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背后的故事,此文值得珍藏

谭孝曾——谭富英亲点鸳鸯谱,“刁德一”娶了“阿庆嫂”

宗谭派。师从王少楼、杨菊芬、诸连顺、徐元珊等京剧名家。谭门第六代传人,受到祖父谭富英先生、父亲谭元寿先生的亲自教诲并传授谭派艺术。他嗓音高亢宏亮、韵味清醇、悠扬自如,台风潇洒,且文武兼备,颇具谭派神韵。

说到京剧,就不能不提到谭家。自从同治、光绪年间谭志道来到北京唱起京戏以来,谭门七代为京剧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不可估量的价值。谭孝曾的祖父谭富英是“四大须生”之一。1967年,还未从北京戏曲学校毕业的谭孝曾同中央音乐学院共演了一台交响京剧《沙家浜》,饰演刁德一。在家中观看电视直播的谭富英,一眼看中了饰演阿庆嫂的阎桂祥,当时就说:“演阿庆嫂的这姑娘不错,要是能做我孙媳妇就好了。”后来便有师哥以“谭老先生要给你说说戏”的理由将阎桂祥“骗”至家中,与谭孝曾“相亲”。阎桂祥一到家中,谭富英便说不错,扮相不错,嗓子不错,夸了一通。还请她过两天到家里吃饺子。一来二去,谭富英开始直奔主题:“我非常喜欢你,当我孙媳妇吧!你们先交朋友。”由于祖父下达了“任务”,二人开始逐渐培养感情,但在“文革”前,二人的交往基本属于地下工作。直至1977年,二人才步入婚姻殿堂。谈到这段姻缘,谭孝曾说:“(两人)合作年头多,自从交了朋友,生活上艺术上互相理解,很美满。我们经常讲,主要感谢我祖父,没有他就没有我的好太太。她也说,如果没有他老人家,就没有我今天的好丈夫,没有今天的好儿子。”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背后的故事,此文值得珍藏

赵葆秀——配角当成主角演,老旦也能挑大梁

宗李派。师从孙甫亭、孙振泉等京剧名家。1981年拜名家李金泉、何盛清为师。她嗓音甘醇甜美,韵味纯正,演唱细腻,感情充沛,基本功扎实。其表演既重传统又不拘泥于程式。锐意创新,以唱、念、舞神形兼备的综合表演去塑造人物,是当今京剧舞台上老旦行当中的佼佼者。

比起出身京剧世家的谭孝曾,赵葆秀祖上是没有从事京剧事业的,但这并不妨碍赵葆秀创造辉煌的艺术生涯。了解京剧的人都知道,老旦作为独立的行当出现,时间并不长,且是个“绿叶衬红花”的弱行当。但赵葆秀却不相信老旦会一直弱下去。她说:“这些年来,我演了不少配角,都是把配角当成主角来演,因为每一个角色都有它的创作空间。只要用心,配角照样能出彩。”1987年她为老旦这个行当摘取了第一个梅花奖桂冠;1994年,她又获得梅兰芳金奖大赛老旦组金奖。当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年轻时,赵葆秀身体不好,为了唱好旦角,就每天早晨早起,先到陶然亭跑步,再到什刹海吊嗓子,然后去李金泉老师家学艺。在演《李逵探母》时,为了找准李母挨饿受冻、双目失明的感觉,赵葆秀每天早晨在陶然亭公园的僻静处,存着腿,闭着眼,把台词念上两遍,每天晚上在院部六楼的平台上,拄着拐棍,练瞎摸的脚步,以致下楼时,由于筋疼肉酸,腿一软跪在台阶上,因此团里的人称赵葆秀是“站桩站出来的功夫”。几十年来,即使是在赵葆秀成名后,也从未放弃过练功、吊嗓。连李金泉老师都说:“葆秀这孩子十几年、二十几年如一日,难得呀。”正是因为赵葆秀的勤奋,才有了香港《申报》这样的评论:“北京有赵葆秀以老旦挑梁一个团,令人惊叹,为梨园百年来之奇观异数!”

王蓉蓉——半导体启蒙,天生角儿坯子

宗张派。师从王玉蓉、蔡英莲、艾美君等教授。1978年拜张派创始人张君秋先生为师。她嗓音甜润,扮相端庄,表演细腻,极具张派大青衣风范。

比起从小学戏的孩子,王蓉蓉的京剧生涯开始得较晚,直到高中毕业后才开始系统学戏。但是,她对京剧的热爱却可以追溯到12岁那年。一天,王蓉蓉偶然被现代京剧《杜鹃山》迷住,从此就整天跟着一台半导体收音机学唱戏。1978年,天生好嗓子的她考入了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这时她还不知道,这一年还有另外一件影响她一生的事。1978年年底,张派大师张君秋看了王蓉蓉主演的《二进宫》后专程来到学校,打听李艳妃的扮演者。见面后,张君秋高兴地说:“这孩子是个角儿坯子,老祖宗有戏饭给你吃。”于是,正式学戏还不到半年,17岁的王蓉蓉就拜在张君秋门下,学习张派青衣艺术。在随后的春节晚会上,张君秋又把登台机会让给她,使初出茅庐的王蓉蓉在菊坛一下子声名鹊起。但王蓉蓉却认为自己还需要再充电。1996年,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青研班)开办。这是中国戏曲界的“精英班”,最初招生有着严格的标准:有知名度、一级演员、35岁以下、大学本科学历。结果,全国范围内竟然只有王蓉蓉一个人符合要求。青研班只好降低标准,招收更多学员。在青研班学习三年,王蓉蓉努力从历史、哲学、文学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她总结说:“学戏一定要多读书,开思路,不然,身段再好,嗓子再亮,也不会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

杜镇杰——荣耀磨难一波三折,重回梨园守护京剧

宗余派。师从刘盛通、宋继亭、王世续、李世霖、谭元寿、马长礼等京剧名家。他嗓音甜润醇厚,演唱韵味浓郁,扮相英俊清秀,台风潇洒脱俗,表演质朴。

与王蓉蓉相似,杜镇杰也是高中毕业才开始学戏。1979年,出身山东农村的他考入中国戏曲学院。从一个地方口音浓重的农村小伙成长为80年代初京剧舞台的青年代表,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有人给勤奋好学的他说了个媒,而对方竟然是京剧名家马长礼的女儿。1993年,京剧大环境没落,在戏坛已经崭露头角的杜镇杰,由于演出机会稀少,个人情绪低潮,加上遭遇艺术的瓶颈等等原因,在重重思虑后去了香港下海经商。然而,他又深信京剧不会就此沉没,所以竭力要求留下公职。7年中,他先是做了房地产生意,中途想重拾京剧时,却发现许久不练功,早已唱不出京剧的感觉了。失落之余,他又开始吊嗓练功,并在香港转教京剧。可以说,他没有一天不在思念京剧,关注京剧。经历过沉浮、坎坷,2000年,师兄李宏图邀请他出演《蔡文姬》,他立马从香港飞了回来。但是,一台《伍子胥》演出后,岳父马长礼却不满意了,他对杜镇杰说:“出不了扎靠就不算真正的老生。”因此,为了成为真正的老生,2003年起,演了30多年文戏,已经过了不惑之年的杜镇杰,从压腿、踢腿开始,不分寒暑,跟随李甫春老师学扎靠戏,一学就是4年。这在当时也成为戏坛不大不小的新闻。苦练之后,杜镇杰终于成为了戏台之上文武兼备的真正老生,而戏迷们不断的叫好声也是对杜镇杰辛勤努力的最好肯定。

李宏图——表扬鼓励促成小生路,演员团长两不误

宗叶派。师从江世玉、张春孝、李金鸿、茹元俊、黄定等名家。1994年正式拜叶少兰为师。他扮相英武俊美,表演潇洒大方,嗓音高亢,宽亮甜美,文武兼备,颇具叶派风范。

李宏图是北京京剧院当年的“三驾马车”之一,工小生。但他当初进戏校时,学的却是文武老生和武生。后来因为没有小生演员,很多戏排不了,祁荣文老师就建议李宏图改学小生。李宏图开始并不情愿,觉得小生女里女气,然而当他演的《白蛇传》第一次登台后,老师感慨地表扬他“好几十年都没有遇到这样的好嗓子了”。1980年他作为中国戏校的学生到天桥剧场演出,一段娃娃调观众给了13次掌声。这些鼓励、掌声使李宏图逐渐爱上了小生这一行当,开始了小生的演艺生涯。2001年,李宏图担任北京京剧院一团团长,有人害怕失去一位优秀小生。他却说:“一个人的成功,远不够拯救一个行当,必须壮大小生行的群体力量,才能使这个行当真正得以存活。同样,京剧,一个艺术整体,保存、创造其完美的生命活力、艺术活力,需要‘激活’每个艺术个体的生命活力。”李宏图认为做演员上台演戏和当团长带着大家演戏,充其量是圈里的“跨行”,为的还是一个目的,演戏,演好戏。为了当好团里的“大师傅”,做出“好饭好菜”,他善于动脑观察,根据各个成员的不同情况,给出明确分工,团员们也各尽其责,各显其能,个人价值得到充分肯定和认可。另外,李宏图还善于开拓市场,让演员有更多的机会实践,也让更多观众了解、欣赏京剧,获得了剧团才艺、经济的双创收。

迟小秋——标准传人亦是辛酸母亲

宗程派。1983年拜程砚秋大师嫡传弟子王吟秋先生为师。她的演唱既有浓重的寓刚于柔、幽咽委婉的特点,又有雅丽清馨、圆熟优美的明显个性,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迟小秋出生在辽宁偏远的农村,11岁考入阜新市戏曲学校,15岁又在学校推介下只身一人来到上海,以旁听生的身份向京剧大师程砚秋的嫡传弟子王吟秋先生学戏。由于迟小秋勤奋刻苦,引起了王吟秋的关注,1983年正式收迟小秋为入室弟子,传授程派艺术。王吟秋还将原名迟淑新的她改名为“迟小秋”。一个“秋”字让迟小秋几十年来都时刻不忘传承程派艺术的重任。多年来,尽管身边很多京剧演员都改行走穴,她却从来没有动摇过,每天坚持练功,始终不敢放松。1984年6月,年仅19岁的迟小秋第一次走上老北京的长安大剧院,为戏剧界的专家们演出《锁麟囊》等戏,将程派艺术之真谛诠释得淋漓尽致。著名戏剧家翁偶虹先生欣喜万分,当即为小秋题词:“唱做俱佳,是程派标准传人。”迟小秋也一举摘得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但几十年的京剧道路中,人前的无数荣誉隐藏着台后多少艰辛,或许只有迟小秋本人才能体会得到。在《文姬归汉》中,小秋将蔡文姬这个中国历史上命途多舛的才女刻画得丝丝入扣,并因此荣获了文化部第七届文华奖,但只有团里的领导和同事们知道,盼子心切的迟小秋为了《文姬归汉》却不得不到医院做掉身孕……终于在不惑之年得子后,却也常常在事业与儿子不能兼顾的时候,流着泪不得不委屈儿子。

朱 强——小剧场第一个“吃螃蟹”的京剧人

宗马派。师从尹月樵、迟金生、马崇仁等京剧名家,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学津的入室弟子。他扮相俊逸,嗓音纯正,韵味浓厚,有较强的塑造人物的能力,表演深具马派神韵。

朱强可以说是当今学习马派最好的演员,对京剧及其发展也有着清醒的认识,同时他又敢于创新。2000年,刚从首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毕业的朱强就寻思着京剧的发展之路,并将眼光定格在了小剧场。在梨园这个规矩颇多的地方,实验并不是人人都敢的。但是,朱强却想要突破“老戏老演,老演老戏”的现状。他认为他们学的传统戏其实是复制品,全是师傅口授身传,原创精神体会不到。但是,很多人认为复制品搞好了也是杰作,何况老戏都是十分成熟的,改动它没太大意义。面对挑战,已经小有名气的朱强还是勇敢地成为了小剧场第一个“吃螃蟹”的京剧人,出演了国内首部小剧场京剧《马前泼水》。这是部传统京剧,但在小剧场中,朱强戏称朱买臣“真有点丑化老生形象”。根据新剧本中人物的需要,丑化已是小事,还破了行当,戏中朱买臣有小生的东西,有话剧甚至小品的意味,而且还得借用丑行的一些动作行为。比如,朱买臣破落时为一餐饭在米缸里用碗刮来刮去,好容易刮出半碗就美得唱起了黄梅戏。当然,这一切是否成功,最终还得看观众的反应。当时,《马前泼水》才上演几天,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每晚观众在座谈中都会对这个戏和演员的表演大加赞誉,终于让朱强心里松了一口气。

董圆圆——踏月寻梅,潜心学习,终成奇葩

宗梅派。师从孙荣惠、谢锐青、阎世善、李金鸿、杨秋玲等名家。1995年拜梅葆玖为师。她扮相端庄,嗓音宽亮、甜润,富有梅派韵味,表演细腻传神,技艺全面。

出身梨园世家的董圆圆1995年拜于梅葆玖门下,成为梅派弟子。然而,董圆圆最初却是以尚(小云)派出道的。她11岁考入天津市戏曲学校,学习了许多尚派戏。毕业后被分配到天津市青年京剧团担任主角,不断追求进步的她又在1985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继续深造。然而,董圆圆总觉得自己的技艺好像少点什么。于是,便有了一段“踏月寻梅”的故事。1987年的一个晚上,踏着皎洁的月光,她来到有着近百年历史的中和剧场,梅葆玖先生正在台上演绎着梅派名剧《凤还巢》,梅派特有的雍容华贵一下子点醒了董圆圆:自己的技艺中缺少的就是这种古典美!于是董圆圆便开始与梅葆玖先生接触。1995年北京京剧院梅剧团恢复成立,董圆圆也正式拜梅葆玖为师。梅派的演唱艺术具有端庄优雅的古典美,平和中正,在表面规矩平淡之中显现出深沉含蓄的内在魅力,超乎了想象的难度。但正如董圆圆所说:“学艺术要有牺牲精神,我爱这门艺术,就永远不会放弃。”在梅葆玖、姜凤山的指点下,董圆圆照着梅兰芳的录音带一字一句地练习。登台之后的董圆圆,一腔一式皆有来历,但又无一腔一式照搬传统,使人耳目全新。难怪有人评论说,董圆圆是梅派艺术的一朵奇葩。

陈俊杰——险些没进京剧大门

宗裘派。师从文涛、李长春、夏韵龙、孟俊泉等京剧名家。他嗓音洪亮、高亢,音色纯正、圆润,念白吐字清晰,表演端庄大方,演唱以情代声,颇具裘派韵味。

裘派花脸陈俊杰,是裘派第三代传人,然而极富天赋的他最初却险些没进京剧大门。12岁时,吉林省艺术学校招生,报名人数相当多。陈俊杰一举通过了唱歌、乐理、弹跳,但是却因为腿太硬而被淘汰了。这让年少的陈俊杰一下子就懵了,在同学们陆陆续续离开后,他仍旧坐在学校操场上,使劲捶着自己的双腿。泪光中,他看到了负责招生的张立芬老师,便一字一顿恳求道:“老师,您收下我吧。虽然我从小没练过功,但我会加倍努力的。”陈俊杰对京剧艺术的渴望,深深地打动了张老师的心,和另外几个老师商量后,他们决定破例收下这个要强的孩子。进入戏班后,陈俊杰明白:自己必须勤奋,才能抓住这次机会。除了吃饭、睡觉,他全部时间都用来压腿、下腰、倒立、翻跟头……对自我超负荷的要求使他每次训练下来都大汗淋漓,腰酸背痛,全身更是跌得青一块紫一块,晚上睡觉时痛得都不敢翻身。终于,他的努力换来了台上一次次的辉煌。从吉林京剧院到北京京剧院,他一步步地成长着。在到北京京剧院之前,他还戏称:“能跟那么多的大师在一起,就是跑龙套也高兴啊!”然而,陈俊杰一亮相北京舞台,就成为了北京京剧院铜锤花脸领衔演员。在一次次的舞台表演中,陈俊杰成功地将众多传奇历史人物的风骨神韵呈现出来,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