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什麼是形而上學的“範疇”?康德和亞里士多德有不同的觀點

大家好,今天開始我為大家講述東西方哲學史上的那些偉大的哲學家們,以及他們同樣偉大的思想。


什麼是形而上學的“範疇”?康德和亞里士多德有不同的觀點


上一篇文章,我們聊了我們常說的“形而上學”以及西方的“第一哲學”的來歷,接下來,今天我們接著聊聊,亞里士多德的其他思想,前面我們說,亞里士多德將古代泛指的“哲學”劃分為三類:理論的科學;實踐的科學和藝術。而第一類理論的科學中,有包括四類:形而上學、數學、物理學、邏輯學。亞里士多德將形而上學作為“物理學之後”,所以,我們常說形而上學也是“第一哲學”。因為在古希臘,“哲學”是一個泛稱,什麼知識和學科都可以稱之為“哲學”。所以,用“第一哲學”來特指形而上學。

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的主要研究對象是“存在”,他將存在分為“偶性”和“範疇”,並且把範疇分為10類:它們分別是:實體,數量、性質、關係、地點、時間、姿態、狀態、動作和遭受。

什麼是形而上學的“範疇”?康德和亞里士多德有不同的觀點


這裡的概念很多,眼花繚亂,怎麼理解這些概念呢?我們來簡單舉一個例子,比如:一個紅色的蘋果。這裡的“紅色的”是描述這個蘋果的顏色,是一種表象,它是為了描述“蘋果”這個事物的色彩的。所以,這裡的“紅色的”只是為了描述這個蘋果,而不是其他比如桃子或者香蕉的。因此,我們說這個“紅色的”就是一個“偶性”,也可以理解為不是一種普遍的、必然的屬性。那這個蘋果的本質屬性有哪些呢?

這裡就該“範疇”出場了,“範疇”這個概念有點不符合我們的理解,我們還以為是一個類似“範圍”的概念,其實不是,我們可以把“範疇”理解為“事物本質的屬性”。


什麼是形而上學的“範疇”?康德和亞里士多德有不同的觀點


在研究這個事物本質的屬性之前,我們首先得承認,這裡有一個被研究的“東西”吧,而這個“東西”就是亞里士多德所說的“實體”。“實體”可以說是亞里士多德整個哲學體系的基礎,那有了實體之後,其他就相對比較好理解了,比如“一個”也是偶性,但不管是一個還是多個,它背後抽象的概念是什麼,是“數量”,所以“數量”是更本質的屬性。由此類推,性質、關係、地點等等九個範疇才是這個“存在”最本質的屬性。

那什麼是實體呢?實體這個概念的英文是:substance,這個詞源於拉丁:substare。有本質、具體事物、個別主體、現象的支持者等意義。這個詞也是亞里士多德首創的一個重要哲學概念,也是後來西方哲學史上許多哲學家使用的重要哲學範疇。也可以理解為“本體”,它的含義一般是指能夠獨立存在的、作為一切屬性的基礎和萬物本原的東西。


什麼是形而上學的“範疇”?康德和亞里士多德有不同的觀點


關於“範疇”還有一位哲學家也有類似的定義,這個哲學家就是康德,康德在他的哲學體系中,也借用了亞里士多德的“範疇”名稱。但是康德的“範疇”和亞里士多德的“範疇”其實不太一樣,康德的範疇是一種思維形式,是不以經驗為基礎的,而是“先天的”。康德的十二個“範疇”分為四類:

量的範疇:統一、多樣、整體


質的範疇:實在、否定、限制


關係的範疇:實體與屬性、原因與結果、作用於反作用


樣式的範疇:可能或不可能、存在或非存在、必然或者偶然

康德的哲學範疇是先天的,是不依賴於經驗的,而亞里士多德的範疇是基於經驗的,這有什麼區別的呢?我們舉一個例子。必然在康德哲學中,一個人對這些範疇的認知是先天的,必然“因果關係”,如果你給小孩吃一顆糖,他感覺到了有點甜,很好吃。那麼小孩就會天然的將“糖”和“好吃”這個事物和這個感受聯繫起來,產生“因果關係”,可以理解為我們產生這種因果關係的能力是“天生的”。再比如存在或非存在,小孩看到一樣的東西,就能感覺和認識到它的存在,當這個東西消失了,小孩也會知道它不存在的等等,在康德的哲學中,這十二個“範疇”是一種先天的思維形式,不需要任何經驗,從小就可以有,而亞里士多德的“十個範疇”則是從經驗中獲取的,比如數量、關係、性質等等,都是基於觀察和感知而獲得的。這是他們對“範疇”概念根本性的差別。

好了,還是回到我們今天要說的“實體”。亞里士多德的“實體範疇”是其他九個範疇的基礎,那如何識別一個東西是不是實體呢?亞里士多德給了實體一個定義:實體是既不描述一個主體,也不依存於一個主體的東西。


什麼是形而上學的“範疇”?康德和亞里士多德有不同的觀點


這句話很抽象,怎麼理解呢?簡而言之:實體是一個具體的個別的事物,也可以是一個抽象概念。比如第一句“既不描述一個主體”,意思就是說,它不是作為一個主體的描述性的,比如“紅色的蘋果”,其中“紅色的”就是描述蘋果的,所以“紅色的”就不是實體,而“蘋果”才是一個實體;第二句“不依存於一個主體”,這裡講的是這個“實體”應該具有獨立性,比如“蘋果”是一個獨立的概念,它不同於桃子或者香蕉。

同時,亞里士多德還提出了關於“實體”形成的四個原因,包括:質料因、形式因、動力因、目的因。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四因說”。那關於實體形成的過程,在古希臘的哲學家中,有很多觀點,比如偏自然哲學的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比如偏形而上學的柏拉圖的“理念論”等等。但是亞里士多德顯然結合了他們二者的共同點,比如實體的形成原因中,有質料和形式這樣的偏“自然哲學”的觀點,也有動力和目的這樣偏“形而上學”的觀點。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點擊關注“小播讀書”或分享給您的朋友,謝謝。

今天參考和推薦書目:

《哲學與人生》

《哲學100問》

《西方哲學簡史》

《古希臘哲學的故事》

《中國哲學史大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