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八九十年代香港拍攝了大量的爛片,可為何現在看起來這些片子比如今的爛片更有感覺呢?

博道雅


八九十年代,可以說是香港電影的黃金年代,每年都有大量的電影拍攝。其中,不乏口碑票房俱佳的經典,但更多的是充斥著大量的爛片。


爛片基本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圈錢。但同樣是爛片,為何現在看起來那時候的爛片要比現在的爛片好,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1.演技

香港很多明星拍過爛片,比如劉德華、梁家輝、任達華……等。香港演員的職業精神一直都是有口皆碑的,雖然拍的是爛片,但大家還是認認真真演戲。儘管有時候片子極盡誇張,但一眾演員的演技還是在線的。比今天的流量明星強太多了。



2.劇情

八九十年代的拍攝技術和特效比不上今天,正因為如此,即使是爛片,在特效不夠的情況下,也儘量用劇情和演技來湊。而不像今天,各種廣告植入,各種五毛特效,甚至連綜藝節目也被拍成了電影,堂而皇之的登上院線,來賺取票房,簡直就是不要臉。

3.觀眾的品味

相對於現在,八九十年代的信息沒有今天發達,那時候的人可看的內容並不豐富,很多人是在錄像廳裡瞭解的香港電影,所以,觀影的口味沒有今天挑剔。隨著院線的發達,越來越多的國外的優秀電影被引進,人們的觀影品味不斷的提高,鑑別爛片的能力越來越強。就連號稱“爛片之王”的王晶也被逼得不得不認真拍攝電影《追龍》,就可想而知,當好看的電影看得多了,爛片就顯得更爛。



4.情懷

當我們再看八九十年代的爛片的時候,不得不說有一份情懷在裡面。當年很多處於顏值巔峰的香港明星,總會讓你想起過去。有時候,哪怕只是小小感懷一下,爛片也就沒有看上去的那麼爛了。

真心希望,中國的導演們認真拍電影,少出爛片,站著把錢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