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重慶早餐熨斗糕,外酥裡嫩15分鐘一鍋,山城巷裡1元1個

在重慶這座美食之都,“吃什麼”的問題總是伴隨著早晨第一縷陽光而來。包子、稀飯、小面、餈粑塊、白糕、糯米糰、麻圓、油茶……不怕你吃不飽,只怕你吃不下。

重慶早餐熨斗糕,外酥裡嫩15分鐘一鍋,山城巷裡1元1個

▲油茶

山城有種種傳說級早餐,熨斗糕是最神秘的一種,神秘的原因是藏得深,找不到。之前聽說過和平路和張家花園附近有賣,但因為“狼多肉少”,小攤面前總是大排長龍。

有從南岸、九龍坡、渝北來的客人,一次性就端一鍋。老闆是個實在的手藝人,不樂意因賺錢而含糊了手藝,總會告訴你:“別等了,下一鍋也沒有你的。”

重慶早餐熨斗糕,外酥裡嫩15分鐘一鍋,山城巷裡1元1個

但最近運氣不錯,在傍晚的山城巷裡遇到了賣熨斗糕的小攤。與領事巷相連的山城巷是山城步道的一部分,已遭商業開發。

聽說張家花園的熨斗糕5毛錢一個,這裡的價格漲了一倍,1元1個。但也是不貴的。

重慶早餐熨斗糕,外酥裡嫩15分鐘一鍋,山城巷裡1元1個

熨斗糕為何以“熨斗”為名?這其實是因為烙制熨斗糕的器具,那蜂巢似的小鐵碗形似古代的熨斗。

製作熨斗糕似乎不需要什麼成本,只需要準備一鍋調製好的米糊與一套烙制的模具。一整鍋能賣20多塊錢,每天只需要賣20鍋就能賺400塊。啊——簡直是一本萬利的生意,出攤賣熨斗糕,月收入過萬也不是夢啊。

重慶早餐熨斗糕,外酥裡嫩15分鐘一鍋,山城巷裡1元1個

▲古代熨斗

但熨斗糕的製作可比我想象的要難。

雖說有20幾個烙制的模具,但用來做熨斗糕的也就只有中心的十幾個,做一鍋需要十餘分鐘。

重慶早餐熨斗糕,外酥裡嫩15分鐘一鍋,山城巷裡1元1個

熨斗糕在烤制的過程中需要觀察烤製程度,及時用鐵籤子對糕體進行翻面,並隨時移動鐵碗的位置。更重要的,熨斗糕米糊的配比極難掌控,除非行家親自洩密,否則很難複製它的口感香味。

原先的熨斗糕用煤炭火,現在則是改為電爐,不知道道具的變化是否會導致口味的變化。

重慶早餐熨斗糕,外酥裡嫩15分鐘一鍋,山城巷裡1元1個

剛剛出鍋的熨斗糕很燙手,表面的小孔透露了它的酥脆,黃白相間的樣子就像一塊打入模具的煎蛋。熨斗糕是可以選口味的,椒鹽、果醬和原味。

我取了一個原汁原味的熨斗糕。

重慶早餐熨斗糕,外酥裡嫩15分鐘一鍋,山城巷裡1元1個

咬一口,內裡的質感極像白糕,有極淡極淡的清甜味,這家的熨斗糕內裡的水分稍多,味道還算不錯,但因為這是自己第一次吃熨斗糕,沒有比較,也不知道正不正宗。

重慶早餐熨斗糕,外酥裡嫩15分鐘一鍋,山城巷裡1元1個

大家吃過熨斗糕嗎?正宗的熨斗糕吃起來的口感如何呢?

重慶早餐熨斗糕,外酥裡嫩15分鐘一鍋,山城巷裡1元1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