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管理:標準化、流程化、格式化!老闆不要事無大小都親力親為

現在來細細揣摩品味,覺得該給管理起個名字,叫做:“方圓合一,方為其中

。”

彼得·德魯克說:“管理就是原則。”也就說,管理的本質是方的,其中最為本源的東西,就是:標準化、流程化、格式化。

管理:標準化、流程化、格式化!老闆不要事無大小都親力親為

一、管理就是做“標準”:把握尺度,強調規範

一位在業界頗有名氣的國際酒店CEO,一直想蒐羅國內具有潛質的中餐飯店到他旗下。一次,他慕名來到一家在當地已經很有名氣的餐館,連著兩天在那家飯店就餐,而且每次都是點同樣的三個菜:炒青菜、老燒魚、番茄榨菜肉絲湯。

他饒有興趣地約見了那位飯店的老闆,帶著十分欽佩的口吻說:“我已在貴店呆了兩天,讓我驚訝的是,在不同時間裡三次端出來的同一道菜,其味道、式樣幾乎都是一樣,這說明廚間的工藝十分講究,操作標準很是到位……”

那位CEO很老到,看的就是標準;那位老闆也極內行,做的也就是標準。凡事做標準,凡事有標準。

管理:標準化、流程化、格式化!老闆不要事無大小都親力親為

西方科學管理鼻祖泰勒就是始於標準化的研究;福特汽車第一條自動生產流水線源自於各部位的標準化;風行全球的ISO質量體系,其本質就是由標準展開;最時髦的ERP無非信息、程序標準化的集成;PC作為產業在全球經濟領域裡迅速崛起,靠的就是標準化激活整個產業鏈。

國際化公司之所以遍地開花,其奧妙之一就是具有生成和複製內部標準化的能力,表現在工藝標準化、程序標準化、作業標準化以及工作術語標準化等具體細膩的過程,把人的行為和意識巧妙地嵌入標準之內,形成其獨一無二的核心基因。無怪乎有“一流企業做標準”之說。所以說,不管現代管理如何演化,概念如何時髦翻新,其根本內核依然是做好標準。這方面,恰恰是國內企業的軟肋。

管理:標準化、流程化、格式化!老闆不要事無大小都親力親為

二、管理就是玩“流程”:理清思路,講究次序

假如,標準是一個點的話,那麼,流程就是一根鏈。管理智慧的極致發揮,就在於橫切豎砍的整合手法,把流程做得短而有效。人們常常喜歡把中國的製造業和印度的軟件業相比,其中一個差距就是中國軟件企業的流程化管理遠遠落後於印度企業。僅以國際權威的軟件業的CMM5級評估為例,國內企業只有10家,而印度多達50家。

其實,現代管理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很大程度地“玩”流程。大到一個企業戰略:IBM賣掉個人PC業務,本質就是縮短流程,裁掉了價值鏈中的累贅部分PC,集合優勢做好企業市場。

大到企業內部生產鏈的切合:如何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極度豐富的條件,考慮把自己的後院變成他人的前庭,把自己的弱項交給別人成為強項,聚焦自己最有效部分,最直接地靠近客戶,如戴爾。

小到公司內部的細微末節:為了適應外貿服裝行業對交貨期日趨縮短的新需求,最近筆者所在公司正在地調整現有訂單流程,藉助於ERP信息集成優勢,強調一次把事情做正確;首先把客戶的原始訂單信息吃準,去掉多餘程序,最後將原來的入庫單、出庫單、送貨單、提貨單四張單據,合併為一張裝箱單;這樣簡單明瞭,不失為一條提高效率的絕佳路徑。

管理:標準化、流程化、格式化!老闆不要事無大小都親力親為

三、管理就是打“格子”: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當人們發現一個人做一根針,其效率遠遠不如幾十個人同時有分工的條件下批量性生產來得快時,就驚愕地發現了工業經濟之所以取代農業(手工)經濟的奧妙所在?社會化的專業分工。

效率源自於分工。組織的核心任務之一就是編織一個柵格般的有機體,精妙地把隨心所欲的“人”視作具有靈性“部件”,嵌入其中,在標準面前成為惟命是從的執行者;在程序面前是忠實嚴格的銜接者,就像麥當勞員工一樣,嚴格按照工藝溫度、作業流程執行就好,幾乎沒有多少發揮的餘地。

格式化的管理理念,並非與管理人性化相悖,是同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因為,聰明的組織都會遵循這麼幾條鐵律:給人以權力,組織才有權力;給人以空間,組織才有空間;給人以規則,組織才會有效率;給人以利益,組織才有利益。因而,組織把一個活生生的人放到了柵格里面去,理應科學地設置好可控的空間,其中包括了讓人感受到應有的權、責、利。

管理:標準化、流程化、格式化!老闆不要事無大小都親力親為

“現代管理理論的發展過程中始終有兩個目標並存:管理如何更加科學和管理如何更會有人性化。如果認為後者的追求比前者更加光明,那麼大錯特錯了。”管理大師哈默爾是這麼說的。


管理:標準化、流程化、格式化!老闆不要事無大小都親力親為

老闆,不要企圖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一個老闆如果事無大小都親力親為,那他很難在戰略上有所作為,也很難透過現象看本質,他每天都被繁雜瑣碎的事務上遮住了眼睛。

老闆要扭轉經營的局面,首先要改變的就是人才管理思維,企業要有人,才談得上做好事。沒有優秀的員工,一切願景,都是空談。

老闆也許會說,我也想要有人幫我,可是我沒人啊!其實並不是招不到人,而是留不住人。

你要反思企業的激勵機制,如果你是員工,你就拿著低工資、固定工資,你會像老闆一樣拼命嗎?

好的激勵機制可以讓企業自主運轉,讓員工自發工作,不需要老闆事事操心。

老闆的格局和高度,決定了企業的未來。

管理:標準化、流程化、格式化!老闆不要事無大小都親力親為

建議從企業管理機制方面突破,首先要建立好企業薪酬績效激勵機制,讓員工主動自發的工作!

一、建立不同等級的薪酬考核體系

1)入職3個月以上:業績平衡點為低值(如20萬/月),主要關注過程考核指標,比如訪問量,跟蹤量,考核分值等,設置小額獎勵

2)入職6個月以上:業績平衡點為中值(如40萬每月),主要關注效果性指標,比如毛利,回款,培訓考核等,獎勵力度偏中間值。

3)入職一年以上:業績平衡點為常規值,比如說可以設置50萬元每月,主要關注毛利,回款,培訓考核等,獎勵制度為常規值

4)高級業務員:一年平均業績達到500萬以上,第二年就可升級為高級業務員,薪酬可增加20%-30%,設置高值獎勵制度

管理:標準化、流程化、格式化!老闆不要事無大小都親力親為

二、建立業務經理晉升機制和年終獎分配機制

高級業務員可以升級為業務經理,業務經理則對其下屬採用不同的業績平衡點,等級薪酬也將進一步提高

1)業務經理:年均業績達到500萬以上的業務員,均有機會成為業務經理

2)高級業務經理:一年團隊人均業績達到500萬以上,不包含本人業績,第二年晉升為高級經理,享受更高的提成分配

註釋:這種方式是建立在提成的基礎上的,年終獎時可以額外獎勵優秀的員工。每年的獎勵分三年發放到位,如果員工離職,則不再發放獎金

管理:標準化、流程化、格式化!老闆不要事無大小都親力親為

三、建立更高級的的合夥人制度

比如說,高級業務員,業務經理都可以有機會成為內部合夥人,一起分享企業利潤紅利

個人建議:

可以先做三到五年的合夥人模式,再做股權激勵最好。合夥人就是員工自掏腰包入股,但是不擁有公司股份,並且合夥人也不享受剩餘價值,而是分享增值部分的剩餘價值。我們只需要匹配好企業的分配率、員工的回報率就好了,說現實的一點,只要比員工把錢放在銀行的利潤高,那就可以。

合夥人模式分兩種

1.公司合夥人:作為合夥人分享整個公司的經營成果

2.項目合夥人:只參與具體的項目的利潤分成與責任承擔

管理:標準化、流程化、格式化!老闆不要事無大小都親力親為

四、建立股份制與期權分配機制

高級業務經理培養年業績達500萬以上的的業務員超過10人的,就可以成為企業股東或者自己成立分公司,擁有一定的自主權。

給員工做了3-5年的合夥人以後,根據其貢獻,指定不同的合夥機制,可參考以下兩種

1.契約:測算公司的股本,簽訂股權代持合同,讓那個優秀的員工成為企業股東之一

2.期權激勵:通過三到五年的時間,讓優秀的員工不斷增加公司股份

總結:現在很多企業很多采用底薪加提成的激勵政策,所以,沒有讓公司二婚員工成為利益共同體,所以就導致很多優秀的員工被挖走。而李太林薪酬全績效模式,通過使用多元激勵模式,達到留住優秀人才,提升企業業績的能力。

管理:標準化、流程化、格式化!老闆不要事無大小都親力親為

五、PPV量化加薪方案

對於一些剛入職的業務員來說,前三個月比較難,因為業務不熟悉,銷售技巧也不熟,所以就很難賺到錢,壓力也比較大。再加上企業對員工的開單要求也比較高,所以,一些運氣不好的業務員,很難挺過這三個月。但是,如果延長考核週期,企業又容易賠錢。所以,必須要喲花薪酬模式,讓員工在開單錢,可以通過承擔其他工作來賺一些錢。

而所謂的PPV產值量化薪酬模式,就是指將員工的工作職責,工作內容,工作項目,工作結果等以一種可以量化考核的方式進行利益分配,形成一種多勞多得的利益分配機制,

PPV模式讓那個業務員可以做到一專多能,成為複合型人才,同時做更多的事情,也能獲得更多的收入。比如:

1)跟單業務員,跟蹤生產流程,完成交貨,跟單產值工資

2)市場調查員,調研市場,提供完整的市場信息

3)信息統計員,協助統計和分析市場調研的數據

4)客服,對客戶進行回訪,收集客戶反饋

5)分析員,收集外部與內部產品信息,並提供數據分析資料進行數據分析

6)公司裡面的行政,後期,美工等工作也可以根據個人能力擔任


沒有利益的趨同,就沒有思維的統一!!別因為工資設計的不合理,而喪失員工心甘情願為你拼命的機會,這是最不划算的投入成本!


私信小編“績效”兩字,免費發送10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