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柑橘介殼蟲?紅粉蚧?小心殺錯了,這是粉蝨座殼孢菌


柑橘介殼蟲?紅粉蚧?小心殺錯了,這是粉蝨座殼孢菌

  柑橘粉蝨?柑橘介殼蟲?紅粉蚧?都不是,其實這是粉蝨的天敵:粉蝨座殼孢菌,是一種有益菌。

  粉蝨座殼孢菌又叫猩紅菌、赤座殼孢和赤座黴等,是柑橘粉蝨最重要的寄生菌,常在葉片背面出現,表現為略隆起的紅色黴狀物,嚴重時紅色黴狀物佈滿葉背。

柑橘介殼蟲?紅粉蚧?小心殺錯了,這是粉蝨座殼孢菌

  這個菌最早為美國學者Webber在1892年於佛羅里達州將柑橘粉蝨上的寄生菌定名為粉蝨座殼孢。這類真菌屬於半知菌亞門,腔孢綱,球殼目,鮮殼孢科。目前全世界已報道77種座殼孢,從粉蝨上分離到44種。

  該菌廣泛分佈於拉丁美洲,南亞和東南亞。我國臺灣、四川、廣西、福建、浙江、江西等省柑橘區亦有流行。主要是用藥水平較低的果園或者採用生物防治方法的果園。一般會伴隨煙煤病等出現,葉片背面不是很乾淨。

柑橘介殼蟲?紅粉蚧?小心殺錯了,這是粉蝨座殼孢菌

粉蝨座殼孢菌的侵染特點

  粉蝨座殼孢菌是個有益菌,用藥不頻繁的果園,生物防治的果園因為有些介殼蟲和粉蝨,在它們危害之後,就會有座殼孢菌來收拾它們。該菌能造成粉蝨和介殼蟲的流行性死亡,並且致死後的蟲屍,長期留存枝葉上,是病原在野外的保存形式,併成為再次侵染粉蝨和介殼蟲的來源。

  粉蝨座殼孢菌以孢子侵入柑橘粉蝨幼蟲體,在幼蟲體上形成肉質子座,其子座開始為白色稍隆起小點,以後逐漸擴大和隆起,直至覆蓋蟲體,後顏色變為猩紅色或粉紅色。因此也有人將粉蝨座殼孢菌成為赤座菌。

  粉蝨座殼孢對粉蝨不同的蟲態具有不同的侵染率。粉蝨座殼孢容易侵染1-3齡的粉蝨幼蟲,很少侵染4齡幼蟲,對卵和成蟲幾乎不侵染。

柑橘介殼蟲?紅粉蚧?小心殺錯了,這是粉蝨座殼孢菌

座殼孢菌侵染粉蝨的過程

  1、分生孢子吸附在寄主表皮;

  2、孢子萌發、芽管的形成及分枝菌絲的產生;

  3、芽管入侵皮下並定殖在前表皮;

  4、芽孢子生長同時進入血淋巴中;

  5、吸收營養生長,並代謝毒素、酶等產物;

  6、分生孢子釋放;

柑橘介殼蟲?紅粉蚧?小心殺錯了,這是粉蝨座殼孢菌

座殼孢菌易與潰瘍病和介殼蟲危害情況混淆,常發生誤判,下面是簡易的辨別方法:


柑橘介殼蟲?紅粉蚧?小心殺錯了,這是粉蝨座殼孢菌

 由於柑桔粉蝨若蟲是在葉背為害,因此座殼孢菌只出現在葉背。

柑橘介殼蟲?紅粉蚧?小心殺錯了,這是粉蝨座殼孢菌

柑橘潰瘍病在發病初期就出現正反面穿透,周圍有黃色或黃綠色的暈環,病部中央呈火山口狀。

柑橘介殼蟲?紅粉蚧?小心殺錯了,這是粉蝨座殼孢菌

褐圓蚧

  介殼蟲主要以若蟲與雌蟲為害,針對的是整樹,能誘發嚴重的煙煤病,使樹勢衰弱,枝枯葉落甚至死亡。

  座殼孢菌能造成粉蝨的流行性死亡,並且致死後的蟲屍,長期留存枝葉上,是病原在野外的保存形式,併成為再次侵染源。

柑橘介殼蟲?紅粉蚧?小心殺錯了,這是粉蝨座殼孢菌

  也許有人會問,雖然粉蝨座殼孢菌對樹體有益,但就是非常難看,嚴重影響果實帶葉銷售,我的果園粉蝨沒有,介殼蟲也沒有,不需要什麼天敵座殼孢了,我該用什麼農藥防治?

為了減少其發生,可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1、積極預防,合理使用藥劑,以減少粉蝨、介殼蟲的發生量。常用藥劑可選擇啶蟲脒、噻嗪酮、噻蟲嗪、雙甲脒等.

  2、座殼孢菌量過多,清園時可用150倍礦物油打脫,效果顯著。

  柑橘粉蝨座殼孢子菌是由於柑橘果園粉蝨、介殼蟲多發而產生的,只要防治好果園中的粉蝨、介殼蟲,就會大大減少粉蝨座殼孢子菌的出現。如果果園中出現大量粉蝨座殼孢子菌,趁著冬季清園時噴施礦物油即可讓其脫落。

  如果農友們想了解更多的柑橘種植管理知識,歡迎點擊下方藍字“瞭解更多”,關注我們,就能第一時間收到我們及時更新的實用種植技術文章。#三農# #柑橘種植# #農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