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社康医生当好社区疫情防控“守门人”

“36.4℃,有哪里不舒服吗?在家里要注意通风,出门要戴口罩。”

近日,光明区玉塘区域社康中心党支部书记刘素福与玉律社区工作人员、民警组成的“三位一体”小组,来到居家隔离观察的李阿姨家,在仔细询问李阿姨及同住人的健康状况后,通知他们今天可以解除隔离了。

当听到可以解除居家隔离时,李阿姨长舒了一口气。“虽然解除了医学观察期,但特殊时期还是尽量少出门,出门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刘素福再三叮嘱注意事项,得知李阿姨买不到口罩,便特意带了几个医用口罩送给她。

光明党员战疫记⑥|社康医生当好社区疫情防控“守门人”

社区是防疫工作的第一道防线和最有效防线。刘素福表示,社区医院之设,原本就是要分担大型医院的就医压力;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期,排查发热患者,当好防疫“侦探”,也是落实分级诊疗要求的必要举措。

社区医院对发热患者的每一次排查与上报,都是对“早发现、早报告”的有力支持,对“早隔离、早治疗”的强大助攻。

守护居民健康,当好防疫“专家”

“不要在口罩上喷酒精,湿了的口罩防护层破坏就不要再使用了。”“摘口罩的时候,记着不要用手接触外面已经污染的一面……”

在玉塘街道玉律社区,刘素福成了居民群众信赖的防疫“专家”,他电话成了“热线”,一面组织排查小组做好防疫工作,一面为社区群众答疑解惑。在他手机的里,信息响个不停,“群众有担心,我作为社康的医生,公共卫生服务是我的职责,有义务解释清楚。”

光明党员战疫记⑥|社康医生当好社区疫情防控“守门人”

刘素福带队的联防联控排查小组共7人,每天早上8点半在社区工作站开过碰头会后出发去居民家排查。 在排查工作中,刘素福作为社康医生和社区工作站的工作人员、社区民警组成“三位一体”小组。登门后,社康医生会询问身体状况及测量体温,给予讲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家防护方法,对于湖北返深人员进行居家隔离,发放居民健康隔离告知书,同时对隔离满14天人员进行健康评估发放解除隔离告知书。

排查出需要居家隔离的人员,社康医生建立了微信群,每天两次跟进他们的体温测量情况。过程中,先后有几名观察对象出现发热咳嗽不适等症状。“我们了解到情况后,第一时间与观察对象进行病情确认,指派专人到现场帮助联系120救护车,将观察对象及时转运至定点就诊医院,最终排除了新冠肺炎的诊断。所有人松了口气,这也避免了观察对象和周围社区居民造成恐慌。

关爱一线“战友”,勇当抗疫“先锋”

防疫工作启动以来,刘素福第一时间把孩子送往老家父母看护,自己投入一线工作,每天第一个到达岗位,最后一个离开。他的妻子也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在沙头社康中心负责预检分诊,夫妻两已经好久都没时间聊天了。

“我这点辛苦不算什么,看到我太太和小组里的女医务人员们的勇敢和拼搏,我们堂堂男儿更是要扛起责任。” 刘素福告诉记者,医生们需要一直带着口罩和护目镜,每天连工作续十几个小时,护目镜需要每天消毒,受到消毒药水的刺激,医生们常常止不住的流泪。即使脸被口罩勒破,结了血痂,身为“白衣战士”的姑娘们也丝毫顾不上在意,休息一下继续战斗。

在基层防疫工作中,社康医生除了要做好居民防疫,还要以自身专业切实保护好防疫一线工作人员的安全。刘素福介绍,在防疫工作刚启动的时候,由于防疫物资短缺,社区工作人员没有隔离防护服,由全副武装的医务人员冲在最前面,并且每天工作结束,要为他们进行全身消毒。

“我们要求社区工作人员和人员保持两米的距离,不要用手接触楼梯扶手、电梯按钮,我们医务人员带着手套接触后也要立刻消毒。” 刘素福说,每天都要跑无数层楼梯,工作人员的口罩很快就被汗水湿透,刘素福总会及时提醒社区工作人员换上干净的口罩。

“在社区工作站的帮助下,接下来我们会走进辖区企业开展复工复产的防疫工作。”刘素福说。刘素福意识到,这次疫情对于社区公共卫生工作无疑是一场大考,经历过这场考验,密切了社康医生和社区工作站、网格中心之间的合作,这会为日后更好地开展社区公共卫生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撰文】穆玉洁

【统筹】柳艳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