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武学之一身备五弓

武学之一身备五弓

罗山主按:本文作者付湘曙,付老师关于五弓的论述,非常深刻,详尽,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武学作品,值得大家咀嚼品味。

以前写过一篇论五弓的文章:如何做到身备五弓,还挨了不少骂。现在想想是该挨骂,说不明白还不该挨骂吗,该。

这五弓于太极拳来讲,实在是太重要了,太极拳之所以能省力,不用力而有力关键就在这五张弓,这五张弓牵扯到太极之方方面面,失去了弓太极拳作为武功的威力也就大打折扣了。

武学之一身备五弓

五张弓自然是两腿弓,两手弓和身弓了,腿弓和手弓也叫小弓,身弓又叫大弓,是主弓。

昨天看到一篇文章,对弓做了很形象的比喻,文中说我们兩指卡住一片竹叶两端,轻轻一捏,竹叶就弯曲了,行成弓状了,在这片竹叶形成弓状的同时,我们的兩指也赋予了竹叶以能量,兩指一松,竹叶就崩直了,就释放了能量。我们讲身体的五弓就和竹叶的道理是一样的,我们要利用的就是弓的能量的释放。

武学之一身备五弓

弓是由三点构成的,弓的两端和弓背之弓柄,我们的腿弓的两端是哪里呢?一端是昆仑穴,一端是下窥,就是股骨于胯骨连接处,弓柄就是膝盖。手弓的一端是劳宫穴,另一端是上窥,就是臂骨于肩胛骨的连接处,弓柄就是肘。身弓的一端是尾闾,另一端是大椎穴,弓柄是命门。腿弓的一端为什么是昆仑穴而不是涌泉穴呢可不可以是涌泉穴呢?当然可以,不要说涌泉穴了,移到脚尖都可以,只是把弓延长了一点而已,问题是弓的两端需要坚固,不能折了。

武学之一身备五弓

现实中我们如果把一张真实的弓的一端用绳子再绑上一块骨头,把弓弦移到这块骨头上,这张弓的能量就一定丧失不少,这就是我们把腿弓之一端定位与昆仑穴的道理。有的门派打拳强调脚踩涌泉,有的就强调脚踩昆仑。强调脚踩涌泉的应该是从保持重心稳定的角度出发的,强调脚踩昆仑的则是从保持腿弓的原则出发的,各有各的想法,没什么对错。

武学之一身备五弓

手弓之一端为什么是劳宫穴而不是手腕呢?手腕不是更牢固吗?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因为我们的手不是脚,脚是踩着大地的,做为弓之一端是有依托的,随时可以固定。手不行啊,它悬空的,固定腕的力从哪来呢?从劳宫穴来。我们击掌,坐腕,用劳宫穴,抓钩用外劳宫穴,目的都是定腕固定手弓之一端,所以那个勾一指也行,三指也行,五指也行,关键是要勾到底把外劳宫穴挺起来,把腕固定住,保持手弓之一端的合法性。如果以腕为一端,离开了劳宫穴,这腕悬空无处着力,手弓就不存在了。

武学之一身备五弓

身弓就更有意思了,两头要分清,固定。一头是大椎穴,这个怎么固定?沉肩坠肘嘛,坠肘是为了沉肩,沉肩是为了固定住大椎穴,压住大椎身弓之一端就有了,一耸肩,大椎就解放了,身弓就散了,这就是沉肩坠肘的道理,我们这个肩胛骨它至少有三个作用,控制手弓之一端,空制身弓之一端,本身是熊劲之原头。所以,要练好练活这个肩胛骨。再说身弓之另一端,尾闾。

武学之一身备五弓

尾闾是连在胯上的,都知道胯很重要,重要在胯能后移下坠才有意义,胯后移身弓的另一端就有了,腿弓的一端也有了,如果胯不能后移,腿弓和身弓就不分了,就是一张中间断开几节的大烂弓,就根本不是弓,胯下坠不仅给腿弓上劲,还能解放腰,腰就活了。所以,练拳先练胯。胯不会后移,拳打得再漂亮也没用,象照片,没厚度更没力度。杨澄甫对每一式都强调一个坐字,就是告你胯后移下沉,五弓就有了,蓄上劲了。

武学之一身备五弓

我们这个太极讲究的是蓄发,蓄什么发什么?怕是多数人都理解成蓄劲发力了吧?蓄弓发弓才对,蓄的过程就是五弓成型的过程,发的过程就是五弓崩弹发力的过程,这个发力和人为发力不同的,弓发力还要用力吗?不要。越用力越阻碍弓力发挥,所以李雅轩说发力时千万别用力才更有力,这就是太极用意不用力的道理嘛。有人说我们的腿也经常直呀,弓步后腿不就直了,还是弓吗?当然是了!弓之用尽腿便直,用尽之后又要蓄嘛,再说,两头在就是弓,直了也是弓,一头不在就没弓了,曲腿也无弓。

武学之一身备五弓

有人说陈式太极要发力,杨氏太极不发力,这是看了表相没理解实质。不管那个太极蓄弓之后就是发,不发蓄它干嘛?那家太极发的都是弓之力。五弓齐发这句话应该都听说过,其实这里的齐字是个形容词,形容速度快,一顺间五张弓的力都发出去了,正因为速度快,威力才更大。但一般不会是同时发的,同时发就炸弓了,除非被七八个人乱作一团的按住了,那就齐发炸了弓吧。

武学之一身备五弓

正常情况都是先发腿弓,传到身弓再到手弓的,也有人形容四小弓是为大弓服务的。身弓是大弓是主弓,是最有力的弓。为什么是腿弓先发呢?力生于脚,脚在大地上的,腿弓一发,即是力发于腿了,一头踩地,另一头就顶起后坐的胯,传到身弓了。身弓一端被胯上顶,命门再回收,由曲向直,力就传到大椎穴,肩膀要沉不让大椎上行,劲就由背经上窥进入手臂了,加上手之小弓之力,作用于对方这个力就很大了,这是不用力之力,是弓之力,这就是劲的传导过程。我们练拳练什么?就是练力的传导,蓄弓,发弓。这些过程用什么力呢,基本不用,只用一点使胯后移之力。

武学之一身备五弓

这胯要后移还有个先决条件,命门要能外凸,否则这胯被锁死了,移不出来。难怪有人说选师傅先摸摸他的后腰,如果是一个凹凹的小蛮腰,你就趁早走人吧。

关于这身弓还有一点不能不提,就是弓要想有力,使劲传输快,就要顺而不能拧,弓拧了自然弹力就小了。我们练拳时就有一部分人把胯固定住动腰,这就是拧那张身弓啊,为什么讲外三合呢?就是不让你拧那张弓。

关于这弓的练法,明白了道理也就好练了,在四大块上下功夫,在四窥上下功夫,就是肩窝,腹股沟有内敛之意,胯骨倒是经常有人讲不要外挺,但基本上是从利于腰活的角度说的,其实他还有练窥的作用。这弓练出来就有,练不出就无,摆出来是没有用的。(本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