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熱鬧辦年貨,鼠年悄悄來,快樂奔小康!


臨近春節,超市的收銀員穿起豔紅的唐裝,“靈鼠迎春賀新歲”的喜聯映入眼簾,貨櫃上琳琅滿目的年貨讓你挑花了眼。從人們喜氣洋洋的臉上,

從熙熙攘攘辦年貨的人流中,你會感到“年”味越來越濃了。

熱鬧辦年貨,鼠年悄悄來,快樂奔小康!


記得小時候最盼望的是和老祖母一起上街辦年貨了。平時十分節儉的老祖母顯得慷慨多了,讓我們買一碗熱騰騰的“豆腐花”,上邊撒了厚厚的一層紅糖末,吃進嘴裡甜蜜蜜的。或是幾塊香噴噴的炸豆乾,一串炸魚丸什麼的,吃完用小手往嘴巴一抹,很滿足地離開了。

歲月滄桑,如今我也成了白頭翁了。幾十年來,過了不知多少“年”,也辦過不知多少次年貨。

上了年紀的人總愛“對比”,我總覺得,如今辦年貨和小時候已是不可“同日而語”了。

前幾天,妻對我說:“趁今天放晴天暖,去辦點年貨吧!”我這人不喜歡逛超市,總覺得耗時又受累,只是“妻”命難違,只好慕敬不如從命了。

來到超市,喲,人頭湧湧,收銀臺前排著長隊,幸好超市很寬敞,堆成小山的年貨讓你任選不擇。


妻挑了一袋小麥松、一瓶麻油、一袋香米、一對“賀年童子”和一副“福”字聯。她還提起一袋“狗頭棗”,名字不好聽,卻是有名的陝北特產。我笑著說:“這也買來送人?”她相視一笑:“留著自己吃。”

熱鬧辦年貨,鼠年悄悄來,快樂奔小康!


過年時人來客往,講禮尚往來,我們又從貨架上拿上丹麥藍罐曲奇、元朗蛋卷、咀香園杏仁餅……

還有開心果、洽洽瓜子、花生、徐福記糖果,望著堆得滿滿的購物車,我開玩笑說:“你不會是想把整個超市都搬回家吧?”妻也笑了:“這僅僅是開始呢,年貨還未辦完啊。”是啊,如今手頭鬆了,錢包鼓了,誰不想把大小包的年貨往家裡搬呢。

其實又何止我家如此。逛超市時遇到熟人,是對小夫妻,他倆買的是美國夏威夷果、丹麥曲奇、進口腰果,盡是“高檔貨”。

回到家裡,小外孫女拆開一包開心果,吃得好開心。望著她稚氣可愛的臉蛋,我不禁聯想到小時候辦年貨時吃著五分錢一碗的豆腐花的情景。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進步明顯,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如今的孩子比我們這一輩幸福多了,長江後浪推前浪,他們應該也一定會過上比我們更幸福的日子。

熱鬧辦年貨,鼠年悄悄來,快樂奔小康!


對於普通百姓,年貨是一桌難得吃上一頓的好飯菜;年貨是試穿很久終於買到手的新衣服;

年貨是小孩子口袋裡紅紅綠綠的水果糖;年貨是老奶奶一直捨不得買的小氈帽。

如今市場商品極大豐富,年貨的概念變得難以界定,而辦年貨也正在成為一種儀式,讓人在忙碌的喜悅中感到年的到來,在瑣碎卻溫暖的儀式裡,傳遞脈脈溫情。年貨也成為釋放消費衝動後,為自己增添的一份好心情,年貨映射出的是物質生活小康後的精神愉悅。有人說,年的味道越來越淡了。也許,他是指再看不到家家殺豬宰羊的熱氣騰騰;再看不到一家老小逛廟會把盼望一年的東西買到家的狂喜。但細心的您會發現,年味其實是無所不在的,在一年只穿幾天卻異常火爆的唐裝銷售中;在美容院爭相辦卡的熱鬧中;在家電賣場買大屏幕彩電的長隊中;在新車主握著方向盤,帶全家人遊玩的計劃中;在置辦新年貨帶給人們的快樂中。在人們對新年的期盼裡,年就這樣靜悄悄地走來了。

年貨,不僅是這一年豐收與辛勞成果的物質慰藉,更是中華民族對家庭和生活的熱愛彰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