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榆林出过哪些名人?

呆呆牟子


著名人物

赫连勃勃

李继迁

杨继业

韩世忠

李自成

张献忠

高拱干

近现代人物

  • 革命人/早期共产党人 - 李子洲、杜斌丞、李鼎铭
  • 著名记者 - 张季鸾
  • 政治人物 - 胡启立、刘澜涛、高岗、张德生、高克亭、马文瑞、贾拓夫、王兆相
  • 军事人物 - 张达志、闫揆要、王兆相、杜聿明
  • 作家 - 柳青、路遥
  • 作曲家 - 李有源,东方红的作曲者

历史在记录


榆林出名将,张献忠、李自成、李定国、韩世忠等人都是榆林的,但是我最佩服的榆林人还是抗日名将杜聿明。

杜聿明将军1904年出生于现在的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杜家湾村,黄埔一期学员,早年在讨伐军阀陈炯明的战斗中就表现出色,后投身抗日战场,杀敌众多,被称为“抗战十大名将”。

在黄埔学员东征中,攻打淡水城的战斗一度陷入胶着状态。为了尽快拿下淡水城,部队组织了敢死队,杜聿明和陈赓等人毅然报名参加。敢死队奋不顾身,在东征军枪炮的掩护下奋力冲锋,杜聿明和陈赓率先爬过城墙,并打开大门,帮助大部队顺利拿下淡水城。

让杜聿明将军名声大振的是在抗日战争中的突出表现。淞沪会战中,杜聿明将军担任装甲兵团团长,奉命组织装甲兵团阻击日军。1938年,杜聿明升任200师师长,保护湘潭十万人免于火灾,受到当地人民的称赞。同年底,杜聿明升任机械化新军的第五军军长,并严格操练军队,并提出“习精、习诚、习勤”的口号,军队面貌焕然一新。

1939年12月,日军占领防城、北海、钦州等地,并试图进一步进占南宁。日军虽然来势汹汹,但是孤军深入,杜聿明果断抓住战机,带领第五军从正面向昆仑关一带的日军进攻。强将手下无弱兵,杜聿明对郑洞国、戴安澜、邱清泉安排了作战任务,沉着冷静地指挥作战。经过长达十八天的艰苦战斗,第五军终于取得了昆仑关大捷的胜利,恶贯满盈的日军少将旅团长中村争雄被击毙,击毙击伤日军上万人。

1942年,杜聿明又奉命带领第五军开赴缅甸战场,指挥第五军在缅甸战场同日军血战,在同古诸战等战役战斗中重创日军。虽然杜将军也有败走野人山的阴影,然而这场败仗却与上级的错误指挥离不开关系。

杜将军治军有方,面对日军的精锐部队也敢于进攻,消灭的也多是日军的精锐部队,为抗战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杜将军是值得尊敬的抗战将领。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冰哥聊史论古今


陕西榆林,有“小北京”之称,康熙帝曾赐“两守孤城,千秋忠勇”之刻碑,有“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之美誉。从榆林走出来的名人确实不错,在此我略作介绍吧。

韩世忠(1089至1151),字良臣,南宋名将,英勇善战,曾擒获方腊。

李自成(1606至1645),别名李鸿基,李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曾建“大顺”国,后被地方民兵杀死。

杨业(?至986),本名重贵,北宋名将。杨家将的领军人物,战功显赫。

安国(?至1520),字良臣,绥德人,明朝正德三年(1508)戊辰科武举会试第一,升为指挥使。

宇文贵(?至567),字永贵,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北周朝大臣,以作点勇猛闻名,被擢为别将。

杨延昭(958至1814),号杨六郎,曾任崇义使,知定远军,改保州缘边都巡检使,为杨家将中坚人物。

张献忠(1606至1647),字秉忠,号敬轩,外号黄虎,定边县人,明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

西夏太祖李继迁(963至1004),生于陕西银川无定河边,智勇善骑射,西夏太祖,西夏王朝奠基人。

王嘉胤(?至1631),明朝末年早期农民起义领袖。

杜聿明(1904至1981)字光亭,陕西米脂县人,著名的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中将,黄埔系骨干。

另外还有张志明,曹动之,李文焕,曹三彪,范永福,侯吉国,张生智,李仙峰,吴亚雄,雷亚霆,拓嘉祯,陈文宝,吴志祥,高鹏飞,孙立生等名人。


绮阁书生


-韩世忠-

字良臣,绥德人,南宋名将

昭勋阁二十四功臣

从军之前,韩世忠是当地有名的“人物”,从军之后,虽然立下了许多战功,但他依然是一个没有名气的小军官,在征方腊时,韩世忠抓到了方腊,开始有了品级。在多年的征战过程中,韩世忠慢慢进入了中级武官的行列,和岳飞一起力主抗金。

南宋王朝建立后,韩世忠成为“中兴四将”之一,深得领导信任。韩世忠的高光时刻是在黄天荡一战,此战韩世忠与妻子梁红玉携手同心,依靠长江天险,击败了十万金兵。

后岳飞蒙冤,遭秦桧陷害,时众臣噤声,而韩世忠厉声质问秦桧何为“莫须有”,众人私下劝他,他却再次厉声:“畏祸苟同,他日有何面目见先帝与地下”。公元1151年,韩世忠郁郁而死。死后被追封为通义郡王,孝宗时,又追封为蕲王。

杨 业

字重贵,戏名杨继业,麟州(今神木)人

北宋名将,历史演义中大名鼎鼎的杨家将,有杨无敌之称

杨业出身于武将世家,继承了老爸的事业,成为北汉的一员猛将。五代十国之际,天下乱得一团糟,今天你打我,过两天我打你,正是“城头变幻大王旗”。不过呢,杨业所镇守的代州却是一片和平景象。当然不是因为契丹人不稀罕来,而是不敢来,因为每次和杨业交锋总是要吃一番苦头,索性不来自找没趣了。

后来杨业归入宋太宗旗下,在北宋太平兴国五年,大战辽国皇帝辽景宗,以少胜多,打得辽兵落花流水,一战成名。

雍熙三年的北伐之战中,杨业在北伐之战中对抗辽兵,这次潘美和王侁没有如约配合,杨业不幸被俘,拒不投降,以身殉国。宋太宗非常悲痛,追赠杨业为太尉,还把潘美降职三级,那个嫉贤妒能的监军王侁,也被流放充军,算是为杨业报了仇。

杨延昭

原名延郎,杨业第六子,世称杨六郎

宋朝名将

杨延昭自幼随父亲杨业征战,雍熙三年北伐,杨业率军攻应、朔等州,时年二十九岁的延昭为先锋,战朔州城下,流矢穿臂,战斗愈勇,终于攻下朔州。

后其父死,便担负起河北延边的抗辽重任。雍熙北伐之后,延昭在景州(今河北景县)、保州(今河北安新县)等地抵御辽军侵扰,死后陪葬于永安县(今河南巩义宋英宗永厚陵)。在与辽兵作战中,杨延昭威震边庭,人们称杨延昭守卫的遂城为“铁遂城”。宋真宗称赞他“治兵护塞有父风”。

杨延昭是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的长子(小说中为杨业六子),辽国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幽燕北方,是他们的克星,辽国人就把他看做是天上的六郎星宿(将星)下凡,故称为杨六郎。

李定国

李定国,字宁宇(或云字一人,初名如靖)

南明永历政权抗清名将,陕西榆林人

李定国曾是张献忠的义子,在十几岁时就参加了张献忠的起义军。曾领兵大败清兵,迫使汉奸孔有德自杀,后又在衡阳击败清兵,阵斩清兵主帅尼堪。

公元1652年(永历六年,清顺治九年)初,李定国在经过充分准备之后,出兵八万攻湖南。取得桂林、衡阳两大战役的胜利,使南明的抗清斗争打开了一个新局面。

公元1661年(永历十五年,顺治十八年),清军吴三桂部十万大军进入缅甸,逼缅王交出永历帝,未果。次年,吴三桂在昆明将永历帝缢杀,南明至此灭亡。李定国闻讯,悲愤成疾,在西南边陲坚持抗清斗争17年的李定国于公元1662年六月在勐腊(在澜沧江以西)病逝,时年42岁。

当下云南人仍然视李定国为滇中的脊梁,晚清革命党人起义,蔡锷等仍以李定国为榜样,章炳麟说:“愿吾滇人,毋忘李定国!”

-李自成-

别名李鸿基、李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

大明崇祯初年,大明朝开始裁撤驿站,公务员李自成被迫下岗。随后,迫于生活的压力,李自成选择了多种职业谋生,但是并没有成功。后来,李自成在侄儿李过起兵,开始了一路征战,最终在西安建国大顺,并成功攻破了明帝国的都城。

据陕北民间传言,李自成本来有四十年国运,但是在进入北京后,他询问部下最想做什么?一帮苦哈哈当然是想过年了,于是李自成便下令天天过年,本来四十年的国运,却只存在了40天。

【功绩】破京灭明

【史评】郭沫若:李自成是农民革命史中一位伟大的人物。他从陕北发动革命,以抗粮均田为号召,转战十余年,卒以一0四年三月推翻了明朝的统治。但是,可惜他的战友们,特别是丞相牛金星,为胜利所陶醉,忽视了关外的大敌,终于为满洲人所乘,遭受了失败。

-张献忠-

字秉忠,外号黄虎,今陕西定边县人

明末农民军领袖,与李自成齐名,大西政权建立者

张献忠,字秉忠,号敬轩,外号黄虎,今陕西定边县人。明朝末年农民军领袖,与李自成齐名,大西政权的建立者。

张献忠出身贫苦家庭,从小聪明倔强。跟父做小生意,贩卖红枣。崇祯年间,组织农民军起义,克凤阳、焚皇陵、破开县、陷襄阳,胜战连连。崇祯十六年,攻克武昌,自称大西王。带兵攻入四川,建立大西政权于成都,年号大顺。

-赫连勃勃-

(?—425)亦名刘勃勃,字屈孑

十六国时期胡夏国建立者,建统万城

父刘卫辰,被前秦苻坚任为西单于,统摄河西诸部族,嗣为魏所杀。前秦瓦解后,勃勃从后秦姚兴,镇守朔方。公元407年,拥兵背叛后秦,自立为天王大单于,国号大夏,定都统万城。

其性残暴。418年,勃勃乘东晋末年刘裕内乱之机,率军大破刘义真而夺取长安,在灞上称帝。公元439年死于帝位,谥武烈,在位19年。

-李元昊-

李继迁孙,父德明,党项族,银州米脂寨(米脂县人)

西夏王朝开国皇帝

精于骑射,娴于韬略,喜好读书,多才多艺,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天才军事家——他自从24岁率领部队突袭回鹘国的甘州得手后,一直到死,二十多年间,身经数百战,几乎从来没有败过。也有卓越的政治才干、文化,为其奠定了开国之势。可惜残暴无德,知书不达礼,被子所弑。

李继迁孙,父德明。1031年,父德明病逝,元昊继位,宋朝晋封为检校太师、定难军节度使,袭爵西平王。元昊“连娶豪族”,通过婚姻的纽带和蕃部首领结为一体,欧阳修曾说他:“施恩惠而使人愿为之卖命”。

他继位之后,亲自主持制作西夏文字。为了建立个人威信,下令改大汉衣冠,命全国人皆秃发。1032年废去宋赐“西平王”封号,自立为帝,改称“吾祖”(即青天子),年号显道,改姓嵬名。宋仁宗景佑5年(1038),正式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自称始文英武兴法建礼仁孝皇帝。地“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与宋、辽、金先后形成踦角之势,开创了将近200年的基业。

元昊在霸业思想的支配下,不屈从于辽、宋,一生不断同辽宋用兵,经过很多次战斗,终于使西夏国巩固下来。1044年10月,先与辽议和;同年12月又与宋和议。宋朝按照元昊提出的条件,册封其为夏国主。夏对宋名义上称臣,而宋每年要向夏赐一定数量的银、绢、茶等物。1048年1月,元昊在宫中被人行刺而死,在位仅17年。


情感de拾荒人


1、杜聿明(1904年11月28日-1981年5月7日)

字光亭,汉族。陕西省米脂县人,著名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系骨干将领。出身于黄埔军校,后在国民革命军机械化部队任职,历任第二百师师长、第五军军长,率部参加桂南会战,取得昆仑关大捷。1949年1月9日在淮海战役中全军覆没,于河南省商丘市永城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所俘。1959年12月4日,获得特赦释放。1981年病逝于北京。

2、张献忠,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9月18日出生

生于陕西省定边县郝滩乡刘渠村(古称柳树涧堡),少时曾读过书,成人后参军,曾当过延安府捕快,因事革职,便至延绥镇从军。因犯法当斩,主将陈洪范观其状貌奇异,为之求情于总兵官王威,重打一百军棍除名,从此便流落乡间。明崇祯三年(1630年),张献忠积极响应王嘉胤的反明号召在米脂起义,自号八大王,一作西营八大王。次年,参加王自用联军,为三十六营之一。清顺治三年(1646年),局势越来越紧张。当部队到达川北西充县与盐亭县交界处凤凰山坡时,大西国皇帝张献忠与清朝亲王豪格相遇,两军激战之中,张献忠中箭身亡。

3、李继迁(963—1004),党项夏州政权统治者,夏国创建人。银州防御史李光俨之子。

生于银州(今陕西榆林南)无定河边一山寨(今称李继迁寨)。智勇善骑射。开宝七年(974),任管内都知蕃落使。太平兴国七年(982)六月,族兄李继捧率族人入宋献所属五州地,他拒诏,不从赴阙,与弟继冲,亲信张浦等诈言乳母死出葬,置兵甲于棺,率族众数十人出奔夏州东北三百里之地斤泽,出其祖拓跋思忠像示族人,号召部族起事。十二月,攻夏州、银州、宥州等地。雍熙元年(984)九月,地斤泽被知夏州尹宪、都巡检使曹光实袭破,母、妻被获,与弟继冲幸免得脱。遂聚豪族,招蕃众,兵势复振。二年二月,以弟继冲等诈降,诱杀曹光实,袭据银州,自称定难军留后。乘胜攻会州,围抚宁砦,与宋军战,兵败,弃银州逃走。三年二月,向契丹称臣图援,被封授定难军节度银夏绥宥等州观察处置等使,特进检校太师都督夏州诸军,事,并尚宗室女义成公主,淳化元年(990)十二月,受契丹封为夏国王。二年,受继捧招降,伪称归诚,宋太宗授以银州刺史,赐姓名赵保吉。旋诱继捧降契丹,并其部众。继捧逃走,为宋所执。被宋削所赐姓名。因宋实行盐禁,处境困窘,内外-。至道二年(996)三月,于浦洛河邀击宋运往灵州的粮草,继攻西凉府,围灵州,宋以五路救援,继迁恐平夏有失,解围。三年,复上表归宋,宋授夏州刺史、定难军节度、夏银绥宥静等州观察处置押蕃落等使。旋复抄掠宋边。咸平四年(1001),谋西掠吐蕃,北收回鹘,攻灵州不克,屯田于其境。五年三月,攻陷灵州(今宁夏灵武南),以为西平府,遂都于此。尽复绥宥诸州地。六年(1003),东攻麟州不克,复攻西蕃,取西凉府(今甘肃武威),继攻六谷都朔方节度使潘罗支,为罗支邀集六谷部及者龙族败于三十九井,中流矢,逃回灵州。景德元年正月二日卒,年四十二。追尊“应运法天神智仁圣至道广德孝光皇帝”。元昊建国,谥神武,庙号太祖,墓号裕陵。

补充:

榆林市位于中国陕西省的最北部,陕北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东临黄河与山西省朔州市、忻州市、吕梁市隔河相望,西连与宁夏吴忠市、甘肃省庆阳市相接,南接本省延安市,北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相连,系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地。


小胖带你逛宝鸡


榆林,地处陕西北部,往北走是内蒙的沙漠,往东往西都是黄河,往南是富庶的汉中。在历史上,这块地方始终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到了近代,榆林人中走出了一位抗日名将——杜聿明。

榆林有句俗语“绥德的婆姨米脂的汉”,说的就是绥德女子秀气可人,适合当婆姨,米脂的汉子顶天立地,可以依靠。1904年,杜聿明在米脂出生,父亲杜良奎是清末举人,却很开放练武功并且成为陕西同盟会会员。杜聿明家在米脂位列八大姓之一,因此有机会在陕北最好的学校榆林中学就读。

在榆林中学,杜聿明是20级丁班,后来成为陕西红军创始人的谢子长则是22级乙班,两人也算同学。榆林中学的教师中,还有共产党人魏野畴、李子洲任教。杜聿明身份比较特殊,是校长杜斌承的堂弟。

1924年,20岁的杜聿明放弃了报考北京大学的机会,选择到广州的黄埔军校就读。同行的还有堂兄杜聿鑫、杜聿昌等11位榆林同乡。在黄埔军校,杜聿明认识了关麟征、董钊、张耀明、马励武等陕西同乡,他们逐渐形成了陕西籍黄埔同学的团体,为后来共同发达奠定了基础。

在黄埔军校,杜聿明认真学习步兵、炮兵、工兵等军事课程,和陈赓将军皆为挚友。1925年讨伐陈炯明的淡水城战斗中,杜聿明和陈赓一起爬上城墙,作战十分勇敢。后来的军事生涯中,杜聿明遇到了两位贵人,一个是张治中,一个是徐庭瑶。在张治中的教导第二师,杜聿明一路从连长升到上校团长。后来这个师改编为第四师,师长徐庭瑶,与关麟征的25师合并为五十二军军长。徐庭瑶让杜聿明担任了73旅旅长,后来又当了25师副师长。

长征抗战中,关麟征带领杜聿明、张耀明25师官兵死守古北口,多次击退日军的冲锋。战斗中,关麟征受伤,杜聿明代理师长,两个陕西人,在战场上打败了敌人,却在战壕里内斗起来。

长城抗战后,关麟征成功把杜聿明赶走,自己继承徐庭瑶成了52军老大。杜聿明却因祸得福,得到了在陆军大学深造的机会,老蒋还送他到德国考察机械装甲军事战术。回国后,老蒋组织起一直陆军装甲团,杜聿明带着这个团参加了淞沪会战。杜聿明的装甲团在湘潭整训后,扩编为200师,是中国第一只机械化部队。苏联 9吨半装甲车 80 辆,德国制造明斯柴油卡车200 多辆,美造福特大卡车 500 多辆,美制“哈雷”二轮、三轮摩托车 800 多辆,这些昂贵的装备,都给了杜聿明200师。兵力上看,杜聿明200师的兵力达到2万多人,手下的邱清泉、廖耀湘、郑洞国、孙立人后来都成了他的党羽。

不久后,杜聿明的200师扩编为第五军,这个番号,和当初张治中在1923年松沪抗战的番号相同,杜聿明作为张治中的得意门生,也算幸运。杜聿明带着第五军,参加了昆仑关战役。这一战,杜聿明第五军全歼了日军第五师团第21联队,旅团长中村正雄当场被击毙。

不过,杜聿明糊涂的时候,第五军在缅甸被日军打散,旗下38师师长孙立人要求西退到印度,杜聿明则坚持从跨越野人山回国。结果,孙立人所部3000人生还,杜聿明带着数万军队在野人山不断减员,杜聿明也差点死掉。当孙立人派人去接应杜聿明时,身边只剩下了十几个残兵败将。

作为老蒋的亲信,杜聿明从缅甸战场回来,立刻在昆明把龙云搞下台,又马不停蹄带着军队到东北与解放军作战。在东北,杜聿明麾下的军队,既有新一军新六军这些印缅战场上的美械精锐,也有从云南调来的60军等杂牌军。辽沈战役后期,杜聿明一直在养病。淮海战役爆发后,他有被委任为“徐州缴总”副司令,因为徐州缴总的主力邱清泉兵团,是杜聿明第五军扩编而来,没有杜聿明,刘峙根本指挥不了邱清泉兵团。

事实上,杜聿明也指挥不了邱清泉,放弃徐州南下过程中,杜聿明不得不顺着邱清泉来,另外两个兵团孙元良兵团和李弥兵团,实际上被邱清泉拖累了。最终,孙元良和李弥逃脱,邱清泉被击毙,杜聿明则当了俘虏。

非常有趣的是,杜聿明被俘虏后,自称是军需官,瞒过了审讯。杜聿明在俘虏营逃也逃不掉,决定自杀,没行到自杀不成,却暴露了。被押送监狱时,江淮地区的百姓都想目睹一下这个昔日的抗日英雄,今天的内战将军,于是杜聿明被押上敞篷车供老百姓参观。没想到,老百姓纷纷咒骂他是与人们为敌的大战犯,朝着他吐吐沫,丢石头土块,幸好解放军战士保护,才没有受伤。

十年的牢狱生涯,让杜聿明改过自新。1959年特赦后,杜聿明参与了社会主义建设,又与女婿杨振宁博士一道,为促进港澳台回归做出了贡献。


历史知事


高景德(1922.02.05 - 1996.12.24),陕西省佳县人,电机工程专家、教育家,现代电能系统运行和控制的新理论与新技术专家[1],中国科学院院士[2],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的特级会员,清华大学原校长[3][4]。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高景德毕业于国立西北工学院电机系。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被越级授予苏联列宁格勒加里宁工学院技术科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位在苏联获得博士学位的学者。1956年,回国在清华大学电机系任教,是清华大学唯一的跨电机与电力系统两个专业的博士生导师。1963年,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3年5月至1988年10月,出任清华大学校长[5]。1985年,被载入国外出版的国际名人录中[6]。1996年,获得中国第二届孺子牛金球奖杰出奖。

高景德系统地发展了电机复数分量理论和电机动态过程理论,并参与开辟了电力系统线性与非线性最优控制的研究领域;发展了电力系统控制理论;创造性地研究了串联电容引起交流电动机自激问题[7]。

中文名

高景德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陕西省佳县

出生日期

1922.02.05(壬戌年)

人物生平

早年求学

民国十一年(1922年)二月五日,高景德出生在陕西省佳县神泉堡村。

共2张

高景德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夏,高景德读完高中一年级后,决心转学西安。由于交通不便,他到那里时,所有的学校都已开学。这时恰好初中教过他数学的老师白书元也到西安,出于对他学习能力的赞赏,为他多方奔走,他终于转至陕西武功西北农学院附属高中学习。

民国三十年(1941年)夏,高中毕业后被保送进西北工学院[8]。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23岁时毕业于国立西北工学院(现名:西北工业大学)电机系,毕业后他带着增加实际生产知识和锻炼实践能力的迫切心情,放弃了留校当助教的机会走进了西安西京发电厂任技术员。抗战胜利了,西北工学院的余谦六教授到北平后,即电邀他去北平任教。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进入北京大学工学院电机系任助教、讲师。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赴苏留学

1951年,在前苏联列宁格勒加里宁工学院电机系攻读副博士学位。

1956年,以《应用于远距离输电系统中的凸极同步电机的研究》的论文,被越级授予苏联列宁格勒加里宁工学院技术科


刘江涛LOVE


如果说有哪些文学作品几乎影响了整整一代甚至几代中国人,那么《平凡的世界》一定会是其中的一部。

路遥出生于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呕心沥血创作了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并于 1991 年一举获得当时国内的最高文学奖“茅盾文学奖”。至今为止,这部小说还被翻拍成电影、电视剧,鲜活了一代又一代人对于黄土地农民的认知。

《平凡的世界》的时间线中,这一时期黄土地不仅仅是对黄土高原这一地域化的称呼,而是代表一种农民生活的状态,他们往往土生土长在母亲河的怀抱里,植根于对家庭的责任和对乡土的眷恋,无法完全摆脱黄土地带给他们贫瘠的生活和限制,但是又极度向往改变贫困带来的伤痕,努力通过自己的双手,对生存的环境加以改变,心中饱含着对现实生活的不甘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加上新中国对农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带来的巨变,这使得这一时期的黄土地农民形象具有很强烈的内心冲突,思想体现出一定的迷茫和彷徨,同时也充满对未来的期许。

路遥的故事中,常常在平凡的生活中彰显人性的光辉。他从不避讳提及社会带给人们生存的苦难,而是更提倡负重前行,在经历过重重磨难后,仍然不屈不挠的人性是他始终推崇的。


一盘拉条子


自古西北多良将,天下劲兵出西北。自汉朝开始,就以六郡两家子著称。唐代的关陇军将都来自西北。榆林更是其中一颗独秀,在千年来,涌现了诸多不世出的将帅。我们就来盘点一下。

1、韩世忠

在南宋中兴诸将中,韩世忠、吴阶、刘光世、刘琦、张俊都是西北人,属于西北五路军将。

(中兴名将韩世忠)

韩世忠是榆林人,在平定方腊之役中崭露头角。在黄天荡大破金兀术,在苗刘之变中解救宋高宗。为南宋王朝的稳固立下不世之功。

死后赠通义郡王,在宋孝宗时追封蕲王。

(成名之战黄天荡)

2、李自成

大顺皇帝。明朝末年辽东战争爆发,天下征兵征饷,西北一带民不聊生,在崇祯初年,失业的狱卒李自成开始加入起义军。

(闯王来了不纳粮)

十多年里转战陕西、山西、河南、直隶、南直隶、湖广、四川、甚至番区。纵横天下,先后通过开封、郏县会战歼灭明朝关内主力部队。在1644年初挥兵东进而亡明,推动了历史进步。

(李自成北伐)

3、李定国

无边风光;有限年华。这是对古今忠义第一的大明晋王李定国的真实写照。

(李定国)

在很小的时候,李定国就加入张献忠的部队,因作战勇猛而被收为义子。在大西建立后,被封为安西王。

在张献忠阵亡后,率残部进入云贵,接受大明封号,保全永历皇帝。在清军进入云南后,率兵依然退到缅甸,坚持抵抗。

4、杜聿明

杜聿明是米脂县人,黄埔一期生,抗日名将。国民政府装甲部队的军事长官,在抗日战争中在昆仑关重创日军,在缅甸与日军血战。在解放战争中更是作为救火队长使用。

总结:

西北多良将,榆林出天下劲兵。千年来,名将辈出,闪耀海内。

参考文献:

《榆林明人录》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我家榆林东方境王家,明末王威、王世钦一门双太师、一家二十四元戎、牺牲的总兵十三位,举国还有可比的吗?傲视群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