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安徽和江蘇地理位置、自然資源差別不大,為什麼發展結果很有差距?

小魚兒說說說


安徽礦產資源和旅遊資源多於江蘇沖積平原,同樣是淮河和長江貫穿而過,歷史上皖北和蘇北受黃河奪淮影響以及次生土地鹽鹼化,兩者的均產生不同程度的南北差距,然而卻走上了不同的發展模式,皖北利用深挖地下煤礦資源,演吃卯糧形成一定區域的採煤塌陷區,短期上解決了經濟發展的物資需求;蘇北從建國後嚴厲控制計劃生育降低人口對糧食需求,同時調動老百姓戰天鬥地開挖了貫穿江蘇東西的蘇北灌溉總渠等一系列水利工程,改良鹽鹼土壤,大力發展高產商品糧基地建設,從安徽和江蘇水系分佈圖對比上看,江蘇的水系多是筆直的人工開挖印記,安徽的水系是彎曲的南北東西不溝通多是自然形成,所以80、90年代皖北和蘇北的差距開始形成,很多皖北口音的到蘇北淮陰和揚州地區要飯,今年江蘇安徽受乾旱影響,安徽部分地區減產甚至絕收,而蘇北江淮流域糧食種植戶仍然旱澇保收,如果不是改革開放農民工進城務工以及國家的抗旱救災款專款,今年仍然會有一批安徽人到江蘇要飯。據調查江蘇農村戶口在城市的商品房擁有量也是比較高的。


秋風吹的彷徨


其實呢,江蘇和安徽本來都屬於江南省的,可是到了清朝,皇帝怕江南省太大,對朝政有所影響,就把江南省劃成了安徽省和江蘇省,至於現在的兩省發展為什麼會這麼大,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江蘇的地理優勢無可比擬。因為江蘇靠著海,沿海城市,所以它的貿易自然比安徽強了太多,而且不僅是因為靠海,還離上海特別近,受上海的經濟輻射影響,發展自然快。

江蘇的自然資源比較豐富。安徽除了黃山,九華山,天柱山,你還知道什麼景區景點?江蘇就不一樣了,5a景區比比皆是,自然風光幾乎每個城市都有,像揚州,蘇州,南京,無錫,這樣的城市不發展起來,都對不起它們的固有資源。

還有就是南京是曾經是六朝古都,明朝都城,民國都城,同時它又是江蘇的省會,你說它帶不帶的起來其他城市?

除此以外,還有就是大學的數量,高校的數量,人才的供給,等等吧!

在我有生之年,安徽想要超過江蘇,基本不可能的。




小幸福的萌萌雷


這個問題在描述上存在有一定的的錯誤,第一句話問安徽和江蘇在地理位置以及自然資源上差別不大,但其實江蘇和安徽在地理位置上有差別的,而且產別還很大。我們都知道安徽和江蘇以前是一個省份“江南省”後來才一東一西劃分為兩個省份,雖說江南省歷史上非常發達,但是劃分為兩個省份後江蘇的資源明顯勝過安徽。首先是自然資源上的差別,自然資源是指大自然賦予或者是前人留下的資源,並不是單指糧食種植、礦產資源這一些。而江南省在劃分之前,教育資源、城市建設資源更多的集中在江蘇這一側,而且歷史上的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說的也是長三角區域。歷史上揚州、蘇州、江寧都是響噹噹的城市,有煙花三月下揚州、有姑蘇城外寒山寺、有金陵自古有紛爭,血雨腥風作帝京,這些都廣為傳頌。

但是我們在看安徽,安慶、徽州應當是歷史上安徽地區最為發達的兩個城市了,徽州如今改為黃山,安慶失去省會地位一落千丈,昔日的長江五虎只有安慶沒落了。歷史上描寫徽州、安慶的詩句有幾個人能說出來呢。學史而明智,查古以知今。所以從歷史上便可以看出當時江南省的大型城市、著名城市、大量教育資源更多是集中在江蘇一側,這些都是重要的自然資源。最後從地理位置上看,差別就更加明顯。江蘇是沿海省份,雖然境內最大的深水海港在東北部的雞肋方位,但是江蘇對外仍然是沿海開放省份,連雲港、南通都是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之一,在引進外資的政策上會更加充足。並且江蘇南部離上海這一國內經濟龍頭比較近,承接產業外溢上比之安徽有太多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
如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安徽一步步變弱並逐漸和江蘇拉開差距,是和行政區劃的演變有非常大的關係。1661年清順治18年江南省拆分,江蘇省會在蘇州,沿大運河北上,相當於國家交通部和水利部的鹽運在揚州,漕運在淮安。為了平衡,當時全國織造中心六朝古都南京給了安徽做省會。

到了1760年乾隆25年,南京給了江蘇做省會,安徽省會搬至安慶。這一進一出,安徽開始有了差距。

1912年民國政府把實力最強的徽派代表,古徽州府撤銷,六縣變省轄。1934年又把其中的婺源劃歸江西。1987年徽州地區又改名黃山市。幾番折騰,安徽大傷元氣。

改革開放後,對外貿易站在了風口。服裝鞋帽、電子加工等外向型企業,紛紛佈局沿海城市,利用港口優勢,降低物流費用。廣東、浙江、江蘇、山東等沿海省份,經濟迅速騰飛。而安徽和許許多多的內陸省份一樣,被不斷的拉大差距,只有沿江的蕪湖、馬鞍山分得一杯羹。

高鐵的大發展,‘’一帶一路‘’的倡導,陸上運輸迎來了發展,這是內陸省份的機遇。今年安徽又加入了長三角經濟圈和長江經濟帶,正在加快緊追的步伐,這幾年蕪湖、馬鞍山、滁州、宣城等市已經先行一步融入了南京經濟圈,合肥經濟圈形成後對接南京,安徽的發展值得期待。





漂飄12


安徽和江蘇在康熙六年屬江南省,一六六七年劃為安徽和江蘇兩省。分省後長江淮河,平原陸地各佔一半。沿江五虎城市安慶南京兩省各佔一個,安徽省會安慶,江蘇省會南京,兩個省會城市都是經濟繁榮,水陸交通發達之地。兩省地理氣候完全相同。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江蘇城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十三市經濟發展走在全國前列,而安徽十六市經濟發展不盡人意。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我認為一個省的經濟發展於產業定型有關。改革開放以來,江蘇因地制宜著手抓輕工業發展,以輕工業帶動鄉鎮企業,以鄉鎮企業帶動個體辦企業,多年來一步一個腳印的向前邁進,終於取得了輝煌的成果。去過江蘇的人都知道,江蘇各地龍頭業鄉鎮企業和民營企業遍地開花,工廠林立,機聲轟鳴,吸引了許多外省人前來打工淘金,自身發展了也帶動了欠發達省份的經濟發展。而安徽從一九八0年就定型發展農業,大包乾農業生產責任制就從滁州鳳陽縣小崗村向全國推廣的,以農業省定型的安徽省各市高科龍頭企,鄉鎮企業民營企業全無,長期忽視了輕工業的發展,這樣經濟就和江蘇差遠了。江蘇安徽是一家,一個藤上結兩瓜,發展思路不相同,經濟發展有偏差(僅供答題)。






安徽農村廣播聽評員


這個提問,就是偽命題?怎麼叫做相差不大?

實際上,安徽的地理位置和江蘇差距懸殊,江蘇的區位優勢明顯。

一方面,中國的中心城市上海直接是從江蘇省分出去的,江蘇環抱上海,和上海的距離無論地理空間還是心理距離都要近多了,更容易接受上海的輻射帶動產業轉移,共享上海的資源條件。

第二,江蘇沿海,絕大多數都是平原水網地區,河流縱橫。長江出海口和下游就位於江蘇。京杭大運河也以南北之勢貫穿江蘇。江蘇水運非常發達,五萬噸巨輪可以直達南京,十萬噸巨輪直達揚州。加上,江蘇還有連雲港和南通兩個首批全國十四個沿海開放城市。這樣的條件安徽省是沒有的。

第三,政策扶持上也是差距巨大。江蘇的國家級開發區,國家級高新區全國最多,幾乎主要大縣都有國家級省級開發區和工業園。安徽的開發區建設要比江浙落後太多。

第四,文化上。其實安徽和江蘇都是文化之鄉。不過安徽出文人,而江蘇出富強有重商的傳統。安徽雖然有徽商,但是那只是皖南的小農經濟的流通方式。而南通無錫蘇州這些都是中國民族工業的搖籃。經商傳統上江蘇也比安徽好很多。

今天安徽和江蘇的發展水平很懸殊,實際上就是種種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


武大東湖


安徽和江蘇差距是巨大的,主要的是江蘇的位置更好,靠近上海,沿海。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優先發展沿海城市,沿海對外貿易有著先天的水運優勢,再加上蘇南靠近上海,上海產業轉移的過程的,很多的產業就遷移到蘇南,積大的帶動著江蘇的發展。二十世紀後,國家重點推進西部大開發,意在兩頭高起自然拉昇中部經濟。但畢竟西部人口有限,人均GDP確實高起來了,但整體經濟總量還不足以拉昇中部經濟。而中部如安徽江西這類省份沒能抓住中國前兩波的發展浪潮,只能被其他省份遠遠的甩在身後。不過現在國家推進中部崛起政策,安徽作為承接江浙滬產業轉移的橋頭堡,近兩年經濟發展有目共睹。

做個簡單對比給大家吧。大家常聽說蘇北窮。現在就拿徐州和合肥做個經濟對比。2017年上半年。徐州的國民生產總值是排在江蘇第五位,3191.62。人口是871萬。人均排在第九位36643。合肥的國民生產總值是安徽首位,但是隻有卻2896.9。人口是786萬.人均是第二36814。人均生活水平才能正真反應一個地區富裕程度。徐州在江蘇只能算中下水平。但到了安徽就可以算上最富裕地區了。江蘇最窮的是宿遷。但是他的經濟總量是1210。到了安徽居然可以排名第三。現在安徽排名第三的是安慶.807。第二是蕪湖.1379。即使按人均。宿遷也可以在安徽的16個城市排到第五名。

不過近年上半年的GDP,合肥已經超過徐州的了,說明現在國家推進的產業轉移,中部崛起,對安徽的發展是巨大的。

上表為今年上半年重點省份GDP,可以看出,安徽今年的GDP已經超過北京市,以上海的增速來看,短期內也可以超過。安徽應該抓住這波發展浪潮,在沿海城市發展瓶頸階段,抓住機遇,承接產業轉移,提升整體實力。


預言下一秒


本來是對徽州人的回覆,感覺擴大點好!沒有貶低吳越文化的半點意思,只是陳述一些歷史!我就是那個創造了當下南北兩京的淮西鳳陽人,我以此為榮,沒有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安徽人!您可能不知道吧,那個‘徽’字本義從“系”有捆綁的意思,宋徽宗立此年號三年就被俘虜去了黃龍府,有啥值得自豪的!只是作為一個提醒,倒是沒有不欣賞徽州文化的意思!皖北淮之西向來深受楚文化滋潤,淮西軍打下大明江山趕走韃虜立下南北二京、連吳語都被趕到鎮江以東!您也應該知道湘軍淮軍是怎麼叱詫風雲解放兩江地區,怎麼主宰晚清直到民國年間的皖系軍閥吧!我家就跟江蘇盱眙泗洪搭界,我從來沒感覺到江蘇就比安徽強出幾個煙種!江蘇,那就是建國後國家大力打造上海製造業,就不過是蘇錫常吸收了上海的經濟外溢出而已,您真以為江蘇有多牛啊!跟浙江北部一個德性,大部分都是農副產品加工或者上海的零部件加工,正經的大機器工業體系還真不多!不相信,您可以自己去查查那兩省的工業體系!


一個人的橋頭1


首先題中所說蘇皖兩省地理位置、自然資源差別不大是有疑問的。地理位置上雖然蘇皖歷史上為同一省,在以小農經濟為主和海上航運業不發達的歷史時期,差別可能不是特別大。

但現如今在全球化一體化的發展趨勢下,出口貿易成為拉動我國經濟三架馬車之一的今天。蘇皖兩省地理位置的優劣勢就凸顯出來了。


在自然資源上蘇皖兩省差別不大,且在煤炭資源上安徽可能略優於江蘇。

原因一,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江蘇跨江沿海的區位條件有利於發展外貿經濟和利用外資。而安徽雖緊鄰長江但與經濟最發達的長三角有一定距離。


原因二,江蘇位於長江經濟帶和沿海經濟帶,經濟發展有廣闊的腹地。而安徽雖位於長江經濟帶,但經濟發展和影響力明顯劣於臨近蘇鄂兩省。

原因三,從實行改革開放以來江蘇一直都位於我國經濟發展的前沿陣地,這得益於江蘇區位優勢和國家實行的改革開放政策。


原因四,上海大都市的強大輻射作用和蘇南地區緊鄰上海的得天獨厚區位優勢。

原因五,國家在江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巨大投資。特別是在港口航運上投資幾百億的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設。
如有不對之處,懇請指教,願與大家共同學習。


超人愛學習


安徽和江蘇雖說在歷史上曾同屬江南省,但是地理位置和自然資源差別還是很大的。

江蘇是沿海省份,安徽是內陸省份,這首先就是巨大的差別。東部沿海省份發達城市眾多,而安徽所處的中部地區,經濟普遍比較落後,這就是位置和資源所造成。江蘇江河湖海一應俱全,並且協調性很強,世界20大內河港口,江蘇獨佔其三。蘇北位於華北、華中、華東交匯處,蘇南位於長三角,其不論陸路還是水路,發達程度都遠勝安徽。

此外就是與上海的鄰里關係,蘇州無錫為什麼經濟比省會南京還發達?其主要原因就是緊鄰上海,當初崑山能夠一飛沖天,就是因為上海的工廠成本高,很多企業把公司設在上海,卻把工廠設在崑山、太倉等地,不僅有著國內最發達的商業網絡和交通便利,還可以節約成本,這種思路激發了整個環滬區域各種規模工廠前赴後繼的建立起來。隨後網購興起,此前的廠子訂單量激增,讓更多人看到了商機,於是作坊化“企業”開始井噴,自產自銷的商家開始大量出現,加之其區域物流成本低,便有了江浙滬包郵的模式,這更及刺激了該區域的消費與銷量,江蘇的經濟便形成了國企、民企,大企、小企、微企齊發力的格局。那麼因此老闆越來越多了,用工缺口越來越大,民富程度越來越高,城市建設越來越好,自然而然也就獲得了更多投資和規劃的看重,良性循環就此形成。

也正因為此,江浙滬的崛起吸引了大量的安徽人前往務工,尤其安徽南部去長三角比去合肥都便利,甚至在某些縣級市打工都比在省會賺得多,然後老鄉帶老鄉都跑去東邊賺錢,此長彼消,安徽不僅沒能吸引更多人才前來發展,反而取代河南成了外出務工人口第一大省。如果不是地理和資源等先決條件的差別,又怎麼會形成如今的格局?如果江蘇也是內陸省份,而且與上海並不相鄰,又怎會有發展優先級的便利?看看蘇北和蘇南的差距,就知道為什麼安徽不如江蘇了,地理位置差之毫釐都可能千差萬別的境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