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你讀過的元曲妙句有哪些?

雸夜青藜


我國戲曲藝術經歷了一個漫長的孕育過程,到宋金時期漸趨成熟。元代雜劇(元曲)興盛,成為我國戲曲史上的黃金時代。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代表了元代不同時期、不同流派的元曲創作成就,被後人稱為“元曲四大家”。

一。 關漢卿在《竇娥冤》第三折,[正宮端正好];沒來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憲,叫聲屈動地驚天,頃刻間遊魂先赴森羅殿,怎不將天地也生埋怨。

釋義;竇娥“犯王法”、“遭刑憲”是平白無故的,她的冤屈大喊出來也會“動地驚天”,可是黑暗的現實她無處去申冤,傾刻間就要受斬刑,她只能“將天地也生埋怨”。

二。白樸《牆頭馬上》第一折[鵲踏枝];怎肯道負花期,借芳菲,粉悴胭憔,他綠暗紅稀。九十日春光如過隙,怕春歸又早春歸。

釋義;陽青三月,春光明媚,郊外遊人如織。李千金(劇中人物)在閨房愁悶,到後花園排遣心情,看到園中春意盎然,花紅綠映,想起自己年方十八,還沒有遇見如意郎君,不由得嘆息春色匆匆,流年似水,惜春傷感,恐怕自己與花一樣逝去的太快。

馬志遠《黃梁夢》第三折[怨別離];園林無處不蕭條,春歸也猶未覺。滿地梨花無人掃,急料峭,遙望見一點青山兀良卻又早不見了。

釋義;風雪中的園林一片簫條,近看,有如春歸後梨花飄落滿地。遠望,原來看見的青山也都變成了白色。描寫歲月無常,人生匆忙。

鄭光祖《追韓信》第二折[沉醉東風];幹功名千難萬難,求身仕兩次三番。前番離了楚國,今次又別炎漢,不覺的皓髮蒼顏。就月朗回頭把劍看,忽然傷感黙上心來,百忙裡搵不干我英雄淚眼。

釋義;描寫韓信想做一番驚天動地的偉業,卻遭受了太多的挫折,離開了項羽,如今又不受劉邦重用,頭上已白髮,寶劍無用處,不由潸然淚下,心裡倍感悲壯蒼涼。


用戶言午澤群


元曲盛行於元代,是繼宋詞之後的一種文藝形式,包括雜劇和散曲,有時專指雜劇。 元曲有嚴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數、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雖有定格,但並不死板,允許在定格中加襯字,部分曲牌還可增句,押韻上允許平仄通押,與律詩絕句和宋詞相比,有較大的靈活性。所以讀者可發現,同一首“曲牌”的兩首有時字數不一樣,就是這個緣故(同一曲牌中,字數最少的一首為標準定格)。

元曲妙句實在太多,不說關漢卿、馬致遠等名家,只一部《西廂記》幾乎全篇皆妙句。如:

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嘆人間真男女難為知己,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我便知你一天星斗煥文章,誰可憐你十年窗下無人問。

待月西廂下,近風戶半開,拂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月色溶溶夜,花陰寂寂春;如何臨皓魄,不見月中人。



微史天水


1.老夫唯有,醒來明月,醉後清風。居住山水間,遠離喧囂,與清風明月相伴,陶然而醉,天地間任去留,只求內心的安寧。

2.美人笑道:蓮花相似,情短藕絲長。還記得,江南的一次回眸,一年見面能幾時,不經意間便看見良人斂了笑靨,溼了眼眶……

3.為郎偏愛,蓮花顏色,留作鏡中妝。(承2)臨見面格外欣喜,對鏡紅妝,生怕自己半點不夠動人的模樣被情郎窺見,描了又描,最後……只剩下了眉眼裡流轉的嬌羞與溫柔

4.都因昨夜一場霜,寂寞在秋江上。……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一說到離愁空寂寞,便無端地想到秋愁,滔滔江水,鬱郁情思,付之東流。

5.一點相思幾時絕?憑欄袖拂楊花雪。楊柳絮漫天飛舞,好似離愁別緒蹁躚,人去也!

6.五百年歡喜冤家。正好星前月下。曾幻想過,如果當年那個繞床弄青梅的少年,依然郎騎竹馬來,如果依然有那樣一個人,可以漫聊徹夜,該是大圓滿……奈何多為花開兩朵,天各一方了呢。

7.相看儼然,早難道好處相逢無一言。最是那良辰美景奈何天,伊人淺笑瀲灩,良人一執手,便此去經年。

8.髻挽烏雲,蟬鬢堆鴉,粉膩酥胸,臉襯紅霞;嫋娜腰肢更喜恰,堪講堪誇。這個……關漢卿首首都經典吶,各位可以去查一下他,驚喜(amazing)了

9.傲殺人間萬戶侯,不識字煙波釣叟。山林忘機,醉聽風月,不問世事,樂得逍遙,如此境界,又怎會豔羨萬戶侯?

10.欲寄君衣君不還,不寄君衣君又寒。寄與不寄間,妾身千萬難!遊子不歸,在家中獨守空閨的妻子無限哀怨,簡直真人版·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呢。

11.煙波暮,堪凝佇,謫仙詩句。金陵六朝脂粉,王朝戲劇性的頻繁更迭,更是襯托出了人世的短暫。

12.舊時王謝堂前燕,再不復海棠庭院。富貴榮華不長久吶,白茫茫大地真乾淨……富貴如敝履

13.雁陣驚寒埋雲岫,下長空飛滿滄州。一幅平沙落雁的驚世之景緻,不評說了自行感受。

14.水雲鄉,煙波蕩。平洲古岸,遠樹孤莊。尋一個小漁村,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多好。

15.何處離愁,人別層樓,我宿孤舟。


半夜讀書人


我最喜歡的有以下幾首

一、白樸 小令

知榮知辱牢緘口,誰是誰非暗點頭。詩書叢裡且淹留。閒袖手,貧煞也風流。

父母從小教導我禍從口出,讓我話到嘴邊留一句不可全拋一片心。老師教育我應該待人真誠實在不要總是虛偽客套。後來有一次因為同事之間發生爭吵鬧到了領導那裡,我傻呼呼的說出了真相,結果得罪了人,但那個我支持過的人也對我漸漸疏遠而退避三舍了。讀過這首小令,讓我明白沉默是金的道理,體會了父母的良苦用心。

二、山坡羊·潼關懷古

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我在中學時就學過這首小令元曲了,由於老師的詳細講解所以印象頗深。後來在讀金庸名著《射鵰英雄傳》時,金庸引用了首小令。我當時就發現了這是金庸先生的一大敗筆,一個南宋時期的人怎麼會吟誦元曲呢。後來到北京圓明園旅遊時,聽導遊講解圓明園的興衰時,非常有感悟。覺得金庸引用這首小令其實也算是神來之筆,西遊記和水滸傳都有這樣的漏洞,其仍不失偉大,憑什麼要苛責金庸先生呢?


黃牛短笛


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裡經典妙句: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關漢卿的《四塊玉•別情》:

自送別,心難捨,一點相思幾時絕?憑闌袖拂楊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2019文心若水


關漢卿,南呂,一枝花,"不伏老"

我卻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響噹噹一枚銅豌豆!

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張可久,賣花生,懷古

美人自刎烏江岸,戰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傷心秦漢,生靈塗炭,讀書人一聲長嘆。

張養浩,山坡羊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踟躕。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白樸,天淨沙,春

春山暖日和風,欄杆樓閣簾櫳。楊柳鞦韆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天淨沙,秋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蘋紅葉黃花。

王鼎(字和卿),醉中天,大蝴蝶

掙破莊周夢,兩翅駕東風。三百座名園一採一個空。難道風流種。諕殺尋芳蜜蜂。輕輕的飛動,把賣花人掮過橋東。





木山文


元曲裡,優秀詞句數不勝數,選兩句大家都熟悉的,畫面感極強,感染力極深的,與大家共賞析:

1.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馬致遠)

寥寥幾筆,一幅秋景躍然紙上,白描,簡潔明瞭,卻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乾枯的藤蔓,滄桑的老樹,晚風夕陽中,一群寒鴉“哇哇”而過;一彎青石橋,一溪清流水,盡頭是人家的茅屋,古樸凝重。整個畫面在光影流動中愈加清晰,天涯遊子,夢中故園,盡在短短十二字中。

2.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王實甫)

情人之間的愛意,總能感天動地。一片楓紅,是情人的眼淚染就。所以每一片楓葉就有了纏綿的意蘊。離人的淚,最為動情,染紅了霜林,片片紅葉就像顆顆熾熱的心,愛人,無論你走到哪裡,我的心永遠和你在一起。


新月乖寶寶


大家好。說到讀過的元曲妙句,個人感覺都非常精緻精美。這裡不妨給朋友們推薦一下,希望你也能喜歡。

首先為大家推薦一首應景的:

《陽春曲. 春景》

幾支紅雪牆頭杏,數點青山屋上屏。一春能得幾晴明?三月景,宜醉不宜醒。

《天淨沙. 春》

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楊柳鞦韆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說來說去,最經典的還數馬致遠的

《天淨沙. 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賞析

一邊是“枯藤老樹昏鴉”的淒涼景象,一邊是“小橋流水人家”的溫煦氛圍,而當騎在瘦馬上的遊子從荒郊古道憔悴而來,兩般景物分別代表的是眼下境況與思歸情緒便已分明。境遇如此淒涼,歸心更加強烈,夕陽西下時,遊子腸斷,獨立天涯……

元曲還有許多非常膾炙人口的經典之作。由於篇幅有限,只寫這些,希望大家喜歡。






平陽一虎


最喜歡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月盈紅袖


一、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雲,心如飛絮,氣若游絲。空一縷餘香在此,盼千金遊子何之。證候來時,正是何時?燈半昏時,月半明時!——徐再思《折桂令》

  二、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王實甫《西廂記》

  8、花落水流紅,閒愁萬種,無語怨東風。——王實甫《西廂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