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0 灾祸伏于辉煌之中:从政治文化角度解读伯里克利大战略为何失败

灾祸伏于辉煌之中:从政治文化角度解读伯里克利大战略为何失败

伯里克利大战略是国家政府的一种操作方式和行政规划。伯里克利统治下的雅典极度繁荣,但是确隐藏着一系列很致命的问题,使得伯里克利的大战略从开始就是错误的,到后来的伯罗奔尼撒战争,高额的战争开支和人力资源的大量损耗,对于雅典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使得大战略错上加错。

雅典城邦内部本身的文化问题,也带给大战略和雅典社会不可逆转的损失。可以说,伯里克利时期是实在的灾祸伏于辉煌之中,在雅典社会极度辉煌的中却隐藏着不少重大的问题。

一.伯罗奔尼撒战争对雅典的影响

1.造成雅典经济不稳定

首先,雅典的地理位置促使工商业高度发达,但粮食生产不足。位于阿提卡半岛的雅典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湿润多雨,不适合农耕的发展,因此粮食往往供应不足,需要大量的进口。但却盛产橄榄和葡萄等经济作物,再加上丰富的陶土资源以及有利于发展海外贸易的优良港湾,适合发展工商业。

因此,雅典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发展对外贸易,将邦内生产的经济作物和手工业品远销海外,用来充实自己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由于自己邦内粮食生产的不足,粮食作物需要大量的进口,用来满足邦内日常生活的需要。正因为如此,雅典的经济体系异常脆弱,很容易受到外界条件的制约。战争爆发后,雅典在赫勒斯滂附近的贸易地区和运粮通道被斯巴达切断后,导致雅典粮食缺乏,经济实力急剧下降。

其次,战争中雅典财政的入不敷出。战争开始之前,伯利克里自以为雅典有强大的雄厚的经济实力做后盾,战争胜利那是早晩的事, 为此,伯利克里大感自豪,信心百倍的投入战争。但战争期间巨大的军 费开支很快使雅典的经济不堪重负。

灾祸伏于辉煌之中:从政治文化角度解读伯里克利大战略为何失败

与此同时,由于战争初期雅典采取的防守战略导致良田被大量荒废,粮食减产,饥民数量増多,可是各方面的支出却不断増加,这进一步加量了雅典财政的负担“为了应付战争的巨大开支,雅典人开始对输出和输入雅典的一切货物征收5%的关税”。

但是这又破坏了雅典本也十分脆弱的经济基础,加剧了财政的危机,可以说经济窘迫加速了雅典的失败。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后,伯里克利的大战略已经开始显示出他的弊端和不足。

2.造成了党争以及领导者的任命不合实际

首先,雅典内部的党争对雅典与斯巴达的战争产生了十分负面的影响。其中,雅典的党争发展到最为激烈时候是以厄菲阿尔特、伯里克利为首的民主党和以西门为首的贵族党之间的竞争。民主派在党争开始时居于优势地位,但由于民主派在西西里战场上的失败,贵族派便乘机煽动民众发动政变建立寡头统治。

更为可悲的是伯利克里感染瘟疫死亡之后,民主派由于内部矛盾分裂为主和派和主战派。这直接影响到雅典在战争期间的内部团结,他们的争端导致公民大会不计后果地任命分别代表不同派系的亚西比德、尼西阿斯和拉马卡斯领导全局,致使公民大会犯下致命的错误表现在下面这三个方面。

第一,尼西阿斯是主和派的领袖,他主张采取和平的方式解决战争,因此他对远征持反对态度,没有做好远征前期的准备工作,正因为他对远征所持有的这种消极态度直接导致了远征军的失败。

灾祸伏于辉煌之中:从政治文化角度解读伯里克利大战略为何失败

第二,属于主战派的亚西比德积极主张远征,由于他挥霍无度造成其日常开销早已超过他的财产限度,他想通过这场战争来弥补由于他奢侈的生活造成的巨大亏空,而一旦远征成功就会使他个人同时得到财富和荣誉,任命这样野心勃勃的人作为将军无异于将雅典引向绝路。

第三,尼西阿斯与亚西比德历来政见不一,但在公民大会的错误操作之下,两人共同率军远征,两人在远征中的军事意见达不成一致,这是远征军失败的一个很重要因素。雅典内部斗争削弱了雅典的对外力量,给伯罗奔尼撒同盟提供可乘之机。

正如修昔底德所说“从一开始整个城市中就潜伏着民主政治和寡头的专政分裂趋向,正像在一块铁板上也可能出现裂缝一样”;也正是“因为他们自己内部的斗争,毁灭了他们自己,他们最后被迫投降”。

其次,任命不合实际的领导者。在战争后期,雅典主要领导人的错误举动发展到空前严重的地步。

雅典此时掌杈的独特人物导致的种种派系争斗深深的危害了他的城邦,这个人就是“独特的人物”亚西比得。其本人具备年轻、英俊、才气不凡、能言善辩等个人特质再加上他从小接受伯里克利的监护时对伯里克利娴熟的政治技能耳濡目染,这对他将来的政治生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他显赫的家世和自身具备的才华使其政治野心不断膨胀,希望自已有朝一日可以超越伯里克利。所以他很快被众星捧月似的选为民众领袖,挑战以尼西阿斯为首的温和派,紧接着他又煽起了远征西西里的狂潮。然而,他行动不可避免地遭到了政敌有力的攻击,在远征前夕因被指控有亵渎神的嫌疑而迫使他逃亡斯巴达, 为了个人私利背叛城邦,为祸祖国。

灾祸伏于辉煌之中:从政治文化角度解读伯里克利大战略为何失败

米利都战役之后,斯巴达人觉得亚西比得可疑,他们写信给斯巴达海军大将阿斯泰奥卡斯,要他把亚西比得处死。这样一来亚西比得在斯巴达和雅典都没有容身之地,后来他辗转投奔到小亚细亚的总督替萨斐尼之处安身。糟精的是雅典在战争灾难的重压之下以及取得塞西卡斯海战短暂的胜利之后,亚西比得于公元前407年又被召回雅典,并且让他统领海陆两军,使其权力达到顶峰。

但最终还是由于资金的匮乏和肆无忌惮的个性再度将他推向绝路。公元前406年3月雅典在诺丁姆战败的噩耗传到公民大会之后,亚西比得的敌人立即操作公民大会剥夺了他的指挥权,致使他再度背负耻辱逃亡,更为严重的是使他的同伴受到牵连。

在公元前406年,当雅典人得知雅典将领没有营救被敌击沉的战舰上的官兵以致其溺毙时,很快通过处死全部凯旋的将领的提案,使大部分军事将领被处死,该提案在最关键的时候分裂了雅典人。

可以清楚地看到,雅典后期政局的急剧动荡很大程度是因为亚西比得这一关键性人物。雅典人之所以给他超乎寻常的权力,就是因为期望他能创造奇迹,但亚西比得不是天才,只是个二流的军人,其野心远远超过了他的才能。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任命亚西比,得这一不合实际的领导人导致了雅典的失败。

伯里克利大战略很重要的一项目标就是任命和自己同仇敌忾的领导人,但是任命官员的不当,导致大战略的失败,更严重的是还造成了雅典社会的动荡和雅典的衰落。

二.外部原因瘟疫的爆发导致大战略无法进行

伯罗奔尼撒同盟的军队于公元前430年夏初侵入阿提卡此后不久,在雅典人中首先发生了瘟疫。瘟疫给予了雅典同盟以双重打击,雅典人既要 应对与斯巴达的战争,又要面对可怕的瘟疫,处于悲惨交加的境地。修昔底德详细地叙述了这场瘟疫带来的灾祸,认为瘟疫是导致雅典战败的 一个重要因素。

灾祸伏于辉煌之中:从政治文化角度解读伯里克利大战略为何失败

也是造成大战略失败的一个原因之一。第一,瘟疫严重影响了雅典军队的战斗力和民心士气。雅典爆发瘟疫,对军队战斗力极为不袒。士兵和居民的大量死亡势必会影响雅典的军事实力,而补充兵源也会加重国家的财政负担。

最可怕的是,瘟疫带给雅典的不仅仅是人员的损失,它还严重影响了居民和军队的战斗士气,进而导致民众失去理智的判断,陷入一片恐慌,使他们失去同斯巴达的战斗的信心。

雅典民众开始将不满转发泄到他们的领导者伯里克利身上,最终伯里克被免去将军职务,这对雅典军队的战斗力必然产生不利的影响。这直接导致了伯里克利大战略无法实行。

第二,瘟疫造成了雅典严重的社会恐慌和混乱,直接影响了战争的进程。雅典社会的每个阶层的人都无法逃脱瘟疫带来的死亡的恐怖。雅典的领导者伯里克利同样也没能在瘟疫中幸免,他在复职后不久即染病去世。造成雅典的统治阶 层的激烈动荡,直接影响了雅典的战争决策,使雅典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局面。

在瘟疫灾祸面前,人力显得是那么渺小。由于瘟疫造成雅典大量居民死去,很多人因此陷入绝望当中,而人们的心理防线一旦崩溃就丧失了一切抵抗力量。雅典人的生活、生产和社会秩序,都遭到了严重破坏。

灾祸伏于辉煌之中:从政治文化角度解读伯里克利大战略为何失败

由于瘟疫的流行雅典的综合实力被全面削弱了,可以说雅典瘟疫全方位地影响着雅典历史的进程,导致雅典的局面全面恶化。在众多不利因素的作用下,战争胜利的天平逐渐倾向伯罗奔尼撒同盟一方。

伯里克利死后,在这种不可抗力的因素下,大战略只能放置一边,一开始的努力也都只是付诸东流。

三.总结

不可否认,伯里克利是一个很有政治头脑的领导人,他将雅典带向辉煌,他可以凭借他的智慧和理性完成自己的对于大战略的构想。但是他没有办法预测未来,他没有办法预测即将打响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也没有办法预测突然爆发的瘟疫。

只能说他机不逢时,他的大战略只能付诸东流。在雅典当时的社会,城邦制度的弊端也不适合发展他的大战略构想,他也违背了古希腊传统的文明。大战略注定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