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轉身吶喊妳


所謂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是教育信息化2.0的一項重要工程。融合到什麼程度才叫深度呢?以我之見,融合到教師們認為那不再是“新鮮技術”的時候,就到位了。例如拼音輸入法,這是至今我認為被融合得最好的一項技術,因為幾乎人人都會,無論是在電腦上或是在手機上。

一、軟件的使用

現在的教學軟件,如果是以顯示教學內容為主要目的,那麼希沃白板5無疑是十分勝任的,它擁有PowerPoint大部分演示功能,並且針對課堂教學進行了優化,我留意到不同學科教師,登錄了自己的希沃賬號後,得到的是不同界面的希沃白板5,例如音樂教師賬號,就會多出一個音樂學科工具,相應的語文教師賬號,會多出一個語文學科工具,別小看這些工具,它們基本上整合了最常用的小功能,各學科教學都能直接使用。

印象較深的一位英語老師,使用了地理學科工具,很有創意,那是一個地球儀,可顯示全球各地關於天氣的信息,而英語課中有旅遊故事,這很巧妙地跨了一次學科。

在數學學科工具中,最常用的是繪圖工具,比起傳統的教具,更方便了。有一處亮點是有位老師採用複製粘貼的形式,將題目中的條件組合成證明過程,我認為在七年級規範證明書寫時,非常有必要,這樣至少可以說明,幾何證明過程中,必須由題目條件出發。

可以說,我看到了他們對希沃白板5應用的嫻熟,如果這種嫻熟來自於常態化教學運用,那無疑是走在了前列。

二、信息化的內涵

如果不僅是指教育教學,而是指整個社會發展,相信對信息化的理解,應該在社會信息交換的方式和方法上。例如紙質信件到電子郵件,語音通話到可視電話等,同時,萬物互聯將原本獨立的信息個體也連接了起來,網,是信息化的最大特點。

回到教育教學中來,校園網早已開通,班班通也基本普及,那麼,課堂中的信息是否也被這些網連接起來,與老師、家長、學生互通了呢?

我們現在還在孜孜不倦地做一件安全性事務,每天清查學生到校情況,採取的方法是一個老師挨個教室看,用記錄本記,然後在工作群中通報結果。

安全工作重要不?當然重要,這項工作的目的是什麼?檢查學生是否按時到校,若有異常,立刻採取相應預案。

可以更有效率嗎?可以。

在每個教室門口安裝人臉識別班牌,學生進教室前在前面站幾秒,機器會記錄下來,然後數據上傳至雲端數據庫,擁有權限的老師可以隨時查看,或者設置定時報數,到了規定時間,報告到班學生人數,同時缺席學生名字顯示出來,更智能一點,如果數據庫中有學生家長聯繫方式,缺席時間超過一定時長,自動發送家長信息告知學生未到校。

在這個案例設想中,學生到校信息被實時採集了,同時數據被記錄了下來,還能產生對應的操作。

在課堂上,信息化的應用最多,也最受關注。無論是強大的PowerPoint,還是簡捷的希沃白板5,或是專業的幾何畫板,這一類應用的最大特點,是將教學內容信息化,相對傳統的黑板,它們可稱為多媒體,因此這些信息化,也稱為多媒體教學,很早就有了。

多媒體教學,是教育信息化的第一步,即1.0時代的產物,現在發展到了2.0時代,結合互聯網+的背景,它也相應進化了。從比賽老師使用的希沃白板5來看,有12位老師使用了手機掃碼登錄,從而實現了個性化白板5界面,雲端課件同步,有7位老師採用U盤介質課件,這7位老師之所以採用U盤介質,是因為在課件中不僅僅使用希沃白板5,還使用了其它軟件例如PPT、幾何畫板,而這些,是無法被雲端同步的。

究竟2.0時代的多媒體教學和1.0時代有什麼不同呢?

第一個不同在於課堂網絡化,課件一次製作,雲端保存,然後隨處可用,修改後直接同步,無須保存。分享課件一鍵達成,校本資源庫便以此為基礎。在希沃信鴿的後臺操作界面中,還能對全校所有班級的課件進行統計,這一切,均為自動完成。

教學過程,所有的老師、學生操作步驟,一體機上均有記錄,這是機器自動留痕,如果要進行教學反思,這是非常方便的功能,我自己就經常用這個功能對上過的課進行復盤反思。

第二個不同在於教學評價,有經驗的班主任,通常會在自己班級內製訂一系列規範,然後用分數來將學生行為量化,從而科學管理班級。我見過的一位老班主任,便有那麼厚厚的一個備課本,上面密密麻麻記錄了學生某日言行,並附註了對應的處理記錄。

不可否認,這樣的數據對學生非常有效,這位資深班主任給我的啟發就是,記錄有必要,方式太麻煩。在此基礎上,使用希沃班級優化大師就方便多了,而在說課比賽過程中,我也聽到多數老師提到了班級優化大師,並且有少數老師打開了自己的班級優化大師界面,我很驚喜地發現有一位老師,記錄中班級加分680,扣分39分。這是一位地理老師,由於課時數較語數外少,因此這個分數總量我認為是合理的,而加分遠超過扣分,側面反映這是“正面管教”,鼓勵學生多於批評學生,非常值得推崇。

如果參賽老師平時對它的使用頻率高,那麼積累的數據是相當可觀的,在說課過程中,學情分析無疑是相當精準,不會採用估計的方法。

第三個不同在於課堂拓展,教育信息化1.0時代,是電腦網站為主,而在2.0時代,則以移動端信息為主。

早期的網站,還包括個人網站,信息量是遠遠不如現在的移動端,畢竟做網站,還算是個技術活,而現在,各種自媒體的出現,讓普通人使用一部手機便可成為信息發佈者,這極大增加了網絡信息量。有一位參賽語文老師給我印象非常深,在詩詞教學中,大膽引入了抖音視頻,另類的詩詞閱讀,學生是非常感興趣的,原本詩詞在古代,就是流行曲嘛!順著這個思路下去,學生創作出獨特的詩詞閱讀,也能通過抖音發佈,學生髮現一種新的解題方法,也能通過手機發布分享。而在實際教學中,我發現學生對信息化的理解和接納,遠超老師。當我還在摸索註冊短視頻app時,他們已經在QQ空間上分享製作的搞笑視頻了,甚至畢業視頻,也是他們自己製作的。

我想我們已經可以就信息化的內涵做個小結了,現在的教育信息化,包括教室內的物聯網,移動互聯網,數據信息交換等等,手段包括但不限於課件,社交軟件,數據分析軟件等等。

三、什麼是深度融合?

信息化與教學融合,在此基礎上加“深度”二字,無疑要求更高,只要在教學過程中使用了信息化工具,便可稱融合,那麼使用得好,才能算深度融合,而融合的最高境界,是渾然一體,即常態化。

而在公開課中展示深度融合,讓所有觀課者感覺這是冰山一角,便最成功。

例如課堂表情識別系統,這就是典型的深度融合,我們都知道,一套表情識別系統是需要機器學習的,只有在平時教學中,它不斷收集分析學生表情數據,最終呈現結果才會準確。在公開課中,它一直是默默無聞地工作在後臺,老師只是實時查看學生對某個課堂環節的接受程度,從而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整個過程中,對外的展示只是一塊數據輸出,所有的表情錄入、數據分析,全部隱藏,這便是技術背景化,即作為老師,不需要知道它如何工作,只需要會使用即可。

再例如作業自動批改系統,受技術限制,目前暫時只能對客觀題進行高效批改,而這個批改結果同樣可用於老師快速獲得學生練習反饋,極大節約了傳統練習需要老師人工批改的時間。在英語口語訓練中,它還融入了語音識別與校正技術,有一款app叫英語流利說,便採用了這套技術,對練習口語非常有幫助。

深度融合所需要的技術,多數已經成功商用,因此,作為教育者,需要與時俱進,學習這些新技術。它們有許多並非專門為教育設計,但某些功能恰好可以解決教學中的困難。同時,反倒是許多專門針對教育信息化設計的app,在人性化上遠遠不如這些商業app。

以QQ為例,我曾經嘗試過QQ群作業,它同樣可以自動批改客觀題,但對於數學老師來講,批改主觀題便只能人工,但即便是人工,也有能信息化的地方,用塗鴉功能批改,只是這種操作十分費時,實驗了一段時間後,並未常態化應用。但是技術在進步,它未來可期待的功能便是手寫識別,智能判斷正誤。

而在所有參賽老師的展示中,我也看到了部分深度融合的嘗試,便是拍照上傳。有一節美術課,老師在說課過程中,提到了將學生課堂作品通過拍照上傳,同時製作成動態相冊,這是個非常不錯的創意。順著這個創意,我認為在數學課上,同樣可以使用,一節習題課,學生如果能創造出更多新的解法,將它們拍照後收集起來,作為教學反思,同時還能讓學生錄製視頻講解,這些視頻還可以作為未來複習時的微課使用,這樣的常態化應用結果,將會是一個十分豐富的,不斷更新的微課資源庫。

四、深度融合的幾個誤區

第一個誤區,越是先進的硬件,融合越深。

電子設備的更新換代是很頻繁的,手機基本上半年出新款,而每一代產品相比上一代,都會有或多或少的提升。但並不意味著,先進的硬件能使教學融合更深。

例如平板課堂,到目前為止,使用過的平板課堂,主打功能為電子書包、練習反饋、拍照識別,同時使用平板所產生的數據,並未被老師充分利用。我曾經看到了使用平板佈置練習後,還要學生舉手來表示是否聽懂。因為平板上的一套練習,只設計出了每道題的正確人數,並未針對全班給出一個分析報告,而只有完成了全部練習,才能對學習情況進行客觀評價。這麼先進的教學平板,最終居然還要靠老師肉眼去判斷學情。

第二個誤區,越是炫麗的界面,融合越深。

不得不說,現在的軟件設計,界面是越來越豪華,我見過一個考試數據分析系統,統計圖做得非常漂亮,各類數據都能呈現在網頁上,但是,考試數據的分析,應該是一份報告,用數據說明學生學習結果,並同時反饋出教學中的問題,而不是給出一大堆數據。普通一線老師,如果沒有受過專門的數據分析訓練,是根本看不懂它們的,統計圖確實可以更直觀地將數據表現出來,但是,這不是最終需求,倒是文字描述是緊迫切需要的。你不用告訴我這些統計圖、統計表是什麼意思,只需要告訴老師們接下來該怎麼做,從哪個方面改進就行了。

第三個誤區,越是專業的軟件,融合越深。

不可否認,目前一些教學軟件,確實非常專業,以PowerPoint為例,許多高手已經可以利用它做出非常漂亮的動畫視頻,還有各類視頻編輯軟件,都能夠將課件處理得非常細緻入微。但是,學習以上專業軟件,是需要時間成本的,而在一線老師群體中,具備這樣學習能力的並不多,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絕不僅僅是少數老師的炫技表演,而是教學一線全面開展的一項改革,而最適合這個使命的軟件,易用性無疑是第一位的,專業性倒還在其次。例如曾經用過一款綜合素質評價軟件,非常專業,學生每項得分細至144項,但實際用起來,認真打完一個學生,至少2小時,一個班即使按40人算,80個小時才能打完全班,這效率是何等的低下?果然,不多久,它便退出了歷史舞臺,哪怕還有主管部門的強力推行。

結語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這二者本身就處在不斷融合中,只是目前看起來是由教師來推動,這是作為教育者,企圖佔據改革的主導地位,畢竟主動改比起未來被動改要強得多。在公開課中,老師需要展現細節,是經過信息化手段處理過後的結果,而觀課者從這個結果中,要能感受到背後隱藏的信息化。雖然在不少公開課中,我看到部分老師使用非常漂亮的PPT,但從操作和講解過程中,發現並不純熟,顯然不是一個創作者該有的水平,極大可能是請教了專業軟件人員之後,為了應景而創作。這樣的公開課,可能結束後,這項技術便再也不會被使用,而束之高閣。

在深度融合過程中,也有不少老師,對學科教學存在畏懼之心,生怕信息技術的使用影響到了教學成績,這多半來自於初中階段的考試科目老師如語數外物化等。事實上,教學成績與教學水平密切相關,教學水平高的老師,無論用不用信息技術手段,成績照樣好。反而使用信息技術,會減輕教學日常工作壓力,騰出更多精力思考教學,其教學成績會越來越好。而深度融合的成功案例,必定首先出自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