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巢湖往事:記憶中的“安徽油泵油咀廠”


巢湖市東郊有一座不太高的山丘,當地人稱之為“放王崗”,安徽油泵油咀廠坐落在這個山丘之上。我從學校畢業分配進的一家國家大型企業,在這家國營工廠工作了十一年。


巢湖往事:記憶中的“安徽油泵油咀廠”


“放王崗”的典故,據《史記》記載“成湯伐桀,放於南巢”,夏桀死後葬於此崗,因商湯放桀於南巢,死後葬於此崗而得名。


桀王墓的主人曾是古代夏朝的最後一位帝王,在位52年。據《太平寰宇記》載:桀王城在臥牛山東側,是巢伯為夏桀所築,以便監而養之。據說,夏桀死後葬於此崗,因夏桀是放逐之王,故稱放王崗。史載他在位期間以殘暴而名,但畢竟歷史翻過了3000多年,作為一代帝王陵,如今卻偏安於一片荒野中,讓人唏噓不已。


巢湖往事:記憶中的“安徽油泵油咀廠”


卮,古代一種盛酒器


巢湖往事:記憶中的“安徽油泵油咀廠”

龍形玉佩


巢湖往事:記憶中的“安徽油泵油咀廠”

和田玉環


巢湖往事:記憶中的“安徽油泵油咀廠”

韘,古代射箭時戴在右手大拇指以鉤弦的用具。


1996年6月,成功地發掘出一座墓主叫呂柯的西漢古墓,現建有西漢古墓博物館,博物館前面立有“放王崗古墓群”石碑。


巢湖往事:記憶中的“安徽油泵油咀廠”


安徽油泵油嘴廠,當時是國家機電部定點生產油泵油嘴的重點企業,前身是1967年新建的無錫油泵油嘴廠廬江分廠,廠址在廬江龍門窪,屬於小三線企業,按當時戰備要求配置,那時就有“高精度瑞士外圓磨床”、“座標鏜床”、“數控龍門刨床”等先進設備,設計規劃按戰時修理坦克裡的柴油機和主炮炮筒鏜凡爾線的要求配置的,車間不叫車間叫連隊,下設班組等。1971年改為巢湖地區油泵油嘴廠,1973年遷至巢縣新建,廠址巢湖市東郊放王崗,1977年竣工投產,後更名為安徽油泵油嘴廠。


巢湖往事:記憶中的“安徽油泵油咀廠”

安徽油泵油咀廠寫字樓


巢湖往事:記憶中的“安徽油泵油咀廠”

大門口的假山和噴泉


廠裡各部門主要骨幹人員均是由無錫油泵油咀廠支邊過來的,技術力量和工藝水平在國內同行業裡都是處於名列前茅的。原因就是國家油泵油咀研究所就設在無錫油泵油咀廠內,無錫油泵油咀廠在國內油泵油咀行業是第一塊牌子,而安徽油泵油咀廠的前身就是無錫油泵油嘴廠廬江分廠。


巢湖往事:記憶中的“安徽油泵油咀廠”

職工醫院一一保健站,陶醫生、徐醫生、馮醫生都是富有愛心的好醫生。


我剛進安徽油泵油咀廠時,廠長是馬荃興,一位老知識分子,屬於技術型管理人員,專業知識深厚,待人溫和,管理有方,安徽油泵油咀廠在馬廠長的管理下,一度成為巢湖市的明星企業。


巢湖往事:記憶中的“安徽油泵油咀廠”

職工單身宿舍,我曾經在這幢樓的三樓中間位置住過數年。


巢湖往事:記憶中的“安徽油泵油咀廠”

雙職工家屬宿舍,當初要是能在這裡分到一套23平方或27平方的房子,是相當不容易的!


巢湖往事:記憶中的“安徽油泵油咀廠”

廠職工子弟學校


巢湖往事:記憶中的“安徽油泵油咀廠”

燈光籃球場,也是露天電影院。


當時的國營企業就是一個小社會,還配備有圖書室、浴室、糧站、超市、餐廳、冰棒房、招待所等,八十年代初剛進油泵廠時,因為單身宿舍分配緊張,還在廠招待所裡住了一年多的時間。


巢湖往事:記憶中的“安徽油泵油咀廠”

“一把手"小賣部側面的法國梧桐樹,我還記憶猶新……


巢湖往事:記憶中的“安徽油泵油咀廠”


但是,先期條件如此優越的一家國家大型企業,為什麼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快速衰敗並走向倒閉了呢?有知道線索或原因的:請在評論區留言,謝謝!


最憶是巢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