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號稱“禹水遷山”的千年古縣,以國保省保文物單位眾多而亮麗古城


號稱“禹水遷山”的千年古縣,以國保省保文物單位眾多而亮麗古城

韓城古城是與山西省運城市河津市隔河相望的一座歷史厚重的千年古縣。

號稱“禹水遷山”的千年古縣,以國保省保文物單位眾多而亮麗古城

當地人稱之為“禹水遷山”。禹水,是因遠古聖賢大禹在此鑿山治水而形成黃河龍門奇觀並傳為佳話。遷山,是當地出了一位因撰寫《史記》而留名千古的“史聖”司馬遷。

號稱“禹水遷山”的千年古縣,以國保省保文物單位眾多而亮麗古城

這座始建於隋,距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的古老縣城,正在著力打造全國六大古城之一的歷史文化名城。

號稱“禹水遷山”的千年古縣,以國保省保文物單位眾多而亮麗古城

我是去年回老家時陪著老父親一同去的韓城古城的。也許自己孤陋寡聞,以前只知道全國四大歷史文化名城,山西有一座,其餘三座在南方。可聽說隔河相望的韓城古城是全國六大歷史文化名城之後,便欣然前往。

號稱“禹水遷山”的千年古縣,以國保省保文物單位眾多而亮麗古城

看到雄偉高大的韓城門,一望便知其為現代建築。

號稱“禹水遷山”的千年古縣,以國保省保文物單位眾多而亮麗古城

可是到了古樸典雅額匾上書“德配天地”背後“道貫古今”的木製牌坊之前,頓感釋然。

號稱“禹水遷山”的千年古縣,以國保省保文物單位眾多而亮麗古城

旁邊就是韓城文廟。只看到裡面柏樹林立,枝葉茂密,給人以莊嚴肅穆的感覺。

號稱“禹水遷山”的千年古縣,以國保省保文物單位眾多而亮麗古城

據介紹,這座始建於唐代的古老建築,集宋、元、明、清歷代建築風格於一體,在全國現存文廟中排名第三。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號稱“禹水遷山”的千年古縣,以國保省保文物單位眾多而亮麗古城

只是沒有能夠進入文廟內詳細觀看,留下缺憾。好在相距不遠,為日後再去韓城,留下了懸念。

號稱“禹水遷山”的千年古縣,以國保省保文物單位眾多而亮麗古城

漫步在整潔寧靜的古城街道上,兩旁店鋪林立,遊人到不是很多。狀元府、北營廟、三舍公館、城牆遺址等歷史文化古蹟引人注目。

號稱“禹水遷山”的千年古縣,以國保省保文物單位眾多而亮麗古城

北營廟是金兵入陝後曾經居住過的地方,當時共設五營,此為北營,故而稱為北營廟。

號稱“禹水遷山”的千年古縣,以國保省保文物單位眾多而亮麗古城

廟內現存過殿、獻殿、寢殿與戲臺等金元風格的建築,枋額及斗拱等部構架多為清代重修所改制。

號稱“禹水遷山”的千年古縣,以國保省保文物單位眾多而亮麗古城

廟內供奉武聖關羽。後獻殿當中懸有鏤雕華帶、貼金字豎匾一方,中題"忠義"兩個楷書大字。

號稱“禹水遷山”的千年古縣,以國保省保文物單位眾多而亮麗古城

主建築西側保存有西偏院與道院的北房與西房。

號稱“禹水遷山”的千年古縣,以國保省保文物單位眾多而亮麗古城

戲臺木雕華麗,飛簷輕盈,其建築風格為元代遺存。單簷歇山頂,抬梁分心式,四椽栿。兩山牆上斗栱間磚封面有繪畫。

號稱“禹水遷山”的千年古縣,以國保省保文物單位眾多而亮麗古城

整個裝飾集浮雕、透雕、繪畫於一體,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現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號稱“禹水遷山”的千年古縣,以國保省保文物單位眾多而亮麗古城

走出北營房沿街前行,便能看到一座古塔矗立在高高的黃土崗之上。走到跟前一看,前面是烈士陵園。從此沿小道盤旋而上,巍然挺立的七級磚塔映入眼簾。

號稱“禹水遷山”的千年古縣,以國保省保文物單位眾多而亮麗古城

塔名為赳赳寨塔,難解其意。經打聽得知,原名潭法塔,因距赳赳寨村約100米,故而以村命名。為陝西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號稱“禹水遷山”的千年古縣,以國保省保文物單位眾多而亮麗古城

此塔建於金代,後因地震崩塌,清康熙年間重建。塔為八角形磚砌空心塔,共7層,鑽尖頂,底部為正方形。門面南,東、西兩側有踏道。塔的外部,層與層之間有疊澀磚牙。整個建築保存完好。

號稱“禹水遷山”的千年古縣,以國保省保文物單位眾多而亮麗古城

由於陪著八十多歲的老父親,許多景點顧不上細細觀看。

號稱“禹水遷山”的千年古縣,以國保省保文物單位眾多而亮麗古城

行色匆忙,走馬觀花,只是粗略地體驗了韓城古城的風貌。不過,味道純正的陝西風味小吃倒是印象深刻。

號稱“禹水遷山”的千年古縣,以國保省保文物單位眾多而亮麗古城


我,林間泉韻。愛好文學,喜歡攝影。遊走于山川水澤,漫步在庭堂院落。鍾情古文化,融入新時代;擁抱大自然,記錄小情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