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什麼劉備一定要殺了劉封?


為什麼劉備一定要殺了劉封?

為了關羽,張飛把命丟了,劉備把半生的基業丟了,蜀漢集團放棄了爭天下的可能。

報仇的付出與收益,劉備不清楚?還是諸葛亮不清楚?

可他們還是去了,毫不猶豫,傾國而出。

因為對他們而言,這比天下更重要。

蜀漢就是為此而立的。

劉備稱帝之前,最重要的身份是中山靖王之後。可劉備從來不說,中山靖王有一百多個兒子。

若真是家族主脈,又怎會淪落到織鞋販履的地步?

可正是這個幾乎落入寒家的大耳賊,帶領一群寒門子弟衝出重圍,直至三分天下。

投曹魏,主君是你老闆;投孫吳,主君是你上司;投蜀漢,主君是你兄弟。

若論待遇,天下誰比的上曹營?

若論門第,孫吳遍佈高門。

唯有劉備,不信命也不信家世,帶著那些本該蹉跎一生的人,展示出從未被蹉跎的人生是什麼樣子。

大家出身都不高,所以沒誰看不起誰;組織需要人才,所以唯才是舉。

諸葛才高,得之則三分天下,可這偌大天下除了劉備,又有誰能給諸葛如此的信任與平臺?

為什麼劉備一定要殺了劉封?

自古君主都希望眾臣相爭,只有蜀漢極力保持團結。在蜀漢,人際關係,自有上級幫你維護。

黃忠拜將關羽不滿。外圍成員,哪比的上組織的二號人物?若是吳魏,只怕黃忠就此落寞。

唯有蜀漢,諸葛亮軟言相勸,馬屁文章貼遍全城,只為關羽開心。

轉過頭,沒對黃忠多說一句,該給黃忠的,一分不少。

劉備起家,雖然狼狽,卻始終信守一個義字,兄弟有義,君臣有義,集團之內,除了利益關聯,還始終有一份感情。

曹操的知人善任,是隻看能力不論道德,哪怕惡貫滿盈,只要好用,便能得到位置。

劉備的知人善任,是放手屬下去成長,成長到足以擔當大任的一天,出錯不要緊,只要初心是好的,能力可以慢慢培養。

那劉封做了什麼?

丟了防區,還眼看著關羽去死。

罔顧上命,是為不忠;不救親長,是為不孝;排擠同儕,是為不仁;以客欺主,是為不義,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行,便是劉封又如何殺不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