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寒假作業"被炒成菜,孩子嚎啕大哭,含淚吃了三碗大米飯



自從教改之後,學校對孩子們的培養就更傾向於理論與實踐並重的模式。除了語數英這些傳統意義上的"主科"之外,老師還將一些動手性強、實踐性強的內容搬到了課堂上和作業中。這些實踐性強的作業能夠以一種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孩子更直接的獲取知識,對孩子的動手能力要求更高,也是對父母的一種間接考驗。

小學生

小學生"寒假作業"被媽媽炒成菜,孩子看見泣不成聲,結果吃飯時真香


圓圓今年上三年級,放寒假的時候,老師給同學們佈置了一道生活實踐題,讓每一位小朋友回家後親手種植一種作物,並且將作物成長的各個階段記錄下來,等到春季開學時與各位同學分享觀察日記。孩子一回家就著急著跟爸爸商量買哪種作物的種子,最後決定了要種植易養活的蒜苗。圓圓對小蒜苗十分上心,一天接連幾次細心觀察,小蒜苗也在圓圓的精心照料下快速成長。


這天,圓圓的媽媽正做著晚飯,發現自己忘記買大蔥了,正愁不知道該怎麼辦時,她看到了兒子種在陽臺上的"作業",於是三下五除二地就擇下了幾株蒜苗。

小學生

晚飯時,圓圓來到陽臺發現自己種的蒜苗竟然"不翼而飛",於是著急跑去問媽媽有沒有看見自己的蒜苗,媽媽眼睛瞟了一眼桌上的蒜薹炒臘肉,圓圓這才明白過來,原來自己的"寒假作業"被媽媽炒成菜了,孩子一下子痛哭不已,泣不成聲。


媽媽道歉也沒能止住孩子的哭泣,只好安慰著說再買些種子回來重新種一次,圓圓這才肯坐下來吃晚飯。結果吃飯時發現自己種的蒜苗搭配臘肉非常好吃,含淚吃了三碗大米飯,邊吃還邊感嘆:"這菜真香。"

小學生

其實在家長眼裡看來只是一道下酒菜的蒜苗,卻承載了孩子滿滿的愛和期待,輕易地就毀掉這份期待,容易給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傷害。作為家長,應該是扮演一個幫助孩子完成實踐作業的角色,一來能夠增進和孩子之間的感情,二來也能減輕孩子的壓力和負擔。


那麼家長應該如何配合孩子做實踐作業呢?


1、給予孩子充分的發揮空間


家長需要參與到孩子的實踐過程當中,但並不是事無鉅細地都幫孩子完成。部分家長一看到孩子遇到困難就急著要動手幫忙,但實踐是孩子成長的過程,只有孩子實際地參與進去了才能獲得真正的成長。家長應該起到輔助和引導的作用,在適當的時候啟發孩子的思考。

小學生

2、認真對待這份共同的作業


家長們往往容易忽視掉孩子的情緒,總是站在大人的高度重視上俯視孩子,認為孩子的興趣就是三分鐘熱度,認為只有傳統的理論作業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對於需要共同完成的實踐類作業採取一種可有可無的態度,甚至有些家長會覺得這類實踐作業是在變相浪費孩子的學習時間,這樣的想法是十分錯誤的。


3、積極地和孩子溝通互動


在實踐類作業中,孩子的性格特點可以通過他的行為表示出來,家長也可以趁這樣一個共處的機會,與孩子多進行溝通交流,不僅可以幫助孩子更快的完成作業任務,還能夠增加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感情。

小學生

生活實踐類作業的初衷是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並在其中有所感悟和收穫,對於需要家長配合的作業,其實也能夠給予家長更多的啟發和興趣。希望每一位孩子都能夠在作業中找到自己的快樂世界,也保留下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這段美好回憶。


今日互動話題是:父母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完成實踐作業?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