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給寒假作業“加量”,對比佛系寒假作業,區別大嗎?

最後朋友圈有一個詞火了,那就是“神獸”!“神獸”已出籠,各回各家,各氣各媽!是的,寒假來了,老師們是“閉關修練”了,但是“媽媽”卻是全年無休的職業。

寒假裡破壞“親子關係”的第一殺手就是“寒假作業”,你家寒假作業多嗎?

一位媽媽投訴:每天寫作業9小時,寒假作業太多了!比上學還累!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寒暑假成了“彎道超車”黃金時期!不怕同桌是學霸,就是怕學霸過寒暑假!人家都在拼命的學,誰也不敢瘋玩。甚至有的家長,把24小時排得滿滿的,嚴陣以待!

給寒假作業“加量”,對比佛系寒假作業,區別大嗎?

給寒假作業“加量”,對比佛系寒假作業,區別大嗎?

這個問題,有位媽媽特別有發言權,因為她自己親自實驗過:

細聊起來,這位媽媽說,在孩子二年級時,想到明年就三年級分水嶺了,不由的焦慮給孩子報課外班,在假期裡每天寫作業時間比上學還長,本以為三年級成績會提高,結果還是一塌糊塗。


三年級暑假裡,這位媽媽和孩子調整了策略,不再是盲目貪多,而是仔細分析了自己弱項,知識的漏洞,不緊不慢,有針對的複習和預習,沒想到四年級後,成績越來越好。

寒假作業不能“靠量取勝”!

作業壓力大,不僅讓孩子失去假期的快樂,而且大量的作業會讓孩子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大量的作業勢會產生敷衍的行為。“身在曹營,心在漢”看著貌似在那寫作業,其實腦子裡想的什麼只有神知道!要知道1小時的低效率學習,都不如20分鐘高效的學習。

知道自己的“短板”進行復習鞏固更實用。

盲目的複習,一大部分功夫是在做“重複”性的事,比如二年級上冊生字,全部寫10遍!這類作業,對於平時成績好的孩子,基本功已經很紮實,再寫10遍實在是浪費時間。而真的薄弱環節又剛好沒複習到。

近日看到一則新聞,某學校老師按成績給學生留寒假作業,獲網友盛讚。


給寒假作業“加量”,對比佛系寒假作業,區別大嗎?

給寒假作業“加量”,對比佛系寒假作業,區別大嗎?

給寒假作業“加量”,對比佛系寒假作業,區別大嗎?

給寒假作業“加量”,對比佛系寒假作業,區別大嗎?

這份號稱:學渣羨慕,學霸快樂的寒假作業,受到大批網友盛讚:合情合理,靠自己成績換來寒假作業!

按成績留寒假作業之所以獲得認可,主要是因為它提出現了“因材施教”。個性化安排作業,不浪費學霸的時間,也照顧到成績差的學生打基礎。這樣,學霸去挑戰學霸的難題,學渣別想那麼多,先把基礎搞好就是進步,兩全其美。


想要孩子下學期突飛猛進,做好3點才能事半功倍

作業千萬條,敷衍第一條,學習不是苦力活,是靠方法取勝。對於寒假作業來說,小編認為,優秀的家長絕不是盲目佈置大量作業,留作業前做好這三項工作:

第一:分析孩子的學習情況:

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一樣,在班上老師有40多名孩子,無法顧及每個人,但家長不同,只有一個孩子,自己的孩子哪科哪些知識點不牢固,一定要清楚。平時忙的時家長,趁著假期,拿出一天的時間和孩子分析差在哪,提高的可行性方法等。

比如有些家長把上學期所有試卷整理出來,把所有錯題整理在一起,薄弱點便一清二楚,然後再進行針對的性複習,磨刀不誤砍柴功,這樣的複習才能事半功倍。


給寒假作業“加量”,對比佛系寒假作業,區別大嗎?

第二:幫助孩子做好時間規劃

寒假對孩子和家長最大的挑戰就是時間錯亂了,上學時早上6點半起床,放假了可能睡到9點,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從小讓孩子養成時間規劃的習慣,孩子會受益終生。想讓孩子嚴格遵守的計劃,其實不是家長做出來的,一定是孩子做出來的,對於低年級孩子來說,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

學渣與學霸之間的差距不是一紙規劃就能衡量的。真正有含金量的不是那張紙,而是掙脫了佛系、懶癌,把那張紙變成現實的恆心和行動力。


給寒假作業“加量”,對比佛系寒假作業,區別大嗎?

第三:多做家務,多體驗生活

趁著寒假,孩子的時間一定不是排滿滿的作業,相反讓孩子多做家務,媽媽們要學會享受這個“假期”。做家務的孩子成績會更優秀,這早已是定論,這是極好的鍛鍊孩子的手眼腦的協調能力的機會。

另外家務,也是體驗生活的一種,對激發孩子的內驅力非常有益。現在的孩子都沒吃過苦,不知道苦是什麼,所以造就很多孩子很佛系。比如身邊一位媽媽吐槽說:我家孩子每次考試沒考好,都說:沒考好就沒考好唄,下次努力不就行了嗎?

孩子之所以“佛系”,一是因沒有目標感,二就是沒有吃過苦。不知道學習不好的後果。

寫在最後:

寒假作業不要“靠量取勝”,家長進行個性化制定效果會翻10倍。因為學霸複習那叫查漏補缺,學酥複習那叫精衛填海,學沫複習那叫女媧補天,學渣複習那叫開天闢地。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寒假作業多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