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华夏文明渊源中的“阴”和“阳”可以理解为反物质和正物质吗?

六季如歌


“阴”和“阳”是什么?

中国的阴阳学说出于《易经》,按《易经》所说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由阴阳组成,阴阳即是物质又是两种状态,五行是阴阳的外在表现形式的一种。《易经》中的八卦是在解说事物的演变规律。可以说阴阳和八卦是世界观,后天八卦卦辞和爻词是方法论。这在古代来说是非常非常厉害的一种学说了,是朴素辩证唯物主义的萌芽。

“老子”发现“反者道之动”

老子继承了《周易》的学说,著写了《道德经》,《道德经》通篇最有价值的地方是“反者道之动”这一句,其它的地方述说没有超过《易经》,“反者道之动”这一句话揭示了逻辑学三大定律,质量互变,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但是可惜老子没有具体系统阐述这三大定律,《道德经》对度的概念有提及,但是没有具体系统说明。

孔子说《中庸》,中庸是“度”

孔子算是具体,系统的阐述了“度”的概念,但是应用在伦理道德方面了,没有上升到世界观这一方面,这是个遗憾。孔子在哲学上的贡献不是《论语》,而是《易经》中的《十翼》,世人看《论语》,不知道孔子的哲学思想从哪来的,孔子也没说,看了《十翼》就知道孔子思想来源于易经。

结论

《易经》提出了阴阳,阐述了世界起源这个世界观,老子《道德经》提出“反者道之动”,揭示了逻辑学三大定律,描述了物质的质,量,度的关系。孔子“中庸”具体阐述了“度”的作用,看完之后不得不佩服,中国人在当时的物质科技条件下能发现这些哲学思想,这是非常厉害的。但是这些他们没有联系起来,都从自己的角度片面的去解释。后人没有发现这些最有价值的东西,拿《易经》算卦搞迷信,拿《道德经》搞宗教,拿《论语》搞出了君权神授,拍古代君王马屁,真是糟蹋东西。

现代人要学习古代文化,我建议先学习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对称逻辑学,再回头看我们的古代经典,受益良多的同时,还不会被迷信所迷惑。别再用阴阳去解释什么物质反物质这些啦,第一片面,第二现在我们有更好的理论工具。


盛京杨员外


首先明确:不可理解为反物质和正物质。

一切物也包括事都有两面性都有阴阳。一阴一阳谓之道。所有事物都是一体两面的,有阳就有阴,有阴就有阳,是分不开的。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就是一个二元的世界,或者叫辩证唯物主义。有对就有错,有上就有下,有明就有暗,有好就有坏,有阴就有阳………~如果通过修炼证悟到大道了,那就是万法归一了,也叫不二法门。一切都归于大道,归于无极,归于混沌,归于灵明妙性。




看山禅院


中国五千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任何文化、宗教、哲学流派首先要对人类及自然的来源加以诠释,西方文化大多数认为上帝创造人类,创造了世界,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来源有一个经典解释,“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八卦里—就是阳,——就是阴,阴阳组合成八卦。

阴阳包括五行,五行含有阴阳,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根据其属性,可分为两类,阴类和阳类。刚健,向上,生发,展示,外向的事物是“阳” ,反之为阴。八卦文化告诉我们,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生相克。

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可你知道吗?计算机原理就是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阴阳学说,科学家把阴阳用“开和关”来替代,通过组合来进行计算机复杂运算。

反物质是正常物质的反状态。当正反物质相遇时,双方就会相互湮灭抵消,发生爆炸并产生巨大能量。

据此说明,华夏文明渊源中的“阴阳”不能理解为正物质和反物质,阴阳相生相克,正物质和反物质相互泯灭,发生爆炸产生巨大的能量。


水口村夫


可以!理解成正物质、反物质也没有错!阴阳本来就是正、反的对立面!

如果贴近生活的角度来说,阴阳是中国古人观察自然万物所得的一种自然现象;从哲学高度来说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哲学思维!即"阳"属正面、积极、向上、光明、开阳之代表,凡是带有这些正面思维和类象都可以视为"阳",代表正面、正物质;相反凡是负面、消极、向下、阴暗的都可以视为"阴"!故阴、阳也可以代表正物质、反物质;或是光物质、暗物质!

另外阴阳物质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阴盛则阳衰,阴盛到了极点就会向阳面转换,物极必反,阴阳互换也!





福善易学讲堂


个人理解 阴 阳 理解为 天地 天为之阳 地为之阴 古人用太极阴阳鱼 慢慢发展成阴阳五行 八卦之说 甚至中医都离不开阴阳五行之说 道家思想阴阳五行用的的很全面 华夏流传易经就是说明了很多 阴阳五行八卦 64卦 等等 华夏5000年 很多都离不开易经里的阴阳之说 甚至现代 有很多中医药理 和领域等等都离不开易经 易经是我们华夏古人就给我们最大的财富



zhongxuandao


包罗万象,你说的只是其中的两个方面。




十四阿哥郎春涛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基石,无论是儒、道、释三大教还是各种学术思想宗派,都是对阴阳五行学说的各自阐述和发展。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化史就是一部阴阳五行的发展史。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的《易经》是群经之首,它既是一部占卜的技术书,又是一部古代伦理道德的教科书。至今它还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一.阴阳五行是如何起源的

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看,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远远长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在远古时期,人们结绳记事,口传心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然造就的人类圣贤感悟天地运动变化规律,又经过多少代智者的提炼,最终在夏朝时形成有文字记录的阴阳五行学说的雏型。

从《山海经》中记载的资料可知 “伏羲得河图,夏人因之,曰《连山》;黄帝得河图,商人因之,曰《归藏》;烈山氏得河图,周人因之,曰《周易》。”也就是说,记录阴阳卦爻的《连山》成书于夏朝,虽然《连山》和《归藏》两书现已失传,但从有关记录来看,这两部书是有关占卜预测内容的书。

目前的学术界对阴阳五行学说的起源和演变过程,至今仍未能取得一致意见,主要是由于实物资料方面的缺失,但这并不影响该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阴阳,是中国文化中份量非常重的概念

作为诸经之首的《易经》中,虽然没有明确出现阴阳的文字,但后世大家们都认为阴阳的思想始终贯穿其中,易经中的“爻”后来被广泛称为“阴爻”和“阳爻”, “阴爻”和“阳爻”的不同组合,就成为易经中的卦,战国时期的易学著作《系辞传》中则明确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庄子也说:“《易》以道阴阳”;

《黄帝内经》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就有一家叫“阴阳家”;

中国影响最大的儒家学派,孔子对主要源于《周易》的阴阳观非常推崇、造诣很深。据《史记》记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孔子自己则不无遗憾地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汉朝的董仲舒、刘向和宋代的朱熹也进一步将阴阳思想融入儒学,以此来解释宇宙人伦道德;

中医对人体状况的判断和治疗通常要分阴阳虚实;中国的篆刻艺术包括阴刻、阳刻;

中国书法、绘画中也体现着阴阳的思想,比如都很讲究气韵和留白;汉语普通话声调中有阴平、阳平;

我们生活中每天接触的词语,很多也都是带阴阳的,比如:阴差阳错,阴盛阳衰,阳奉阴违,阴阳怪气,性格阳刚或阴柔,阴线阳线,阴谋阳谋,阴历阳历,等等;

有些地名也是因阴阳思想而得,古人把水之南称为阴,水之北称为阳。江苏省的江阴市,因在长江之南,故得名江阴;辽宁省的沈阳市,因在沈水之北,所以得名沈阳。

可以说,阴阳思想无处不在,已经渗透进我们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了。那么阴阳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先来追根溯源,查查典籍。据《说文解字》记载: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阳,高明也。收录了中国最早期诗歌的《诗经》中,有8处提到“阴”,14处提到“阳”,一处提到“阴阳”,都是指自然现象。

梁启超先生曾经专门考证过,在商周以前的古代典籍中,提到阴和阳,都是指自然界中的日月明暗现象。

所以,阴和阳的本义,就是阴天晴天、白天黑夜、明和暗、这种最常见的自然现象,向日为阳,背日为阴。

后来词义逐渐引申,光彩、温暧、南方、正面、前面、表面、上面、强壮、运动、主动、凸起的事物等都被称为阳,相对应的则被称为阴。

这个完美的阴阳鱼形图里有太多的神秘需要我们去认真解读!

阴阳五行学说的核心内容

阴阳五行学说由阴阳理论和五行理论两个部分组成,阴阳理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混沌的太极分裂成阴、阳两性物质,这两种物质分属不同属性,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彼此消长,又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与哲学上的矛盾论中的对立统一规律相似。

阴阳代表两个对立的事物如乾坤、雌雄、大小、黑白、刚柔、奇偶等。凡是类似雄、大、高、奇、刚等特性的属于阳性的范畴,反之类似于雌、小、矮、偶、柔等特性的则属于阴性的范畴。

并且认为“阴阳合气,万物自生”,世上万物本身就包涵阴阳这一对矛盾统一体,“阴在内,阳守之,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明阴阳互相依存互相为用的。古人觉得用文字来表达阴阳理论难尽其意,干脆制作了一个阴阳鱼形图,让理论要表达的一切尽在不言中,意会重于言传是东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

这个完美的太极图形包涵宇宙中千变万化的各种规律,站在图前,从静止到运动,从平面到立体,你会有不同的感觉,特别是那两个“鱼眼”:白到极点是黑,黑到尽头是白。体现了物极必反,正午过后转向黑夜,黑夜尽头是黎明;一个物体大到充盈整个宇宙就是空,一个物体小到夸克以后就似无,大和小在无限处相转化,任何事物的量变最终会引起质变,事物就会向它对立面转化。

有专家说,应该看到每个“鱼眼”背后都与它相同性质的“鱼”相连,任何进入“鱼眼”的瞬间,就已经进入另一个空间,在这个系统中几乎不需要时间,哪怕在距离上它们分别在宇宙两端。

科学深入发展的事实已是如此,2003年世界十大科学发现中的第一大发现:科学界迄今对物理世界的物质能量的发现仅占宇宙物质能量的4%,就是说,还有96%的宇宙物质能量没有被发现,被科学家命名为暗物质暗能量,至今仍在探索寻找中。

宇宙生命源头科学体系,建立在宇宙大生命包容圆融宇宙万有一切生命的基础之上,同时也包含着阴性世界、阴性物质与阳性世界、阳性物质统一相对互根的基础之上。也可以说,将宇宙天地万物世界社会中的一切精神生命现象、物质能量现象及一切生灭演化过程统统纳入宇宙大生命体系去统一考察探索研究,将人体小生命系统统统纳入宇宙天体大生命系统中去考察探索研究,将现代科学发展的一切成果统统纳入到宇宙生命源头科学中去统一探索研究。这就像从山脚下不同地点去开挖山洞,待挖到最后竟碰到一起,实乃殊途同归!

有专家有这样说法,我们还应该看到这个图告诉我们宇宙是怎样形成:宇宙原是暗能量真空状态(太极),当能量压力大到一定程度时,宇宙发生大爆炸,这种大爆炸实质是由能量生成物质,其规律符合爱因斯坦的质能转化定律方程。爆炸生存阴、阳(或叫正、反)的两类物质(两仪),它们分别奔向两端并相互旋转,其内部形成的物质和反物质在压力作用下仍在加速扩张。这种真空中暗能量至今尚未被科学所完全认识。

我们还可以将生成的阳性物质再当作太极态,把它看成是具有阴、阳两类属性的统一体,这样一直分下去,即任何事物都是包含两个对立统一的矛盾体。阳物质形成的宇宙体既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可我们现在发现中性物质相互吸引(万有引力),没发现相互排斥力,但阳性宇宙在引力作用下却反而呈现加速扩张现象,“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大爆炸后在引力作用下扩张减速,这种暗能量压力使宇宙扩张与“宇宙大爆炸理论”相矛盾,但和阴阳理论相一致。

在量子力学的研究中,人们也逐渐发现了其中蕴含的阴阳规律。薛定谔的猫的叠加态理论,如果用阴阳规律来说明,要好懂些,薛定谔的猫的叠加态就是量子也显现出物质的阴阳一体的特性。薛定谔的猫是同时有生有死的,对量子现象以外的猫不适用,可在量子上的确存在又生又死的猫,为什么?是因为量子具有双重性,量子的双重性是合阴阳规律的。阴阳的部分规律是阴里有阳、阳里有阴,阴能生阳、阳能生阴,阴也是阳、阳也是阴。量子纠缠是指不同地方的量子能相通的关联着,犹如太极图中阴阳鱼的两个鱼眼和两个鱼尾。量子的波粒二象性可说成量子既是阴也是阳,是阴阳合一体。量子迭加也就是量子中有阴阳两种对立又相依存的两个特性。有点扯远了呵。综上所述,阴阳思想绝不是封建迷信,绝不是古代落后的糟粕思想。它是对天地间对立统一的万事万物的精妙概括,体现了“大道至简”的中国文化精髓,是很方便实用的辩证思想。

结语与反思

五行的本质是什么呢?五行是指宇宙中五种不同的能量的表现形式,是一种能量态,而不仅仅是哲学上的属性分类。古人对宇宙的认识是:天地四方谓之宇,往古来今谓之宙。我们现今的宇宙概念和古代的宇宙认识已大不相同,现今的宇宙指的是由大爆炸产生,到现在仍在不断扩张的整个物质性的空间。

阴阳五行理论是古老的朴素的唯物论,它产生于上古时代,是人们对宇宙自然规律的朴素认识。虽其理论文字成型于封建时代,对封建社会的哲学、伦理、道德和文化产生过深远影响。

常常讲爱国,具体爱什么呢?爱我们的人民,爱我们的政府,爱我们的河山,爱我们的风土人情,其实更要爱我们的文化。身为中国人,怎能不习承中国传统文化,若“言必称希腊”、行必法美欧,怎称得上“中国人”的称谓?如果大家都学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那社会上真的就会满街出圣贤了,满街都是圣贤后,实现“中国梦”还会远吗?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吧!

参考文献:

李晨耀,中华文明的智慧:阴阳五行的理论和本质


中学数学深度研究


可以,不光是正反面,还可以理解为,对立,最好的理解是一体两面,不仅仅是对立面,还是相对面。是分化和合一的最完美表达。



梅花先生君子谋


古人的智慧真乃大智也

易经:易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易既无极,世界本虚无,只有一个极点。突然某一刻这个个极点爆发了。爆发后形成了太极,太极既宇宙的最初形态。温度极高,混沌一片。

太极生两仪。两仪分阴阳。这阴和阳是否可以理解为宇宙爆发后的正物质和反物质。正物质和反物质激烈碰撞,

两仪生四象。我个人认为四象应该不是指氢元素等元素,应该是一些人类目前都不确定的东西。可能是暗物质,暗能力什么的。

四象生八卦。这里的八卦可能是值这个世界,既八纬空间。

黑洞吞噬恒星

太极图

黑鱼眼既恒星,白鱼眼既黑洞。那恒星代表正物质,黑洞是不是就是一种反物质。


冰林樽


这个和正反物质还是不一样的 正反物质的概念可以百度 但如果只看正反二字 和阴阳其实是一个东西 都是说的“周期” 即圆 轮回等 从时空来看 一个文明发展到顶峰然后衰败消失 那怕是与日月同辉 日月也有崩塌的时候 然后就没有然后 接着就是下一位 再下一位 具体到人类世界的万物也一样 股市经济的周期回长 生命的生老病死等 其实知道这些还是有指导意义的 在峰值时(阳)藏 以待低谷时(阴)起 玩的就是一个错位竞争 以实打虚 实在是秒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