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如何有效处理侵入性思维 ▏治疗师开讲





视频原稿:

各位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讨论侵入性思维。每一个个体或多或少都曾经体验过奇怪、毫无缘由、突如其来闯入脑海中,令你困扰的思维、想法、画面或冲动。这些闯入性的想法可能是关于过去你曾在公众场合做过一些令人尴尬的事,也可能是试图去伤害一个你从来不想伤害的人。侵入性想法是一种毫无预兆,突然进入意识层面的闯入性思维,但内容往往令人困扰、担忧、怪异。


多数时候这些闯入性的想法只是在脑海中一闪而过,但对某些个体会反复纠结于此,从而造成持续且强烈的痛苦情绪。侵入性想法通常和以下心理障碍有关:


第一是抑郁:抑郁障碍的患者往往会出现反刍思维,倾向于聚焦某些有关自我、他人和世界的消极认知。患者会一遍遍在脑海里反复回想对某一阶段的消极经历过度思考、过度分析、过度反刍,并将这种消极性泛化到所有未来相似的情境当中,但从没有真正有效的解决和处理这些侵入性的想法。


第二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PTSD患者的侵入性思维往往是跟创伤事件有关。侵入性思维、flashback(闪回)、噩梦唤起PTSD症状,这些创伤性事件的记忆也会唤起个体在遭遇创伤事件时的躯体感受,从而使过去更加难以成为过去。


第三是焦虑障碍:焦虑障碍的患者倾向于过度夸大事件的威胁,比如灾难化思维。社交焦虑障碍患者会通过事后回忆的方式反复纠结并消极评价自己在社交活动中的表现。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侵入性思维是强迫障碍一个核心症状,尤其是以强迫思维为主要表现的OCD(强迫症)患者。比如患者会突然闯入性地有伤害他人的冲动;或者是自己在跟妻子发生性行为时,脑海里闯入性的画面是爱人正在跟他最厌恶的男性发生关系;又或者是一个新生儿的母亲在倒水的时候突然侵入的画面是要把开水浇在自己孩子的头上。


总结而言,侵入性思维和正常思维最重要的区别是(侵入性思维的)内容往往是消极负面的,造成个体持续且强烈的负面情绪,所以个体往往试图压抑和驱赶这些侵入性的想法


那么问题是怎么样才能有效处理侵入性思维?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停止侵入性思维?答案是NO


个体在应对这些侵入性想法时 通常会采取糟糕且无效的行为。例如,沉湎于此、压抑对抗或试图将其从脑海当中抹去,而这些行为不仅无效,反而会强化这些负面想法。所以基础性的心理研究表明 What you resist, persist. 越是压抑,侵入性思维越是爆发性反弹;越是对抗,侵入性思维越持久。所以个体对这些侵入性思维的评价才是造成症状持续的重要诱因。脑海中出现令你困扰、愤怒、担心的想法时,你对这些想法的反应是我怎么可以有这种想法,你认为这些想法有问题,你不应该产生这些想法,你认为自己有责任和能力去解决或消除这些想法,这样就会陷入到控制和回避的无效行为,形成恶性循环。尽管, 目前学术界对侵入思维没有一致的研究;但基础的研究表明,我们大脑有时会出现某些垃圾性的想法,这些想法只是意识流中的一部分,这些垃圾想法是毫无意义的。如果你对其忽略或不对其过度关注或过度分析、过度解释,它们会随着其他的想法湮没在意识流当中。


最后, 如果你希望(通过)这个视频记住一个最最重要的知识点。那就是,时不时的侵入性的,令你困扰和担忧的想法完全正常。重要的是你要如何采取有效应对方式处理侵入性思维。



如何有效处理侵入性思维 ▏治疗师开讲

如何有效处理侵入性思维 ▏治疗师开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