結果談完就被凍死了。

談個判都能把對方給凍死的大唐名將

郭元振本來是想去談判爭取和平,誰能想鬧出人命來了。這下麻煩大了烏質勒的兒子認定是郭元振把他爹給害死了,準備派人殺了郭元振為父報仇,郭元振手下的人讓他趕緊撤,結果郭元振不聽,不但沒走還要去弔孝,結果剛到半路就碰上了要來殺他的突厥士兵,突厥士兵也沒想到郭元振這麼大膽子,也不敢輕舉妄動,就說是來迎接他的。

談個判都能把對方給凍死的大唐名將

就這麼郭元振就來到了靈堂之上,一到地方哭的那叫一個傷心,哭完了還不算還在那呆了十天,幫著辦理喪事,郭元振的這一通“神操作”,一下就把這幫之前還咬牙切齒的突厥人給感動了。

談個判都能把對方給凍死的大唐名將

後來還給唐朝送去了,五千匹馬、二百頭駱駝、上萬的牛羊來表示感謝。

談個判都能把對方給凍死的大唐名將

公元711年,郭元振奉詔回到長安先後歷任吏部、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宰相。到了公元713年他又幫助李隆基平定了作亂的太平公主一黨,唐玄宗李隆基封他為代國公。

談個判都能把對方給凍死的大唐名將

縱觀整個唐朝,征戰邊關的名將不在少數,可是郭元振卻顯得尤為與眾不同,這是因為他不是單單以武力來進行威懾和征服,而是以自己的真心去對待每一個生活在邊關的民族,正因為如此他受到了當地各族百姓的擁戴。“安西士庶,諸藩酋長,號哭數百里,或面截耳,抗表請留。”史書中的這段記載,描繪的便是郭元振返京之時的情景。郭元振也正因為此,為後世歷代所敬仰。

談個判都能把對方給凍死的大唐名將

唐玄宗李隆基就曾稱讚他“偉材生代,宏量鎮時。經綸文章,今之王佐;出入將相,古之人傑。”最後就讓我們以那首震驚武則天的《寶劍篇》為結尾,各位小夥伴再來欣賞一下這位奇人的文采吧。

談個判都能把對方給凍死的大唐名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