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0 鍾粹宮古琴藝術展


鍾粹宮古琴藝術展 | 琴者,以正人心


世上知音少,惺惺為我聽。不似幽蘭曲,悠然夢亦馨。所謂琴棋書畫,四藝兼備,文人所好矣。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樂品格寄寓了文人風凌傲骨、超凡脫俗的處世心態,居四藝之首。

中國古琴文化歷史悠久,傳說炎帝在沁源景鳳羊頭山下“黍定黃鐘”,發現了音樂,炎帝神農氏又“削桐為琴、繩絲為弦”,創造了最初的琴。


鍾粹宮古琴藝術展 | 琴者,以正人心


去年九月,浙博展出唐宋古琴數十張,當時無緣,遺憾了許久。得知此次故宮博物院將現藏古琴88張中選出唐、宋、元、明、清歷代名琴標準器來做特展,一時激動。


鍾粹宮古琴藝術展 | 琴者,以正人心


故宮博物院作為建立在明清宮廷基礎上的博物館,繼承了兩朝皇室的豐富收藏,再加上故宮博物院建院後的不斷豐富,形成了世界範圍內首屈一指的古琴收藏。

此次以“大聖遺音”為首,分“故宮藏琴”“古琴與紫禁城”兩部分展覽,除展示“大聖遺音”、“清籟”、“殘雷”等故宮博物院藏曆代名琴標準器之外,還搭建了古琴與明清帝王的生活展區,展示琴墨、琴式盒等生活類器物,為我們展現古琴發展的歷史脈絡和一個更為多面的古琴文化世界。


鍾粹宮古琴藝術展 | 琴者,以正人心


鍾粹宮古琴藝術展 | 琴者,以正人心


古琴作為一種樂器,有著自身發展的過程,自堯舜時期即已存在的五絃琴,到今天能見到的最早的傳世七絃琴唐琴,再到近世各具特色古琴流派,幾千年來形成了綜合琴器、琴人、琴曲、琴論等為一體的龐大體系,成為中國文人必需的“琴棋書畫”修養之首。同時,古琴又具有強烈的禮儀性質,是中國古代國家祀典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而在眾多古琴中,首先要提到的便是作為本次展覽的最大明星——大聖遺音,從展覽標題即可看出其江湖地位。


鍾粹宮古琴藝術展 | 琴者,以正人心


大聖遺音琴,神農式,唐肅宗至德元年(756年),唐安史之亂時肅宗即位改元的第一年斫制,是中唐之始製作的第一批宮琴,也是區別唐琴時代特點的標準器,具有極重要的文物和學術價值。同時期製作的琴僅有兩張傳世,國內海外各一。

此琴為清宮舊藏,溥儀出宮前久藏於養心殿南庫。通長120.3 額寬19.2 肩寬20.2 尾寬13.5 厚5.2釐米。桐木斫成,鹿角灰胎,慄殼色漆,局部有後補零星朱漆,漆面發蛇腹間牛毛紋段。圓形龍池,長圓鳳沼,琴腹內納音隆起,金徽玉軫,紫檀嶽山和青玉軫足為管平湖、王世襄先生修理時後配。1947年經王世襄先生髮現,並鑑定為唐琴。又經古琴家管平湖精心修理,恢復了漆色、斷紋與金徽的原貌,遂成為傳世唐琴中較完整的一件,今時仍可正常演奏。


鍾粹宮古琴藝術展 | 琴者,以正人心


鍾粹宮古琴藝術展 | 琴者,以正人心


琴背龍池上方刻“大聖遺音”琴名,龍池兩側刻隸書銘問“巨壑迎秋,寒江印月。萬籟悠悠,孤桐颯裂”。下方刻篆文“包含”大印,均貼金漆。銘刻安排妥當,俱系舊刻。腹內龍池之四角朱漆隸書“至德丙申”(公元756年)四字。北宋楊暘《樂書》載:“唐明皇返蜀,詔雷儼侍詔襄陽。”可知此琴或系改元時由雷儼負責斫成。


鍾粹宮古琴藝術展 | 琴者,以正人心


關於琴的最早文字記載見於《詩經》,與琴相似的最古實物是曾侯乙墓中的築和十絃琴。築長度與現代琴相仿,而十絃琴長度是現代琴的一半,琴體較厚,琴面不平,無徽位。戰國中期和西漢則有比現代琴短些的七絃琴出土。曾侯乙出土的十絃琴面板呈曲線,琴頭微昂,腰部下凹,尾部上翹,下有一足,很像單足的夔,有禮器的象徵。


鍾粹宮古琴藝術展 | 琴者,以正人心


琴的型制於東漢晚期確定。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的漢初七絃琴結構簡單,音箱較小,共鳴聲小,尾部為實木,面板無徽位。東漢至魏晉時期,琴在士人中非常流行。蔡邕所著《琴操》是現存介紹早期琴曲最為豐富而詳盡的專注,原書已佚,經後人輯錄成書,還作有琴曲5首,合稱“蔡氏五弄”。


鍾粹宮古琴藝術展 | 琴者,以正人心


隋唐時期流行燕樂歌舞,而琴風稍落。董庭蘭擅彈《胡笳》等曲,流傳作品有《頤真》;期間新作琴曲有《風雷引》、《昭君怨》、《離騷》、《陽關三疊》和《漁歌調》等,斫琴在唐朝也有巨大的發展,如四川雷氏家族所斫的“九霄環佩”為傳世名琴,唐琴在歷代都被視為稀世之寶。唐代減字譜逐漸成熟,成為了記錄琴音樂主要譜式。初唐時琴也傳到朝鮮和日本。期間著名琴人還有李白、白居易、韓愈、趙耶利、薛易簡、陳康士和陳拙等。


鍾粹宮古琴藝術展 | 琴者,以正人心


由於宋朝行使抑武揚文的政策,自宋太宗起,兩宋期間自帝王至朝野上下都十分好琴,無不以能琴為榮,達到歷代好琴的頂峰。宋元時期,琴開始出現明確的流派傳承。第1個古琴流派浙派出現於南宋晚期,代表琴家有郭沔等。

宋代的古琴發生變化,全長128釐米,肩寬25釐米,琴身扁而長大,尺寸大於傳世唐琴。為北宋琴主要風格之一。南宋,除仿古之作外,體形則逐漸扁平狹小,尤其是仲尼式古琴,呈聳而狹之狀,為南宋制琴的主要風格。宋人制琴以桐面梓底或松杉面底為主要制琴材料。斷紋有蛇腹斷、冰紋斷、流水斷等,牛毛斷則鮮見。灰胎仍以鹿角灰為主,也有用麻布打底者,但不多見。北宋晚期還出現了八寶灰(即將金銀珠翠珊瑚等碾碎混入鹿角灰共用)的用法。宋代是唐以後制琴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官方甚至設局制琴,即所謂“官琴”。

鍾粹宮古琴藝術展 | 琴者,以正人心


鍾粹宮古琴藝術展 | 琴者,以正人心


元代制琴是宋、明之間的過渡期製品,由於歷時比較短,現存的實物也比較少。但元代依然誕生了一位古琴界的傳奇——朱致遠

朱致遠,浙江天台(古稱赤城)人,元朝著名斫琴家,與嚴清古、施溪雲齊名,其所斫之琴,大氣沉穩,渾圓中隱有唐風,為元琴之最精者,多署“赤城朱致遠制”、“赤城慎齋朱致遠”等。


鍾粹宮古琴藝術展 | 琴者,以正人心


明清時期,流派紛呈,大量刊印琴譜,現存第一部減字譜《神奇秘譜》保存了眾多古曲。清朝後期,琴藝術相對衰落。期間著名的琴人還有乾隆、汪芝、蔣克謙、楊掄、嚴澄和徐常遇等。


其實,古琴發展到清代相對處於衰落狀態,所謂上行下效,唐、宋、金、明時期,不乏喜歡和能彈奏古琴的皇帝。在清朝皇帝對於古琴顯然不那麼熱衷,所以古琴在清代顯現了頹勢。


鍾粹宮古琴藝術展 | 琴者,以正人心


但滿人剛剛入關時,對漢人的古琴還是有想法的。比如入關後的第二位皇帝康熙曾一度打算學古琴,甚至還御製古琴(琴模),在這次北京故宮古琴展上,我們能看到滿漢對照的《梧岡琴譜》和部分滿文琴譜,就是當年康熙請人翻譯並抄寫的古琴書,供學琴之用。除了學琴,康熙皇帝還產生了做琴的想法。他還請人做過一張小的古琴模型,就是這次展出的的“康熙御製古琴模型”:


鍾粹宮古琴藝術展 | 琴者,以正人心


此模型雖小(全長只有20.8釐米,最寬處3.2釐米),但所有細節均合大琴之規。如漸變的金徽及位置比例,嶽山、焦尾、雁足之鑲嵌工藝。最讓我驚奇的是,琴絃為特製的細絲絃,從一弦到七絃依次漸細,蠅頭依次漸小,非常精細。琴軫均為玉製,芝麻大小的琴軫還要能穿過絨扣,可轉動調絃。雖為模型,但在當時的加工工藝下,此琴所耗之人力完全不遜於常規大琴。最為奇妙的是,此琴龍池上刻貼金方印一,篆書“康熙御製”四字。


鍾粹宮古琴藝術展 | 琴者,以正人心


“殘雷”是譚嗣同16歲時用梧桐樹殘幹製成,同時製成的另一張琴“崩霆”,現藏於湖南省博物館。據說譚嗣同應詔進京參與變法,臨行前夜與夫人對坐彈琴,所用正是“崩霆”、“殘雷”。


鍾粹宮古琴藝術展 | 琴者,以正人心


“和雅”、“清淡”是琴樂標榜和追求的審美情趣,“味外之旨、韻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樂深遠意境的精髓所在。陶淵明“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音”與白居易“入耳澹無味,愜心潛有情。自弄還自罷,亦不要人聽”所講述的正是這個道理。相反,人們也常用“對牛彈琴”、“焚琴煮鶴”來感嘆某些人對琴的無知。


鍾粹宮古琴藝術展 | 琴者,以正人心


雖然古人對於琴道的追求頗為一致,但又因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多元性和信仰差異,古琴在形制、音色和精神表達上又極具可塑性

儒家與道家是中國哲學的兩大支柱。在中國眾多的音樂形式中,古琴可謂儒道兩家在音樂中體現的集大成者。儒家主張入世哲學,儒家所提倡的音樂講究中正平和,不追求聲音華美富麗的外在效果。


鍾粹宮古琴藝術展 | 琴者,以正人心


鍾粹宮古琴藝術展 | 琴者,以正人心

道家琴可以用「清、虛、玄、真」四個字來概括,獨具一派山林風氣。道家琴在總體上屬文人琴,不同於宮廷琴和演藝琴;而在文人琴中道家又同儒家、佛家的琴有所區別。這是因為道家琴是與道家的思想哲理和自身修煉相密切關聯的。

道家的理念和修煉中,一個基本觀念是:「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恃。」這不僅僅是一種說教,而是具體的自我調理身心的一種實踐,以取得良好的平衡狀態。這是進一步修煉,悟道、得道的基礎。道家修煉的途徑是道法自然,返樸歸真,稱之謂修真,主張調動和發揮人類自身所有的功能,使之與大自然取得和諧,溶為一體,達到「天人合一」。


鍾粹宮古琴藝術展 | 琴者,以正人心


儒家主張琴可以言志、可以治世,如太守密子賤坐大堂上彈琴,縣中大治。道家則認為琴者心也,是修真的一種過程,彈琴有助於無為、出世、成道。


鍾粹宮古琴藝術展 | 琴者,以正人心


琴道,素為文人士大夫一生之追求。古琴之音,既淳和淡雅,又清亮綿遠,意趣高雅,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怨而不怒,溫柔敦厚,形式中正平和,無過無不及,正所謂「琴之為器也,德在其中」。


鍾粹宮古琴藝術展 | 琴者,以正人心


此內容為一期一會生活美學原創,著作權歸一期一會生活美學所有。

主筆/敏烈&所謂牧之

圖片 /南橘&左影

策劃/寶華堂主

出品/寶華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