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豬背部出血水怎麼治療?

w櫻花


背景:在養豬生產過程中,經常見到母豬或者肥豬後背有出血情況,有的是出血點,有的是血疹塊,有的是有血液滲出也就是血水。根據不同的出血表現,可能由附紅細胞體、體表寄生蟲、豬瘟、藍耳、黴菌毒素等。

關鍵詞:母豬;肥豬;出血點;滲血;附紅細胞體;豬瘟

一、寄生蟲:破潰出血

☆出血特點:寄生蟲引起的母豬或者肥豬後背出血,主要是以體表寄生蟲,如疥蟎,引起的豬身發癢,蹭牆和圈舍、欄杆導致的身體損傷、破潰,物理性出血。與常規的病理性出血相比,寄生蟲引起的出血多數是鮮血,也就是血水。

1)止血:肌肉注射止血敏

2)隔離:使用甘油或者熟豆油等塗抹在傷口表面,起到隔絕作用,減少外界接觸。

3)抗炎:使用青黴素或者選擇其他抗生素,可以與上一步一起混合塗抹,也可以肌肉注射。

4)驅蟲:先使用伊維菌素+阿苯達唑拌料,1kg/噸,連用7天,待傷口癒合,使用雙甲脒體表噴灑。

二、附紅細胞體

☆出血特點:豬附紅細胞體主要是導致血液凝固不良,血液稀薄,發病豬呈現全身發紅,慢性感染的母豬和肥豬後背表現“血條”,像滲血一樣,密密麻麻一片,一般不會有血水流出。鑑別診斷,需要結合附紅細胞體其他臨床表現,如有呼吸道和腹瀉症狀,母豬有繁殖障礙問題,眼睛有“血淚”,身體發紅,用手按壓不褪色。

1)特效藥:血蟲淨,主要成分貝尼爾,此藥物毒性大,肌肉注射時嚴格按照標準劑量,同時注意懷孕母豬禁用。

2)敏感抗生素:四環素類和磺胺類,如多西環素、土黴素、磺胺間甲氧,拌料和肌肉注射都可以。

3)防控時機:附紅細胞體一般夏末秋初,蚊蟲活躍時期高發,注意豬場滅蚊和提前藥物預防

三、黴菌毒素和內毒素

☆出血特點:黴菌毒素長時間蓄積母豬體內,會造成體內帶毒問題,還有細菌異常增殖產生的內毒素和抗生素濫用引起的種度,都會加重母豬亞健康狀態,損傷肝腎等內臟器官。長時間帶毒,內臟器官會向體外排毒,如肝開竅於目,眼屎、淚斑增多,又如肺主皮毛,皮毛髒亂,皮下有出血點,嚴重表現滲血。

1)保證原料清潔:保證玉米、豆粕、麩皮原料的清潔,定期檢查料庫,保證乾燥。夏天磨碎的玉米要定期使用完,避免二次沒變。

2)保持料槽清潔:定期檢測母豬料槽和料線,尤其是夏天,防止料槽水料發黴,定期清洗。

3)保肝護腎解毒:可以使用脫黴劑,但不要常年添加,高溫、高溼天氣添加。另外可以添加清熱排毒類中藥,加強機體排毒、解毒。

四、豬瘟、藍耳等病毒

☆出血特點:豬瘟、藍耳等病毒性疾病,會導致體表出血和滲血。豬瘟主要是引起全身散在出血點,包括背部、肚皮、腹部等。藍耳由於會損傷血管,導致血管通透性加強,血液滲出,表現滲血情況。

1)加強疫苗免疫:病毒性疾病最有效的預防手段就是疫苗,豬瘟疫苗比較成熟,可以定期免疫。藍耳疫苗有爭議,可以根據豬場自身情況而定。

2)中藥保健:加強豬群健康度,提高疫苗免疫效果,解除豬群免疫抑制,提高抗病力。另外通過中藥可以抑制藍耳病毒,減少豬場波動情況,利於豬場生產。

3)抗生素防止繼發感染:對待病毒性疾病除了選擇疫苗,還要注意原發感染後,細菌的繼發感染。如藍耳防控效果較好的替米和泰萬,可以根據情況,選擇添加。

五、其他因素

陽光照射導致全身發紅,有的像出血一樣;豬群爭搶打鬥、掐架,外傷引起的出血;還有個別豬由於缺乏維生素引起的滲血。

綜上所述,對於豬體表出血水,也要根據具體情況,區別對待,對症治療。


豬業前沿


【臨床描述】:豬背部出血水,其體溫、採食、是母豬還是保育豬是未知。

【臨床診斷】:根據上述症狀描述非常有可能是附紅細胞體病、弓形蟲、黴菌等毒素蓄積或者豬藍耳病引起的。甚至有可能上述兩種以上疾病混合感染共同所導致的。

第一可能:附紅細胞體病。

  • 豬附紅細胞體又可以稱為“血蟲病”、“紅皮病”。
  • 其病原是一種嗜血支原體,被很多獸醫、養豬朋友所誤解成寄生蟲病或者是立克次氏體。

臨床症狀:

  • 體溫升高、全身蕁麻疹、貧血消瘦、血液稀薄、尿液呈醬油色或茶色、可視粘膜蒼白、皮下脂肪、網膜黃染等症狀。

  • 其中,耳朵、頸下、腹下等皮膚髮紺呈紅色,導致母豬脊背上出血。

防控措施:

  1. 定期在飼料中添加多西環素、青蒿素、大環內酯類等藥物。

  2. 同時,在夏季也要防控蚊蟲,豬附紅細胞體可以提高蚊蟲可以傳播。

第二種可能:弓形蟲。

  • 弓形蟲是一種人畜共患病,豬是中間宿主,貓是終末宿主。該病多種夏季多發。

  • 臨床症狀:病豬高熱稽留,呼吸困難,後肢麻痺,在耳鼻、下肢、腹部有紫紅斑和小出血點。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懷孕母豬流產、死胎。
  • 防控措施:在飼料中添加磺胺間甲氧嘧啶配合一些卡巴匹林鈣等退燒藥物,也可以肌肉注射磺胺嘧啶治療。

第三種可能:毒素蓄積

  • 黴菌毒素:是由於原料、飼料黴變及其飼餵中飼料沉積引起黴變,導致母豬攝入過度的黴菌毒素。

  • 其他毒素:疫苗免疫頻繁、細菌病毒的毒素、長期濫用抗生素、飼料中重金屬超標、母豬長期便秘等原因導致母豬內毒素過多和肝臟受損,這些毒素往往都是通過母豬皮膚排出,進而導致母豬身上出血。


  • 使用優質飼料:不要使用發黴變質飼料,科學飼餵、添加脫黴劑,減少黴菌毒素對豬的危害。

  • 合理免疫保健:根據豬場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免疫疫苗和藥物保健。儘量減少疫苗免疫頻率、抗生素保健次數,增加使用中藥、益生菌等。


  • 提高豬群免疫:使用清除毒素的藥物,如排毒、解毒、保肝類中藥。

第四種可能:豬藍耳病

  • 豬藍耳病不僅會引起病豬耳朵發藍發紫。母豬繁殖障礙,如返情、不發情、流產、死胎。

  • 哺乳仔豬保育豬腹式呼吸、咳喘等呼吸道症狀,尤其是斷奶後發病死亡率偏高,副豬嗜血桿菌、鏈球菌高發。

  • 還能夠引起母豬出現母豬毛囊出血。出血點密佈全身,呈針尖大大,一般不會擴大。如果病情好轉,出血點會逐漸消失。

防控措施:

  • 藥物保健:飼料中添加替米考星、泰萬菌素、板藍根、板青顆粒,可以防止藍耳病繼發感染,而且還能夠聚集在肺部巨噬細胞上,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抑制藍耳病病毒的複製。

  • 疫苗免疫:建議使用藍耳病疫苗防控,如減毒的藍耳病經典毒株CH-1R、天津株藍耳病疫苗。

  • 免疫馴化:後備母豬的免疫馴化後才能入群,以免造成基礎母豬群的藍耳病波動。

《豬易知》將持續分享養豬消息、非瘟進展、市場行情、豬病分析。歡迎養豬朋友關注,謝謝!!!


豬易知


豬的背部有出血點最常見的有兩種病:弓形體和豬瘟。

一、弓形體

1、臨床症狀:

a、感染初期:表現厭食/減食、精神不振、眼結膜充血潮紅;

b、感染中期:3天~4天后,體溫升至高到40.5℃~42.0℃,呈現稽留熱(治療過程反覆發燒),食慾廢絕、扎堆、喜髒水,眼結膜蒼白、黃染;

c、感染後期:表現為呼吸困難、腹式呼吸、氣喘、咳嗽、流鼻涕,排便先幹後稀或幹稀交替出現,排出的糞便呈灰綠色或煤焦油狀。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更為明顯。

2、發病階段:

a、保育階段;

b、母豬,特別是在分娩後,脊背部出現出血點。

3、控制方案:使用磺胺類藥物或四環素類藥物。

二、豬瘟

1、臨床症狀:

豬瘟又稱"爛腸瘟"是一種具有高度傳染性的疫病,體溫通常在39.5-40.5℃,其特徵是:急性,呈敗血性變化,實質器官出血,壞死和梗死;慢性呈纖維素性壞死性腸炎;出血點遍佈全身。

2、發病階段:各階段豬均會發病。

3、控制方案:緊急接種。

最後,發病豬如果是背部出血點非常明顯,弓形體的可能性較大。希望有幫助!


豬貝笑談


首先分辨豬背部出血水,還是出血點,這是兩碼事。這個問題表明的是出血水。

治療出血水先了解發生的原因:1. 外傷(劃傷、咬傷):傷口塗抹碘酊、碘伏即可,傷口過大就需要縫合了。2.皮外寄生蟲(疥蟎蟲引起皮膚增厚、結痂、乾燥皺裂出血):皮下注射伊維菌素(按說明使用量),全群拌料伊維菌素驅蟲,傷口塗抹碘酊、碘伏。3. 細菌感染(葡萄球菌引起的癩皮病):肌肉注射林可黴素+板藍根注射液,FVB注射液,傷口噴灑聚維酮碘,碘酊。

背部出血點就是病了,豬瘟、附紅細胞體、內毒素、蟎蟲等,都可引起背部出血點。



360德行天下


背部出血水用清水洗一下判定,水變成血色應該是附紅細胞體,如果水沒變或者洗下皮屑來就不是,考慮機體自身產生的一些毒素或者豬瘟,附紅細胞體可以注射長效土黴素和補血針,料里加土黴素粉加多西環素,或者使用磺胺拌料。

豬瘟看一下免疫程序,商品豬豬瘟要免疫兩次,分別在斷奶前後和保育階段50日齡左右,母豬按一季度左右做一次。

注意黴菌毒素,飼料把控要嚴格,如果使用自配料,要注意原料,玉米,麩皮,麩皮易發生黴變,儘量不添加麩皮,麩皮工藝有過水的過程;玉米選擇的色澤,還有貯存,時間,可以使用脫黴劑,但大多數脫黴劑起到的是蒙脫石的吸附左右,也會吸附營養,大多數脫黴劑也只對黃麴黴有作用,對玉米赤黴烯酮和嘔吐毒素等毒素作用小,總之使用全價料較安全。

注重消毒,環境衛生要清潔,做好生物安全防控。


談豬事議方法論發展


是不是背部有針刺血點斑斑點點的,注意可能是附紅細胞體,用阿莫西林加黃氏多糖、每天注射一次、每次20毫升、還要帶點抗菌藥物、不能投餵發黴的食物、



83407530


是不是背部有針刺血點?注意可能是附紅細胞體,用和阿莫西林6——8瓶+黃芪多糖20毫升肌注一邊,長效土黴素肌注一邊,也可使用抗原蟲病藥物(如:血蟲淨)視情況而定。飼料添加土黴素或者阿散酸,如果豬眼角有眼屎 發紅,要注意偽鼻可以用磺胺拌料。但由於目前豬的免疫抑制性病較多,建議在使用抗原蟲病藥物(如:血蟲淨)之前,先全群肌注偽狂犬疫苗一次,這樣療效最好;同時,對症使用Vc。




張哥帶你看農村


你好,光憑一點無法診斷,建議對照其它特徵。一般有出血點就表示豬不健康,生病了。

1、豬的附紅細胞體病

夏季最常生,又稱紅皮病。主要特徵有:病豬體溫升高至42℃,呈稽留熱;不願走動,喜爬臥擠堆;呼吸困難,可視黏膜蒼白,黃疸。全身皮膚髮紅,以耳部,鼻鏡,腹部皮膚最為嚴重,有些豬耳部,腹下,腹股溝及四肢部位可見先發紅後出現不規則的紫斑,指壓不褪色。耳尖放血稀薄,皮膚及黏膜蒼白,血液稀薄,全身性黃疸。

2、豬鏈球菌病

豬鏈球菌病。主要通過創傷或咬傷感染,主要發生於體重10 kg~30 kg仔豬,以敗血症和腦膜炎型多見,中豬感染多見於化膿性淋巴結炎型。突然發病,少食或不食,精神不好,主要特徵為感冒發燒後繼發。急性病豬體溫升高到41℃以上,減食或停食,結膜潮紅,流鼻涕。部分病豬發生關節炎,跛行,爬行或不能站立;有的表現出共濟失調、空口磨牙等神經症狀;有的頸背等處皮膚廣泛充血或有出血斑。慢性病豬常在頭、胸、腹和股內側皮膚等處出現圓形淺玫瑰色硬幣大丘疹,後覆蓋褐色痂皮。混合感染豬瘟時,患豬流漿液性鼻液,耳尖、腹下、四肢末端、股內側有紫紅色或藍紫色出血點、出血斑。病公豬可見包皮內積尿,擠壓流出白色、混濁、惡臭的液體。病豬先便秘後腹瀉或便秘腹瀉交替出現,後期呼吸困難,常於1天~3天死亡。

3、豬弓形體病

豬多為隱性感染,應激可引發本病。重病豬體溫上升到40.5-42℃,稽留7-10天.主要特徵為減食或廢食,糞幹帶粘液(仔豬多見水樣腹瀉),有的便秘、下痢交替。呼吸困難淺而快,嚴重時呈犬坐式呼吸、流鼻液,有時咳嗽。有的豬發生嘔吐。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末期在耳翼鼻端、下肢、股內側及腹部出現紫紅斑和小出血點,最後臥地不起,呼吸極度困難,體溫下降而死亡,有的豬死時口流泡沫樣液體。懷孕母豬主要表現為高熱、廢食、昏睡數天後流產、產出死胎或弱仔。病情輕的僅有體溫升高、呼吸困難等症狀。有的病豬耐過極期後症狀減輕,遺留咳嗽,呼吸困難,後軀麻痺、運動障礙、斜頸、痙攣等神經症狀,有的呈現視網絡、脈絡膜炎、甚至失明。慢性病豬變僵豬。剖檢變化肺稍腫脹間質增寬,有針尖至粟粒大出血點和灰白色壞死灶,切面流出多量帶泡沫液體。全身淋巴結腫大,灰白色、切面溼潤,有粟粒大灰白色或黃色壞死灶和大小不一出血點。肝臟腫大,稍硬、有針尖大壞死灶和出血點。腎、脾有灰白色壞灶和少量出血點,盲腸和結核有少量黃豆大至榛實大的凹陷的淺潰瘍,胃底出血斑點,有片狀或帶狀潰瘍。

4、溼疹

豬溼疹又稱豬溼毒症,主要是由於長期生活在潮溼的環境中所造成的。以高溫季節發病較多。急性者大多發病突然,病初時豬的頜下、腹部和會陰兩側皮膚髮紅,出現如蠶豆大的結節,瘙癢不安,以後則隨著病情的加重出現水泡、丘疹、破裂後常伴有黃色滲出液,結痂及鱗屑等。如急性患豬治療不及時,常轉慢性,豬的皮膚粗厚、瘙癢,豬常揩牆擦樹止癢,導致全身被毛脫落。常出現局部感染、糜爛或化膿,久之豬體消瘦,虛弱而死。

5、非典型豬瘟

非典型豬瘟是當前豬瘟的發生發展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從過去頻發的大流行轉變為週期性、波浪式的地區散發性流行。注射過疫苗的豬群仍時有發病;典型的豬瘟症狀已不常見,常為亞臨床症狀,表現為母豬的繁殖障礙和新生仔豬的先天性感染,病理變化也不明顯,使診斷較為困難。易感豬群被本病傳染後,起初有一到數頭首先發病、死亡,以後發病頭數不斷增加。病豬表現為持續高熱、後肢無力、運動失調、嘔吐、先便秘後下痢等症狀。非典型豬瘟在母豬上無明顯症狀,主要表現為繁殖障礙,常見產死胎、木乃伊胎、死產和產弱仔,新生仔豬先天性感染,主要表現為四肢癱瘓、運動失調等神經症狀。眼觀病變以出血最為顯著,全身多種臟器、粘膜和淋巴結等有程度不一的出血變化,一般為斑點狀。腎、膀胱粘膜有針尖大出血點,淋巴結出血、充血、水腫、切面呈大理石樣。慢性病例主要表現為壞死性腸炎。近年豬瘟病例的病理變化不明顯,但多見腎蒼白,有針頭大小出血點。

6、乙型腦炎

豬乙型腦炎主要表現為高熱、流產、死胎和公豬睪丸炎。豬隻感染乙腦時,臨床上幾乎沒有腦炎症狀的病例。仔豬有神經症狀。仔豬突然發病,發燒40~41攝氏度,呈稽留熱,持續幾天或十幾天以上。精神不振,食慾減少或不食,糞便乾燥呈球形,表面常附有灰白色粘液,有的呈關節炎狀。成年豬感染多呈隱性而不表現臨床症狀。妊娠母豬主要症狀是流產或早產,胎兒多是死胎,胎兒大小不等,或為木乃伊胎。。臨近產期早產的胎兒,雖是活的,但因極度衰弱而死亡。按預產期分娩的仔豬中,既有死胎和木乃伊,也有活的正常仔豬,但生後不久便出現全身痙攣抽搐,口吐白沫,倒地不起,很快死亡。母豬產前的症狀表現體溫升高,精神沉鬱,好臥嗜唾,不願站立和走動。渴欲增加,尿黃糞幹,可視粘膜潮紅。產後有的症狀減輕,逐漸恢復正常,有的反而加重,胎衣不下,從陰道流出紅白粘液。公豬睪丸腫脹,多是一側性。病豬精神食慾無大變化,一般轉歸良好。病理變化主要表現死胎皮下呈瀰漫性水腫。全身肌肉如“熟肉樣”,胸腹腔積液,實質器官水腫,小點狀出血。腎與心外膜出血尤為明顯。血液稀薄,凝固不良。腦水腫,腦膜、脊髓膜小點出血,肝脾壞死。


豬小呆


1、豬的附紅細胞體病

夏季最常發生的是豬附紅細胞體病其病原為立克次氏體目中的豬附紅細胞體,常寄生於紅細胞中。其臨床特徵是呈現急性黃疸性貧血和全身皮膚髮紅,故又稱紅皮病。不同年齡和品質的豬均有易感性,仔豬的發病率和病死率較高。病死豬和帶菌豬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本病可通過多種途徑傳播,也可垂直傳播。病豬體溫升高至42℃,呈稽留熱;不願走動,喜爬臥擠堆;呼吸困難,可視黏膜蒼白,黃疸。全身皮膚髮紅,以耳部,鼻鏡,腹部皮膚最為嚴重,有些豬耳部,腹下,腹股溝及四肢部位可見先發紅後出現不規則的紫斑,指壓不褪色。耳尖放血稀薄,血紅蛋白濃度降低。皮膚及黏膜蒼白,血液稀薄,全身性黃疸。肝臟腫大變性,呈黃棕色,膽囊腫大,內充滿大量的明膠樣膽汁。腎腫大,渾濁,貧血嚴重。肺腫大,淤血水腫。脾臟腫大變軟。心肌蒼白松軟。

2、豬鏈球菌病

豬鏈球菌病。主要通過創傷或咬傷感染,被病豬汙染的物器是傳染媒介。主要發生於體重10 kg~30 kg仔豬,以敗血症和腦膜炎型多見,中豬感染多見於化膿性淋巴結炎型。突然發病,少食或不食,精神不好,常在豬患感冒發燒後繼發。急性病豬體溫升高到41℃以上,減食或停食,結膜潮紅,流鼻涕。部分病豬發生關節炎,跛行,爬行或不能站立;有的表現出共濟失調、空口磨牙等神經症狀;有的頸背等處皮膚廣泛充血或有出血斑。8周齡內仔豬常於兩天內死亡,慢性病豬常在頭、胸、腹和股內側皮膚等處出現圓形淺玫瑰色硬幣大丘疹,後覆蓋褐色痂皮。混合感染豬瘟時,患豬流漿液性鼻液,耳尖、腹下、四肢末端、股內側有紫紅色或藍紫色出血點、出血斑。病公豬可見包皮內積尿,擠壓流出白色、混濁、惡臭的液體。病豬先便秘後腹瀉或便秘腹瀉交替出現,後期呼吸困難,常於1天~3天死亡。

3、豬弓形體病

豬多為隱性感染,應激可引發本病。重病豬體溫上升到40.5-42℃,稽留7-10天.減食或廢食,糞幹帶粘液(仔豬多見水樣腹瀉),有的便秘、下痢交替。呼吸困難淺而快,嚴重時呈犬坐式呼吸、流鼻液,有時咳嗽。有的豬發生嘔吐。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末期在耳翼鼻端、下肢、股內側及腹部出現紫紅斑和小出血點,最後臥地不起,呼吸極度困難,體溫下降而死亡,有的豬死時口流泡沫樣液體。懷孕母豬主要表現為高熱、廢食、昏睡數天後流產、產出死胎或弱仔。病情輕的僅有體溫升高、呼吸困難等症狀。有的病豬耐過極


愛在當下5886


首先非常高興能夠回答您的問題,希望能夠給你帶來幫助。

要明確一點健康的豬隻背部是不會出血水的,一旦出現肯定是不正常的,結合實際臨床可以有下面幾個方面因素造成:

1、黴菌毒素中毒引起的脊神經損

2、附紅細胞體和弓形體

3、藍耳病毒病排毒期

4、初春日射病

5、寄生蟲引起的瘙癢蹭癢引起的破損

6、維生素的缺乏

7、咬鬥等外傷

上訴幾點是實際臨床比較常見的問題,個體出血時要及時邀請專業人員進行科學的診斷,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