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三个月的迅速充电,他从找不到工作到月薪过万,镀金的人才也值钱


三个月的迅速充电,他从找不到工作到月薪过万,镀金的人才也值钱

小A毕业于一个三流大学,专业是电子工程。大学浑浑噩噩混了四年,成绩差,没拿过奖学金不说还经常补考,除了拿到了学位证,他没有任何证书。这倒不是他不想学,而是他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学,甚至该学什么也是稀里糊涂的。

混到了大四,他终于开始慌张。于是在还没毕业之前就开始忙着张罗着找工作,他发誓挖地三尺也要找出点关系来,在他千方百计的哀求下,外加送了不少礼,有个朋友帮他联系了一次面试的机会。这是他千辛万苦得到的机会,如果没有朋友的推荐他根本不可能得到这次面试的机会,所以他诚惶诚恐地想好好把握住。还没面试之前,他就开始联想翩翩,设想着各种面试情景,但是心里还是非常的心虚:自己确实是什么东西都没有学到啊!

三个月的迅速充电,他从找不到工作到月薪过万,镀金的人才也值钱

面试的时候,他很紧张地进入了那家公司,一脸茫然的看着技术经理。经理直接问他:“你带简历了吗?你的简历在我邮箱里,我还没来得及看。”小A听后更加慌了,心想:完了,人家连我的简历都没看,肯定是碍于朋友的面子走走过场了。但是他马上很机灵地将手上早已准备的简历递给了经理。经理随便扫了一眼,就让他先做一下自我介绍。小A楞了一下,就立即开始滔滔不竭的介绍他的优势,什么学习能力强,适应能力好,口才好,曾做过发传单等兼职工作。。。。。。

还没说完,经理就打断了他:“我们只想找一名优秀的研究开发人员,你有没有做过一些电子工程发面的经验?”问到这里,小A的大脑一下子变成了一片空白。他不得不诚实地告诉经理,我没有做过任何项目,而且还带点狡辩色彩地说:“您也知道,学校一般都是教课本知识。”经理看了小A一眼:“行,那这样吧,如果我们后面需要复试的话,再和你联系。”

三个月的迅速充电,他从找不到工作到月薪过万,镀金的人才也值钱

当然并不是所有单位都拒绝应届毕业生的。实际上除了一部分国企外,很多企业对你所谓的证书并不感兴趣,他们最关心的是你在上学的时候是否接触过这方面的工作,能否一进公司就很顺手地进入正轨,最好是一上岗就能用。你无须过多的描述你学习过什么,有什么证书,参加过什么社会活动之类企业不感兴趣的东西,只需要在简历中写上一两个在这个领域中成功的项目案例,基本上就能吸引住招聘者的眼光了。

对于小A来说,不幸中的万幸就是他在还没有毕业之前就早早地张罗着找工作了。在学姐的推荐下,他到一家小型研发机构进行了3个月的短期培训。这家机构还是比较权威的,它是专门面向在IT硬件开发领域刚入道的,迫切希望改变自己的薪水状况的人开的。

三个月的迅速充电,他从找不到工作到月薪过万,镀金的人才也值钱

这3个月的培训让小A觉得自己比大学四年所学到的知识还多,至少在实际操作经验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当他再次写简历的时候,他特别注重的就是写“在校期间的实习与项目开发经历”,并且还写了部分经验总结。结果,简历刚投了出去,每天平均就有四五家公司给他打电话。

由于小A确实是很真实的接受过这方面的项目培训,他在面试的时候无论考官提多刁难的问题他都能对答如流,所以每一场面试都很顺利。面对多家公司伸出的橄榄枝,他挑选了一家实力最为雄厚的IT公司,在试用期的月薪就已经达到了一万。在毕业前两个月就顺利地解决了就业问题。

客观的来说,现在应届大学生难找工作并不完全是他们的错,因为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的确是滞后于行业发展的,这导致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单一,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学历教育重理论轻实践,而大部分企业又不愿意直接招收“没有经验“的大学生,这也是很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个月的迅速充电,他从找不到工作到月薪过万,镀金的人才也值钱

但是抱怨是没有用的,世界上没有救世主,你必须学会自救。最好是在毕业之前就要早早的为就业做准备。如果来不及了或者已经家里蹲了,最好就是先参加一些职业培训再就业。职业教育的最大优点就是以就业为最大目的,培养目标直接,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联系紧密,让学生熟悉行业、融入行业,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入职方式。

三个月的迅速充电,他从找不到工作到月薪过万,镀金的人才也值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